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佟家栋

作品数:187 被引量:1,887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7篇经济管理
  • 5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对外贸易
  • 17篇国际贸易
  • 15篇企业
  • 15篇自由贸易
  • 15篇金融
  • 15篇出口
  • 11篇贸易政策
  • 11篇经济一体化
  • 10篇制造业
  • 10篇试验区
  • 10篇自由化
  • 10篇汇率
  • 9篇贸易自由
  • 9篇贸易自由化
  • 8篇金融危机
  • 7篇政府
  • 7篇实证
  • 7篇区域经济
  • 7篇WTO
  • 6篇世界贸易

机构

  • 182篇南开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5篇天津师范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阿尔伯塔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切斯特大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伯明翰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天津财经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作者

  • 182篇佟家栋
  • 17篇刘程
  • 8篇许家云
  • 8篇刘竹青
  • 7篇彭支伟
  • 5篇毛其淋
  • 5篇曹吉云
  • 4篇李胜旗
  • 4篇余子良
  • 4篇洪倩霖
  • 4篇王芊
  • 3篇苑涛
  • 3篇周燕
  • 2篇余淼杰
  • 2篇涂红
  • 2篇盛斌
  • 2篇黄群慧
  • 2篇云蔚
  • 2篇刘钧霆
  • 2篇黄春媛

传媒

  • 20篇南开经济研究
  • 19篇南开学报(哲...
  • 1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0篇世界经济
  • 8篇国际贸易
  • 8篇世界经济研究
  • 7篇开放导报
  • 5篇经济研究
  • 4篇国际经济评论
  • 4篇国家治理
  • 3篇经济与管理研...
  • 3篇经济理论与经...
  • 3篇环渤海经济瞭...
  • 3篇亚太经济
  • 3篇长安大学学报...
  • 3篇欧洲研究
  • 3篇产业经济研究
  • 2篇人民论坛
  • 2篇南开管理评论
  • 2篇学术研究

年份

  • 12篇2023
  • 11篇2022
  • 9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10篇2018
  • 13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探讨被引量:9
1998年
1979年以来,中国外贸体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喜人成就。然而改革到今天,现行外贸体制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外贸体制的改革因政企尚未分开而难以推进。这些困难主要产生于体制改革尚不到位或不配套。设想由政府“计划出一个市场经济”的良好愿望可能使我们忽略甚至跨越某些经济市场化过程的环节。外贸体制改革好出路在于改革的配套性和进一步深化。我们要在探讨外贸体制改革的同时,实现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佟家栋
关键词:对外贸易
新型工业化与地区产业结构定位被引量:4
2003年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经济的工业化。传统的工业化要求各国逐步由农业社会向工业为主的社会转变,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为主转变。新型工业化汲取传统工业化的经验教训,试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道路,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道路。因而产业结构也需要政府从长期战略的高度加以引导和调整。在新型工业化中既要发挥市场力量的自发性,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干预作用。
佟家栋
关键词:工业化产业结构政府
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0
2006年
本文采用SITC5分位数据,对1992-2002年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日贸易结构仍然呈现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格局,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比重正逐渐上升。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细分呈现出以低质量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日制造业低质量产业内贸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人力资本要素方面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佟家栋刘钧霆
关键词:制造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数字经济学——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的过程被引量:2
2022年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成为继劳动、土地、资本和技术之后的第五个生产要素,具有私人和公共两种形式的特征。它是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来新的生产方式,引发数字经济的超常贡献。作为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一门新兴学科,数字经济学是一个由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的演进过程。数字经济学是一门试图解释在数字要素参与条件中数字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运行全过程的经济学,也是一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科学、云计算、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法学、管理学、理论经济和应用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为基础,研究稀缺资源和共享资源共存条件下的最有效分配,以及通过改变成本带来整体经济运行效率提升的新经济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现实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筛选、应用,形成数字产品和服务,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构成数字经济中新的生产方式。数字经济学在学科发展角度上具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是传统经济学逐渐升级为数字经济学;二是数字经济学成为学科交叉的典型案例。无论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是理解数字经济的新生产要素、新生产方式和超常的知识体系贡献,数字经济学的自身发展和学科研究都十分关键。
佟家栋张千
关键词:数字经济
中国与欧洲联盟加强合作的基础和障碍探讨被引量:1
1995年
冷战结束之后,中国与欧洲联盟都有加强经贸合作的愿望,存在着加强合作的基础,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焦点在于对中国目前经济体制的理解、容忍、及进一步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将是相互有利的。 冷战后的欧洲联盟需要在强化内部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增强其对外的开放性,加强与外部的经贸合作。
佟家栋
关键词:欧洲联盟经贸合作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区成员国
中国参与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与加入WTO的关系被引量:2
2000年
中国在 1991年加入了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近期 ,中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如何处理参加全球性贸易自由化和地区性经济合作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大国 ,应该以参加全球经济合作为主 ,参加区域经济合作为辅 ,二者兼顾 ,获得最大的经济增长的利益。
佟家栋
关键词:WTO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区域经济合作
与对外贸易政策相连接的产业政策——试论产业政策与政府干预被引量:5
2017年
从全球主要国家发展历史来看,在一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过渡以及形成自身动态比较优势的过程中,准确恰当的产业政策的作用极为关键。与此同时,不同阶段的贸易政策对产业政策也有着重要的配合和支持作用。总体而言,中国过往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在特定经济阶段中都较好地起到了推动工业化发展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迈入更复杂的阶段,单纯由政府设计实施的产业政策的扭曲效应逐渐增加。因此,未来应着力增强市场经济的作用发挥,尽可能减少由这种扭曲所带来的损失。
佟家栋刘程
关键词: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幼稚产业
面对审议:保持冷静
2006年
2006年4月10-12日,WTO将对中国进行首次贸易政策审议。尽管中国加入WTO后已经过4次过渡性贸易政策审议,当面对全面的贸易政策审议时,仍需全力以赴,认真应对!
佟家栋
关键词:贸易政策审议WTO市场经济
欧洲主权债务与金融系统危机——基于“新三元冲突”视角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欧元的创立,为处于深度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部分国家应对传统的"货币三元冲突"提供了制度保证。但受全球金融危机传染及经济衰退影响,欧洲金融与主权债务市场近年来的持续动荡,凸显出分散化的欧元区经济政策架构与高度整合的市场现实之间的新矛盾。本文从新的视角拓展了传统一体化经济理论中的"三元冲突"分析框架,对欧元区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现实与其当前金融、财政制度缺陷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剖析。基于金融与财政体系的"新三元冲突"理论为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及其金融体系的困境提供了更为完整的解释框架。任何针对当前危机所采取的治理手段,或绸缪未来欧元区经济与政治统合方向的战略方案,都应充分理解和认识这一客观约束。
刘程佟家栋
关键词:主权债务危机金融一体化
人民币汇率与出口企业的职工工资:红利还是阻力被引量:9
2016年
出口企业的职工工资直接关系到出口市场的就业稳定性,那么这其中,人民币汇率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的合并样本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1)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出口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但是上述积极的"工资拉动"效应在长期不可持续,两者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2)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的工资差距显著扩大,即人民币升值对技能劳动力工资的提升作用大于非技能劳动力。(3)人民币升值未能显著提升出口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升值不但可以提高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还可以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由于后者的作用可以部分抵消前者的效应,最终使得人民币升值对职工劳动收入份额的微弱效应。
佟家栋许家云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工资差距劳动收入份额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