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孟银

作品数:25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贵阳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贵州省省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19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生物群
  • 9篇宏观藻类
  • 8篇寒武纪
  • 6篇寒武系
  • 5篇地层
  • 5篇三叶虫
  • 5篇凯里生物群
  • 5篇化石
  • 3篇地层划分
  • 3篇藻类化石
  • 3篇剖面
  • 3篇下寒武统
  • 3篇寒武统
  • 3篇宏观藻类化石
  • 3篇埃迪卡拉纪
  • 2篇陡山沱期
  • 2篇陡山沱组
  • 2篇庙河生物群
  • 2篇XIAO
  • 2篇ZONE

机构

  • 23篇贵州大学
  • 21篇贵阳学院
  • 10篇深圳仙湖植物...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贵州科学院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贵州省地质矿...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贵州理工学院

作者

  • 25篇伍孟银
  • 22篇赵元龙
  • 9篇傅晓平
  • 8篇彭进
  • 7篇杨兴莲
  • 4篇童金南
  • 3篇杨宇宁
  • 3篇刘兴尧
  • 2篇王平丽
  • 2篇毛永琴
  • 1篇尹磊明
  • 1篇罗雪
  • 1篇李增学
  • 1篇罗绣春
  • 1篇孙海静
  • 1篇张培兴
  • 1篇王立亭
  • 1篇朱伟华
  • 1篇闫旭
  • 1篇兰天

传媒

  • 5篇微体古生物学...
  • 4篇古生物学报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贵州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贵州工业大学...
  • 1篇地质通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新元古代到寒武纪早期特异埋藏后生生物群及其研究意义被引量:20
2008年
贵州化石丰富,素有古生物王国之称,其中早期特异埋藏后生生物十分发育,由老至新有埃迪卡拉系的瓮安生物群、江口庙河生物群,寒武系第1统的小壳动物群、第2统下部的牛蹄塘生物群及中上部的杷榔动物群、第3统底部的凯里生物群。这些特异埋藏生物群与云南寒武系的澄江动物群、关山生物群及陕南埃迪卡拉系高家山生物群构成了我国早期后生生物的演化链,反映了从动物起源(瓮安生物群)、可疑多门类动物出现(江口庙河生物群)、动物骨骼化(高家山生物群)、生物矿化质和量的变化或骨骼动物爆发性辐射(小壳动物群)及海绵动物辐射(牛蹄塘生物群)再到动物主要门类出现的寒武纪大爆发(澄江动物群)、海洋生物多样化及生态复杂化(凯里生物群)的演化过程。
赵元龙杨洪李勇彭进杨兴莲李锋军伍孟银程心李丙霞
关键词:动物起源
贵州江口桃映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中的三叶脊动物化石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描述的三叶脊类化石于2004年采自贵州东北部江口县桃映镇翁会村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上部庙河生物群,共2新属2新种:中国三射盘(新属新种)Triactindiscus sinensisgen.et sp.nov.及不规则似三角形盘(新属新种)Quasitriagondiscus irregularisgen.et sp.nov.。前者为大型盘状化石,具有3个呈碳质薄膜的长三角形叶脊,自盘体中央向边缘呈三辐射伸展,没有其它生物构造;后者为小型盘状化石,3条不规则叶脊在盘体中部形成似三角形并以此不同于其它三叶脊化石。庙河生物群2个三叶脊化石属相似于俄罗斯白海生物群的Albumares,Anfesta,Tribrachidium和澳大利亚埃迪卡拉生物群中的Tribrachidium,它们细节上有差异,但均属于埃迪卡拉系中三辐射对称的三叶动物。新的发现表明三叶动物在埃迪卡拉纪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也显示埃迪卡拉纪生物分异度比较高,辐射、两侧及三侧对称的动物均匀代表。贵州东北部江口桃映翁会庙河生物群含有丰富的宏观藻类及动物化石,如Protoconites,Cucullus,Sinospongia,Eoandromeda octobrachiata及新发现的2属三叶脊动物化石。江口庙河生物群组成上很相似峡东庙河生物群,也都位于陡山沱组上部黑色页岩中。江口庙河生物群不仅是整个庙河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埃迪卡拉纪生物演化的重要窗口。
赵元龙伍孟银彭进杨兴莲杨荣军杨宇宁
关键词:庙河生物群陡山沱组埃迪卡拉纪
贵州凯里生物群中的陡山沱藻(Doushantuophyton Chen et Xiao)被引量:3
2010年
陡山沱藻Doushantuophyton Chen et Xiao是湖北秭归庙河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及安徽休宁埃迪卡拉系蓝田组中常见的种群,该属先后建立了5个种:D.lineare Chen et Xiao,1991;D.rigidulum,Chen1994;D.sinuolatum Hu,1996;D.quyuaniChen,Xiao and Yuan,1994,emend.Xiao et al.,2002和D.cometa Yuan et al.,1999。本文对贵州凯里组苗板坡剖面和乌溜-曾家崖剖面的30多块标本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湖北庙河陡山沱组和安徽休宁蓝田组的陡山沱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属的模式种D.lineare Chen et Xiao和D.cometa Yuan et al.的时代可延伸到寒武纪第3世(原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并成为凯里生物群宏观藻类中的重要种群之一。也反映从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至寒武纪第3世,经历了近5千多万年,特别是埃迪卡拉纪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这2种的形态结构特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陡山沱藻有些种具有较强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遗传上的稳定性,从而表现出演化上的保守性和环境上的适应性。
伍孟银童金南傅晓平赵元龙
关键词:陡山沱期凯里生物群
多枝黄山藻(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 Chen,Lu and Xiao,1994)在凯里生物群中的发现被引量:1
2012年
蓝田植物群处于宏观藻类第一个繁盛期的前期,化石类型丰富,属、种众多,形态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器官分化,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植物群。其中多枝黄山藻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 Chen,Lu&Xiao,1994是最常见的分子之一。凯里生物群中的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与安徽蓝田组的模式标本相比,藻体形态一致,仅有细微差异,即扇形发散角较大,藻丝直径较小。从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至寒武纪第3世(原中寒武世),经历了近5千多万年特别是埃迪卡拉纪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后,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不仅安全渡过而且形态结构特征没有发生多少变化,说明该类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遗传上的稳定性、演化上的保守性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伍孟银赵元龙傅晓平
关键词:寒武纪凯里生物群
贵州松桃黄莲寒武系都匀阶杷榔组三叶虫地层划分及意义
2019年
贵州松桃县黄莲村西的黄莲剖面杷榔组厚417.8m,主要由深灰色钙质泥岩组成,岩性与湘西、黔东杷榔组基本相似,除底部38m未见三叶虫外,以上均含有三叶虫,由下而上可分为2个三叶虫带,下为Oryctocarella duyunensis带(38-83m),化石较少;上为Oryctocarella duyunensis-Arthricocephlus chauveaui组合带(83 m以上)。除Arthricocephlus chauveaui外,还含有A.xinzhaiheensis,Oryctocarella duyunensis,O.sibirica?,O.balangensis,Duyunaspis duyunensis,Changaspis elongata及Redlichia (Pteroredlichia)murakamii。与剑河交榜潜在的寒武系第四阶国际层型剖面下部2个三叶虫带Oryctocarella duyunensis-Arthricocephlus chauveaui组合带及Oryctocarella duyunensis带完全相同,也可和格陵兰北部Freachen land及Peary land等地Henson Gletscher组对比。黄莲剖面是潜在的寒武系第四阶国际层型剖面剑河交榜杷榔组剖面的良好辅助剖面。
伍孟银赵元龙杨兴莲陈争鹏杨光福
贵州金沙长岩沟寒武系牛蹄塘组生物群组成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贵州金沙长岩沟牛蹄塘组生物群化石丰富,共计25属,以海绵动物为主,另有节肢动物及藻类两大门类化石代表。海绵动物以普通海绵为主,计8属,占整个海绵动物属的57%;六射海绵5属,占海绵的36%,另有纲、目及科未定1属。节肢动物8属中高肌虫占优势,计有5属;大型双壳节肢动物2属,三叶虫仅1属。藻类共计3属。与遵义牛蹄塘生物群相比,两地均以普通海绵为主,金沙长岩沟牛蹄塘生物群海绵更为丰富,与遵义黑沙坡的海绵组成有差异。金沙长岩沟节肢动物中三叶虫少,仅1属,但高肌虫丰富,达5属,而遵义黑沙坡只有2属高肌虫,三叶虫则达4属。遵义和金沙牛蹄塘组生物群分别有藻类属4个和3个,共有属2个。两地同一生物群组成的差异,说明同处扬子浅水区的金沙长岩沟及遵义黑沙坡沉积环境可能有所差异,因而组成面貌也有差异。两地牛蹄塘生物群均具有显著的澄江生物群色彩。
王平丽赵元龙李增学杨兴莲伍孟银张培兴
关键词:海绵
贵州寒武纪棘皮动物始海百合类的固着器被引量:7
2010年
固着器(holdfast)或附着盘(attached disc)是寒武系棘皮动物始海百合类固着器的两个称谓,用于吸附固着在泥砂质海底或其他动物体上。寒武系棘皮动物始海百合类固着器与茎连在一起,但其形态构造,特别是功能作用和茎不一样,应作区别于茎的独立器官。贵州寒武系棘皮动物始海百合类化石十分丰富,大部分属种具有固着器。可分为长茎小固着器及短茎大固着器两种类型。前者包括凯里生物群中的卢氏中国始海百合(Sinoeoc-rinus lui)及杷榔动物群中俞氏贵州始海百合(Guizhoueocrinus yui),后者以球形球状始海百合(Globoeocrinus glob-ulus)为代表。少数球形球状始海百合固着器与围岩之间存在过渡带,证实寒武纪早期始海百通过固着器分泌胶质固着在基质上的推论。贵州寒武纪始海百合类固着器幼年期大,可能是为了固着器帮助其稳定,成年期相对变小。固着的基质为软泥沙和生物化石腕足类、三叶虫、软舌螺的骨骼碎屑。贵州寒武系始海百合类固着器是棘皮动物海百合亚门的最原始的固着器官,它的特征及固着基质为棘皮动物海百合亚门的固着器及固着方式、固着基质的变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闫旭毛永琴赵元龙彭进伍孟银
关键词:寒武纪
贵州凯里生物群中的宏观藻类新材料被引量:2
2010年
贵州省剑河凯里生物群是研究寒武纪大爆发后生物类群分化的关键化石记录之一,但其中的宏观藻类研究目前还比较欠缺.报道了产自该生物群中的两个新的宏观藻类,包括一个新属种和一个未定种.标准平行藻(新属、新种)Parallelphyton tipica gen.et sp.nov.的藻丝分化方式与现生异丝型绿藻费氏藻属Fritschiella的丝体系统分化特征有些相似,另一属种未定藻类Gen.et sp.indet的具粗壮主枝和侧枝再次二歧分叉的特征可以类比裸蕨Psilophyton的二歧式分枝方式.由此可见,这两个藻类在其藻丝体分枝生长方式上已经表现了一些高等后生植物的生长性状,表明该生物群在宏观藻类中已具有生态分异的进步特征.
伍孟银赵元龙童金南杨瑞东
关键词:寒武纪凯里生物群宏观藻类
贵州凯里生物群中的宏观藻类新材料
宏观藻类是早期后生生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寒武纪第2及第3世地层中已发现的宏观藻群主要分布在北美、西伯利亚、中国的贵州和云南等地。贵州凯里生物群是全球三大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之一,其中宏观藻类是目前世界上寒武纪保存完...
伍孟银赵元龙童金南杨瑞东
关键词:凯里生物群
文献传递
贵州金沙岩孔寒武纪牛蹄塘组宏观藻类化石的发现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描述了贵州金沙岩孔镇长岩沟下寒武统(纽芬兰统—寒武系第2统)牛蹄塘组底部黑色页岩中呈碳质薄膜保存的宏观藻类化石,共3属3种:美丽遵义藻Zunyiphyton pereleganus Yang et Zhao,1999,云南中华细丝藻Sinocylindra yunnanensis Chen et Erdtmann,1991,文德带藻(未定种)Vendotaenia sp.。该组合中主要分子是Zunyiphyton pereleganus和Vendotaenia sp.,它们也是遵义牛蹄塘组宏观藻类组合中最主要的分子。而遵义牛蹄塘组宏观藻类组合的另一特征分子贵州约克那斯藻Yuknessis guizhouensis及底栖固着型藻束状陡山沱藻Doushantuophyton comet在金沙岩孔牛蹄塘组宏观藻类化石组合中未见,说明产于浅水台地的牛蹄塘生物群宏观藻类组合既具有广泛的一致性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傅晓平伍孟银赵元龙刘兴尧王平丽杨兴莲
关键词:宏观藻类牛蹄塘组下寒武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