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百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意义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 为了解缺血性脑梗死病人在不同阶段血浆 D- 二聚体测定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84 例到本院急诊科就诊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年龄51 ~90 岁,男性42 例,女性42 例) ,分别于急性期( < 6 天,n = 53 ,年龄51 ~87 岁,平均70 岁) 和亚急性期(6 ~20 天,n = 31 ,年龄53 ~90 岁,平均72 岁) 行血浆 D- 二聚体测定。全部患者均经头颅 C T 或 M R I证实为缺血性脑梗死。同时选择年龄相匹配的20 例其他非凝血及血栓性疾病患者( 年龄60 ~95 岁,平均72 岁) 作为对照组。结果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 D- 二聚体水平在急性期未见升高( < 03mg/ L) ,而在亚急性期显著升高( ≥03 mg/ L,03 ~2 mg/ L) ,亚急性期与对照组( < 03 mg/ L) 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001) ,与急性期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P< 00001)( 正常值为< 03 mg/ L) 。结论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纤溶系统显著激活并非在急性期,而是在亚急性期。这也为急性期进行溶栓治疗提供了依据。
- 黄培志陈百华黄德铭
- 关键词:D-二聚体脑缺血脑梗塞
- 2例危重急症脑复苏的探讨被引量:2
- 1996年
- 2例危重急症脑复苏的探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黄德铭,童朝阳,黄培志,陈百华本科近期在救治2例危重急症中,取得了脑复苏成功,现探讨如下。病例介绍1.××,男性,22岁,因于建筑工地接触380V高压电5分钟以上,当即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经现...
- 黄德铭童朝阳黄培志陈百华
- 关键词:危症脑复苏触电脑炎
- 二例危重急症脑复苏的体会
- 本文系本科近期救治二俐危重急症取得脑复苏成功的病例介绍及有关体会。本文认为,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的救治关键是脑复苏。原发于脑部的严重病变导致脑水肿、颅内高压、神经功能的高度抑制以及脑组织的代谢障碍及血流紊乱,均可形成脑功...
- 黄德铭童朝阳黄培志陈百华
- 文献传递
-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经过。误诊率29%,死亡率7%,痊愈病例无一有后遗症。腹痛,且进食后加剧并伴发热、便血是本病的特征。治疗上应以禁食、支持、激素为主,抗生素仅起到预防感染作用。本文提出用维生素K1代替阿托品作为解痉止痛剂,可起到良好效果。当有手术指征时,不应迟误。
- 陈百华施东伟陈百芳周士福
- 关键词: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禁食激素
- 蚯蚓酶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8
- 1992年
- 脑血管意外是急诊中的常见病,其中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随我国人口老年化有逐年上升趋势,对本病的防治已成为脑血管与疾病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我院从蚯蚓中提取具有纤溶活性的纤溶酶研究,以及严密观察正常志愿者口服蚯蚓酶的基础上,进行了19例患者口服蚯蚓酶的治疗,以8例未服此药治疗作为对照,检测了凝血和纤溶方面实验指标,用药前后进行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证明了蚯蚓酶应用于临床治疗脑血栓形成病例的良好效果,并且在所有治疗病例观察中,末发现有明显的毒性副作用,因而在当前治疗血栓性疾病尚缺乏较为理想的药物情况下,蚯蚓酶在临床上应用可能有其广阔的远景。
- 黄德铭陈百华姚晨玲张国桢朱长连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脑血栓形成
-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活性的测定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意义被引量:9
- 1991年
- 本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了3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性期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活性。发现脑血栓形成患者的 t—PA 活性高于正常,并与预后有关;脑出血患者 t—PA 活性明显低于正常,PAI 的活性在两组病例中无明显差别。急性期 t—PA 活性测出的结果在脑血栓形成和脑出血两组的不同,可能有鉴别诊断的意义。
- 朱长连张国祯孙丽云黄德铭陈百华付美英
- 关键词:脑血管病纤溶酶原激活物
-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42例临床分析
- 1995年
- 本文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经过。误诊率29%,死亡率7%,痊愈病例无一有后遗症。腹痛,且进食后加剧并伴发热、便血是本病的特征。治疗上应以禁食、支持、激素为主,抗生素仅起到预防感染作用。用维生素K1代替阿托品作为解痉止痛剂,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当有手术指征时,不应迟宜。
- 陈百华施东伟陈百芳周士福
- 关键词:急性禁食肠炎激素维生素K1
- 硝苯地平治疗房室阻滞的观察被引量:2
- 1995年
- 继在硝苯地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研究之后,又进行硝苯地平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AVB)的观察。观察对象共14例(Ⅲ度及高度AVB共12例,Ⅱ度Ⅱ型AVB2例)。其中10例AVB恢复窦性心律,症状消失,并维持稳定,判断为有效。另4例无效,但其中3例症状未再出现。本结果提示硝苯地平对AVB似具一定治疗作用。
- 陈百华王培举
- 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硝苯地平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