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隆飞
-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阴茎海绵体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目的对大鼠阴茎海绵体细胞进行初步分离培养,检测干细胞标志物干细胞抗原-1/(Sca-1/)、Oct4和肌源性标志物结蛋白/(Desmin/)的表达,探索阴茎海绵体中是否存在内源性干细胞及肌源性干细胞。
方法取...
- 钟隆飞
- 关键词:干细胞肌源性干细胞SCA-1OCT4DESMIN
- 文献传递
- 大鼠阴茎海绵体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目的对大鼠阴茎海绵体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和表型鉴定,探索阴茎海绵体中是否存在内源性干细胞。方法取2月龄SD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用Ⅰ型胶原酶、胰蛋白酶消化分离组织,采用改良Preplate差速贴壁技术对细胞进行初步纯化,所获P...
- 单玉喜钟隆飞薛波新陈岽许立军
- 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和电切同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评价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和电切术两种手术方法同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SBT)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2例确诊的SBT合并BPH患者,随机分为激光组和电切组,分别应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和电切术同期治疗膀胱肿瘤和前列腺增生。术后均辅以化疗药物膀胱内灌注。对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肿瘤复发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前列腺包膜及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电切综合证)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肿瘤均一次手术成功,3个月后IPSS、QOL及Qmax均较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激光组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与电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IPSS、QOL、Qmax及肿瘤复发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绿激光和电切都是治疗SBT合并BPH的有效方法,但绿激光在术后恢复及安全性方面优于电切。
- 钟隆飞单玉喜薛波新阳东荣
- 关键词:选择性绿激光电切浅表性膀胱肿瘤良性前列腺增生
- 大鼠阴茎海绵体肌源性干细胞的分离及鉴定
- 2011年
- 背景:前期研究在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检测到了具有干细胞标志物及肌源性标志物的干细胞。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大鼠阴茎海绵体肌源性干细胞进行分离及表型鉴定。方法:取2月龄SD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采用Ⅰ型胶原酶、胰蛋白酶消化分离组织,采用Preplate差速贴壁技术对细胞进行初步纯化,获得PP1~PP6贴壁细胞,并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荧光细胞化学鉴定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结论:连续6步差速贴壁分离后,PP1~PP6细胞贴附能力逐渐减弱,PP6细胞两三天后开始贴壁形成圆形或梭形。流式细胞仪检测PP6细胞中干细胞抗原1(+)5.7%、胚胎抗原(+)2.6%、结蛋白(+)41.2%。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显示仅有少量细胞分别表达干细胞抗原1和胚胎抗原,均散在分布,干细胞抗原1主要表达于胞浆,胚胎抗原主要表达于胞核,表达结蛋白的细胞聚集,数量较多,主要表达于胞浆;亦发现有极少量双阳性表达细胞,即干细胞抗原1/胚胎抗原、干细胞抗原1/结蛋白和胚胎抗原/结蛋白。PP1~PP5细胞中未检测到干细胞抗原1及胚胎抗原蛋白明显表达,但在PP6细胞中则检测到干细胞抗原1及胚胎抗原蛋白的表达。结蛋白在PP1~PP6细胞中的表达逐渐增强。提示在大鼠阴茎海绵体中发现具有干细胞及肌源性干细胞表型的细胞。
- 许立军钟隆飞单玉喜薛波新陈岽
- 关键词:肌源性干细胞阴茎海绵体胚胎抗原结蛋白干细胞
- 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信号在胚胎干细胞中的作用
- 2010年
- 转化生长因子(TGF)-β超家族是一类分泌型多肽细胞因子,在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胚胎干细胞(ESCs)是由囊胚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抑制分化培养后分离出的具有发育全能性的细胞,
- 钟隆飞单玉喜薛波新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信号细胞自我更新原始生殖细胞体外抑制内细胞团
- 大鼠阴茎海绵体肌源性干细胞的分离与表型鉴定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中肌源性干细胞(MDSCs)的分离与表型鉴定的方法。方法取2个月龄sD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用0.5%I型胶原酶、0.1%胰蛋白酶进行酶消化初步分离。应用改良的Preplate差速贴壁法进一步行细胞纯化,细胞培养1h,贴壁细胞为PP1;未贴壁细胞转瓶培养2h,贴壁细胞为PP2;未贴壁细胞再次转瓶培养18h,贴壁细胞为PP3;此后,每次间隔24h转瓶培养依次获得的贴壁细胞为PP4、PP5、PP6,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PP3、PP6细胞中干细胞抗原1(Sea-1)和结蛋白(Desmin)的阳性表达量;Westernblot检测PP1~PP6细胞中Sea.1和Desmin的阳性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Sea-1、Desmin、Sca-1/Desmin在PP6细胞中的表达。结果PP1~PP6细胞贴壁能力逐渐减慢,PP6细胞贴壁最慢,2—3d后才开始贴壁成圆形或短梭形。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PP3细胞中Sea-1阳性表达量为(0.3±0.2)%,与同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smin阳性表达量为(15.3±1.5)%,与同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6细胞中Sca-1、Desmin阳性表达量分别为(5.7±0.7)%、(41.1±1.6)%,与PP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显示PP1-PP=5细胞中未检测到Sea-1蛋白明显表达,但在PP6细胞中则检测到Sca-1蛋白的表达,Desmin蛋白在PP1-PP6细胞中表达逐渐增强。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显示在PP6细胞中有少量细胞表达Sca一1、散在分布、以胞质表达为主;表达Desmin细胞聚集、数量较多、主要表达于胞质;亦发现有极少量双阳性标记细胞(Sca-1/Desmin),共同表达于同一细胞的胞质。结论在大鼠阴茎海绵体中分离出既有干细胞表型又有肌源性表型的细胞,提示此类细胞为MDSCs。
- 钟隆飞李巧星许立军王伟录单玉喜
- 关键词:阴茎海绵体肌源性干细胞结蛋白
- 影响前列腺增生伴逼尿肌收缩功能减退患者电切术后疗效的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prostatectomy,TUPKP)治疗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伴逼尿肌收缩功能减退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BPH伴逼尿肌收缩功能减退患者行TUPKP治疗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成功拔除导尿管视为有效组,12例患者无法拔管视为无效组。比较有效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分析Q_(max)、残余尿量的改善与前列腺体积及逼尿肌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收集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对年龄、糖尿病史、IPSS、QoL、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逼尿肌收缩功能、膀胱出口梗阻程度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效组术后3个月Q_(max)、残余尿量、IPSS、QoL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Q_(max)、残余尿量的改善与前列腺体积及逼尿肌收缩功能正相关。单因素分析表明,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逼尿肌收缩功能、膀胱出口梗阻程度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是其独立因素。结论前列腺增生伴逼尿肌收缩功能减退患者行TUPKP可取得较好效果,但需慎重选择病例,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因素。
- 钟隆飞李巧星王伟录王勇梁东彦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联合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附20例报告)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及静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影像及病理均明确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癌不能耐受或拒绝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20例,肿瘤直径1.8∽5.0 cm,病理分级 G211例,G39例,TNM分期T2a 9例,T2b 10例,T4a 1例。采用 TURBT切除肿瘤至膀胱壁外脂肪层,其中1例肿瘤侵犯前列腺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切除范围至肿瘤基底部周围2 cm正常膀胱黏膜。术后 GC方案(吉西他滨+顺铂)静脉化疗,每三周为1个周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每周一次。每三个月复查膀胱镜评估肿瘤复发情况。结果20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100 min,围手术期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报告均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化疗后出现白细胞下降4例,恶心、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6例,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6个月复发1例,术后12个月复发1例,术后24个月复发1例。复发病例中T4a 1例,T2b 2例。术后6个月复发者死于肿瘤远处转移。结论 TURBT 联合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有一定疗效,可作为保留膀胱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
- 王勇钟隆飞李巧星王伟录梁东彦吴久龙黄振华郑红芳单玉喜
-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化疗
-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复发与进展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影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复发与进展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选择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获得系统随访的38例行保留膀胱手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资料,对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既往复发、手术方式、即刻灌注、静脉化疗等因素进行生存分析,定义复发或进展为终点事件。生存分析运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随访3~36个月,25例复发(复发率65.8%),17例进展(进展率44.7%)。复发时间(11.6±0.8)个月,中位复发时间11个月,未复发生存时间(19.9±1.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进展时间(11.2±1.2)个月,中位进展时间10个月。Cox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既往复发、静脉化疗均是影响肿瘤复发与进展的因素;Cox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数目(RR=2.968,P=0.004)、病理分级(RR=2.128,P=0.027)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数目(RR=4.519,P=0.003)、病理分级(RR=3.137,P=0.014)同样是影响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数目、病理分级是影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复发与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尽可能选择肿瘤数目较少、病理分级较低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
- 钟隆飞李巧星王伟录王勇梁东彦吴久龙郑红芳黄振华
- 关键词:膀胱癌复发
- 吉西他滨与顺铂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顺铂(GC)方案辅助化疗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明确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5例,其中23例患者因不能耐受或者拒绝行全膀胱切除术而行保留膀胱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2例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其中9例行回肠通道术,3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5例全膀胱切除患者术前GC方案辅助化疗3个周期,另外7例患者术后GC方案先辅助化疗4个周期。23例患者TURBt后GC方案化疗4个周期,每3周为1个周期,同时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持续8周,以后每月1次,持续1年。每三个月复查膀胱镜及CT,评估肿瘤复发情况。结果:3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320 min。术后病理报告均为浸润性移行细胞癌,全膀胱切除患者切缘均为阴性。TURBt患者中1例肿瘤侵犯前列腺,全膀胱切除患者中1例肿瘤侵犯子宫,2例患者有1枚闭孔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化疗后出现白细胞下降者20例,恶心、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者29例,对症处理后均好转。TURBt患者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术后6个月复发者1例,12个月复发者1例,24个月复发者2例,30个月复发者2例,死亡1例,死于肿瘤远处转移。全膀胱切除患者随访12~26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GC方案联合TURBt对浸润性膀胱癌有一定疗效,可作为保留膀胱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肿瘤复发,而GC方案联合全膀胱切除术能减少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
- 钟隆飞李巧星王勇王伟录梁东彦吴久龙黄振华郑红芳
- 关键词: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全膀胱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