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瑞华

作品数:8 被引量:139H指数:4
供职机构:石家庄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冈底斯
  • 2篇地球化学研究
  • 2篇金矿
  • 2篇金矿床
  • 2篇矿床
  • 2篇斑岩
  • 1篇地球动力
  • 1篇地球动力学
  • 1篇地球动力学意...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 1篇第三纪
  • 1篇动力学意义
  • 1篇堆积岩
  • 1篇折返
  • 1篇软流圈
  • 1篇蛇绿岩
  • 1篇同位素

机构

  • 8篇石家庄经济学...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河北省国土资...

作者

  • 8篇魏瑞华
  • 7篇高永丰
  • 5篇侯增谦
  • 3篇孟祥金
  • 2篇栾文楼
  • 1篇赵荣升
  • 1篇唐桂英
  • 1篇彭玉旋
  • 1篇杨竹森
  • 1篇胡华斌
  • 1篇蔡剑辉
  • 1篇高明

传媒

  • 3篇岩石学报
  • 2篇矿床地质
  • 1篇河北地质学院...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第七届全国矿...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河南祁雨沟金矿蚀变地球化学研究
河南祁雨沟破碎带型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碳酸盐化、绿泥石与绿帘石化、钾化和硅化.在破碎带金矿围岩横剖面上表现出清楚的以破碎带为中心的对称蚀变分带.根据不同蚀变带岩石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组分得失定量计算,Al<,2>O<,3>、...
高永丰魏瑞华栾文楼
关键词:金矿床
文献传递
冈底斯晚第三纪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78
2003年
西藏高原冈底斯中新世(21~12 Ma)侵位于冈底斯花岗岩岩基内.斑岩呈东西向断续带状展布(350 km),南北向串珠排布(宽约50 km),明显受NS裂谷和正断层控制.斑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斑岩高SiO2、Al2O3、K2O和低Y和HREE(Yb)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尤其富集Sr和K; 缺乏Eu异常和/或具弱正异常;普遍具有较高的Sr/Y、(La/Yb)N比值及较低的Y/Yb比值.斑岩显示出明显的adakite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冈底斯花岗岩基.对冈底斯岩带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序列的综合分析揭示,斑岩是滞留在地幔的洋壳残片在花岗岩基大幅快速隆升后部分熔融的产物,熔融残余相为石榴石+角闪石+单斜辉石+含钛矿物组合,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上覆交代地幔楔发生作用,使岩浆的K含量和Mg#明显增高.高密度的熔融残留体榴辉岩或角闪榴辉岩沉入下伏地幔或软流圈,这可能导致了冈底斯岩带在20~14 Ma期间的隆升.冈底斯中新世斑岩的时空分布厘定了西藏高原冈底斯带EW向伸展的初始时间大约在20Ma左右.
高永丰侯增谦魏瑞华
关键词:斑岩ADAKITE地球动力学冈底斯
河南祁雨沟金矿蚀变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河南祁雨沟破碎带型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碳酸盐化、绿泥石与绿帘石化、钾化和硅化。在破碎带金矿围岩横剖面上表现出清楚的以破碎带为中心的对称蚀变分带。根据不同蚀变带岩石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组分得失定量计算,Al2O3、TFe、TiO2和P2O5表现为相对"惰性"组分;SiO2、K2O、Na2O、CO2、MnO和Rb、Mo、Pb、Cu、Au、Ag等均显富集;CaO、MgO、S和Sr、Ni、Co在各蚀变带中明显亏损;SiO2、K2O、Na2O、CO2等物质组分得失变化主要反映了热液流体是富Si、K和挥发分的高温流体,硫的丢失反映了围岩S加入到热液体系中,改变了热液的硫同位素组成。
高永丰魏瑞华栾文楼
关键词:金矿床
雅鲁藏布江北岸基性-超基性岩带的成因被引量:6
2003年
沿雅鲁藏布江北岸大竹卡—谢通门一带,即冈底斯弧岩浆岩带南缘出露了一条超基性-基性岩带,岩带的分布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强航磁异常带相吻合。岩带主要由零星孤立出露的规模较小的近圆形辉长岩岩体、岩瘤或岩滴组成,在日喀则县曲尼出露了超镁铁堆晶岩、辉长岩和玄武岩连续剖面。它们呈一系列自北而南逆冲推覆的构造岩片,经历了明显不同于弧花岗岩基的形成过程。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系统的岩石学研究,认为曲尼基性-超基性岩带是在岛弧—弧后系统形成的蛇绿混杂岩,是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在俯冲消亡过程中的残片。
高永丰侯增谦魏瑞华蔡剑辉孟祥金黄卫
关键词:蛇绿岩堆积岩
山西离石地区亮甲山组白云岩成因
1996年
本文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研究,探讨了山西离石地区早奥陶系亮甲山组白云岩的成因。研究表明,薄层状粉晶白云岩为准同生和后生二阶段白云岩化的产物。厚层结晶(中-细晶)白云岩是由浅潮下生物泥晶灰岩在后生白云岩化阶段直接形成的。
魏瑞华唐桂英
关键词:白云岩
冈底斯新近纪钾质火山作用:消减沉积物折返的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证据被引量:4
2008年
在冈底斯岩浆岩带的羊八井地区,林子宗火山岩系上部出现小规模的粗面质火山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粗面岩与时空密切相关的大体积安山质-英安质-流纹质火山岩属于不同的火山岩系:碱性钾质系列与钙碱性系列。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证明林子宗晚期小体积钾质岩具有独立的岩浆源区,而非早期钙碱性系统低压岩浆过程演化的产物。粗面质熔岩SiO_2含量为62.91%~64.63%,具有高K_2O(7.52%~8.05%)、Al_2O_3(16.64%~17.35%)、低TiO_2(0.59%~0.68%)与MgO(0.15%~0.77%)。钾质熔岩富集LILE与LREE,亏损HFSE,具有高Rb/Sr(1.1~2.3)、Th/La(0.59~0.80)、Th/U(6.3~10.9)和低Ce/Pb(4.1~6.2)与Ba/Th(4.3~14.5)比值,其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分别是^(87)Sr/^(86)Sr_(i)=0.7068~0.7075、^(143)Nd/^(144)Nd_(i)=0.51241~0.51252、^(206)Pb/^(204)Pb=18.87~18.95、^(207)Pb/^(204)Pb=15.63~15.70和^(208)Pb/^(204)Pb=39.24~39.68。粗面岩的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特征表明冈底斯新近纪钾质火山岩来源于角闪岩相的消减沉积物熔融。因此,羊八井新近纪钾质火山熔岩提供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早期消减沉积物折返的证据。
魏瑞华高永丰侯增谦孟祥金杨竹森
冈底斯基性次火山岩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碰撞后火山作用亏损地幔源区的约束被引量:26
2006年
青藏高原隆升与伸展构造模式(地幔对流减薄、板片断离和大陆俯冲)认为地幔软流圈上涌为藏南碰撞后火山作用提供了热源,而已有研究成果没有包括碰撞后火山作用软流圈地幔源区的岩石学、地球化学证据,而是集中在富集岩石圈地幔。出露于冈底斯东段达孜-甲马地区的基性次火山岩的^(40)Ar/^(39)Ar坪年龄为38.07~42Ma。次火山岩具有高Mg~#值和相容微量元素含量(Cr、Ni、V、Sc),低LILE、和LREE,低LREE/HREE分离。原生样品呈现平坦的稀土配分曲线和LILE亏损的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显示出OIB地球化学亲和性。岩石具有低Sr、低Pb和高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_i=0.7048~0.7064; (^(144)Nd/^(143)Nd)_i=0.5126~0.51286;^(206)Pb/^(204)Pb=18.3722~18.5288;^(207)Pb/^(204)Pb=15.5686~15.6214;^(208)Pb/^(204)Pb=38.5203~38.7298],显示出与富集OIB非常相似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及变化范围。应用我们的分析数据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达孜-甲马基性次火山与adakite、林子宗火山岩、钾质岩-超钾质岩构成了藏南碰撞后火山岩Sr-Nd-Pb同位素组成演化带,基性次火山岩分布于演化带的原生端元,揭示出其岩浆源区与富集岩石圈地幔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证明,具有与OIB相似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的基性次火山岩的源区是软流圈地幔。由冈底斯带新近纪基性火山作用厘定的软流圈上涌深部过程对洋壳断离模式、基性岩浆底侵作用和西藏高原地壳加厚时限提供了有效的约束。
高永丰侯增谦魏瑞华孟祥金胡华斌
关键词:软流圈
木吉村斑岩铜矿成矿作用: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响应被引量:24
2011年
木吉村铜(钼、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太行山北段中生代岩浆岩带,为大型隐伏斑岩型矿床。矿体赋存于侏罗纪髫髻山组与火山岩相关的闪长玢岩次火山岩相中。木吉村髫髻山组安山岩中岩浆锆石的两组U-Pb年龄分别为(150.5±3.0)Ma和(140.8±3.0)Ma,与北京西山髫髻山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范围(156.6~137.1)Ma基本一致。木吉村闪长玢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1.7±1.6)Ma,代表了髫髻山火山作用晚期次火山岩相的结晶年龄。木吉村斑岩铜矿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42.5±1.4)Ma。结合发表的区内中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138~126 Ma),新结果揭示木吉村斑岩型铜成矿作用与髫髻山火山作用相关,而与后期花岗岩浆大规模的侵位无关。木吉村斑岩成矿年龄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长江中下游斑岩铜矿成矿年龄(144~139 Ma)相一致,也与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动力学体制转折时间相吻合。这表明,木吉村斑岩铜矿与长江中下游铜矿带形成于相似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即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大规模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
高永丰魏瑞华侯增谦马国玺赵荣升陈志宽吴金乱彭玉旋高明
关键词:地质学斑岩铜矿年代学火山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