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春蕾

作品数:29 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细胞
  • 6篇麻痹性贝毒
  • 5篇神经内分泌
  • 5篇神经内分泌细...
  • 5篇内分泌
  • 5篇内分泌细胞
  • 5篇分泌
  • 5篇分泌细胞
  • 4篇贝类
  • 3篇亚历山大藻
  • 3篇眼柄
  • 3篇神经节
  • 3篇视神经
  • 3篇视神经节
  • 3篇PSP
  • 2篇蛋白
  • 2篇电生理
  • 2篇电生理特征
  • 2篇电泳
  • 2篇电泳技术

机构

  • 23篇国家海洋局第...
  • 10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山东出入境检...
  • 2篇国家海洋局海...
  • 2篇天津水产研究...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海洋水...
  • 1篇天津师范学院
  • 1篇荣成市渔业技...

作者

  • 29篇高春蕾
  • 17篇王宗灵
  • 8篇庞敏
  • 5篇朱明远
  • 5篇孙金生
  • 4篇相建海
  • 4篇姜美洁
  • 4篇田华
  • 3篇贾智慧
  • 2篇刘仁沿
  • 2篇刘永健
  • 2篇张镱
  • 2篇梁玉波
  • 2篇屈佩
  • 2篇张芳
  • 2篇王菊英
  • 2篇孙萍
  • 2篇许道艳
  • 2篇李艳
  • 2篇闫启仑

传媒

  • 7篇海洋科学进展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水产学报
  • 2篇海洋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第一届中国赤...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稀酸水解绿潮藻及发酵制生物丁醇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绿潮藻浒苔为原料,通过稀酸水解与发酵法制生物丁醇。分析硫酸质量分数、料水比、温度、时间等因子对浒苔稀酸水解的影响,最终确定稀酸水解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3.0%、料水比1∶15、温度120℃、时间60min。得到水解液的还原糖质量浓度为32.78g/L,还原糖提取率为49.17%。利用丙酮丁醇梭菌CICC8016发酵浒苔水解液,在添加质量分数0.2%的硫酸铵,初始糖质量浓度为30g/L时,经过72h发酵,可产丁醇3.39g/L。
衣丹高春蕾王能飞庞敏张学雷
关键词:浒苔丙酮丁醇梭菌发酵丁醇
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s(YTXs),中国沿海贝类中首次发现的一组贝类生物毒素被引量:29
2010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我国近海贝类中腹泻性贝毒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采自北黄海大连附近海域的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含有25~41μg/kg的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在虾夷扇贝体内还含有37.2μg/kg的45-OH-YTX,并在5种贝中发现微量的Homo-YTX毒素组分,这是首次报道在我国贝中检出此类毒素。虾夷扇贝毒素YTXs是一类含有2个磺酰基的脂溶性多环聚醚类化合物,对小鼠的腹腔注射急性致死毒性很高,毒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结果说明我国贝类体内生物毒素成分复杂,亟需进行毒素成分结构、来源生物、生态毒理效应、分布规律及安全限定标准的研究。
高春蕾刘仁沿梁玉波王宗灵刘永健庞敏张芳潘宁许道艳邵魁双
关键词:腹泻性贝毒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贝类
海水中有机污染物潜在遗传毒性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中有机污染物潜在遗传毒性的检测方法,具体是利用一种海洋浮游植物米氏凯伦藻与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来检测海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本发明将海洋浮游植物米氏凯伦藻作为海水中有机污染物遗传毒性检测的生物材料,米氏凯伦...
高春蕾王宗灵王菊英庞敏闫启仑穆景利
文献传递
我国赤潮高发区有害赤潮的危害形式与作用机理
颜天江天久邹迎麟周名江朱明远齐雨藻于仁成陈菊芳王云峰张清春陈洋陈桃英高春蕾李钧王丽平韩刚张利永
该项目首次以对浮游生态影响为切入点,特别是通过对关键种类中华哲水蚤影响的实验和现场研究,毒素累积、向上传递的规律,来了解了该海域连年发生的大规模赤潮对该海域生态、环境可能会带来影响具有显著的重要意义和创新性。证实亚历山大...
关键词:
关键词:有害赤潮
中华绒螯蟹眼柄MTXO细胞GABA受体通道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了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眼柄视神经节端髓X器官 (MTXO)三种类型神经内分泌细胞对 0 0 1~ 5mmol/Lγ氨基丁酸 (γ aminobutyricacid ,GABA)的反应 ,并结合选择性拮抗剂和激动剂的使用进行了GABA受体研究 .在电流钳模式下 ,依据不同NernstCl-电位 ,三种类型细胞均对GABA产生去极化或超级化反应 .在电压钳模式下 ,GABA激活Cl-通道电流 (IGABA) .IGABA在灌流GABA后约12 0 0ms内激活 ,80 0ms内达到峰值 ,没有明显的脱敏反应 ,反转电位接近NernstCl-电位 .IGABA幅值呈浓度依赖性 ,激活阈值为 0 0 1mmol/L ,约在 0 5mmol/L达到饱和 .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 ,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细胞GABA受体是Cl-通道蛋白 ,对Cl-离子通道阻断剂Picrotoxin和Niflumicacid敏感 ,但是对GABAA 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和GABAC 受体激动剂cis 4 aminocrotonicacid (CACA)和trans 4 aminocrotonic (TACA)均不敏感 .
孙金生高春蕾相建海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眼柄GABA受体视神经节神经内分泌细胞
甲壳动物眼柄神经肽类激素的分泌调控研究近况
本文介绍了甲壳动物眼柄神经肽类激素的分泌调控研究近况,研究发现,眼柄神经肽类激素的分泌受中枢神经系统多种胺类递质、非神经递质因子和外源激素等多方面的调控.胺类递质对眼柄神经肽类激素的分泌既有抑制也有促进,它们相互协调精确...
高春蕾孙金生相建海
关键词:甲壳动物
文献传递
P糖蛋白及其在水生生物多型异源物质抗性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多型异源物质抗性机制(multixenobiotic resistance mechanism,MXR)是在水生生物中广泛存在的1种对外源毒性物质的重要防御机制,其分子基础与哺乳动物细胞系的多药抗性机制非常相似,ABC(ATP 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超家族中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参与并介导了该抗性机制。本文从P糖蛋白活性和组织分布,P糖蛋白的诱导和抑制,P糖蛋白的表达和调控,多型异源物质抗性机制中P糖蛋白的可能作用模式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异源物质存在条件下水生生物多型异源物质抗性机制中P糖蛋白的研究现状。大量研究表明,多型异源物质抗性机制是水生生物体的一个重要细胞防御机制。P糖蛋白作为能量依赖性的外排泵,通过水解ATP或与ATP结合将广谱的异源物质(如毒素、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泵出胞外或促进异源物质在特定的细胞或细胞器内滞留或隔离,从而防止异源物质与细胞内的靶分子结合,降低异源物质对细胞造成的伤害,提高生物体的抗性和耐受性。
高春蕾赵翠琼姜美洁贾智慧王宗灵
关键词:P糖蛋白水生生物
我国南海、东海、渤海赤潮高发区赤潮发生特征初步比较
我国是世界上赤潮多发国家之一,到2003年我国有记录赤潮为647次,上世纪后50年赤潮发生次数为372次,其中90年代193次,而2001到2003的3年中赤潮发生就有275次,呈现出连年增加的态势和“范围大、频率高、种...
朱明远李瑞香王宗灵高春蕾夏滨
文献传递
虾夷扇贝毒素对Hela细胞凋亡的诱导及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MTT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Hoechst33342染色质荧光染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罗丹明123染色及钙离子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等手段,分析了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实验发现,正常Hela细胞与不同浓度YTX共孵育24 h后,一定浓度的YTX能对Hela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使其发生明显凋亡特征,如形态变化、染色质凝缩、DNA片段化以及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此外,YTX还能造成Hela细胞内胞质钙离子升高。这种毒性作用可能是YTX通过对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进而诱导发生的。
庞敏屈佩高春蕾王宗灵张镱
关键词:HELA细胞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
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诱导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体内P糖蛋白转运活性及其分布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大量研究表明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介导的多型异源物质抗性机制(multi-xentiobiotic resistance,MXR)在贝类耐受或抵抗污染水域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毒害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该机制在贝类抵抗或耐受食源性毒素方面作用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为实验动物,向其投喂产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s,YTXs)的网状原角藻(Protoceratium reticulatum),通过检测栉孔扇贝鳃和消化腺组织中YTX毒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合2种组织中P-gp介导的MXR活性变化及P-gp在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P-gp在扇贝耐受YTX毒素中可能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毒藻暴露时间的延长,栉孔扇贝鳃和消化腺中YTX含量逐渐增加,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关系。YTX的大量累积虽未导致扇贝死亡,但是仍然对扇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发现,染毒12 h后,栉孔扇贝鳃组织前端出现明显黑化,消化腺组织导管上皮细胞部分脱落入管腔中,腺管内细胞界限模糊,部分腺管崩解。罗丹明B(rhodamine B,Rho B)外排实验表明YTX毒素暴露能显著增强栉孔扇贝鳃和消化腺组织中P-gp的转运活性,暴露12 h后鳃和消化腺Rho B的排出速率就已分别达到对照组的3.8倍和1.4倍,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P-gp活性略有增强,72 h后开始下降;P-gp的功能性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VRP)在实验设定的浓度下没有抑制反而增强了Rho B的外排;免疫定位显示,毒素暴露后栉孔扇贝鳃丝前端纤毛柱状细胞及消化腺导管上皮柱状细胞和腺管消化细胞P-gp免疫阳性信号增强,说明YTX毒素暴露提高了P-gp的表达量。综上推断,YTX毒素可能是P-gp的底物,它能够诱导P-gp转运活性增强,并增加P-gp的表达量来参与扇贝对YTX毒素的耐受或抗性;设定浓度的VRP不能抑制P-gp的活性,这可能是由于种属差异造成的,关于VRP对栉孔扇贝Pgp的作用�
赵翠琼高春蕾姜美洁贾智慧王宗兴王宗灵
关键词:栉孔扇贝消化腺P糖蛋白罗丹明B维拉帕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