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党彤

作品数:164 被引量:440H指数:10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内镜
  • 21篇食管
  • 17篇幽门螺
  • 16篇基因
  • 15篇蛋白
  • 15篇胃癌
  • 15篇螺杆菌
  • 14篇幽门螺杆菌
  • 13篇多态
  • 13篇多态性
  • 13篇细胞
  • 13篇结石
  • 12篇肿瘤
  • 11篇黏膜
  • 10篇胰腺
  • 10篇幽门螺杆菌感...
  • 10篇基因多态性
  • 9篇胆总管
  • 9篇胆总管结石
  • 8篇胆管

机构

  • 119篇包头医学院第...
  • 37篇内蒙古科技大...
  • 30篇包头医学院
  • 4篇复旦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3篇天津市第三中...
  • 3篇常德市第一人...
  • 3篇丹东市中心医...
  • 3篇湖南中医药高...
  • 3篇宁夏回族自治...
  • 3篇太原市第三人...
  • 3篇通辽市医院
  • 3篇湘西自治州人...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兰州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银川市第一人...

作者

  • 156篇党彤
  • 56篇孟宪梅
  • 29篇江振宇
  • 23篇田旭阳
  • 22篇陈言东
  • 22篇武金宝
  • 21篇王晶
  • 21篇孟宪梅
  • 18篇周怡
  • 17篇贾彦彬
  • 15篇常志恒
  • 14篇刘琳
  • 13篇任丽梅
  • 13篇高芳
  • 11篇孙丽茹
  • 10篇张静洁
  • 10篇王觅柱
  • 8篇胡淑清
  • 7篇田继刚
  • 6篇杨莉

传媒

  • 32篇包头医学院学...
  • 9篇中华消化内镜...
  • 9篇中华胃肠内镜...
  • 6篇中国医药指南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中华消化杂志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胃肠病学
  • 4篇内蒙古医学杂...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肝脏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国际消化病杂...

年份

  • 5篇2023
  • 9篇2022
  • 20篇2021
  • 19篇2020
  • 11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11篇2016
  • 1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本研究观察脂肪肝患者及正常人群的血清瘦素水平,以探讨瘦素与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从消化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脂肪肝病人164例作为研究组(别分为轻、中、重度酒精性脂肪肝及非酒精性脂肪肝),从体检人群中选择33人作为对照组。研究人群检测空腹血清瘦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轻度患者血清瘦素分别为4.52±0.83 ng/mL和4.09±1.72 ng/mL,中度分别为6.17±1.65 ng/mL和6.56±1.92 ng/mL,重度分别为10.21±2.46 ng/mL和8.50±1.18 ng/mL,正常人群血清瘦素为3.75±1.92 ng/mL。中度及重度酒精性脂肪肝组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血清瘦素均高于正常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度及重度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均高于正常人,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随脂肪肝严重程度而升高。
陈言东党彤孟宪梅杨耀娴张冰
关键词: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血清瘦素
超声内镜指导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黏膜下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9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 总结超声内镜(EUS)检查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发现的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90例,术前EUS检查明确病变来源、侵犯层次及性质。根据EUS结果确定内镜下手术方式(ESD或EMR),记录手术过程、并发症、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结果 90例病变,根据EUS检查结果,48例行ESD术,42例行EMR术。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符合率达88.9%(80/90)。术后病理证实,2例ESD创面仍有病变残留,追加外科手术,其余88例病变完整切除,完整切除病变率97.8%(88/90)。2例EMR术中有少量出血,经电凝成功止血;5例ESD术中有少量出血,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成功止血;1例ESD术后出现黑便,保守治疗后成功止血,出血发生率8.89%(8/90)。3例ESD术中出现1.0 cm穿孔,应用金属夹成功缝合穿孔,未转开腹手术,穿孔发生率3.3%(3/90)。术后随访55例,随访期3~6个月(平均4.2个月),创面愈合良好,均未见病变复发。结论 EUS检查对ESD和EM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王觅柱党彤孟宪梅徐美东
关键词:超声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上消化道
反复发作的阑尾蛔虫病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17年
由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蛔虫病在我国越来越少见,阑尾蛔虫病更是罕见,导致部分临床医生(尤其青年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易漏误诊.本文对2016年11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曾误诊的阑尾蛔虫病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
李文婷党彤王觅柱武金宝
关键词:蛔虫病阑尾误诊肠易激综合征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胆管内支架引流术在胰头癌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胰胆管内支架引流术在胰头癌患者中的疗效观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肿瘤科、消化科收集40例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期间住院的晚期胰头癌患者,选择有行ERCP治疗指针的患者,行内镜下胰胆管支架植入引流术,支架包括金属支架和塑料支架,治疗出院后随访观察治患者死亡,随访包括黄疸缓解程度、疼痛、食欲、睡眠等的改善程度,记录患者的生存期。结果经内镜下胰胆管支架植入引流术后,患者的晚期症状有所改善,黄疸缓解100%、疼痛、食欲、睡眠等的改善程度分别为34%、45%、47%,精神状态好转80%。经过治疗后该胰头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平均为90.3d,最长生存期为145.7d,最短生存期为11d。结论 ERCP下胰胆管内支架引流术在晚期胰头癌患者中的疗效观察中,有明确的治疗意义,可以显著改善晚期的临床症状,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晚期胰头癌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党彤武金宝孟宪梅陈言东
关键词:胰头癌晚期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总管结石EST术后复发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术是近年来广泛开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微创技术。同外科手术相比,具有不需开腹,损伤小,无胆瘘、胆道狭窄及肠梗阻甚至死亡等优点,备受广大消化科医师推崇。其次,可使患者免受手术之苦,更给手术禁忌证患者或不愿行手术治疗患者带来了巨大便利。
党彤武金宝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EST术
基质Gla蛋白通过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基质Cla蛋白(matrix Cla protein,MGP)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对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GP的表达情况,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2个独立的胃癌数据集进行MGP基因表达分析;并以2株人胃癌细胞系(BGC-823、AGS)为研究对象,应用siRNA质粒敲低MCP,进行MGP敲低后的系列功能实验,如MTS实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MGP敲低对胃癌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能力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CP敲低/过表达对胃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M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并通过对两个在线数据集的分析得到证实。MGP敲低抑制胃癌细胞BGC-823、AGS的增殖和集落形成(P<0.01);MGP敲低促进胃癌细胞BGC-823.AGS凋亡的发生(P<0.05)。MCP敲低时,胃癌细胞BGC-823、AGS中抗凋亡蛋白BCL-2、cyelinD1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凋亡蛋白CleavedPARP、Caspase3.Bax表达水平显著上调;MGP过表达时,胃癌细胞AGS中BCL-2、cyelin D1抗凋亡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凋亡标志蛋白Cleaved PARP.Caspase3、Bax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MCP通过调控胃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生长并抑制其凋亡,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王觅柱孟宪梅党彤
关键词:基质GLA蛋白胃癌凋亡增殖
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诊断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诊断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6例食管黏膜病变者行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比较食管病变及着色范围,对黏膜不染色区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者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EMR),诊...
党彤陈言东田旭阳栗鹏姚丽华
文献传递
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管良性狭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胆管良性狭窄是指胆管损伤和复发性胆管炎所致的胆管腔瘢痕性缩窄,或由胆管外压迫导致狭窄。内镜下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胆管良性狭窄属于微创手术,疗效较好。作者密切随访了近4年因胆管良性狭窄置入全覆膜金属支架的15位患者,对2年、4年随访部分复查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比,结果汇报如下。
江振宇党彤孟宪梅常志恒刘琳武金宝田继刚孙丽茹
关键词:胆管良性狭窄支架置入治疗金属支架胆管损伤微创手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内镜引导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疗的策略及讨论
2020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期间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疗病例的特点及经验,探讨特殊时期ERCP诊疗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为平时ERCP及特殊时期防护及洗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日至3月17日经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并行ERCP诊疗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2019年2月20日至3月17日经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并行ERCP诊疗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这两批患者的发病特点、流行病学史、住院管理方案、ERCP诊疗方案、ERCP操作人员防护方案、ERCP相关器械的消毒方案等。结果疫情期间ERCP诊疗82例,均无入院前14日内的流行病学史、无特殊接触史。比2019同期ERCP患者数量增加90.1%,转诊数量增加157.1%,住院急诊ERCP比例增加(61.0%vs 43.9%),行单纯鼻胆引流管置入(ENBD)比例增加(87.8%vs41.9%)。2台ERCP诊疗平均间隔时间为60.3 min,增加302%。疫情期间外地来源患者数量明显下降(28%)。疫情期间及2019年同期,我科无因胆道梗阻疾病死亡患者。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无人出现发热、咳嗽、肺部感染状况。结论2020年疫情期间ERCP诊疗数量、急诊患者、病危患者、消毒时间均明显增加,外地患者明显减少。特殊时期,危重患者的及时诊疗是必须的,前提是医疗机构、医疗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做好医学防护。
江振宇孟宪梅张静洁贺静周怡贾冬武党彤
关键词: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免疫介导,进展缓慢的胆汁淤积性肝病,是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的一种类型,以慢性阻塞性黄疸、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s)增加、组织病理学显示肝内小胆管慢性、非化脓破坏性为特征的胆管炎[1]。PBC晚期患者除进行肝移植外,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关于PBC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学者们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本文讨论以下三点:根据其特异性损伤肝内中、小胆管的特点,探讨其与胆管上皮细胞的关系;肠道菌群参与胆汁酸代谢,胆汁酸代谢障碍或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促使肝发生异常免疫反应,探讨其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环境因素可以打破遗传易感个体的免疫耐受,不同地区PBC发病率不同,探讨其与环境因素有关。
李最娥党彤
关键词:胆汁酸代谢自身免疫性肝病异常免疫反应抗线粒体抗体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