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胃电
  • 6篇胰腺
  • 5篇胃电刺激
  • 5篇胃慢波
  • 4篇电活动
  • 4篇起搏
  • 4篇胃肌电
  • 4篇胃肌电活动
  • 4篇细胞
  • 4篇慢性
  • 3篇蛋白
  • 3篇星状细胞
  • 3篇胰腺炎
  • 3篇腺炎
  • 3篇慢性胰腺炎
  • 2篇电图
  • 2篇症状
  • 2篇脂质过氧化
  • 2篇顺铂
  • 2篇起搏点

机构

  • 20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医学部

作者

  • 21篇余晓云
  • 18篇侯晓华
  • 7篇陈婕
  • 7篇杨杰
  • 5篇张侃
  • 2篇刘通顺
  • 2篇肖敏
  • 2篇蔺蓉
  • 2篇唐欣
  • 1篇涂蕾
  • 1篇谢小平
  • 1篇汪之沫
  • 1篇熊汉华
  • 1篇叶进
  • 1篇郑丽端
  • 1篇陈建德
  • 1篇王晓林
  • 1篇钱伟

传媒

  • 5篇临床消化病杂...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胰腺病学
  • 2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电刺激对顺铂诱导的犬呕吐症状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顺铂(cisplatin,DDP)对胃肌电活动的影响,并探讨胃电刺激(GES)对化疗药物引起的犬呕吐和消化不良症状的治疗效应。方法7只比格犬的胃浆膜均被植入4对电极,每只犬均先后进行两阶段实验。(1)DDP阶段:给予DDP(1.5mg/kg),自给药开始持续记录胃电活动及动物症状;(2)GES+DDP阶段:自DDP给药开始,经近端胃体部电极持续给予串脉冲GES,给药剂量、胃电活动及症状记录同DDP阶段。结果(1)DDP能诱导犬恶心呕吐症状及胃电紊乱:DDP阶段动物均出现频繁呕吐,呕吐次数为(5.5±1.2)次,总症状评分为31.83±2.75。通过胃电记录发现,基线水平时正常胃慢波占(96.50±1.14)%,而呕吐期间正常胃慢波占(69.61±5.81)%(P=0.003),并且胃电过速和胃电过缓发生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基线水平(P=0.020和P=0.031)。(2)GES能减轻DDP诱导的呕吐和消化不良症状:GES+DDP阶段比格犬的症状评分较DDP阶段明显降低(24.50±1.45比31.83±2.75,P=0.028),并且呕吐次数也明显减少(3.7±0.8比5.5±1.2,P=0.028)。但GES对DDP引起的胃电紊乱无明显影响。结论DDP能诱导犬呕吐和胃电紊乱。串脉冲GES能明显减轻DDP引起的呕吐和消化不良症状,但对胃电紊乱无明显影响。
余晓云涂蕾杨杰侯晓华钱伟陈建德
关键词:顺铂呕吐胃电刺激胃慢波
顺铂相关消化不良中胃肌电活动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胃肌电活动在顺铂相关消化不良(cisplatin-associated dyspepsia)中的作用。方法于7条比格犬的胃大弯前壁浆膜层植入4对心脏起搏电极。静脉输入顺铂(1mg/kg),1h内匀速输完。根据顺铂呕吐潜伏期,分为20min(基线期),0~1h(给药期间),1~3.5h(呕吐前),3.5~5h(呕吐期间)等4个不同实验时间段。在相应时间段,分别观察出现的消化不良症状并评分,同时记录其间的胃慢波。软件自动分析及肉眼判断呕吐前后胃慢波变化。结果①全部实验犬均出现反复呕吐,平均呕吐次数6·71±2.56,呕吐潜伏期154.71±4.99min,呕吐持续时间80.57±14.79min。②与基线期相比,顺铂输入期间(0~1h)无明显消化不良症状,但在输入后的1~3.5h、3.5~5h逐渐增多。③3.5~5h胃慢波与基线期的胃慢波比较,正常胃慢波百分率明显降低,主功降低,主频无明显变化。而20min、0~1h、1~3.5h之间的正常胃慢波百分率、主频、主功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呕吐过程中出现小于1min的呈荆棘样波形的胃电过速,其前后均出现持续时间小于1min的胃电过缓,随之在1min内恢复正常。结论除呕吐具有短暂特征性胃慢波改变之外,顺铂诱发的其余消化不良症状无明显胃肌电改变。胃肌电改变可能不是顺铂相关消化不良的主要发病原因。
杨杰余晓云侯晓华陈建德
关键词:顺铂胃慢波胃电图
丹酚酸B的抗氧化作用对胰腺纤维化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在慢性胰腺炎(CP)纤维化过程中起有一定作用^[1]。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胰腺纤维化的治疗方面将有较好的前景。丹酚酸B为丹参干燥根及根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可抑制肝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其受体蛋白表达和肝星状细胞(HSC)活化,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2.3]。本研究通过在大鼠CP形成过程中,给予不同剂量丹酚酸B进行干预,观察其对胰腺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余晓云陈婕侯晓华
关键词:抗氧化作用丹酚酸B转化生长因子-Β1脂质过氧化反应肝星状细胞慢性胰腺炎
生物芯片技术在胃癌转移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众多基因或蛋白表达产物在不同时段异常表达以及它们之间构成的复杂调控网络使得胃癌的生物学行为至今仍未得以阐明。生物芯片是后基因组时代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基因芯片、蛋白芯片与组织芯片构成了生物芯片的主体,该技术有望在胃癌转移相关标志物的发现上发挥重要作用。
刘通顺唐欣余晓云
关键词:基因芯片组织芯片蛋白芯片细胞芯片胃癌转移
胃电刺激模拟胃窦异位起搏点引发犬远端胃电紊乱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高频长脉冲逆行胃电刺激(retrograde gastric electrical sti mulation,RGES)诱导远端胃电紊乱的最低能量。方法在7条比格犬的胃大弯前壁浆膜层植入4对心脏起搏电极。通过最远端电极输入不同振幅的高频长脉冲胃电刺激模拟异位起搏,诱导远端胃电紊乱,从而获得最低电刺激能量。观察电刺激前、刺激中和刺激后消化不良症状并进行评分。结果①最低能量为(85.71±11.34)(mA.ms)的高频长脉冲RGES可以影响远端胃慢波,而且刺激前后消化不良评分无明显差异;②RGES使远端胃正常胃慢波百分率降低[(92.48±10.57)%vs(25.25±17.08)%,P=0.001],胃电过速百分率升高[(0.61±1.05)%vs(55.37±25.05)%,P=0.001)。结论低能量高频长脉冲RGES可作为人工模拟胃窦异位起搏点的方式之一,其能诱发远端胃快速性胃电紊乱,且无可见的消化不良症状。
杨杰张侃余晓云侯晓华
关键词:胃慢波
进食对外源性胃电刺激所需最小能量的影响
2008年
外源性胃电刺激中的长脉冲或串脉冲可因刺激电极位置不同而产生促进(正向胃电刺激,FGES)或抑制(逆向胃电刺激,RGES)胃动力的效应,其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与肥胖症的潜力备受关注。为适应消化吸收,进食会伴有胃肌电活动和胃动力的改变,如进食固体食物时正常胃慢波的百分率增加,胃窦收缩力升高,但进食是否影响外源性电刺激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研究FGES及RGES在空腹及进食状态下所需最小刺激能量的改变,认识进食在外源性电刺激能量调节中的作用。
杨杰张侃余晓云侯晓华
关键词:胃电刺激外源性进食胃动力障碍性疾病胃肌电活动
埋置胃肌电起搏电极后胃肌电活动演变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胃埋置电起搏电极后胃肌电活动演变过程。方法7条纯种比格犬,每1条犬通过开腹手术沿胃大弯浆膜层埋置4对心脏起搏电极。术后第1天开始记录进食固体食物(200g/只)前后30min胃慢波,连续记录7d后,间隔3周再次用同样方法记录胃肌电活动1次。结果(1)与术后第1天相比,术后第2天的空腹正常胃慢波百分率无明显改变(P>0.05)。而术后第3、4、5、6、7天明显降低(P<0.05)。(2)从术后第1天至第7天,与相应天数的空腹胃慢波相比,进食后正常胃慢波百分率增加(P<0.05),主功增高(P<0.05)。(3)手术后第3周,所有犬的进食前后正常胃慢波百分率均>70%。与空腹胃慢波相比,进食后主功增加(P<0.05)。结论犬胃埋置胃肌电起搏电极后胃肌电紊乱在术后第3天出现,之后逐步恢复。进食后胃肌电紊乱改善的特征是否预示胃肌电紊乱能够恢复正常尚待明确。
杨杰张侃余晓云侯晓华
关键词:胃慢波胃电图胃轻瘫
BMP-7在慢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BMP-7),在大鼠慢性胰腺炎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探讨其在胰腺纤维化形成中的意义。方法实验大鼠每周2次腹腔内注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DC)建立慢性胰腺炎模型。HE 染色检测正常组及造模2、4、6...
余晓云陈婕侯晓华
文献传递
下食管括约肌与膈肌分离对食管裂孔疝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分析下食管括约肌(LES)与膈肌分离患者的胃镜表现,探究其在诊断食管裂孔疝(HH)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患者资料,从中筛选提示LES与膈肌分离的患者,排除上消化道手术史及缺乏完整胃镜资料的病例,共93例纳入分析.按芝加哥标准分成3组,Ⅰ型组(LES与膈肌分离<1 cm)21例;Ⅱ型组(LES与膈肌分离1~<2 cm)37例;Ⅲ型组(LES与膈肌分离≥2 cm) 35例.分析各组间胃镜表现差异.以HRM为金标准,计算胃镜诊断HH的敏感度、特异度.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或Dunnett T3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3组间胃食管连接部(EGJ)与门齿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GJ与膈食管裂孔压迹的距离:Ⅲ型组[(3.57±0.78) cm]>Ⅱ型组[(1.89±0.81) cm]>Ⅰ型组[(1.14±0.67)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t=9.26、11.44、3.57,P均<0.05].贲门久开和胃囊上压迹出现率:Ⅲ型组>Ⅱ型组>Ⅰ型组(80.0%、40.5%、4.8%,x2=11.64、29.76、8.59,P均<0.05;91.4%、27.1%、4.8%,x2=30.69、40.73、4.32,P均<0.05).His角变钝(可从食管看到胃体)和疝囊出现率:Ⅲ型组大于Ⅰ型组和Ⅱ型组(分别为74.3%和77.1%,24.3%和24.3%,4.8%和4.8%;x2=17.97、25.41,P均<0.05),Ⅰ型组和Ⅱ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食管炎发生率:Ⅲ型组和Ⅱ型组皆大于Ⅰ型组(71.4%,59.5%,14.3%;x2=17.14、11.15,P均<0.05),Ⅲ型组和Ⅱ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rrett食管在:3组各1例.胃镜诊断HH敏感度为91.4%,特异度为81.0%.结论 HH的胃镜表现中,EGJ与膈食管裂孔压迹距离、贲门久开、His角变钝、胃囊上压迹及疝囊是比较重要的指标.胃镜诊断HH敏感度较高,特异度偏�
汪之沫余晓云蔺蓉熊汉华谢小平侯晓华
关键词:胃镜检查
中国医师对上消化道症状理解情况的问卷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中国医师对上消化道症状的理解情况。方法对全国9个省市临床医师进行上消化道症状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比较不同职称、专业及学历的医师对症状的理解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被调查者普遍对"餐后饱胀、早饱感、烧心、上腹烧灼、反流"症状的认识较好。单个症状理解的正确率分别为80.4%、77.34%、69.74%、83.44%和50.23%。对以上5个症状都能正确理解的医师占27.9%,能正确理解其中4个的占49.7%,高学历者及消化专科医师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学历较低者及非消化专科医师(P均<0.01)。被调查者对"上腹部"的范围、"disten-sion"、"bloating"的理解较差。单个问题回答的正确率分别为42.17%、4.2%和43.33%。不同职称、学历及专业的医师之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临床医生普遍能正确理解上消化道症状,高年资、高学历及专科医师的认识较好。但对"上腹部"范围、"distension"和"bloating"的理解较差,各级临床医师需重视对消化不良症状,尤其是罗马Ⅲ标准的解读。
余晓云王晓林蔺蓉侯晓华
关键词:上消化道症状临床医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