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文

作品数:47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胃癌
  • 14篇细胞
  • 11篇幽门螺
  • 11篇幽门螺杆菌
  • 11篇螺杆菌
  • 9篇耐药
  • 7篇癌细胞
  • 6篇胃癌细胞
  • 6篇基因
  • 5篇多药
  • 5篇多药耐药
  • 5篇转化生长因子
  • 5篇化生
  • 4篇凋亡
  • 4篇生长因子Β
  • 4篇肿瘤
  • 4篇转化生长因子...
  • 4篇耐药性
  • 4篇内镜
  • 4篇IL-1Β

机构

  • 3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8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国网陕西省电...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京医院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47篇乔文
  • 18篇胡家露
  • 9篇彭道荣
  • 8篇薛挥
  • 7篇孙怡群
  • 7篇王丹
  • 6篇杨晓丹
  • 5篇孙红坤
  • 5篇唐青
  • 5篇李长顺
  • 4篇和水祥
  • 3篇苌新明
  • 2篇任牡丹
  • 2篇季万胜
  • 2篇李红霞
  • 2篇张丽
  • 2篇徐修礼
  • 2篇张小宁
  • 2篇吴开春
  • 2篇张素红

传媒

  • 5篇胃肠病学和肝...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胃肠病学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肿瘤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7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曲古菌素A抑制人胃癌耐药细胞生长过程中P—gp、GST的表达
2012年
目的:观察曲古菌素A(TrichostafinA,TSA)抑制人胃癌SGC-7901/ADR细胞生长,观察P-gp、GST蛋白的表达,进一步研究TSA逆转胃癌SGC-7901/ADR细胞的耐药性。方法:1.体外培养人臀癌SGC-7901/ADR细胞,按TSA终浓度0,50,100,200,300,400,500nmol/L分为七组,依次作用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后,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2.免疫细胞化学sP法及灰度测定检测TSA干预后的SGC-7901/ADR细胞的P-gp、GST表达情况。结果:1.TSA对胃癌SGC-7901/ADR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率明显增加。2.P-gp、GST在胃癌SGC-7901/ADR细胞中呈高表达。SGC7901/ADR细胞用200nmol/L的TSA干预48h后P-gp、GST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免疫细胞化学灰度定量测定显示同样的结果。结论:1-TSA可抑制胃癌SGC-7901/ADR细胞的生长,呈剂量依赖性。2.P-gp、GST蛋白在胃癌SGC-7901/ADR细胞中高表达。
杨晓丹王丹孙红坤唐青乔文
关键词:曲古菌素A胃癌多药耐药
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和指纹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建立幽门螺杆菌经济实用的分离培养方法 ,并分析胃癌高发的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 ( Hp)分离株的指纹特征。方法 :随机选取 50例胃粘膜标本 ,同时接种于改良的幽门螺杆菌培养基、哥伦比亚培养基和普通羊血琼脂上 ,分析它们之间的培养阳性率差异。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聚合酶链反应 ( RAPD-PCR)技术对所获得的 Hp进行指纹分析。结果 :分离培养阳性率比较 ,改良的幽门螺杆菌培养基和哥伦比亚培养基之间无差异 ( P>0 .0 5) ,均与羊血培养基差异显著 ( P<0 .0 5)。在所有标本中有 1 2例胃体、胃窦均分离培养出 Hp菌株 ,指纹分析发现 ,3例 6株具有相同的指纹 ( 2 5% ) ,余 9例 1 8株指纹特征不相同 ( 75% )。结论 :改良的幽门螺杆菌培养基完全可以替代哥化比亚培养基进行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指纹分析表明西安地区人群中以胃窦、胃体感染不同菌株者多见 。
乔文胡家露彭道荣孙益群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指纹分析胃癌
曲古霉素A对SGC7901/ADR细胞系耐药逆转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曲古霉素A(trichostain,TSA)对体外培养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ADR是否具有逆转耐药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①MTT法计算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ADR的耐药倍数及TSA作用后的逆转倍数。②分空白组、1.5 nmol/L TSA组和12 nmol/L TSA组,依次作用48 h和72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耐药细胞内阿霉素(adriacin,ADR)浓度。RT-PCR法检测耐药细胞内MDR1(multidrug resistance)基因表达。结果 TSA对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ADR有明显逆转作用,MTT法计算出SGC7901/ADR细胞的耐药倍数是29.51倍,TSA作用后逆转倍数约为1.95倍,流式细胞仪检测TSA作用后胃癌耐药细胞内阿霉素浓度明显增加,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RT-PCR法检测TSA作用后耐药细胞内MDR1基因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TSA对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ADR具有明显逆转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MDR1的表达,增加细胞内ADR浓度实现的。
王丹孙红坤唐青杨晓丹乔文
关键词:TSA多药耐药MDR1基因
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及其cagA基因与胃肠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4年
彭道荣胡家露乔文孙怡群张小宁于文彬徐修礼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胃肠疾病
凋零的发生和在抗癌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95年
凋零是不同于坏死的另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对其研究早在20年前就已开始,但仅局限于凋零的动力学方面,而近几年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才扩大了其研究的价值.凋零可自发产生,也可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因素诱发.目前已证实其发生过程可通过某些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调节.故在癌发生研究及抗癌治疗中期望有一个重大的突破.本文着重就凋零的发生及目前抗癌进展方面加以综述.
乔文岳玲
关键词:细胞凋零抗癌治疗
IL-1β、幽门螺杆菌cagA与人慢性胃炎的关系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IL-1β、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cytotoxin A)和人慢性胃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镜检查的胃活检标本,经甲醛固定,制备石蜡切片,进行病理分型和IL-1βSABC免疫组化染色;同时作幽门螺杆菌培养,16srRNA PCR鉴定,检测cagA基因。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IL-1β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异型增生组IL-1β表达的阳性率高于肠腺化生组(P<0.05)。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阳性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型增生组cagA基因阳性率和肠腺化生组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β在慢性胃炎的转归和发展中具有比cagA基因更高的预测价值。
乔文李娜李长顺薛挥
关键词:IL-1Β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vac A基因型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分析胃癌高发的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 (Hp)分离株空泡形成毒素基因 (vacA)的基因型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Hp菌株库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进行vacA基因s、m分型。结果  192株菌株中 ,s1型 174株 ,占 90 6 % ;s2型 18株 ,占 9 4%。m1型 99株(5 1 6 % ) ;m2型 93株 (4 8 4% )。所有菌株的PCR产物均为s1或s2 ,m1或m2。s1在胃癌分离株中表达占 94 5 % ,其中s1a型明显多于s1b(P <0 0 5 ) ;但m1和m2表达差异不显著。在胃炎组 ,仍是s1型表达占多数 (89 8% ) ,但s1a和s1b、m1和m2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无论胃癌还是胃炎均以s1型为主 ,且在胃癌组s1a型表达显著高于s1b型 ,它是否是促进胃黏膜恶性变的指标 ,尚需进一步研究。但可肯定西安地区vacA基因型以致病性较强的产毒型为主。
乔文胡家露吴开春彭道荣孙怡群
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
曲古霉素A对SGC7901/ADR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
2013年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曲古霉素A(TSA)对胃癌耐药细胞生长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SA对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ADR生长的影响。普通显微镜下观察TSA作用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TSA作用后细胞周期的变化;RT-PCR法检测TSA作用后P21表达的变化。结果 TSA能明显抑制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ADR的生长,且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显微镜下可观察到TSA作用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到胃癌耐药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RT-PCR法检测到TSA作用后P21表达明显增加,考虑与细胞周期阻滞有关。结论 TSA可以通过上调P21基因的表达来实现对SGC7901/ADR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王丹孙红坤唐青杨晓丹乔文
关键词:曲古霉素A胃癌多药耐药细胞周期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胃癌细胞BAX表达的关系
2001年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胃癌细胞原癌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TGF-β1作用于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48 h后收集细胞爬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BAX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并作图像分析以获得量化指标。结果:胃癌细胞中BAX的表达在TGF-β1实验组较对照组增加,定量光密度值为:实验组120.771±0.306,对照组110.346β0.178,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原癌蛋白BAX在TGF-β1抑制胃癌细胞系SGC-7901生长的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乔文胡家露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胃肿瘤原癌基因蛋白质类细胞凋亡
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胃腺癌细胞凋亡诱导的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为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能否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运用透射电镜技术了解凋亡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DNA周期变化,DNA片段的改变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电镜下可见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核碎裂及凋亡小体形成,DNA梯状电泳带出现;DNA周期分析显示在整个细胞周期峰群前端存在一个凋亡峰。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
乔文胡家露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胃肿瘤腺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