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昊

作品数:43 被引量:210H指数:9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出血
  • 9篇动脉瘤
  • 9篇血管
  • 9篇颅内
  • 8篇手术
  • 7篇高血压
  • 6篇动脉
  • 6篇脑出血
  • 5篇颅内动脉
  • 5篇颅内动脉瘤
  • 5篇痉挛
  • 5篇胶质
  • 5篇高血压脑出血
  • 4篇预后
  • 4篇手术治疗
  • 4篇术后
  • 4篇脑出血患者
  • 4篇减压术
  • 4篇胶质瘤
  • 4篇高血压脑出血...

机构

  • 31篇自贡市第四人...
  • 2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丁昊
  • 16篇游潮
  • 15篇邓琳
  • 13篇陈岷辉
  • 10篇尹浩
  • 10篇杨呈浩
  • 5篇陈立珂
  • 4篇匡安仁
  • 4篇蓝美锐
  • 4篇李强
  • 4篇罗飞
  • 3篇雷町
  • 3篇蔡博文
  • 3篇高力
  • 3篇王翔
  • 3篇李涛
  • 2篇管昌田
  • 2篇陈立坷
  • 2篇李国平
  • 2篇郑洪波

传媒

  • 8篇四川医学
  • 6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同位素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F-1α和CYP17A1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2019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17a(CYP17A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88例脑胶质瘤患者的脑胶质瘤组织和44例外伤后实施开颅手术且术后病理学检查无病变患者的正常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IF-1α和CYP17A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HIF-1α和CYP17A1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年龄、性别、世界卫生组织(WHO)胶质瘤分级及肿瘤直径的关系。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HIF-1α和CYP17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05%和76.14%,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的6.82%和1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HO分级为Ⅲ~Ⅳ级的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HIF-1α和CYP17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WHO分级为Ⅰ~Ⅱ级的脑胶质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的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HIF-1α和CYP17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HIF-1α和CYP17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且CYP17A1和HIF-1α蛋白表达情况与脑胶质瘤患者的WHO分级密切相关。
刘崇健丁昊杨呈浩
关键词:脑胶质瘤缺氧诱导因子-1Α
后颅凹开颅术后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究后颅凹开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62例后颅凹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颅内感染率及病原菌培养结果,分析术后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81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率为14.41%;脑脊液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8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革兰阳性菌36株;主要革兰阴性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吡肟耐药株数较多,对妥布霉素、呋喃妥因耐药株数较少,主要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耐药株数较多,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利福平耐药株数较少;单因素分析结果,术中乳突气房开放、脑室管引流、手术时间≥4.5 h、术后脑脊液漏的患者颅内感染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脑室管引流、术后脑脊液漏为后颅凹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后颅凹术后颅内感染率较高,其病原菌多表现为多药耐药,临床应以预防为主;脑室管引流、术后脑脊液漏为后颅凹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
陈立珂杨呈浩蓝美锐陈岷辉丁昊
关键词:开颅术颅内感染病原菌
乳酸脱氢酶-A亚基在人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乳酸脱氢酶-A亚基(LDH-A)在人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收集67例脑胶质瘤标本(WHOⅡ级25例、Ⅲ级22例、Ⅳ级20例)及10例行内减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LDH-A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脑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LDH-A阳性表达率在Ⅲ、Ⅳ级胶质瘤中分别为68.2%、75.0%,均显著高于Ⅱ级胶质瘤(32.0%)(P<0.05)。胶质瘤病理级别与LDH-A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522,P<0.05)。结论 LDH-A在胶质瘤中高度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随着病理级别增加而上升,这提示胶质瘤中存在糖酵解通路的活化。
丁昊邓琳陈岷辉蓝美锐游潮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乳酸脱氢酶类糖酵解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前后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前后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ation,rScO_2)的变化及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研究的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technology,NIRS)检测手术前后rScO_2水平,对手术前后rScO_2的变化进行分析。患者随访至术后6月,以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判断,术后6月内死亡及术后6月Barthel指数在40分以下者,归入预后差组,术后6月Barthel指数在40分以上者归为预后良好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rScO_2水平,以及rScO_2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rScO——2(62.81±3.94)较手术前(60.11±3.21)有明显升高,恢复良好组与恢复差组术前rScO_2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恢复良好组rScO_2水平(65.23±2.57)较恢复差组(60.87±3.81)升高明显。结论手术能明显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rScO_2水平,术前、术后rScO_2的变化水平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潜在价值。
丁昊邓琳陈岷辉陈立坷李涛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局部脑氧饱和度手术预后
基于Nrf2/HO-1及NF-κB信号通路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脑出血后早期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脑出血(ICH)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ICH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0只。ICH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予以左侧尾状核区立体定向注射胶原酶Ⅰ型建立ICH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按照体质量给予葛根素腹腔注射治疗(低:50 mg/kg;高:100 mg/kg),假手术组、ICH组腹腔注射等量的溶解剂。分别于造模后1、3、5、7 d检测4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造模后3 h及5 d时行MRI检测,大鼠处死后收集脑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在造模后3、5、7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ICH组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组大鼠在造模后5和7 d的神经缺损评分较低剂量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造模后5 d的血肿体积和脑组织结构优于ICH组。与ICH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造模后7 d的NF-κB表达水平降低,Nrf2及HO-1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ICH组比较,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造模后3、5、7 d的IL-10表达增加,IL-1β和TNF-α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能减轻大鼠ICH后神经功能损伤,起到神经功能保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葛根素抑制NF-κB炎症通路因子、激活Nrf2/HO-1抗氧化通路有关。
邹勇顾应江丁昊杨呈浩陈岷辉蔡昱
关键词:脑出血葛根素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
颅内假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颅内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手术治疗的颅内假性动脉瘤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其中创伤性9例,感染性7例。结果出院时临床状况优良11例,轻残3例,死亡2例(其中1例为创伤性,术后发生脑梗死)。对12例行3个月~5年门诊随访,均未发生再出血。结论颅内假性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中特殊且较复杂的类型,其诊断和处理策略与一般动脉瘤不同。提高对颅内假性动脉瘤的认识,以及有效应用神经外科技术,可以降低假性动脉瘤的手术风险,改善预后。
王翔蔡博文游潮丁昊周良学
关键词:动脉瘤动脉瘤感染性血管外科手术
奥拉西坦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1
2008年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对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总数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奥拉西坦为主的治疗方案,而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运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数值。结果治疗组MMSE分值和BI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记忆和计算能力方面(P<0.01)。结论奥拉西坦可用来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
尹浩游潮李国平丁昊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新型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基因分型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预后价值
2023年
目的探究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潜在机制和预后价值。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GBM样本信息,并获取ICD基因,同时进行基因分型,再进行整合生物信息学验证基因分型的预后价值,最后进行预后模型的构建。结果通过共识聚类获得了2种与ICD基因相关的亚型,ICD高亚型(风险)组与不良的预后、PTEN基因高突变、高基质评分、高免疫评分有关。重要的是,本研究还构建了基于ICD特征的GBM新分类系统。结论本研究首次使用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并成功构建预后模型。
罗小彬钟亚丽邹勇邓云良丁昊
关键词:基因分型胶质母细胞瘤预后价值
血管内带膜支架技术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 stula,C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07年5月,采用Jostent带膜支架治疗4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以及3例CCF。患者均为男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年龄37~57岁;左侧3例,右侧1例。主要症状为突发头痛、呕吐;头部CT均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程2 d~10年。CCF患者年龄35~51岁;左侧2例,右侧1例。主要症状为头痛,一侧眼球突出、胀痛,球结膜充血伴视力下降;1例有反复鼻腔大出血病史;出现症状前2 d~1个月均有头部外伤史;病程1周~2个月。结果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均完全闭塞,椎动脉保持通畅,附近小脑后下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保持通畅;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2年,无症状复发及颅内再出血。CCF患者瘘口均完全闭塞,颈内动脉保持通畅;术后3 d患者眼球突出及球结膜充血表现均明显改善。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患侧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血管内带膜支架是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和CCF的有效方法之一。
丁昊贺民游潮邓琳
关键词:带膜支架椎动脉夹层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观察
2015年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挑选在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治疗的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50例,根据颅脑损害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病因及其临床症状,将其分成SIADH(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36例,给予呋塞米静脉滴注及限制水量的治疗;CSWS(脑炎耗综合征)14例,给予补充高渗盐水的治疗,比较2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50例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血钠浓度恢复正常,22例预后良好,16例中残,9例重残,3例死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时,首先要对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进行确定,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杨呈浩丁昊陈岷辉
关键词:颅脑损伤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