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婷婷

作品数:38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理学
  • 5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紫外
  • 9篇光谱
  • 8篇相互作用
  • 7篇吸收光谱
  • 7篇纳米
  • 7篇可见吸收光谱
  • 6篇紫外-可见吸...
  • 5篇氧化物
  • 4篇电化学
  • 4篇微过氧化物酶...
  • 4篇光谱研究
  • 4篇LA
  • 3篇血清
  • 3篇紫外-可见吸...
  • 3篇离子
  • 3篇金纳米粒子
  • 3篇甲酸
  • 3篇甲酸氧化
  • 3篇教学
  • 3篇分子

机构

  • 28篇南通大学
  • 15篇南京师范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南通职业大学
  • 2篇江苏省神经再...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作者

  • 37篇陈婷婷
  • 15篇陆天虹
  • 11篇黄晓华
  • 10篇冯玉英
  • 8篇邢巍
  • 7篇杜江燕
  • 6篇刘长鹏
  • 5篇蔡燕
  • 3篇陈娇
  • 3篇李美林
  • 3篇唐亚文
  • 3篇汤艳峰
  • 3篇葛存旺
  • 3篇胡兰萍
  • 2篇江国庆
  • 2篇石玉军
  • 2篇陆亮
  • 2篇张晗
  • 2篇刘杰
  • 2篇朱沙俊

传媒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无机化学学报
  • 4篇应用化学
  • 4篇南通大学学报...
  • 4篇分析化学进展
  • 3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科技信息
  • 2篇科技视界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化学试剂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食品与发酵科...
  • 1篇物理化学进展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肝胆外科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肝胆外科作为从普外科发展出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临床课程之一。本文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从肝胆外科临床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模式结合、腹腔镜微创技术辅助教学、加强学生人文教育以及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探索如何立足学科特点,切实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
朱沙俊黄龑陈婷婷
关键词:肝胆外科教学改革
超声化学法制备不同形貌的CaF_2微米晶(英文)
2012年
采用超声化学法,以CaCl2与不同氟源(NaBF4、K2SiF6)在溶液中反应,制得了不同形貌的CaF2微米晶(立方体、花状、多面体)。用XRD、SEM及TEM对产物晶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XRD结果显示所有产物均为结晶良好的立方相CaF2。SEM及TEM结果表明由NaBF4制得的产物形貌为均匀的立方体微米晶,而由K2SiF6制得的产物为多面体。在添加配体Na2EDTA的情况下,由NaBF4得到的产物为纳米片组成的花状结构。本文详细讨论了氟源种类、反应物比例、配体等反应参数对产物CaF2形貌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王淼陈婷婷汤艳峰江国庆石玉军
关键词:CAF2超声法
PCA-LVQ法及其在RS-FTIR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将主成分分析(PCA)用于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Remote Sen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RS-FTIR)的特征提取,结合学习矢量量化(LVQ)神经网络,实现了PCA-LVQ对大气中的8组分混合体系进行快速定性分析的建模方法。并与单纯的LVQ神经网络、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PCA-LVQ显示出较好的处理数据的能力,它不仅提高了运算速度,而且提高了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分类精度达到91.7%。PCA-LVQ的这一预测精度及运算速度,足以满足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大气中有毒气体的实时、在线监测的需要。
胡兰萍葛存旺陈婷婷史传国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多组分分析环境监测
新媒体工具在肝胆胰外科情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年
身为普外科下的一个重要分支,肝胆胰外科很好地诠释了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的重要意义,对训练提升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尤为关键。而对于临床教学来讲,创设临床情境是根本。为了解决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这一关键问题,本研究将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工具引入肝胆胰外科情境教学中,随机设置对照及实验分组,各自施以不同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效果比对,结果表明,新媒体辅助情境教学模式在肝胆胰外科临床教学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帮助医学生建立与提高自身的临床思维。
朱沙俊朱沙俊王尧黄龑陈婷婷
关键词:肝胆胰外科情境教学
1,4-二氢吡啶衍生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与圆二色谱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用电化学和圆二色谱(CD)技术研究了5个1,4-二氢吡啶(1,4-DHP)衍生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4-DHP衍生物与CT-DNA相互作用是通过嵌入的方式进行的,相互作用的强弱与1,4-DHP衍生物的立体结构有关.1,4-DHP衍生物4-取代基空间位阻越小,嵌入到CT-DNA的程度越大.相反,空间位阻较大的1,4-DHP衍生物嵌入CT-DNA程度较小.非平面结构的1,4-DHP衍生物使CT-DNA双螺旋链结构松散程度增大.
杜江燕王炳祥徐飞陈婷婷沈珠英沈永淼邢巍陆天虹
关键词:DNA电化学圆二色谱DNA构象
超声波辅助豆粕一锅法合成氢过氧化亚油酸
2021年
利用新鲜豆粕耦合超声波技术开发了一条高底物浓度下合成氢过氧化亚油酸(linoleic acid hydroperoxide,LA-HPOD)的新工艺。研究了pH、温度、厎物和溶剂用量等反应参数对LA-HPOD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因辐射作用能显著缩短反应时间,有效提高LA-HPOD的产率。40 kHz,100 W超声波辐射下,1.5 g豆粕和1.5 g亚油酸在15℃下,0.5 mL乙醇、7.5 mL pH 9硼酸盐缓冲液中反应40 min,LA-HPOD的产率为89%。该方法成功地将超声波辐射应用于脂肪氧合酶促反应,并采用成本低廉的豆粕代替昂贵的脂肪氧合酶,达到了高底物浓度下低成本绿色高效合成LA-HPOD的目的。
蔡燕严鑫朱镇东陈婷婷陈娇
关键词:脂肪氧合酶豆粕超声波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测定水样中痕量镉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建立了水样中痕量镉的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分析法。优化了支持电解质及pH、修饰剂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测定条件,在pH4.0的NaAc—HAc缓冲液中,-1.10V富集5min后,溶出峰电流与Cd^2+浓度在2.0×10^-8~5.0×10^-5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0×10^-9mol/L。该法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镉的测定,平均回收率在98.7%~105.0%之间,结果满意。
明亮习霞陈婷婷刘杰
关键词:碳纳米管伏安测定化学修饰电极
镍介入下大豆脂氧酶的催化活性和构象变化研究
2022年
外源镍对大豆脂氧酶(LOX)催化甘油三亚油酸酯反应产率的影响较为明显,氢过氧化甘油三亚油酸酯的产率从15.2%降低至8.0%,但对亚油酸底物的过氧化产率影响很小。镍可使LOX酶的UV光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强一倍,但对FS和CD光谱影响甚微,说明镍对LOX的构象影响较小,可能只发生在与镍作用的局部细小部位。镍未将LOX活性中心的铁置换出来,推测镍与LOX酶蛋白表面氨基酸序列的特定位点发生结合,从而改变其细微构象并进而影响其催化性能。
陈娇阙雨婷李百裕蔡燕陈婷婷
关键词:脂肪氧合酶UVFSCD
稀土铽离子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力指数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04年
The effect of Tb3+ ion on the Activity Index (RZ=A403/A275) of HRP was investig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ultraviolet-visible, FT-infrared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It was found that Tb3+ ion could bond to the O and/or N group of the amides in the polypeptide chains of HRP, leading to a decrease in the enzymatic activity index of HRP.
亓昭鹏陈婷婷周青冯玉英李邨陆天虹黄晓华
关键词:铽离子辣根过氧化物酶紫外光谱X射线衍射
基于Au/BiOBr-ZnIn<sub>2</sub>S<sub>4</sub>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对血清素超灵敏检测
2023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溶剂热法制备溴氧化铋(BiOBr)纳米花,然后用原位生长法,在BiOBr表面生长一层ZnIn2S4,制备BiOBr-ZnIn2S4复合材料。此外,还通过热还原法制备了尺寸均一的金纳米粒子(Au NPs),将二者复合后(Au/BiOBr-ZnIn2S4)用于血清素(5-hydroxytryptamine, 5-HT)的光电化学检测。Au/BiOBr-ZnIn2S4复合物,在检测血清素时有显著的光电流响应,这主要原因是:首先,在可见光照下,BiOBr能持续的产生光生电子(e−)和空穴(h+),电子流动产生光电流,并且h+可以加速待测物溶液中的血清素的氧化,有效增强光电流强度;其次,通过原位生长法合成BiOBr-ZnIn2S4复合材料可以提高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效率,从而抑制电子–空穴对的重组,提高光电流;接着,Au NPs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LSPR)以及较高的电导率,可以增加电化学反应速率以及电荷传递速率,进一步增加光电流响应;最后,通过三种材料的协调作用,实现对血清素的超灵敏检测。该光电传感器检测血清素时的浓度范围在0.1~100 μM之间,检出限为0.04 μM,表明基于Au/BiOBr-ZnIn2S4复合物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对血清素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该光电化学传感器还拥有制作简单、稳定性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为今后这类生物小分子检测传感器的构建提供了思路。
郭旭蔡燕姚勇陈婷婷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生物小分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