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鞠行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振动
  • 2篇接触刚度
  • 2篇结合面
  • 1篇等效
  • 1篇动力学仿真分...
  • 1篇土系
  • 1篇切向接触刚度
  • 1篇桩-土系统
  • 1篇自激振动
  • 1篇混沌
  • 1篇机械振动
  • 1篇仿真
  • 1篇分岔
  • 1篇分形
  • 1篇AMESIM

机构

  • 4篇东北大学

作者

  • 4篇鞠行
  • 4篇李小彭
  • 4篇梁亚敏
  • 3篇闻邦椿
  • 2篇赵光辉
  • 1篇郭浩

传媒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AMESim的振动沉桩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AMESim软件建立了桩-土系统的动力学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振动沉桩过程中激振力频率和土质条件对桩-土系统的振动摩擦特性的影响.对比不同参数下沉桩位移、桩端阻力和桩侧摩擦力的变化曲线,得出激振力频率以及土质条件对沉桩效果的影响规律:激振频率越高,沉桩振幅越小;土的黏聚力越大,沉桩阻力初始值越大;土容重越大,沉桩阻力变化速率越快.从而获得摩擦力较小的激振频率区间,以提高土木建筑施工中桩-土系统的工作效率.
李小彭赵光辉鞠行梁亚敏
关键词:桩-土系统
基于Stribeck模型的自激系统分岔混沌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能够深入研究摩擦自激振动系统的振动-摩擦耦合动力学特性,建立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的质体-弹簧-带摩擦自激振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研究自激振动系统在不同系统阻尼系数条件下,不同外部激励振幅和激励频率分别对自激振动系统分岔与混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励频率不变,无量纲激励振幅在0~1.5区间,系统持续准周期运动的时间随阻尼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长.振幅在10~11区间阻尼系数相对较小时,系统除倍周期分岔外还存在Hopf分岔;在阻尼系数相对较大时,系统为倍周期分岔.激励振幅不变,激励频率接近于派生系统固有频率时,为单周期同步振动;激励频率向大于派生系统固有频率方向变化时,为准周期运动;激励频率向小于派生系统固有频率方向变化时,为混沌运动.
李小彭鞠行杨皓天梁亚敏闻邦椿
关键词:自激振动分岔混沌
考虑摩擦因素的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分形预估模型及其仿真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为建立更完善和精确的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本文根据分形理论和摩擦学原理,从微观角度建立了考虑摩擦因素的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分形预估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接触载荷、分形维数、摩擦系数和接触面积等因素对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随法向载荷和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增大,而随分形尺度参数的增大而减小;摩擦系数对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的影响较大,不同实际接触面积下的切向刚度相差较大;当分形维数较小时,摩擦系数对结合面切向刚度的影响将降低.这些研究对于进一步开展结合面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李小彭鞠行赵光辉梁亚敏闻邦椿
关键词:结合面分形切向接触刚度仿真
结合面广义间隙的等效模型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为了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角度研究结合面的动态特性,首先研究了考虑摩擦因素的结合面接触刚度分形模型;然后以组合梁为研究对象,把梁结构及它们之间的结合面重构为由固体-广义间隙-固体系统,即把结合面等效为广义间隙,利用结合面接触刚度的分形模型与材料应变能等效的方法,获得了结合面的广义间隙的材料常数,并据此材料常数进行组合梁的有限元分析;最后,为了进一步确定所建立结合面接触刚度分形模型的正确性和结合面等效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组合梁的模态试验,把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运用这种等效方法来处理结合面是非常合适的,结果也间接地表明了所建立的结合面接触刚度的分形模型是正确的。
李小彭梁亚敏郭浩鞠行闻邦椿
关键词:机械振动结合面接触刚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