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7篇骨髓
  • 4篇造血
  • 3篇凋亡
  • 3篇教学
  • 3篇K562细胞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多糖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抑制
  • 2篇增殖
  • 2篇生物力学
  • 2篇实验课
  • 2篇髓细胞
  • 2篇祖细胞
  • 2篇祖细胞增殖
  • 2篇细胞凋亡

机构

  • 2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0篇陈晓莉
  • 16篇邓均
  • 16篇蒲晓允
  • 15篇李招权
  • 12篇黄辉
  • 9篇潘静
  • 5篇叶勇
  • 3篇张春雷
  • 3篇张良
  • 3篇周桃莉
  • 3篇郑峻松
  • 2篇罗成基
  • 2篇程平
  • 1篇陈华
  • 1篇史占忠
  • 1篇薄晓允

传媒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重庆医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医学检验教育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射损伤小鼠血清抑制造血机制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放射损伤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机制,为重建造血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昆明种雄性小鼠经 6 Gy 60 Coγ射线照射后血清对 C F U E 和 C F U G M 的支持和抑制活性,用放免和 E L I S A 法分别检测血清中 T N Fα和 T G Fβ1 的含量。结果:①照射后小鼠血清对 C F U E 的支持活性降低, 但对 C F U G M 的支持活性增强;②血清对刺激因子诱导的 C F U E 和 C F U G M 均有显著的抑制活性;③血清经灭活后抑制活性降低;④放射损伤后血清 T N Fα在 1、3 d 降低,7、15 d恢复到正常水平; T G Fβ1 在 1、3 d 显著升高,15 d 降低。结论:放射损伤后血清对血细胞的生成具有细胞刺激因子依赖性抑制作用,血清的造血抑制作用与血清中抑制因子水平及细胞毒作用有关。
蒲晓允罗成基潘静陈晓莉李招权邓均张良
关键词:造血抑制血清小鼠
K562细胞影响BMSCs生长及MIP-1α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K5 62细胞在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 ,BMSCs)接触和隔离培养条件下对BMSCs生长特性及造血负调因子MIP 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加入K5 62细胞与BMSCs直接接触与用隔离膜两种方式培养 ,第 2、4、7、12天观察BMSCs生长增殖情况 ;检测培养上清的MIP 1α含量和BMSCs中MIP 1αmRNA的表达 ;TUNEL法检测BMSCs的凋亡。结果 加入K5 62细胞培养后BMSCs在第 12天时数量显著减少 ;接触培养BMSCs的凋亡在第 4天后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MIP 1α水平升高到 4d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BMSCs胞浆MIP 1αmRNA阳性率升高到第4天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K5 62细胞可抑制正常BMSCs生长 ,促进其凋亡 ,上调其MIP 1α的表达 ,可能是造成正常造血的抑制和白血病细胞导致造血微环境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邓均蒲晓允张春雷李招权黄辉陈晓莉
关键词:MIP-1ΑBMSCK562细胞
血片和骨髓片退色后的处理被引量:2
2002年
陈晓莉
关键词:血片骨髓片
不同剂量螺旋藻多糖对小鼠干/祖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2002年
陈晓莉蒲晓允邓均李招权潘静黄辉叶勇
关键词:螺旋藻多糖细胞增殖造血干细胞螺旋藻单核细胞祖细胞
小鼠6Gy全身照射后巨噬细胞对造血的抑制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放射损伤后巨噬细胞对血细胞生成的负性调节作用。方法 昆明种雄性小鼠经 6Gy6 0 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后 ,检测辐照后 1、3、7、15d腹腔巨噬细胞 (PCMΦ)数量和吞噬墨汁的能力 ;用ELISA和放免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TGF β1 、MIP 1α和TNFα的含量 ;将不同数量的巨噬细胞加入骨髓有核细胞中 ,观察其对CFU E和CFU GM形成的影响 ;骨髓有核细胞剔除Mac 1+ 细胞及再加入不同比例的巨噬细胞后对CFU E和CFU GM形成的影响。结果 ①放射损伤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 ;培养上清TNFα、TGF β1 和MIP 1α水平升高 ;经LPS刺激后放射损伤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此 3种因子的水平无显著改变。②骨髓细胞中当加入 10 %以上正常巨噬细胞时生成的CFU E和CFU GM数量明显减少 ,当加入相同比例的放射损伤巨噬细胞生成的CFU E和CFU GM数量减少更加显著。③剔除Mac 1+ 细胞后的骨髓细胞生成CFU E和CFU GM数量增加 ,当再加回巨噬细胞数量又减少。结论 放射损伤后巨噬细胞被激活 ,造血抑制活性增强 ,这可能是放射损伤骨髓造血功能受抑的原因之一。
蒲晓允陈晓莉邓均罗成基潘静李招权张良
关键词:巨噬细胞造血抑制小鼠
骨髓纤维化患者TGF-β_1及其Ⅰ、Ⅱ型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及其Ⅰ、Ⅱ型受体 (TGFR1及TGFR2 )在骨髓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并观察其在骨髓纤维化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 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GF β1及TGFR1、TGFR2在 2 3例骨髓纤维化患者骨髓组织的表达情况 ,并应用ELISA法测定骨髓纤维化患者血清中的TGF β1水平。结果 原发性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骨髓组织TGF β1及TGFR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而TGFR2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骨髓纤维化患者血清TGF 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继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升高更明显 ,骨髓纤维化临床缓解后血清TGF β1水平下降至接近正常。结论 TGF β1及其Ⅰ、Ⅱ型受体参与骨髓纤维化的发生 ,骨髓纤维化患者TGF β1、TGFR1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陈晓莉史占忠蒲晓允邓均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
充分发挥实验课在临床基础检验教学中的作用
2000年
培养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称职的检验医师,是医学检验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本科生检验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医学是在科学实验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实验科学,而临床检验专业着重要要求掌握实验操作技术,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陈晓莉薄晓允
关键词:实验课教学质量考试制度
正常和病理骨髓基质细胞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正常和病理骨髓基质细胞(BMSC)在与K562细胞接触和隔离培养条件下对该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和正常人BMSC各自分为单独培养的对照组、K562与BMSC直接接触的接触培养组和隔离培养组,分别于第2、4、7和12 d观察K562细胞生长增殖情况;以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结果:正常BMSC培养条件下与对照组比较,接触培养组和隔离培养组K562细胞数量在培养第4 d后显著升高(P<0.05),接触培养组显著快于隔离培养组(P<0.05);在CML BMSC培养条件下,K562的生长速度显著加快,4 d以后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K562细胞凋亡在正常BMSC培养条件下显著减少,隔离培养组在第7 d、接触培养组在第4 d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CML BMSC培养条件下,隔离培养组在4 d后、接触培养组在2 d后凋亡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BMSC可通过间接因素(调节因子作用)保护K562细胞,直接接触因素(由黏附分子介导的直接作用)能加强这种保护作用,导致K562细胞生长增快,凋亡减少。
邓均周桃莉李招权黄辉陈晓莉蒲晓允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K562细胞凋亡
NO提高γ射线对L1210细胞损伤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是否提高γ射线对L1210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将L1210细胞加入隔离培养器内与3T3细胞共培养,收集经γ射线照射后12、24、48和72h各组L1210细胞,台盼蓝染色观察直接损伤作用,TUNNEL法观察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γ射线照射后质粒转染组L1210细胞台盼蓝拒染率下降最快,12h后与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DEVD-CHO后能够提高台盼蓝拒染率,24h后有显著的差异(P<0·05);γ射线照射后质粒转染组细胞凋亡率24h开始明显升高,与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DEVD-CHO后细胞凋亡率下降,24h开始与单独质粒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线照射后质粒转染组细胞G1期快速上升,4h与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DEVD-CHO后G1期上升较单纯质粒转染组慢,4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O可增强γ射线对L1210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出现细胞的G1阻滞,促进细胞凋亡。Caspase-3的活化参与上述作用。
邓均周桃莉张春雷郑峻松李招权黄辉陈晓莉程平
关键词:一氧化氮细胞凋亡L1210
放射损伤骨髓基质细胞造血负调因子表达及其对血细胞生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在放射损伤条件下骨髓基质细胞 (BMSCS)造血负调因子表达的变化 ,及与血细胞生成的关系。方法 以 6GyCo60 照射小鼠制备损伤模型 ,分别用ELISA和放射免疫方法检测BMSCS 培养上清TGF β1、MIP 1α及TNF α ,并观察它们与骨髓有核细胞 (BMSCS)及氢化可的松量的关系。结果 放射损伤后的BMSCS 培养上清中第三天、第七天TGF β1、TNF α及MIP 1α显著升高 (P <0 .0 1) ,第十五天恢复正常 ,这与BMSCs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 ,氢化可的松可显著抑制BMSCS 分泌TNF α、MIP 1α及TGF β1。结论 放射损伤后骨髓基质细胞造血负调因子表达有一过性上调期 ,可能成为放射损伤造血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
蒲晓允陈晓莉潘静李招权邓均黄辉叶勇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血细胞生成动物模型ELISA放射免疫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