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晓义

作品数:302 被引量:5,147H指数:4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2篇期刊文章
  • 6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2篇哲学宗教
  • 60篇医药卫生
  • 45篇文化科学
  • 31篇经济管理
  • 30篇社会学
  • 8篇政治法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77篇青少年
  • 72篇少年
  • 41篇婚姻
  • 39篇大学生
  • 37篇心理
  • 36篇网络成瘾
  • 29篇夫妻
  • 26篇婚姻质量
  • 25篇父母
  • 23篇儿童
  • 22篇流动儿童
  • 21篇中介
  • 20篇家庭
  • 19篇社会
  • 19篇吸烟行为
  • 18篇中介作用
  • 17篇亲子
  • 16篇艾滋病
  • 14篇社会支持
  • 13篇影响因素

机构

  • 298篇北京师范大学
  • 12篇北京航空航天...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福州大学
  • 8篇华中师范大学
  • 8篇湖南第一师范...
  • 8篇中国青年政治...
  • 7篇河南大学
  • 7篇云南师范大学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 6篇湖南科技大学
  • 6篇中央财经大学
  • 5篇沈阳体育学院
  • 4篇安徽大学
  • 4篇北京军区总医...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4篇北京教育科学...
  • 4篇中华女子学院
  • 4篇成都外国语学...
  • 3篇北京信息科技...

作者

  • 301篇方晓义
  • 39篇蔺秀云
  • 37篇邓林园
  • 36篇林丹华
  • 26篇张锦涛
  • 19篇兰菁
  • 19篇刘杨
  • 17篇万晶晶
  • 16篇范兴华
  • 16篇刘勤学
  • 15篇袁晓娇
  • 13篇杨阿丽
  • 12篇苏文亮
  • 11篇胡伟
  • 11篇琚晓燕
  • 10篇陈海德
  • 9篇郑宇
  • 9篇李晓敏
  • 8篇李辉
  • 8篇房超

传媒

  • 55篇心理发展与教...
  • 3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3篇心理与行为研...
  • 18篇心理科学
  • 1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篇心理学报
  • 10篇中国心理卫生...
  • 8篇应用心理学
  • 8篇中国心理学会...
  • 7篇中国特殊教育
  • 7篇心理科学进展
  • 6篇第十二届全国...
  • 6篇第十届全国心...
  • 6篇第十一届全国...
  • 5篇中国健康心理...
  • 5篇第十三届全国...
  • 4篇中国艾滋病性...
  • 4篇第十六届全国...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中国药物依赖...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9篇2017
  • 14篇2016
  • 18篇2015
  • 10篇2014
  • 29篇2013
  • 19篇2012
  • 23篇2011
  • 21篇2010
  • 21篇2009
  • 13篇2008
  • 32篇2007
  • 15篇2006
  • 24篇2005
  • 10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3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咨询内容分析报告被引量:6
2001年
方晓义李一飞聂振伟
关键词:心理咨询
城市新婚夫妻求助表达、伴侣支持应对和婚姻满意度的关系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城市新婚夫妻对伴侣的求助表达是否通过伴侣的支持应对影响双方婚姻满意度。方法:选取88对城市新婚夫妻,完成压力情境下的求助表达与伴侣支持应对问卷,以及婚姻满意度问卷。结果:妻子求助表达显著高于丈夫;丈夫和妻子对伴侣的支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丈夫和妻子的求助表达只能通过伴侣的支持应对正向预测双方婚姻满意度。结论:伴侣支持应对在求助表达与双方婚姻满意度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张耀方方晓义
关键词:婚姻满意度
大学生网络渴求、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的关系
鉴于网络成瘾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危害和我国有网瘾或网瘾倾向的大学生比例逐年攀升的现实,研究网络成瘾的机制足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然而,虽然对于网络成瘾和网络使用行为的研究结果众多,但从成瘾问题的机制加以考虑,对频繁的网络使用的...
王帆方晓义
关键词:网络使用网络成瘾大学生
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和态度、网络使用同伴压力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被引量:56
2012年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同伴规范影响理论,通过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北京市两所高校中共选取3068名大一新生为被试,以问卷方式测查了大学生感知到的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和态度以及网络使用过程中的同伴压力和自身的网络成瘾程度;探讨了同伴的网络过度使用行为、态度对自身网络成瘾的影响及网络使用同伴压力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中的网络成瘾者所感知到的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态度及网络使用时同伴压力均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者;(2)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态度以及网络使用同伴压力均与网络成瘾的总分及五个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3)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可以正向显著地直接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程度,同时也会通过网络使用的同伴压力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地预测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但同伴的网络过度使用态度不能直接预测自身的网络成瘾程度,而是通过同伴压力间接地影响自身的网络成瘾程度。结论:网络使用过程中的同伴压力在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程度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同伴网络过度使用态度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程度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张锦涛陈超刘凤娥邓林园方晓义
关键词:网络成瘾大学生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被引量:92
2005年
目的:考察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现状,探讨他们社会支持人数、来源、性质及满意度的差异及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Q)和社会支持性质量表(ISEL)作为测查工具,测查了1060名大学生。结果:①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人数不多,支持满意程度中等;父母和同学朋友是主要支持来源;大学生获得的物质支持最多,其次为信息支持、陪伴支持,情绪支持最少;支持人数越多,满意度越高。②女生的支持人数、满意度、信息支持、陪伴支持、物质支持和情绪支持显著高于男生;大一支持人数最多,大二最少;大一父母支持最少,同学朋友支持最多;理工科学生支持人数、父母和同学朋友的支持、信息支持、陪伴支持、物质支持和情绪支持明显低于文科、医学和师范专业学生。③陪伴支持、信息支持,以及来自父母的支持是大学生社会支持满意度的主要预测因素。结论: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大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不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程虹娟方晓义蔺秀云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支持满意度
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的编制被引量:33
2010年
从大学生网络使用可满足的心理需求出发,通过对网络成瘾者的深入访谈发展出与大学生网络使用有关的心理需求结构,编制了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分别选取418名和1183名大学生对问卷进行预试和正式施测,结果表明:(1)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由权力、认同、迎接挑战、人际交往、逃避现实、自主、认知和成就等8种需求构成,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2)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的结构合理,模型拟合较好;(3)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心理需求问卷和心理需求现实满足问卷与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具有相同的结构,其信度和效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4)网络成瘾大学生和非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现实满足程度显著低于非成瘾大学生,而网络满足程度显著高于非成瘾大学生,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这一结果同时提示在大学生网络成瘾中可能存在心理需求网络满足补偿机制。
万晶晶张锦涛刘勤学邓林园方晓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需求
心理保护动机在预防流动人口感染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考察外地来京流动人口感染艾滋病、性病的高危行为及其特征,探讨对高危行为有阻止作用的内在和外在因素,验证作为内部认知因素的心理保护动机对高危行为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分类取样的方法随机从北京市建筑业、娱乐业等选取2201名有效研究对象,收集了他们的高危行为状况、心理保护动机状况、HIV/AIDS知识数据。结果(1)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2.72±3.44)岁,处于青年早期,在多个性伙伴、参与商业性性行为等方面有高危险行为,尤其是安全套的使用率低,有76.9%的人在性行为中没有使用安全套;(2)分层回归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之后发现心理保护动机对高危行为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内在奖励R^2=-0.119,P〈0.01;内在效能R^2=-0.163,P〈0.01;易感性R^2=0.155,P〈0.05;付出代价R^2=0.093,P〈0.05),验证了心理保护动机在高危行为中的预测作用。结论北京流动人口存在高危行为,尤其是安全套使用频率低,外部因素和内部认知因素的心理保护动机对这些高危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蔺秀云方晓义林丹华李晓铭
关键词:流动人口高危行为HIV/STD
大学生心理需求、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为了探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选取五所大学的1183名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采用的问卷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网络控制自我效能问卷。研究发现: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大学生网络成瘾显著相关;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而对心理需求网络满足有正向预测作用;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是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而非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具有一定的意义。
万晶晶刘丽芳方晓义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
青少年的吸烟饮酒行为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被引量:32
1996年
本研究以北京地区普通中小学1040名学生为被试,探讨人格特征与青少年吸烟和饮酒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吸烟与不吸烟、饮酒与不饮酒青少年之间在反抗性、感觉寻求、冲动性、内外控,以及道德感等5项人格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因性别、年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5项人格特征中,感觉寻求对青少年吸烟及饮酒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大。结果说明人格特征在青少年吸烟及饮酒行为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方晓义
关键词:青少年吸烟饮酒人格特征
青少年自主性发展的特点被引量:17
2006年
从北京地区选取两所中学初一至高二年级1155名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来探讨青少年自主性发展的特点。研究共涉及道德、传统、交友、个人、安全5个领域以及家庭规则、父母权威认同和自主行为水平3个层面的内容。结果显示:自主性在整个青少年期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在不同领域中和不同的层面上,各年级不同性别的青少年自主性发展有显著差异。
吴波方晓义
关键词:青少年自主性发展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