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巍
- 作品数:1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 脊柱侧弯不仅影响患者的体型外观及心肺功能,更严重影响患者心理、生理、生活,导致患者出现精神心理障碍.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脊柱侧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情况做一综述.脊柱侧弯疾病本身不仅造成了身体可见部分畸形及功能障碍,更主要...
- 麻巍
- PVCR截骨联合阶梯矫形治疗僵硬性角状后凸术前脊柱-骨盆关系变化特点分析与临床应用
- 目的 分析全脊椎切除截骨联合双侧钉棒系统阶梯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技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僵硬性角状后凸的手术后患者的脊柱骨盆参数,以获得正确的手术设计方案、明确术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改善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和人体工程学的特点,以及...
- 陆明王晓平马华松岳春生陈志明袁伟徐启明赵福江任冬云麻巍赵颂华
- 全脊椎截骨联合阶梯矫形修复僵硬性角状后凸:脊柱-骨盆关系的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背景:矢状面平衡的评估与矫正是脊柱后凸畸形取得良好修复效果的关键,脊柱-骨盆参数的测量方法是评估脊柱失平衡的有效方法之一。目的:通过测量后路全脊椎截骨联合阶梯矫形修复僵硬性角状后凸患者的脊柱-骨盆参数,设计手术方案,分析术后腰椎生物力学改变的特点,并评估远期预后。方法:纳入解放军306医院骨科收治的采用全脊椎切除截骨、双侧钉棒联合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矫形内固定修复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患者37例。于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者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胸腰段后凸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骨盆指数、脊柱骶骨角及矢状面垂轴。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脊柱后凸角、脊柱矢状位失平衡、躯干侧方偏移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随访时间、后凸矫正角度、躯干偏移矫正情况。结果与结论: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26 min(212-470 min),术中出血平均2 089 m L(1 200-6 000 m L),手术共切除104个椎体,截骨平面在T4-L2。术后随访20-35个月,患者术后脊柱后凸角平均41.6°(10°-90°),矫正率为65%;C7铅垂线距S1后上缘距离术后平均5.2 mm(-12至23 mm),矫正率为73%。神经并发症2例次,占6%;非神经并发症2例次,占6%。术后患者各解剖参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截骨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无脊髓损伤并发症出现,无矫形角度丢失。通过对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患者术前、术后的脊柱-骨盆测量参数进行测量,能够得出脊柱-骨盆序列的参数关系以及躯干矢状位平衡状态的参数关系,获得截骨角度的技术参数,实现预手术设计,术中选择合适截骨平面,使修复结果更接近于人体脊柱、腰椎的生物力学特点。
- 陆明王晓平马华松岳春生陈志明袁伟徐启明任冬云麻巍赵宋华
- 关键词:脊柱后凸内固定器截骨术全脊椎截骨
- 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联合阶梯矫形治疗僵硬性角状后凸: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背景: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可导致患者脊髓的损伤和早期退变等病理过程的加重,严重者会出现双下肢不完全瘫痪,甚至完全瘫痪。手术治疗是惟一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但难度大,风险高,并且极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目的:应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联合阶梯矫形治疗僵硬性角状后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联合双侧钉棒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矫形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90例,男37例,女52例,平均年龄47岁。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后凸角、脊柱矢状位失平衡、躯干侧方偏移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患者术前后凸角为31°-138°,平均90.1°;术后10°-90°,平均41.6°,改善率为65%。C7铅垂线距S1后上缘距离术后平均5.2 mm,矫正率为73%。术中失血量为1 200-6 000 mL,平均失血量为2 089 mL。手术时间为212-470 min,平均326 min。术后随访20-35个月,所有患者的截骨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无脊髓损伤并发症出现,无矫形角度丢失。提示根据细胞生物力学特点和脊柱生物力学原理设计的双侧钉棒联合阶梯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脊柱矫形治疗在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矫正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脊髓细胞不受损伤,具有充分的细胞生理学基础,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和生理学特点。术中应注意对神经根的保护和松解,避免术后出现相对应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充分的植骨融合是保证对后凸畸形矫正和避免脊柱侧方偏移,同时又是恢复脊柱功能和术后矫形效果的有效保障。
- 马华松王晓平谭荣陈志明陆明袁伟徐启明任冬云麻巍李龙张敬郑蕊辛莘
- 关键词:植入物生物力学
- 一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 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普及,手术技能的不断提高,适应证也逐渐扩大,相关的早期并发症亦逐渐增多。深静脉血栓是全髋关节早期常见的并发症[1]。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
- 麻巍
- PVCR截骨联合阶梯矫形治疗僵硬性角状后凸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分析
- 目的 探讨全脊椎切除截骨联合双侧钉棒系统阶梯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技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僵硬性角状后凸的手术后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以获得对手术技术以及预后转归的指导.研究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
- 陆明王晓平马华松岳春生陈志明袁伟徐启明赵福江任冬云麻巍赵颂华
- 关键词:血容量不足
- 路径式康复模式在腰椎退变患者术后应用的效果观察
- 目的 探讨路径式康复模式在腰椎退变患者术后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60例腰椎退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或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按照设计的康复模式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住院期间由骨科责任医生、康复科医生、责任治疗师、...
- 麻巍闫晶张俊琴吴方媛
- 关键词:腰椎退变
- 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压疮预防措施
- 目的 探讨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骨科2013-2014年46例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压疮预防措施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6例经压疮预防护理,无压疮病例发生。结论 通过有效的预防压疮...
- 麻巍
- 1例神经纤维瘤合并脊柱侧弯术后并发神经纤维瘤体破裂出血
- 神经纤维瘤病(NF)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神经纤维瘤分为4型,最常见Ⅰ型,病变在17号染色体上,主要特征是棕色牛咖啡斑,外周神经纤维瘤虹膜Lisch结节,次要特征包括丛神经纤维瘤神经上的改变,骨骼上表现脊柱...
- 赵宋华秦柳花贺建华麻巍
- 双侧钉棒梯次紧凑闭合脊髓短缩联合植入物内固定矫正僵硬性脊柱角状后凸被引量:1
- 2014年
- 背景:胸腰椎角状后凸手术的治疗难点在于矫正率低,矢状面重建难,易发生神经并发症,术后失平衡、假关节发生率高及术后矫正度丢失。目的:探讨改良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端双侧钉棒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联合植入物内固定治疗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第306医院骨科收治的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87例,男36例,女51例,采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双侧钉棒联合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植入物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后凸角、脊柱矢状位失平衡、躯干侧方偏移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与结论:患者治疗前的后凸角为31°-138°,平均90.1°;治疗后为15°-57°,平均27.9°,改善率为76%。躯干矢状位偏移的改善率为76%。术中失血量为800-3 000 mL,平均失血量为2 300 mL;手术时间为5-7 h,平均手术时间5.9 h;治疗前2例患者伴有双下肢神经症状,Frankel分型C级,治疗后恢复至E级。治疗后随访9-57个月,所有患者的截骨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无脊髓损伤并发症出现,无矫形角度丢失。提示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治疗重度僵硬性胸椎角状后凸畸形,术中可对血管最大限度的保留,避免血管损伤导致脊髓的缺血性改变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低体质量患者手术过程中减少出血、以及保障有效血容量是治疗后早期恢复的有效保障;双侧钉棒联合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脊柱矫形技术在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矫正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脊髓细胞不受损伤,应注意对神经根的保护和松解,避免术后出现相应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充分的植骨融合程度是保证后凸畸形矫正、避免脊柱侧方偏移,同时又是脊柱功能和术后矫形效果的有效保障。
- 马华松王晓平谭荣陈志明陆明袁伟徐启明任冬云麻巍李龙伍佳剑张敬郑蕊辛莘
- 关键词:植入物后路截骨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