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玮

作品数:17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盆地
  • 9篇鄂尔多斯盆地
  • 6篇奥陶系
  • 3篇盐下
  • 3篇油气
  • 3篇油田
  • 3篇马家沟组
  • 3篇马岭油田
  • 3篇奥陶系马家沟...
  • 3篇储层
  • 2篇页岩
  • 2篇盆地西缘
  • 2篇主控因素
  • 2篇南缘
  • 2篇膏盐
  • 2篇古隆起
  • 2篇鄂尔多斯盆地...
  • 2篇分异
  • 2篇白云岩
  • 2篇沉积分异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低渗透油气田...
  • 5篇长江大学
  • 4篇中国石油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7篇郭玮
  • 4篇魏柳斌
  • 4篇黄正良
  • 3篇包洪平
  • 3篇李相博
  • 3篇周黎霞
  • 3篇井向辉
  • 3篇黄军平
  • 2篇刘军锋
  • 2篇王菁
  • 2篇闫伟
  • 2篇蔡郑红
  • 2篇何文祥
  • 2篇余秋华
  • 2篇严婷
  • 2篇周黎霞
  • 1篇于洲
  • 1篇张荣彬
  • 1篇武春英
  • 1篇戴亚权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岭油田侏罗系Y_(10)油组油气富集规律探讨被引量:10
2007年
马岭地区古残丘上的不整合面是延长统油源向延安组圈闭运移的通道;古残丘上沉积的Y10油组砂体是较好的储油层;在古残丘背景上的差异压实作用可以形成各式各样的有效圈闭,为油气富集提供了场所。由此可以看出,古残丘控制着马岭油田的油气富集与分布。对于油气富集规律的深化认识,是马岭油田下部寻找有利勘探区块理论基础。
戴亚权文志刚余秋华郭玮
关键词:马岭油田侏罗系
唐王陵砾岩的形成时代及其构造与沉积环境探讨被引量:4
2019年
唐王陵砾岩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以来,其形成时代和沉积环境就争议不断,至今没有定论。作者根据唐王陵附近多个露头点唐王陵砾岩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岩性和古生物特征,结合渭北隆起西段2口油气探井的钻探结果,将其地质时代确定为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基于北秦岭岛弧在中奥陶世之后持续隆升,秦岭北坡及其以北的古生代和更老地层不断向北倾覆倒转,同时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与剥蚀,北秦岭和华北陆块之间的弧后盆地演变为前陆盆地并逐渐闭合的共识,并结合该套砾岩地层的反旋回沉积特征和发育大量碎屑流、颗粒流及浊流等重力流沉积的事实,认为唐王陵砾岩是一套沉积在晚奥陶世末期,不断抬升并遭受剧烈崩塌剥蚀的北秦岭以北的前陆盆地陡岸背景下的前陆斜坡脚海底扇沉积体。该结论不但厘清了唐王陵砾岩与东庄页岩的时代归属,也为北秦岭和渭北地区加里东期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及石油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黄建松郭玮郭玮易纲
关键词:晚奥陶世前陆盆地海底扇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演武地区长3段含油性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被引量:4
2009年
以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的相关原理为指导,采用一个原则、一个规律及一个依据的预测模式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演武地区长3油藏有利含油区进行了综合研究。一个原则即两个为主、一个为辅的原则;一个规律即储层沉积规律;一个依据即以试油或开发数据为依据。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发育区是镇北长3段有利的含油相带;厚砂岩沉积区是含油的有利砂体发育区;隆起高部位是含油的有利构造部位;地球化学运移指标急剧变化的主流方向是油气富集的方向。
何文祥彭倩郭玮刘军锋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构造演化及其对盆地腹部的构造—沉积分异的效应被引量:8
2020年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处在盆地与秦岭造山带之间这一盆—山结合的过渡部位,由于构造位置的特殊性,自古生代以来其构造及沉积面貌与盆地腹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1)早古生代沉积开始早、结束晚;2)晚古生代沉积开始晚;3)印支期西南部发生局部坳陷沉降;4)燕山晚期盆地南部强烈抬升(远高于盆地东部的同期抬升);5)喜马拉雅期渭河地区快速沉陷与渭北隆升。盆地南部经历了3次大的构造格局转换:一是晚古生代末—印支期西南部“由隆到坳”的构造转换;二是印支期末—燕山期主体构造走向由北西—南东向到南北向的转换(构造转向);三是燕山期末—喜马拉雅期渭河地区由强烈隆升到快速沉降的转换(构造反转)。盆地南部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与盆地本部的不同耦合特征均根源于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的差异:1)早古生代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2)海西期—印支期受古特提斯洋开裂—闭合的影响;3)燕山期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4)喜马拉雅期受印度板块俯冲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共同制约。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经历强烈伸展与造山过程,引起了其与盆地腹部的构造—沉积分异。
包洪平郭玮刘刚刘刚武春英李磊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系羊虎沟组油砂的发现与油源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为明确新近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YT2井羊虎沟组发现的油砂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油气来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同位素质谱技术对YT2井油砂中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和抽提物及族组分的碳同位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YT2井油砂中正构烷烃系列化合物呈前峰型,主峰碳为nC_(17);Pr/Ph、Pr/nC_(17)和Ph/nC_(18)值分别为0.90、0.30和0.46,指示了其源岩形成于偏还原的沉积环境;萜烷系列化合物中,三环萜烷系列相对含量丰富,以C_(23)三环萜烷为主峰,呈近似正态分布特征;甾烷系列化合物以C_(27)规则甾烷为优势;具有低的藿烷/甾烷比值,反映其有机质来源以低等生物藻类为主;饱和烃和芳烃馏分的碳同位素分别为-31.5‰和-30.5‰。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稳定碳同位素分析表明YT2井羊虎沟组油砂具有明显的海相原油特征,意味着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首次发现了海相成因原油。通过与奥陶系平凉组、石炭系羊虎沟组、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和碳同位素特征的系统对比分析,认为该油砂可能来源于平凉组海相烃源岩。
席胜利黄军平张才利李相博井向辉林俊峰郭玮郭玮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油砂海相碳同位素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碳酸盐岩-膏盐岩体系沉积特征与天然气成藏潜力被引量:7
2023年
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巨厚的碳酸盐岩与膏盐岩交互的沉积体系,但对其沉积发育的规律性及其内部天然气成藏聚集的基本地质特征尚未形成明确的认识。通过对奥陶系碳酸盐岩-膏盐岩体系形成时的构造与古地理背景、沉积特征、储层发育、烃源供给及圈闭聚集等方面的分析,形成新的观点与地质认识:(1)受盐洼周边古隆起影响,奥陶系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形成于与外部广海周期性隔绝的局限海蒸发环境,导致其岩性“相控”与“层控”分布特征极为显著;(2)首次提出“非层状沉积分异”的概念,并认为它是控制奥陶系内幕“溶孔型”储层发育的决定性因素;(3)受区域岩性相变及后期构造反转的控制,奥陶系盐下层系具有形成大区域分布的岩性圈闭体系的有利条件;(4)盐下层系虽自身的海相烃源岩生烃潜力有限,但由于燕山期东部构造抬升与西侧上古生界煤系烃源“供烃窗口”及膏盐封盖层区域性连续分布等要素密切配合,仍具有规模供烃、大区带成藏的潜力。
包洪平王前平闫伟蔡郑红蔡郑红郑杰黄正良魏柳斌
关键词: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膏盐下白云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被引量:36
2018年
近期勘探实践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膏盐下白云岩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为此,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其岩石学、储集空间和孔渗特征等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膏盐下储集层为孔隙型白云岩储层,纵向上分布在马五6亚段、马五7亚段和马五9亚段。马五6亚段储集层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和斑状粉晶白云岩,马五7亚段和马五9亚段储集层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和粉-细晶白云岩。三个储层段储集空间均以溶蚀孔洞为主,次为残余粒间孔、晶间溶孔、晶间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分别为5. 84%、6. 81%和7. 03%。沉积古地貌、海平面变化和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等因素共同控制膏盐下白云岩储集层的发育与分布。研究认为位于盐岩边界线外侧的中央古隆起带和榆林-横山隆起带地势相对较高,颗粒滩沉积厚度大,在准同生期和浅埋藏期易于发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其内部赋存的孔隙不易被膏盐岩充填,是盆地内膏盐下有利白云岩储集层的发育区。
于洲于洲王利花张道峰张道峰罗超魏源郭玮
关键词:膏盐白云岩马家沟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乌拉力克组页岩储层孔径表征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3
2022年
以忠平1井乌拉力克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应用二氧化碳和氮气吸附、高压压汞、氦气孔隙度、水平衡实验等方法,结合分形维理论表征和探讨页岩孔隙、孔径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乌拉力克组页岩中微孔体积平均为0.00372 cm^(3)/g,占总孔体积的20%;介孔体积平均为0.01186 cm^(3)/g,占比为62%;宏孔体积平均为0.00333 cm^(3)/g,占总孔隙的18%;页岩比表面积为14.47~21.81 cm^(2)/g,微孔平均贡献67.92%比表面积,介孔31.93%,宏孔0.15%,直径<10 nm的孔隙贡献92.23%的比表面积;页岩微孔分形维数D_(m)为2.29~2.66,介孔分形维数D_(1)为1.31~1.51,介孔分形维数D_(2)为2.74~2.79。页岩孔体积和比表面积与黏土矿物和长石质量分数呈正相关,与石英质量分数呈负相关;水分降低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大约10%以上,水分和可溶沥青并存会降低储层孔隙和比表面积20%以上。因此,乌拉力克组页岩以介孔为主且孔隙非均质强,孔隙主要受矿物组分石英、长石、黏土矿物、水分与可溶沥青控制与影响。
黄军平黄正良黄正良李相博李相博郭玮胡海燕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孔隙类型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下寒武统地层划分及沉积演化特征被引量:6
2019年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下寒武统的地层发育特征与沉积演化规律,开展了大地构造背景分析、地层对比和岩相古地理研究。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南缘辛集组之下发育东坡组和罗圈组地层,为主要烃源岩系,可归属到下寒武统,TOC 质量分数为 0.19%~11.18%,平均为 3.14%,为寒武系最优质的烃源岩。②整个华北地区在早寒武世早期发生海侵,沉积了一套海进地层,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经历了深水海湾沉积、海岸沉积和碳酸盐岩缓坡沉积过程。③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寒武系沉积厚度为 500~1 300 m,局部可达 1 500 m 以上,其中张夏组鲕粒滩分布广泛,发育溶孔和晶间孔,为相对优质的储集体,与东坡组和罗圈组构成了良好的源储组合。该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王宏波郭玮章贵松章贵松李相博井向辉
关键词:地层划分罗圈组下寒武统鄂尔多斯盆地南缘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靖边古隆起对奥陶系盐下沉积与储层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6
2021年
基于钻井及地震地层对比剖面、系统性的寒武系厚度、寒武系各层段超覆尖灭线以及前奥陶纪古地质图等编图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除了发育伊盟隆起、吕梁隆起和中央古隆起外,还发育乌审旗-靖边古隆起。乌审旗-靖边古隆起核部缺失整个寒武系,周缘寒武系由老到新依次向古隆起超覆。进一步的古构造分析表明,奥陶纪沉积期受寒武系乌审旗-靖边古隆起的继承性影响,该区仍为低幅度的水下隆起,对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沉积与储层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乌审旗-靖边古隆起东、西沉积分异明显;二是乌审旗-靖边古隆起、中央古隆起和吕梁隆起的共同障壁作用形成了盆地东部米脂盐洼;三是乌审旗-靖边古隆起上发育浅水沉积特征的丘滩体等有利储集相带,海退期则由于间歇性暴露而利于溶孔型储层的形成,是奥陶系盐下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魏柳斌魏柳斌郭玮陈洪德郭玮周黎霞
关键词:古隆起奥陶系寒武系鄂尔多斯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