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大炜

作品数:12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关节
  • 4篇肘关节
  • 4篇肘关节僵硬
  • 4篇僵硬
  • 4篇骨折
  • 4篇关节僵硬
  • 4篇创伤
  • 3篇髓内
  • 3篇疗效
  • 3篇创伤后
  • 3篇创伤后肘关节...
  • 2篇掌骨
  • 2篇松解
  • 2篇松解术
  • 2篇髓内针
  • 2篇股骨
  • 2篇关节置换
  • 1篇弹性髓内针
  • 1篇弹性髓内针治...
  • 1篇引流

机构

  • 9篇清华大学
  • 5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山东威高骨科...
  • 1篇北京威高亚华...

作者

  • 12篇何大炜
  • 6篇朱剑津
  • 5篇潘勇卫
  • 5篇蒋协远
  • 5篇查晔军
  • 5篇邓玖征
  • 4篇赵喆
  • 3篇袁野
  • 3篇公茂琪
  • 2篇孙长鲛
  • 2篇容威
  • 1篇杨凯
  • 1篇宋飞
  • 1篇孙宁
  • 1篇李庭
  • 1篇郭祁
  • 1篇方玲
  • 1篇付立功

传媒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掌骨髓内针及置入辅助装置的设计及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设计掌骨髓内针套件(包括符合中国人解剖特点的掌骨髓内针和辅助置入装置),并探索其临床试用效果。方法根据前期中国人掌骨解剖数据研究结果,设计掌骨髓内针套件,并应用于临床7例(试验组),与同一时期手工自制髓内针(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相对比。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复位前后以及骨折愈合后的头干角、掌指关节主动活动范围。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2±1.3)个月。试验组手术时间7~27min,平均(13.86±4.02)min。对照组手术时间14~26min,平均(19.80±3.94)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P<0.01);试验组透视次数18~35次,平均(25.00±5.20)次,对照组透视24~35次,平均(29.80±3.12)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3);试验组术前颈干角(49.29±13.03)°,术后(15.71±1.11),愈合后(15.43±0.98)°,对照组术前颈干角(51.20±10.45)°,术后(15.00±1.76)°,愈合后(15.50±1.90)°,两组间术前、术后及愈合后颈干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背几乎无瘢痕,试验组掌指关节活动范围患侧(75.71±6.63)°,健侧(76.29±6.92)°,两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P=0.28)。对照组掌指关节活动范围患侧(77.60±9.07)°,健侧(78.60±7.81)°,两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P=0.13)。结论我们设计的掌骨髓内针套件有临床应用价值。髓内针能有效维持掌骨颈骨折复位,临床效果良好。辅助置入装置能安全高效置入髓内针。
邓玖征朱剑津袁野何大炜赵喆潘勇卫
关键词:掌骨髓内固定闭合复位经皮固定
FelixⅡB型胫骨假体周围骨折翻修术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7年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约为1%(0.3%。2.5%)。其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相对常见,发生率为0.3%~2%;而胫骨假体周围骨折较少见,发生率为0.1%~0.4%。
孙长鲛景峰容威付立功朱剑津何大炜蔡谮
关键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文献复习胫骨翻修术全膝关节置换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553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9
2015年
目的 研究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发病情况.方法 收集1997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553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553例中男性366例,女性187例;平均年龄为35岁(12 ~ 76岁),以>30 ~40岁年龄组的患者最多(166例,占30.8%).中低能量损伤301例(54.4%),高能量损伤227例(41.1%);关节外骨折、损伤60例(10.8%),平均固定时间6.1周,关节内骨折、脱位493例(89.2%),平均固定时间4.9周;肘关节活动范围平均30°(0°~110°);肘部有异位骨化者457例(82.6%),无异位骨化96例(17.4%).结论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通常累及年轻、活跃人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低能量损伤、关节外骨折和简单关节内骨折的治疗,避免超过3周的制动,采取适当的手术固定方式,早期进行以主动功能锻炼为主,辅以轻柔的被动练习,另外需积极应对异位骨化的发生.
郭祁何大炜孙宁查晔军蒋协远
关键词:肘关节关节挛缩
完全僵直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开放松解术长期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切开松解术联合Stryker DJDⅡ铰链式外架治疗完全僵直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20例屈伸活动范围为0°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肘关节切开松解术,联合Stryker DJDⅡ铰链式外架固定。受伤至松解手术时间为6~60个月,平均(12.2±12.1)个月。其中9例采用后正中入路,11例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所有患者均行尺神经松解并前移至皮下组织。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评估肘关节活动范围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例患者铰链式外架带架时间为6~8周,平均(7.4±0.9)周。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0~9.8年,平均(9.1±0.6)年。与术前比较,术后1年随访时20例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由0°改善至104.9°±22.9°(45°~135°),旋转活动范围由110.8°±79.7°(0°~180°)改善至145.8°±57.5°(0°~180°),MEPS评分由(63.3±7.7)分改善至(90.8±9.5)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1年随访时MEPS评分优12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5%。上述指标的改善在末次随访时继续保持。术后发生尺神经功能障碍1例,针道轻度感染2例。结论切开松解术联合Stryker DJDⅡ铰链式外架治疗完全僵直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疗效满意且可长期保持。
何大炜公茂琪查晔军蒋协远
关键词:创伤后肘关节僵硬
利用无再植条件的离断拇指骨骼肌腱移植一期再造拇指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利用软组织挫伤严重、无再植条件的离断拇指骨骼肌腱组织进行急诊再造拇指的可行性。方法将挫伤严重、无再植条件的离断拇指的皮肤和甲床剥除后,将骨骼、关节和肌腱组织原位回植,然后采用同侧游离■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结果 5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4~18个月(平均10个月),再造拇指外观与健侧相似,两点辨别试验9.2~12.0 mm(平均10.1 mm)。保留的关节均有部分功能,5例患者掌指关节活动度为20°~90°(平均69.6°),2例患者指间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5°和20°。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和骨吸收发生。4例骨折顺利愈合,1例延迟愈合。结论软组织挫伤严重、无再植条件的离断拇指,如果骨骼肌腱保留完整,可用于拇指再造,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杨凯邓玖征潘勇卫赵喆宋飞何大炜
关键词:拇指再造自体骨移植
骨性锤状指伸直支具固定与阻挡克氏针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2024年
目的伴关节脱位的骨性锤状指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相关研究较少。通过分析伸直支具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的疗效,并与同期采用石黑法固定的患者相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9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支具治疗的19例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导致骨性锤状指患者资料,收集同期采用石黑法手术治疗的29例患者资料,对比两组骨折和关节复位情况、患指关节主动屈伸角度、患/健侧活动度占比、Dargan功能评定、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支具固定组患指远指间关节(DIPJ)伸直欠缺角度0 °~15 °(4.68±5.00)°,手术组为0 °~12 °(3.14±4.1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支具固定组主动屈曲角度38 °~60 °(50.42±6.73)°,手术组为35 °~62 °(48.38±7.4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患/健侧活动度占比支具固定组为(0.74±0.14),手术组为(0.76±0.1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Dargan功能评价手术组优17例,良12例。支具固定组:优10例,良9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7)。支具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47.3%,手术组为44.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锤状指支具固定与手术治疗短期疗效相当,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手术治疗并发症一旦发生,多较严重,且可能为永久性;支具固定需要关注患者的依从性,才能取得较好结果。保守治疗对于一些选择恰当的患者,有其治疗价值。
卢飞旗袁野李成利段古满邓玖征朱剑津何大炜潘勇卫
关键词:骨性锤状指外科手术支具固定
开放松解术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极重度创伤后肘关节僵硬被引量:28
2015年
目的探讨开放松解术结合StrykerDJD11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极重度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屈伸活动范围(ROM)〈30°)]患者资料,男28例,女14例;年龄21-67岁,平均39.4岁。所有患者均行肘关节松解术,并联合StrykerDJDⅡ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受伤至松解术时间平均为11.8个月(6—60个月)。手术入路采用内、外侧联合人路或后正中入路;均行尺神经松解并前移至皮下组织。末次随访时评估肘关节ROM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42例患者术后获12~34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42例患者肘关节屈伸ROM由10.2°±11.6°(0—30。)改善至107.6°±22.0°(45°-135°),旋转ROM由105.4°±78.5°(0~180。)改善至138.9°±57.4°(0~180°),MEPS评分由(62.1±5.6)分(40~75分)改善至(89.9±10.0)分(65~1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照MEPS评分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优25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为90.5%。术后6例患者发生尺神经功能障碍,3例患者发生血肿,1例患者发生伤口裂开,4例患者发生针道轻度感染。结论开放松解术结合StrykerDJDⅡ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可有效治疗极重度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并发症少,疗效较满意。
何大炜蒋协远公茂琪查晔军
关键词:肘关节僵硬外固定器松解术
威利坦消除四肢骨折后早期肿胀疗效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对照研究威利坦(venostan)在消除四肢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将200例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给予威利坦片剂口服结合冷疗、肢体抬高等常规物理疗法,对照组仅给予冷疗、肢体抬高等常规物理疗法,两组均禁用其他消肿药物。于入院时、入院后第3、4、5、7、10、14天测量肿胀肢体周径并作记录,观察消肿程度、消肿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起效更快,第3天即开始起效,对照组第5天才能起效。受伤后7 d内,两组间消肿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10 d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消肿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威利坦片剂能在创伤后早期(7 d内)较快消除肢体肿胀,有助于手术早期进行和肢体康复。
公茂琪查晔军蒋协远李庭何大炜
关键词:骨折创伤肢体肿胀
俯卧位自然复位法在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俯卧位自然复位法在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收治的7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为31~87岁,平均55.6岁;左侧3例,右侧4例;骨折按Seinsheimer分型:Ⅱ型3例,Ⅲ型2例,Ⅴ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9~44 h,平均26 h。所有患者均采用俯卧位自然复位法髓内钉固定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复位所需时间、总手术时间、导针置入透视次数、复位透视次数、总透视次数、复位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疗效等。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7例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平均为29.4 min(21~42 min);复位时间平均为6.3 min(3~10 min),总手术时间平均为157 min(82~275 min)。透视次数:导针置入平均37次(14~96次),复位平均23次(10~49次),合计244次(121~360次)。骨折复位质量按改良Baumgaetner复位标准评定:优6例,可接受1例。7例患者术后获12~34个月(平均20.1个月)随访。1例患者术中发生交锁钉孔处钻头折断,1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者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其余患者未发生俯卧位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2例,可1例。结论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时应用俯卧位自然复位法有利于骨折复位及维持复位,术中透视方便,且进针点不受患者肥胖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朱剑津潘勇卫何大炜邓玖征赵喆
关键词:髋骨折骨钉俯卧位
基于成人掌骨形态学数据设计的掌骨弹性髓内针治疗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成人掌骨形态学数据设计的掌骨弹性髓内针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选用成人新鲜冰冻手掌标本12例,取第2~5掌骨共计48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切取的掌骨分为3组,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每组包含第2~5掌骨各4根,共16根掌骨;其中8根用于悬臂折弯测试,8根用于扭转测试。用骨刀距掌骨远端20 mm处横行截骨,制作简单横行骨折模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以直列4孔掌骨锁定接骨板,以骨折线为中心,在骨折线远端、近端各采用2枚2.0 mm双皮质锁定螺钉固定;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采用1.0 mm不锈钢克氏针以骨折线为中心交叉固定;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使用笔者团队设计的直径2.0 mm的掌骨弹性髓内针,配合把持器和开髓器,自掌骨基底部顺行穿入髓腔,经骨折线到达掌骨头关节面下固定。使用生物力学测试机对3组进行悬臂折弯和扭转测试,计算3组的最大折弯力、折弯刚度和最大扭矩、扭转刚度。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法。结果(1)在悬臂折弯测试中,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的最大折弯力分别为(126.3±53.9)、(48.7±18.2)、(88.4±13.9)N,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30,P=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的折弯刚度分别为(12.33±4.90)、(5.86±5.02)、(10.49±2.05)N/mm,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8,P=0.017);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分别与另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扭转测试中,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的最大扭矩分别为(1.98±0.42)、(0.61±0.39)、(0.50±0.34)N�
邓玖征袁野朱剑津何大炜赵喆赵锋孔德敬潘勇卫
关键词:掌骨生物力学髓内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