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铌铍

作品数:47 被引量:246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白及
  • 8篇血管
  • 6篇细胞
  • 5篇血管生成
  • 5篇内皮
  • 5篇内皮细胞
  • 5篇姜黄素
  • 5篇葛根素
  • 4篇制剂
  • 4篇肿瘤
  • 4篇缀合
  • 4篇聚类分析
  • 4篇参麦
  • 3篇血性
  • 3篇养蛇
  • 3篇增殖
  • 3篇溶血
  • 3篇迁移
  • 3篇萃取物
  • 3篇细胞增殖

机构

  • 43篇浙江中医药大...
  • 4篇浙江中医学院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林业科...
  • 1篇湖州市第三人...

作者

  • 47篇陈铌铍
  • 41篇丁志山
  • 29篇蒋福升
  • 22篇高承贤
  • 15篇金波
  • 14篇钱朝东
  • 7篇丁滨
  • 6篇吕圭源
  • 5篇沃兴德
  • 5篇范永升
  • 5篇沈勇
  • 4篇徐敏
  • 4篇程东庆
  • 4篇陈金印
  • 4篇李伟平
  • 4篇余美荣
  • 4篇刘霞
  • 3篇杨仙
  • 3篇李美芽
  • 3篇丁兴红

传媒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蛇志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高教学刊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姜黄素对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8
2003年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牛血清促进的牛内皮细胞、人肝癌细胞SGC 790 1增殖的影响 ;观察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琼脂糖刮除法检测姜黄素对牛血清及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能明显抑制牛内皮细胞增殖 ,同肿瘤细胞相比 ,具有显著差异 ;姜黄素能抑制牛血清及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结论 :姜黄素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 ;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是姜黄素抗血管生成的机理之一 ;同时也说明姜黄素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
高承贤丁志山梁冰冰陈铌铍程东庆
关键词:姜黄素血管生成抗血管生成内皮细胞
滴水珠组培快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滴水珠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解决滴水珠的资源匮乏问题。方法:以滴水珠的珠芽和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的增殖、生根诱导及组培苗的移栽研究。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滴水珠愈伤组织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滴水珠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在MS+6-BA 2.0 mg/L+NAA 0.2 mg/L的培养基上可以较好地诱导出滴水珠的愈伤组织,滴水珠愈伤分化及丛生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25 mg/L,生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 0.25 mg/L。在培养基中添加100g/L的香蕉汁具有促进滴水珠丛芽增殖及生根的作用。滴水珠愈伤组织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784 8%。结论:初步建立了完整的滴水珠的组织培养体系,并成功移栽。
李伟平马丹丹蒋福升陈铌铍丁志山
关键词:总生物碱
农杆菌介导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半夏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将木霉来源的内切几丁质酶以及β-1,3-葡聚糖酶基因片段转入半夏,使其获得抗真菌感染的特性。方法:以半夏外植体为受体,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为筛选标记,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内切几丁质酶基因ech42、葡聚糖酶基因gluc78以及2种基因的组合pCAMBIA(ech42+gluc78)进行遗传转化获得转化再生植株,通过PCR,RT-PCR检测转化结果。结果:经PCR,RT-PCR检测,表明3种外源基因已成功转化半夏,并在转录水平得到表达。连续多代的PCR追踪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遗传至T5代。结论:带有ech42,gluc78,pCAMBIA(ech42+gluc78)表达载体的根癌农杆菌可以分别转化半夏,并表达出相应的RNA,进行稳定遗传。
金波蒋福升余美荣陈铌铍丁志山
关键词:半夏农杆菌介导
滴水珠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与植株再生被引量:3
2014年
以滴水珠的幼嫩叶片为材料,对影响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滴水珠叶片的酶解体系为13%CPW(细胞原生质体洗液)+1.0%纤维素酶+0.1%果胶酶,p H 6.0,适宜酶解温度为25~28℃,酶解时间为4 h;滴水珠叶肉原生质体纯化以上浮法蔗糖梯度离心效果最佳,以25%的蔗糖做梯度材料,500 r·min^-1离心10 min;用于培养滴水珠原生质体的培养基为MS+0.5 mg·L^-16-BA+0.25 mg·L^-1NAA 13%甘露醇,培养3 d有细胞分裂启动迹象,30 d左右形成愈伤组织,转移至MS+0.5 mg·L^-16-BA+0.25 mg·L^-1NAA固体培养基上增殖培养,并继代数次,5~6个月后愈伤组织可分化出芽并再生植株。
杨仙马丹丹蒋福升陈铌铍丁滨金丽霞钱朝东丁志山
关键词:原生质体分离植株再生
参麦总皂甙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参麦总皂甙的抗肿瘤作用和化疗增效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小鼠移植性S180肿瘤模型,观察参麦总皂甙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且观察其对环磷酰胺抗肿瘤的增效作用。[结果]参麦总皂甙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抑瘤率分别达21·34%、35·37%、42·69%,呈量效关系;对S180肉瘤小鼠生存期有明显延长作用,延长率分别为31·62%、33·76%、61·75%;参麦总皂甙低、高剂量合用环磷酰胺,对小鼠肉瘤S180有显著的化疗增效作用,并减轻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结论]参麦总皂甙对移植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和化疗增效作用。
陈铌铍李万里丁志山方三华沃兴德
关键词:参麦总皂甙抗肿瘤生脉散小鼠
一种利用发酵床池饲养尖吻蝮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发酵床池饲养尖吻蝮蛇的方法:将尖吻蝮蛇放入发酵床池,第二周开始每隔3~7天打开拉门,将发酵床垫料表面的粪便用新的发酵床垫料覆盖,在蛇放入第10~15天时在发酵床垫料表面喷洒EM菌液,在蛇放入第25~3...
范永升丁志山蒋福升沈勇陈铌铍陈金印徐敏
文献传递
白及须根联菲D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白及须根联菲D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白及须根联菲D的结构如式一所示。本发明通过95%乙醇回流提取后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将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梯度洗脱,收集氯仿:甲醇=...
程东庆丁志山蒋福升钱朝东沈勇丁滨陈铌铍余杭苏
文献传递
白及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对白及遗传多样性进行ISSR分析。方法以全国50批不同产地来源的白及为实验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进行各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分析。结果 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7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1.7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1条,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94.9%。通过聚类分析,50份白及样品在遗传系数0.57的水平上共聚类为2大类群。结论不同产地的白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可有效应用于白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郭艳洪建聪陈铌铍高承贤丁志山金波
关键词:白及ISSR聚类分析
亲水性聚合物-葛根素特异性缀合的非溶血性缀合物
本发明涉及如式1所示的缀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该缀合物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克服了葛根素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并且极大减少了或消除了葛根素溶血性等不良反应,而且合成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另外,本申...
丁志山蒋福升余美荣刘霞李伟平金波高承贤陈铌铍吕圭源
姜黄素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双重作用被引量:113
2003年
目的 探讨姜黄素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观察姜黄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利用培养的肿瘤细胞SMMC 772 1,采用电子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姜黄素诱导SMMC 772 1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姜黄素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内的血管生成 ,2 0 μmol·L-1的姜黄素即可诱导SMMC 772 1细胞凋亡。结论 姜黄素的抗肿瘤机制是多方面的 。
丁志山高承贤陈铌铍梁冰冰袁巍沃兴德
关键词:肿瘤细胞姜黄素药理血管生成鸡胚绒毛尿囊膜细胞凋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