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松

作品数:21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电刺激
  • 7篇帕金森
  • 7篇帕金森病
  • 7篇丘脑
  • 6篇丘脑底
  • 6篇脑深部
  • 6篇脑深部电刺激
  • 5篇疼痛
  • 5篇外科
  • 5篇脊髓
  • 4篇电刺激治疗
  • 4篇电极记录
  • 4篇神经外科
  • 4篇丘脑底核
  • 4篇微电极
  • 4篇微电极记录
  • 3篇神经痛
  • 3篇手术
  • 3篇疗效
  • 3篇经痛

机构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作者

  • 21篇郭松
  • 14篇李建宇
  • 14篇任志伟
  • 13篇胡永生
  • 11篇李勇杰
  • 6篇朱宏伟
  • 5篇倪兵
  • 5篇庄平
  • 3篇张宇清
  • 3篇陶蔚
  • 3篇舒伟
  • 2篇张晓华
  • 2篇马腾
  • 2篇杜涛
  • 1篇张苗
  • 1篇卢光
  • 1篇崔玲伟
  • 1篇马凯
  • 1篇谢卫东
  • 1篇赵亮

传媒

  • 6篇临床神经外科...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医学教育管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疼痛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电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测试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脊髓电刺激(SCS)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测试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采用SCS治疗的81例N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选择双极刺激模式,频率为30~60 Hz,脉宽为180~260μs,电压为0.5~2.0 V。以疼痛改善率作为SCS测试是否有效的主要评估指标,计算公式为:疼痛改善率=[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VAS]/术前VAS×100%;其中疼痛改善率>50%为测试有效,≤50%为测试无效。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NP患者SCS测试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81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电极。81例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率为(45.9±2.9)%;术后VAS为(4.5±2.5)分,较术前[(8.3±1.2)分]显著下降(t=13.67,P<0.01)。根据SCS测试有效的评估标准,45例患者为测试有效,36例为测试无效;测试有效率为55.6%(45/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病程、术前VAS、病因、疼痛侧别及疼痛区感觉均不是SCS测试效果的影响因素(均P>0.05),而疼痛部位是SCS测试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位于下肢是影响SCS测试效果的保护因素(OR=3.14,95%CI:1.26~7.83,P=0.013)。结论采用SCS治疗NP的测试有效率较高;疼痛位于四肢,特别是下肢的NP患者测试效果较好。
倪兵胡永生张晓华郭松任志伟舒伟杜涛卢光朱宏伟李勇杰
关键词:神经痛电刺激疗法
神经外科实习带教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实习带教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5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实习生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案例教学,实习时间均为1个月。实习结束给予实习生兴趣满意调查表,并进行出科考试。结果:研究组调查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科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应用于神经外科实习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实习生对神经外科的兴趣。
李建宇胡永生任志伟郭松陶蔚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神经外科实习带教
帕金森病丘脑底核神经元异常电活动特点及脑深部电极最佳刺激治疗位点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丘脑底核(STN)异常节律性电活动神经元电生理特点和在丘脑底核分布情况,并分析脑深部电极(DBS)最佳刺激位点与异常电活动神经元的关系。方法 23例PD患者接受立体定向STN-DBS植入术。术中通...
郭松庄平李建宇张宇清李勇杰
关键词:帕金森病微电极记录
文献传递
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附105例报告)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入髓区(DREZ)毁损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收治的105例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疼痛及感觉缺失区对应的皮节,采用颈髓DREZ毁损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行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内容为疼痛数字评分(NRS),以疼痛改善率[(术前NRS-术后NRS)/术前NRS×100%]评估患者疗效;其中改善率>75%为优秀,50%~75%为良好,≤50%为差。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影响患者疗效的临床因素。结果105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并发生症包括:手术同侧下肢麻木33例(31.4%)、下肢深感觉障碍20例(19.0%)、下肢无力9例(8.6%),手术对侧肢体麻木5例(4.8%),硬脊膜漏1例(1.0%);无一例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和感染。10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7.3±25.5)个月(10~144个月)。至末次随访,105例患者疼痛的中位改善率(上、下四分位数)为100%(60%,100%);其中,74例(70.5%)为优秀,9例(8.6%)为良好,22例(20.9%)为差。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损伤原因、疼痛出现的时间、疼痛形式、性质及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疗效均无影响(均P>0.05),而病程和脊髓萎缩程度对疗效有影响(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轻度脊髓萎缩是影响患者疗效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952,95%CI:4.171~2207.414,P=0.004)。结论DREZ毁损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较好且多较持久;同时有轻度脊髓萎缩的患者手术疗效较好。
刘芮村倪兵胡永生张晓华任志伟郭松舒伟朱宏伟杜涛李勇杰
关键词:臂丛神经外科手术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
目的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是一种可调节,非破坏性的神经调制方法,近年来凭借其手术的微创性,疗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治疗,国内多家单位近年陆续开...
朱宏伟陶蔚马腾倪兵郭松李勇杰
关键词:脊髓电刺激顽固性疼痛
文献传递
基于DEU理念的“微病房”教学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基于实习专用病房(dedicated education units, DEU)理念的"微病房"教学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21级22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作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2022级24名学员作为观察组, 采用基于DEU理念下的"微病房"教学。比较两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成绩、临床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采用SPSS 21.0进行卡方检验、Z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学员出科操作技能[(190.63±4.35)vs.(86.79±4.82)]及病例分析成绩[(190.54±5.06)vs.(86.13±5.35)]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培训后开阔思想、统筹思维、求知欲及认知成熟度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对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带教教师、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满意的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DEU理念的"微病房"教学应用于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 可有效提高培训学员临床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 培养其专科临床思维, 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改善培训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郭松任志伟胡永生庄平李建宇
关键词: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基于纤维束示踪技术的丘脑Vim核可视化定位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探讨纤维束示踪技术定位丘脑腹中间核(Vim)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0例需行丘脑Vim核细胞刀毁损术的原发性震颤患者,术前采集60个方向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资料,应用美敦力S7神经导航进行纤维束重建及术前计划。通过对锥体束、内侧丘系及齿状红核丘脑束(DRT)进行纤维束示踪,可视化定位Vim核靶点位置。对比其与常规方法得到的Vim核靶点坐标,通过术中宏刺激判断靶点感觉及运动阈值,验证靶点坐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Fahn震颤评分;术后复查毁损灶位置。结果 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9岁,前后联合(AC-PC)长度为(23.6±1.5)mm,第三脑室半径为(2.6±0.8)mm。常规靶点坐标,x:(14.1±0.8)mm,y:(-5.9±0.4)mm;DTI靶点坐标,x:(14.6±0.8)mm ,y:(-5.7±1.0)mm 。4例患者不同方法得到靶点坐标相差≥1.5 mm。全部患者先按常规靶点穿刺,其中2例患者因感觉阈值异常,与DTI靶点坐标完全一致,术中调整后效果良好。患者手术前后的Fahn震颤评分比较,平均改善率为80.1%。结论 基于纤维束示踪技术的可视化靶点定位方法对于Vim核位置变异较多的情况具有可行性,可增加丘脑Vim核靶点定位的准确率。
任志伟李建宇赵倬翎卢洁张苗孙峥张默胡永生李骏驰郭松
关键词:原发性震颤立体定向手术弥散张量成像丘脑腹中间核
脊髓电刺激治疗罕见高位截肢后疼痛
背景脊髓电刺激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有效方法,在欧美已广泛使用。近年来,国内多家单位开展此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疼痛。但国内外罕见脊髓电刺激治疗高位截肢后疼痛的报道。资料和方法患者,彭XX,男性,50岁,7年前车祸导致高位...
朱宏伟陶蔚马凯郭松倪兵李勇杰
关键词:脊髓电刺激
文献传递
奥曲肽治疗生长激素垂体腺瘤引起的头痛1例报道被引量:1
2013年
病例资料: 付某,女,54岁,主因"头部剧烈疼痛8年余"于2012年6月21日入院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枕部疼痛,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随后波及至同侧额颞顶部,枕部仍为持续性、刀割样疼痛,额、顶、颞部为持续性胀痛,2年前疼痛又波及至右肩部;1年前出现左枕、颞、顶部疼痛,每次为先右侧疼痛发作,后出现左侧疼痛。患者自诉近几年来面容变化较大,
崔玲伟马腾郭松乔梁谢卫东朱宏伟李勇杰
关键词:垂体腺瘤生长激素持续性胀痛剧烈疼痛头痛枕部疼痛
帕金森病患者僵直迟缓症状神经元电活动特点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僵直迟缓症状的神经元电活动特点。方法 25例僵直迟缓为主征的PD患者接受立体定向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术中通过微电极记录技术采集神经元电活动。应用单细胞分析方法,峰间隔分析方法分析神经元放电的频率和形式,应用功率谱分析方法分析神经元放电周期节律。结果分析了180个信号稳定的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为(40.6±22.3)Hz;有35.6%(n=64)神经元有周期节律性放电,放电周期节律在β节律内。结论β节律的神经元周期节律性电活动可能和PD僵直迟缓症状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关。
郭松李建宇胡永生任志伟张宇清李勇杰庄平
关键词:帕金森病丘脑底核微电极记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