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伟刚
-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3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蛋白组学技术筛选肝外胆管癌胆汁肿瘤标志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应用蛋白组学技术检测肝外胆管癌(EHCC)患者胆汁中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可能用于诊断胆管癌的肿瘤标志物。方法收集16例EHCC患者和16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患者胆汁标本,采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技术)进行蛋白组学分析,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行质谱鉴定,通过蛋白数据库检索其功能。结果iTRAQ技术成功建立EHCC和SOD患者的胆汁蛋白质图谱,两组分别检测出275和218个蛋白,筛选出表达差异超过2倍的蛋白质共12个,通过数据库确定4种有诊断意义的蛋白质,分别为MUC3a、AnnexinA3、REG3A、Tumor-asso—ciated trypsin inhibitor(TATI),从功能上分析,这些差异蛋白质与癌细胞的发生、增殖、分化、转移等均具有密切的关系。结论iTRAQ技术能很好地检测出胆管癌患者胆汁中的差异表达蛋白,从中筛选出4种潜在的可作为EHCC胆汁肿瘤标志物的蛋白质,可为研究胆管癌的生物学行为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
- 杨建锋金杭斌谢璐顾伟刚沈红璋张筱凤
- 关键词:胆管上皮癌蛋白组学胆汁肿瘤标记
- 腹腔镜手术与经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价值。方法选择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两组各30例,分别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为100.00%;腹腔镜组手术时间(60.11±10.23)min、术中出血(49.09±12.32)m L、肛门排气(12.38±3.84)h、下床活动(2.18±1.07)d、住院(5.58±1.05)d均小于开腹手术组的(80.12±13.19)min、(96.48±22.28)m L、(33.67±10.22)h、(3.98±1.36)d、(9.46±2.87)d(P<0.05)。两组患者随访(9.11±2.03)个月,均无胆漏、粘连、腹腔脓肿、胆管狭窄及胆管残余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胆囊炎急性发作72 h内施行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方法。
- 顾伟刚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
- 内镜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因素分析被引量:4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术(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ERCP取石的患者,随访观察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对比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初次病程、胆道手术史、胆囊结石、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结石大小、胆道狭窄11个相关因素,并对各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共成功随访190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2.3年,结果胆总管结石复发68例,未复发122例。对比分析显示,胆总管结石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患者年龄[(65.5±15.5)岁比(57.6±15.4)岁,P=0.001],初次病程(P=0.015),胆道手术史(17.6%比2.5%,P=0.000),憩室(29.4%比7.4%,P=0.000),胆总管直径[(15.0±5.1)mm比(10.7±3.4)mm,P:0.001],胆道狭窄(32.3%比13.9%,P=0.000),结石数量≥2(80.9%比72.9%,P=0.000),结石直径≥10mm(35.3%比8.2%,P=0.000)为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高龄(OR=3.44,95%CI:1.55—7.63,P=0.002),有胆道手术史(OR=5.82,95%CI:1.34~25.29,P=0.019),合并乳头旁憩室(OR=3.29,95%CI:1.18—9.12,P=0.022),胆总管直径≥10mm(OR=4.30,95%CI:1.72—10.72,P=0.002),结石数量≥2(OR=4.24,95%CI:1.61~11.16,P=0.003)为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有胆道手术史、合并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10min、结石数量I〉2为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顾伟刚杨建锋张啸吕文郭英辉林秀英袁庆丰张筱凤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复发
- 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ERCP治疗胆总管困难结石
- 目的:常规ERCP对于胆总管内较大结石、铸型结石、狭窄远端结石、胆肠改道后胆总管结石成功率大大降低,此类结石常常需要碎石后再行ERCP.本文主要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
- 杨晶顾伟刚张筱凤何侠垠吕文杨建锋
- 胰腺分裂伴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7年
- 胰腺分裂(pancreas divisum,PD)是因胚胎发育过程中腹胰管与背胰管融合失败所致,是胰管发育过程中最常见的先天变异。少部分PD个体可伴发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或胰型腹痛。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为首选诊断方法。胰腺假性囊肿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的并发症,多在急性胰腺炎发作后4周形成,外科手术或内镜引导下引流为主要治疗方式。临床上,PD继发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并不多见。
- 崔光星杨建锋金杭斌顾伟刚程思乐张筱凤
- 关键词:急性复发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分裂文献复习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胚胎发育过程
- 消化道EMR/ESD术黏膜下注射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黏膜下注射是消化道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黏膜剥离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本文对近10年来已经运用于临床或正处于研究的黏膜下注射材料进行综述,介绍各种材料特点并做横向对比,分析临床使用前景及相关研究方向。
- 周益峰顾伟刚陆磊张堤王俊翔刘文辉袁庆丰张筱凤许威
- 关键词: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切除术黏膜下剥离术黏膜下注射
- 儿童及青少年胰腺分裂伴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内镜诊治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儿童及青少年胰腺分裂(PD)伴急性复发性胰腺炎(RAP)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经ERCP明确RAP型症状性PD诊断,并行内镜下副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副胰管支架置入术(ESCS)及主副乳头双括约肌切开联合副胰管支架置入术(Bi—ESCS)治疗,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9例患儿纳入回顾性分析,汇总诊治完成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9例均为首次确诊,共行18例次治疗性ERCP,副胰管插管成功率为100.0%(18/18)。并发症发生率为11.1%(2/18),均较轻微,包括术后轻型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各1例次。随访3—60个月,9例术后腹痛均获得改善(其中7例未再出现腹痛或复发胰腺炎),复查MRCP、CT等均未见胰管扩张,患儿体重增加,身体及智力发育正常。结论ERCP可明确RAP型症状性PD诊断,还可采用ESCS及Bi—ESCS技术对确诊的儿童及青少年患儿进行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 崔光星杨建锋金杭斌顾伟刚程思乐张筱凤
- 关键词:胰腺分裂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 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因素分析
- 背景: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经成为诊治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的首选方法,但...
- 顾伟刚杨建锋张啸吕文郭英辉林秀英袁庆丰张筱凤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疾病复发
- 文献传递
- 脑电双频指数分析及丙泊酚靶控技术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胆总管困难结石麻醉中的应用
- 杨晶张筱凤孙建良施海滨顾伟刚何侠垠
- 应用蛋白组学筛选胆管癌特异胆汁肿瘤标志物的研究
- 杨建锋汪静张筱凤金杭斌杨晶顾伟刚谢璐沈红璋
- 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inoma, ECC)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胆胰恶性肿瘤,由于缺乏早期特异性临床表现、可靠的诊断方法和肿瘤标志物,绝大部分EHCC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因此寻找可靠的、灵...
- 关键词:
- 关键词:胆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