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超

作品数:6 被引量:13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大学生
  • 3篇网络成瘾
  • 2篇大学生网络
  • 2篇大学生网络成...
  • 2篇信度
  • 2篇学生网络
  • 2篇游戏
  • 2篇网络
  • 2篇网络游戏
  • 1篇大学新生
  • 1篇动机
  • 1篇动机量表
  • 1篇信效度
  • 1篇信效度检验
  • 1篇中国大学生
  • 1篇中介
  • 1篇人际信任
  • 1篇网络社交
  • 1篇网络使用
  • 1篇效度检验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陈超
  • 5篇方晓义
  • 5篇张锦涛
  • 4篇刘凤娥
  • 3篇赵会春
  • 2篇刘璐
  • 2篇申子姣
  • 2篇王燕
  • 2篇邓林园
  • 1篇王玲娇
  • 1篇辛自强
  • 1篇夏翠翠
  • 1篇窦东徽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和态度、网络使用同伴压力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被引量:56
2012年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同伴规范影响理论,通过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北京市两所高校中共选取3068名大一新生为被试,以问卷方式测查了大学生感知到的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和态度以及网络使用过程中的同伴压力和自身的网络成瘾程度;探讨了同伴的网络过度使用行为、态度对自身网络成瘾的影响及网络使用同伴压力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中的网络成瘾者所感知到的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态度及网络使用时同伴压力均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者;(2)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态度以及网络使用同伴压力均与网络成瘾的总分及五个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3)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可以正向显著地直接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程度,同时也会通过网络使用的同伴压力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地预测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但同伴的网络过度使用态度不能直接预测自身的网络成瘾程度,而是通过同伴压力间接地影响自身的网络成瘾程度。结论:网络使用过程中的同伴压力在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程度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同伴网络过度使用态度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程度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张锦涛陈超刘凤娥邓林园方晓义
关键词:网络成瘾大学生
大学新生网络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有中介的调节模型被引量:45
2014年
通过整群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所高校2250名大一新生为测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探讨了大学新生网络使用时间、网络社交使用占网络使用总时间的比重、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以及网络成瘾程度之间的关系。基于网络使用满足的相关理论以及渴求的条件反射理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即网络社交使用比重在网络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之间起调节作用,而且这一调节作用通过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这一中介变量得以实现。结果显示:(1)大学新生每周上网时间为13.58±8.94小时,网络社交使用占全部上网时间的比重为27.18±18.15%;(2)网络使用时间、网络社交使用比重、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与网络成瘾的五个维度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使用时间以及网络社交使用比重均能够直接正向预测网络成瘾,同时网络社交比重在网络使用时间预测网络成瘾这一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相比较少使用网络社交的被试,较多使用网络社交的群体表现出更高的网络成瘾程度,且网络使用时间对网络成瘾程度的预测作用相对较低;而且网络社交比重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这一中介变量实现。
张锦涛陈超王玲娇刘璐刘凤娥赵会春邓林园方晓义
关键词:网络成瘾大学新生
学经济学降低人际信任?经济类专业学习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本研究试图证明,经济类专业学习会降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研究者测量了某财经类重点高校经济类和非经济类专业的大一和大三共290名本科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发现专业类型和年级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大一的经济类学生和非经济类学生在人际信任水平上无显著差异,而大三的经济类学生在人际信任水平上却显著低于非经济类专业。这说明经济类专业学习时间的增加可能是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下降的原因,可能的机制是,学习经济学会使个体逐渐接受和认同"理性人假设"所包含的人性观点,认为他人的行为都是基于自私和功利的目的。
辛自强窦东徽陈超
关键词:经济学理性人假设人际信任大学生
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引入Kim编制的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量表,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对其信效度进行验证。方法 :共收集735名大学生网络游戏使用的相关数据,并通过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①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量表的所有项目与其所属因子的相关在0.43-0.78;②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量表及五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0以上,相应的重测信度在0.62-0.75;③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量表符合二阶因子结构(χ2/df=4.52,RMSEA=0.069,GFI=0.90,CFI=0.92,IFI=0.92);与网络成瘾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69。结论: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作考察我国大学生网络游戏使用研究的工具。
张锦涛陈超申子姣夏翠翠王燕方晓义
关键词:信度大学生
网络游戏动机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修订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引进Yee编制的网络游戏动机量表,在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中进行初步修订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北京市三所高校共收集到1523名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对其进行网络游戏动机量表的施测;并比较网络游戏长时、短时两组,及男、女被试在网络游戏动机量表得分上的差异。结果:①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支持量表的二阶三因子结构,χ2/df=9.22,RMSEA=0.09,NFI=0.94,IFI=0.94,CFI=0.94;②总量表及成就、社交、沉浸三个二阶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4,0.87,0.87,和0.85;一个月后的重测信度依次为0.88,0.86,0.88,和0.73;③t检验结果发现网络游戏长时组和短时组在量表的10个一阶因子和3个二阶因子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ts为2.47-7.76);在除个性化外的9个一阶因子和3个二阶因子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s为4.43-12.16)。结论:修订后的网络游戏动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我国大学生网络游戏动机研究的工具。
张锦涛陈超刘凤娥赵会春王燕方晓义
关键词:信度中国大学生
大学生网络成瘾:背景性渴求与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及态度的交互作用被引量:11
2013年
基于整体-交互作用模型,选取北京市某高校所有大一学生2511名为被试开展问卷调查,考察了大学生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的特点及其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并就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与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与态度对网络成瘾的交互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1)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相比,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更高,所感知到的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更多,同伴对网络过度使用的态度更积极;(2)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各维度、感知到的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可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网络成瘾;(3)背景性渴求中的积极结果预期与同伴对网络过度使用的态度对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在低积极结果预期条件下,同伴对网络过度使用的态度可以负向预测网络成瘾程度,而在高积极结果预期条件下,同伴态度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不显著。结论:外因在内因比较微弱的条件下发挥更为明显的作用。
刘璐方晓义张锦涛刘凤娥陈超赵会春申子姣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