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建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白血
  • 9篇白血病
  • 8篇急性
  • 6篇髓系
  • 6篇突变
  • 6篇细胞
  • 6篇急性髓系
  • 5篇髓系白血病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5篇基因
  • 5篇急性髓系白血...
  • 4篇突变分析
  • 4篇基因突变
  • 4篇DNA突变
  • 4篇DNA突变分...
  • 3篇非淋
  • 3篇非淋巴细胞
  • 3篇NPM1
  • 2篇遗传学

机构

  • 10篇大同市第三人...

作者

  • 10篇马建华
  • 10篇赵芳
  • 9篇冯雅青
  • 6篇张艳芳
  • 4篇范进婷
  • 4篇吴继颖
  • 4篇章红涛
  • 3篇刘喜
  • 1篇吴凌颖
  • 1篇张利东

传媒

  • 3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髓系白血病NPM1和FLT3基因突变与临床特点的关系
2015年
目的研究伴有NPM1和FLT3-ITD突变基因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7例初诊AML患者进行NPM1基因突变和FLT3-ITD基因突变检测,比较其结果。结果 NPMl突变阳性患者占所有AML患者的10.4%,占核型正常AML患者的26.1%;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占所有AML患者的10.4%,占核型正常AML患者的17.4%。NPMl突变阳性患者和NPMl突变阴性患者相比,初诊时血小板、AML-M5比例、CD34阳性患者比例、染色体核型正常比例、伴有特殊融合基因患者的比例、伴有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的比例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就诊时白细胞数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阴性患者。结论对初诊时核型正常AML患者检测NPM1和FLT3-ITD基因突变,有利于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
吴凌颖马建华范进婷赵芳冯雅青
关键词:白血病非淋巴细胞急性DNA突变分析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观察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8例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个疗程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8例患者均出现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5例出现感染,2例出现Ⅰ级药物性肝损害,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具有良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章红涛冯雅青赵芳马建华张艳芳刘喜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地西他滨难治复发
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合并c-kit突变预后相关性总结被引量:2
2014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组在临床及细胞遗传学上均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综合征,是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的造血干祖细胞遗传学变异累积的结果,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异常是其致病基础。1973年Ro w ley等[1]首次提出t (8;21)(q22;q22)染色体易位,该易位可产生特异性的AML1‐ETO融合基因,在AML的危险度分层中,AML1‐ETO基因阳性是预后较好的一种遗传学异常,通过化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尤其是采用含有大剂量阿糖胞苷的治疗方案,但很多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取得良好效果,c‐kit基因突变与该类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我科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对41例AML1‐ETO阳性的患者进行c‐kit基因突变检测,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现总结如下。
张艳芳冯雅青吴继颖赵芳马建华
关键词:AML1-ETO白血病患者预后相关性C-KIT阳性
急性髓系白血病NPM1和FLT3-ITD基因突变与临床特点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伴有NPMl和FLT3-ITD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对67例初诊AML患者进行NPMl基因突变和FLT3-ITD基因突变检测,并分析与疗效的关系。结果NPMl突变阳性患者占所有AML患者的10.4%(7/67),占核型正常AML患者的26.1%(6/23);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占所有AML患者的10.4%(7/67),占核型正常AML患者的17.4%(4/23)。NPMl突变阳性患者和NPbll突变阴性患者相比,初诊时血小板计数(54.0×10^9/L和27.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L-M5比例(57.1%与23.3%,P〈0.01)、CD34阳性患者比例(28.6%与63.3%)、染色体核型正常比例(85.7%与28.3%)、伴有特殊融合基因患者的比例(0和48.3%)、伴有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的比例(28.6%与8.3%)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就诊时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中位年龄、性别比例和完全缓解率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而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就诊时白细胞数(26.9×10^9/L与8.1×10^9/L,P=0.013)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90%和76%,JP=0.014)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单独NPM1突变预后较好,但当合并FLT3-ITD突变时预后较差。结论对初诊时核型正常AML患者检测NPMl和FLT3-ITD基因突变,有利于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
吴继颖马建华范进婷赵芳冯雅青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淋巴细胞基因FLT3-ITDDNA突变分析
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特点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特征,探讨该类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月30例初诊为MDS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生存情况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30例MDS患者年龄38~82岁,白细胞计数(0.70~15.81)×10~9/L,血红蛋白34~130 g/L,血小板计数(3~410)×10~9/L,骨髓原始细胞比例0~16.5%,血清铁蛋白水平7.55~1 468.00μg/L;染色体核型正常17例(56.7%),核型异常13例(43.3%)。截至2017年5月31日,30例MDS患者存活17例,死亡13例。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血清铁蛋白、WHO分型、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及修订版IPSS(IPSS-R)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年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染色体分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着IPSS、IPSS-R危险程度的增加,染色体核型异常比例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观遗传学调节子基因TET2、ASXL1、EZH2、DNMT3A突变率分别为16.7%、13.3%、3.3%和3.3%。患者生存时间1.5~63个月,1年生存率与年龄、染色体核型、IPSS、IPSS-R分组明显相关。结论:染色体核型、IPSS、IPSS-R分层对于预测MDS患者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将重现性表观遗传学调节子基因突变纳入预后评分系统,可能对未来的临床风险分层和治疗决策有益。
章红涛冯雅青赵芳马建华张艳芳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核型分析基因突变预后
达沙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变)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转归。方法对1例50岁患有糖尿病的男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合并中枢系统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失败后采用达沙替尼100 mg/d联合小剂量化疗,定期腰椎穿刺,获得持续的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分子学反应达到MR5.0,脑脊液残留检测未见恶性幼稚细胞。结论达沙替尼有较好的血脑屏障穿透力,对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患者,达沙替尼联合化疗为可取的治疗手段。
冯雅青刘喜赵芳张利东张艳芳马建华
关键词:急淋变达沙替尼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髓系白血病NPM1基因突变与临床特点的关系
2015年
目的:研究伴有核仁磷酸蛋白(NPM1)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对67例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NPM1基因突变检测。结果:NPM1突变阳性占所有AML患者的10.4%,占核型正常AML的26.1%。7例NPM1突变阳性和60例NPM1突变阴性患者相比,初发时血小板(54×109/L和27.5×109/L,P<0.01)、AML-M5比例(57.1%和23.3%,P<0.01)、染色体核型正常比例(85.7%和2 8.3%,P<0.01)、CD34阳性比例(28.6%和63.3%,P<0.01)、伴有特殊融合基因患者的比例(0和48.3%,P<0.01)、伴有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的比例(28.6%和8.3%,P<0.01)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初发时中位年龄、性别比例、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和完全缓解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发病时血小板计数不低和核型正常AML患者检测NPM1基因突变,有利于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
吴继颖赵芳马建华范进婷冯雅青
关键词:白血病非淋巴细胞急性基因NPM1DNA突变分析
急性髓系白血病CEBPA基因突变与临床特点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伴有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A(CEBPA)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分析及序列分析方法对57例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CEBPA基因突变检测。结果:CEBPA基因突变阳性6例,占10.53%,其中单突变3例,双突变3例;FAB分型AML-M2型3例、AML-M4型2例,AML-M5型1例。CEBPA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初诊时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突变阴性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和中位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BPA基因突变患者染色体常见正常核型及9q-(6例中4例),1例AML-M2患者伴有FLT3-ITD基因突变。6例患者中5例达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83.33%,高于CEBPA突变阴性患者(71.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BPA基因突变患者临床特点与疾病状态相关,对初诊AML患者检测CEBPA基因突变,有利于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
吴继颖范进婷赵芳马建华冯雅青
关键词:髓系白血病急性基因DNA突变分析
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DNMT3A突变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有DNA甲基转移酶3α(DNMT3A)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初诊AML患者中8例DNMT3A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DNMT3A突变阳性患者占所有AML患者的12.5%(8/64),占正常核型AML患者的30.8%(8/26)。染色体核型异常者DNMT3A突变率与核型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NMT3A突变阳性患者与DNMT3A突变阴性患者比较,白细胞计数、第1疗程完全缓解率等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就诊时血小板数、血红蛋白水平、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年龄、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NMT3A突变阳性患者发生核仁磷酸蛋白(NPM1)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A(CEBPA)突变比例明显高于DNMT3A阴性患者(P〈0.05)。结论DNMT3A基因突变多见于正常核型AML伴NPM1和(或)CEBPA突变阳性患者,往往合并较高的白细胞计数,可作为AML患者判断预后的指标。
章红涛冯雅青马建华赵芳张艳芳刘喜
VMCLD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细胞免疫学及遗传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大剂量合理的联合化疗、早期强化治疗、新药物的不断发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ymphoblastic acute leukemia,ALL)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但成人ALL诱导缓解治疗疗效远不如儿童ALL,我院应用VMCLD方案诱导治疗初治成人ALL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章红涛赵芳马建华张艳芳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成年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