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娇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氧酶
  • 3篇脂氧酶
  • 3篇催化
  • 2篇多孔
  • 2篇亚油酸
  • 2篇油酸
  • 2篇脂肪氧合酶
  • 2篇构象
  • 2篇过氧
  • 2篇过氧化
  • 2篇表面活性
  • 1篇电池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行为
  • 1篇豆粕
  • 1篇对乙酰氨基酚
  • 1篇多孔纳米
  • 1篇多孔碳
  • 1篇一锅法
  • 1篇医药与日化原...

机构

  • 12篇南通大学
  • 2篇江南大学
  • 2篇南通职业大学

作者

  • 12篇陈娇
  • 6篇蔡燕
  • 3篇吴锦明
  • 3篇陈婷婷
  • 2篇赵勤
  • 2篇李百裕
  • 2篇华平
  • 2篇田丹
  • 1篇于丽娟
  • 1篇吴东辉
  • 1篇张跃华
  • 1篇朱金丽
  • 1篇鞠剑峰
  • 1篇王淼
  • 1篇喻红梅
  • 1篇孙同明
  • 1篇石健
  • 1篇汤艳峰
  • 1篇商艳芳

传媒

  • 2篇精细化工
  • 2篇粮食与油脂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大豆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科...
  • 1篇物理化学进展
  • 1篇纳米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镍介入下大豆脂氧酶的催化活性和构象变化研究
2022年
外源镍对大豆脂氧酶(LOX)催化甘油三亚油酸酯反应产率的影响较为明显,氢过氧化甘油三亚油酸酯的产率从15.2%降低至8.0%,但对亚油酸底物的过氧化产率影响很小。镍可使LOX酶的UV光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强一倍,但对FS和CD光谱影响甚微,说明镍对LOX的构象影响较小,可能只发生在与镍作用的局部细小部位。镍未将LOX活性中心的铁置换出来,推测镍与LOX酶蛋白表面氨基酸序列的特定位点发生结合,从而改变其细微构象并进而影响其催化性能。
陈娇阙雨婷李百裕蔡燕陈婷婷
关键词:脂肪氧合酶UVFSCD
外源金属对大豆脂氧酶构象的影响
2018年
脂氧酶为含铁金属酶,外源金属离子对其催化活性有着重要作用。利用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测定了各种外源金属离子对LOX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Fe^(3+)、Fe^(2+)和Cu^(2+)能使LOX荧光发射峰发生显著猝灭,当其浓度分别为0.17、0.17、0.13 mmol/L时,达最大猝灭率70%、50%和70%。其余金属离子并未使LOX荧光发射峰猝灭或增强,且作用结果随机无规律可循,峰值的上下波动范围不超过7%。所有的金属离子均未使LOX的二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推测LOX的活性部位只占其整体分子的微小部分,与其他结构部位相比具有较大的柔性,外源铁、铜离子只是引起活性位构象的微小变化,不足以引起其二级结构的变化。
蔡燕陈娇田丹于丽娟石健吴锦明
关键词:脂氧酶圆二色光谱构象金属离子
填充柱反应器中脱脂豆粕好氧催化合成氢过氧化亚油酸
2020年
采用脱脂豆粕为直接催化剂,在填充柱反应器中研究了亚油酸的好氧催化反应。对影响氢过氧化亚油酸产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最佳反应条件为柱径比1∶1,将1.5 g亚油酸、1.5 g豆粕、0.75 mL乙醇溶于7.5 mL pH 9硼酸盐缓冲液,在15℃下反应2 h。在此条件下,氢过氧化亚油酸的产率达86%。为脱脂豆粕转化脂肪酸合成氢过氧化物反应体系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蔡燕陈娇李百裕王凯悦陈婷婷吴锦明
关键词:脂氧酶亚油酸氢过氧化物填充柱
基于柱芳烃的3D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的构筑及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总结了通过不同的正交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力,如氢键、π-π堆积、金属配位、主客体作用等,来构筑3D网状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的方法。由于结合了多重的相互作用力,三维网状超分子聚合物在保持动态可逆性质的同时,其结构相对牢固,性能也更加稳定。此外,还概述了3D网状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在催化、药物控释、检测、传感等方面的应用。
姚勇陈娇王陈威
关键词:超分子聚合物催化
核壳结构Cu<sub>2-x</sub>Se@PDA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肿瘤光热治疗应用研究
2022年
利用原位自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Cu2-xSe@PDA的单分散性的纳米粒子。由于聚多巴胺壳层的存在,使得纳米粒子具有非常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此外,该纳米粒子还可以吸收近红外光并将其转换为热能用于肿瘤的光热治疗。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在808 nm近红外光照射5 min,纳米粒子对MCF-7肿瘤细胞的杀死率达到了95%以上,显示出其在肿瘤光热治疗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
殷吴杰庄家仪秦茜茹杨佳文景丹妮陈娇汪洋
关键词:核壳结构光热转换光热治疗
乙二醇双子琥珀酸二正辛酯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碳基固体酸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在常压下合成乙二醇双子琥珀酸二正辛酯磺酸钠。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双酯化反应:n(顺酐)∶n(正辛醇)=1.00∶1.05,反应温度180℃;磺化反应:n(顺酐)∶n(亚硫酸氢钠)=1.00∶1.05,反应温度110℃。该产物具有目标产物特征官能团,表面性能、应用性能优异,毒性较低。
陈娇华平喻红梅
关键词:GEMINI表面活性剂碳基固体酸
对乙酰氨基酚在PCMC/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直接检测
2023年
以胡萝卜为碳源,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制备生物质碳材料(PCMC)。以PCMC修饰玻碳电极,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结果表明:在0.01 μM~50 μM范围内,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与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18 nM。可能是由于活化剂氢氧化钾的引入,与部分生物质碳反应,使得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大,结合的位点增多,从而增强了对对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响应。
陈娇冀珊珊高阳李盼盼郭娇邵贝贝商艳芳张跃华
关键词:多孔碳电化学传感器对乙酰氨基酚
超声波辅助豆粕一锅法合成氢过氧化亚油酸
2021年
利用新鲜豆粕耦合超声波技术开发了一条高底物浓度下合成氢过氧化亚油酸(linoleic acid hydroperoxide,LA-HPOD)的新工艺。研究了pH、温度、厎物和溶剂用量等反应参数对LA-HPOD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因辐射作用能显著缩短反应时间,有效提高LA-HPOD的产率。40 kHz,100 W超声波辐射下,1.5 g豆粕和1.5 g亚油酸在15℃下,0.5 mL乙醇、7.5 mL pH 9硼酸盐缓冲液中反应40 min,LA-HPOD的产率为89%。该方法成功地将超声波辐射应用于脂肪氧合酶促反应,并采用成本低廉的豆粕代替昂贵的脂肪氧合酶,达到了高底物浓度下低成本绿色高效合成LA-HPOD的目的。
蔡燕严鑫朱镇东陈婷婷陈娇
关键词:脂肪氧合酶豆粕超声波
羟基共轭亚油酸的绿色制备及物化性能研究
2017年
采用一步法绿色合成了羟基共轭亚油酸,主要从表面张力、乳化性能、泡沫性能、分散性能和Krafft点5个角度将其与蓖麻酸(RA)、共轭亚油酸(CLA)和亚油酸(LA)的钠盐进行了比较物化性能,并从结构方面分析了产生差别的原因,为其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沈洁陈娇赵勤蔡燕
关键词:表面活性
瑞德南特的合成
2014年
以4-(4'-羟基苯基)-1-乙酰哌嗪(Ⅰ)为原料,经醚化和水解合成了中间体1-(4'-甲氧乙氧苯基)哌嗪(Ⅲ);从2-呋喃甲酸甲酯(Ⅳ)出发,经酰化、闭环和卤代反应合成了具有氮杂稠环结构中间体(Ⅶ);最后,中间体(Ⅲ)和中间体(Ⅶ)经缩合反应合成了瑞德南特。采用FTIR、1HNMR和ESI-MS对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认。采用常规合成方法,6步反应的收率分别为99.0%、95.4%、98.0%、78.9%、86.9%(以Cl计)和52.5%。为了提高反应总产率,采用超声合成对最后一步缩合反应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在150 W超声条件下,n(中间体Ⅲ)∶n(中间体Ⅶ)=1.2∶1,DMSO为溶剂,碳酸钠为缚酸剂,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5 h,缩合反应的收率为85.4%,产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汤艳峰茅佳荣陈娇孙同明王淼朱金丽
关键词:缩合反应超声医药与日化原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