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鹿斌

作品数:40 被引量:258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社会治理
  • 8篇政府
  • 6篇权力
  • 6篇协同治理
  • 5篇官员
  • 5篇官员财产
  • 5篇官员财产申报
  • 5篇财产申报
  • 4篇行政
  • 4篇政治
  • 4篇逻辑
  • 4篇公民
  • 3篇地方政府
  • 3篇社会治理创新
  • 3篇申报制
  • 3篇市场经济
  • 3篇逻辑与
  • 3篇民社
  • 3篇民主
  • 3篇集体行动

机构

  • 27篇苏州大学
  • 11篇南京审计大学
  • 6篇徐州师范大学
  • 3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作者

  • 40篇鹿斌
  • 9篇金太军
  • 6篇周定财
  • 4篇沈荣华
  • 2篇吕承文
  • 1篇金太军
  • 1篇杨放

传媒

  • 3篇改革与开放
  • 2篇行政论坛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中国行政管理
  • 2篇宁夏党校学报
  • 2篇四川行政学院...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江汉论坛
  • 1篇理论探讨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江海学刊
  • 1篇领导科学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党政干部学刊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理论研究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治理盆地”中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以利益关系为视角
2013年
当下,地方治理的多元空间中存在着"治理盆地"现象,其现状主要体现在治理"落差"、主体、网络、资源、利益、结果等诸多方面。显然,这些现状是地方治理失效的具体表现,并导致地方治理的低效化、失衡化、极端化。基于利益关系视角,从利益主导、利益封闭、利益共振、利益非均衡等维度分析三重困境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利益关系调整为突破口,寻求破解之道,以便消除地方"治理盆地"现象,推进地方治理深入发展。
鹿斌
增量改革与地方政府服务价值拓展被引量:2
2014年
行政服务中心是在原有体制基础上的"增量改革",也是地方政府在行政审批领域探索优质公共服务的新载体。创新主要表现为机制领域,受到"体制存量"的要素制约,致使增量改革路径异化、价值理性受到制约、机会主义倾向以及改革成果非合理应用。要实现增量改革对存量改革的推进,必须拓展政府角色公共性、政府功能服务性以及体制改革整体性的价值空间,才有可能建成地方服务型政府。
沈荣华鹿斌
关键词:地方政府行政服务中心
国内外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综述被引量:2
2010年
预防腐败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世界各国关于预防腐败的制度和措施多种多样。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作为其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各国的认可。本文着重介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概念、特点、意义和国内外的实施状况及经验,以为我国可以全面推广此制度提供依据。
鹿斌
关键词:财产申报制度官员预防腐败
治理转型中的社会自主性:缘起、困境与回归被引量:12
2017年
社会自主性的建构并非完全是在"国家——社会"互动结构中的叙事,其自身成长发育的"故事"似乎更为值得发现。本文试图突破社会自主性理论分析中的"国家——社会"二元结构解读,从社会自身发展的角度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自主性的发展缘起、现实困境和回归预设,以期从社会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寻求自我、完善自我。
金太军鹿斌
关键词: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创新中主体关系的反思与重塑被引量:1
2017年
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引发了多元主体结构对单一结构的突破与超越。但在实践中,多元主体间关系的失衡与理论上的预设形成巨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当下社会治理创新中主体间关系进行反思,并且这种反思的逻辑应当是以政府角色和行为的重新认知为关键。在此基础上,展开价值定位、利益调整、责任跟进、制度完善等四个维度上的探索,才是应有的主体间关系形塑路径。
鹿斌金太军
关键词:社会治理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
协同惰性:集体行动困境分析的新视角被引量:38
2015年
集体行动作为"人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共同的难题的基本措施之一。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来看,集体行动并不必然获得成功,失败和困境反而成为常态。诸多关于集体行动的理论研究,往往醉心于某个单一角度或是微观层面上的分析,割裂了要素之间的结构逻辑。因此,这就需要形成一种更为宏观和系统的理论框架,能够涵盖集体行动困境产生的多重因素。以协同惰性为重要内容的协同优势理论以其多元而开放的题域,从目标、权力、信任、成员结构和领导力五个维度构筑了集体行动困境分析的主体结构,不仅为理论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也为揭示我国当下的协同治理困境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理论工具。
鹿斌金太军
关键词:集体行动协同治理
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试点的失效及推进研究
2013年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是反腐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反腐倡廉最根本的制度保障。它对于预防和制约腐败的价值,怎么评价都不为过。我国部分地区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问世,就受到广大群众的赞扬和拥护,当然,群众更关心这个制度的贯彻与执行,更关心我国反腐倡廉的成效。
鹿斌
关键词:官员财产申报领导干部政府公信力政府视角违反规定
地方“治理盆地”中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以利益关系为视角
2013年
当下,地方治理的多元空间中存在着"治理盆地"现象,主要体现在治理"落差"、主体、网络、资源、利益、结果等诸多方面。显然,这些现状是地方治理失效的具体表现,并导致地方治理的低效化、失衡化、极端化。利益主导、利益封闭、利益共振、利益非均衡是三重困境产生的原因,因此应以利益关系调整为突破口,寻求破解之道,消除地方"治理盆地"现象,推进地方治理深入发展。
鹿斌周定财
制度建构:走出集体行动困境的反思被引量:23
2016年
集体行动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基于诸多因素的考量,行动困境似乎成为了常态。而有关走出这一困境的学术思考却存在着多种视角的解读,但显然,以制度建构为核心的逻辑进路成为最为常规的选择。虽然制度作为一种刚性规范在解决集体行动困境中拥有规范性、策略性和政治性等诸多功能性力量,但是基于辩证法的逻辑,稳定性、不确定性、非最佳选择和非理性结果等自反性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使依靠制度走出困境成为幻想。因此,制度的自我优化势在必行。而突破"以制度说制度"的内部逻辑怪圈,从外部系统中寻求制度优化的方法,并将理念引导、经济激励、政治认同和非正式制度匹配作为重要的支撑体系,以期弥补制度建构的完整路径。
金太军鹿斌
关键词:集体行动自反性支撑体系
国内协同治理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被引量:31
2014年
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理论的支撑,我国协同治理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并在近几年呈迅速上升趋势。从纵向维度进行梳理,回顾其研究历程,可以将我国协同治理研究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论萌芽与提出时期、理论发展与成熟时期、理论反思与探索时期。从横向维度进行总结,综述其研究内容,基本涵盖了协同治理研究中的主要方面:即协同治理的基础理论研究,政府转型进程中的协同治理研究,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协同治理研究,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协同治理研究,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研究,协同治理的理论反思研究等。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发现协同治理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因而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朝着协同治理内涵更需科学化,协同主体关系更需明晰化,党政协同治理更需突出化,协同治理框架更需法治化,协同治理创新更需本土化的方向发展。
鹿斌周定财
关键词:协同治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