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智年

作品数:245 被引量:288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6篇专利
  • 5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4篇农业科学
  • 16篇经济管理
  • 9篇生物学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电子电信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67篇甘蔗
  • 44篇蔗种
  • 43篇种茎
  • 41篇甘蔗种植
  • 30篇基因
  • 16篇排种
  • 16篇培土
  • 15篇施肥
  • 14篇播种
  • 13篇栽培
  • 12篇种植机
  • 11篇植物
  • 11篇下种
  • 11篇基因表达
  • 11篇包衣
  • 10篇旋耕
  • 10篇精量播种
  • 10篇播种机
  • 9篇培土机
  • 8篇精量播种机

机构

  • 218篇广西农业科学...
  • 52篇广西作物遗传...
  • 18篇广西大学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福建农业职业...
  • 2篇贺州学院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244篇邓智年
  • 173篇吴凯朝
  • 161篇王维赞
  • 155篇庞天
  • 152篇徐林
  • 144篇李毅杰
  • 130篇刘晓燕
  • 130篇张荣华
  • 123篇黄成丰
  • 78篇李杨瑞
  • 57篇魏源文
  • 48篇李松
  • 43篇黄诚梅
  • 39篇罗亚伟
  • 32篇曹辉庆
  • 29篇谭芳
  • 22篇梁阗
  • 20篇罗海斌
  • 20篇梁强
  • 17篇黄海荣

传媒

  • 13篇南方农业学报
  • 10篇广西农业科学
  • 5篇广西糖业
  • 3篇中国糖料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作物杂志
  • 2篇甘蔗糖业
  • 2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蔬菜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中国果树
  • 1篇饲料工业
  • 1篇中国种业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18篇2023
  • 31篇2022
  • 44篇2021
  • 50篇2020
  • 35篇2019
  • 11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2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甘蔗深松开行施肥一体机
本发明涉及甘蔗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甘蔗深松开行施肥一体机,包括:固定架、活动架、深松犁、开行器以及带有搅拌桨和旋转盘的施肥器。本发明通过固定架与活动架将深松犁,开行器与施肥器集成起来,利用活动架的摆动,可将开行器...
庞天覃建才王维赞邓智年李毅杰黄成丰张荣华吴凯朝徐林刘晓燕覃文宪
文献传递
一种甘蔗田间种茎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甘蔗田间种茎制作方法,包括:场地选择,设备搭建,砍收搬运,切种,计数统计,浸泡包衣,堆放入库筐,数据分析等步骤。本发明中的甘蔗田间种茎制作方法能够机动灵活利用种茎生产线,可以根据不同甘蔗品种...
王维赞吴凯朝庞天李毅杰邓智年徐林刘晓燕张荣华翁梦苓覃建才黄成丰覃文宪
甘蔗套种马铃薯机械化栽培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甘蔗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甘蔗套种马铃薯机械化栽培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甘蔗养分吸收的影响,为该套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甘蔗单作(对照)和甘蔗套种马铃薯2种栽培模式,每种种植模式分为根际区和非根际区进行土壤采集,即甘蔗单作区的根际土、非根际土及甘蔗套种区的根际土、非根际土。利用传统测定方法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2种栽培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甘蔗养分吸收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结果】与甘蔗单作相比,套种区甘蔗根际土的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93%、12.32%、6.40%和8.92%(P<0.05,下同);非根际土的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0.50%、56.01%、48.31%和51.52%;套种区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套种区土壤的真菌Shannon、ACE和Chao1指数显著高于单作区,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单作区;土壤细菌Shannon、Simpson、ACE和Chao1指数则与单作区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套种提高了土壤细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及真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毛霉菌门(Mucoromycota)和其他未知真菌类群的比例,降低了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杆菌属门(Patescibacteria)及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比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速效钾、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的影响较大,其中土壤细菌群落中的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分别与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绿弯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分别与土壤容重和土壤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土壤真菌群落中的子囊菌门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担子菌门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套种显著降低了苗期甘蔗对磷和钾的吸�
刘晓燕梁强庞天李毅杰徐林吴凯朝邓智年宋修鹏李杨瑞王维赞
关键词:甘蔗马铃薯套种机械化微生物多样性
一种双芽段甘蔗简易排种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播种机械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双芽段甘蔗简易排种装置,包括带轮子及连接部的车体,所述车体中部设有方形储种框,所述储种框后侧下方设有出种口,所述出种口处设有向车体后方延伸的出种部,所述出种部包括由出种口向...
梁强吴海标李毅杰梁光凤李翔林善海李长宁王泽平刘晓燕谢金兰王维赞邓智年李杨瑞罗霆
文献传递
一种果蔗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果蔗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育苗;(2)平整土地;(3)竖抗风立柱;(4)施肥;(5)起种植垄;(6)喷除草剂;(7)盖膜;(8)打栽植孔;(9)种苗移栽;(10)田间管理。...
张荣华李松刘俊仙卢曼曼谭芳刘红坚刘丽敏王维赞邓智年庞天何毅波
文献传递
一种甘蔗种茎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切割装置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甘蔗种茎切割装置,包括机架、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主动转轴上间设有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第三切刀和第四切刀,从动转轴上间设有第五切刀和第六切刀,第五切刀设于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之间,...
梁强王泽平李翔李毅杰李长宁刘晓燕谢金兰王维赞邓智年李杨瑞林善海梁光凤罗霆
文献传递
乙烯利调控甘蔗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AFLP研究体系的建立
乙烯作为一种内源激素,对甘蔗生长过程中的发芽、分蘖、糖分积累、成熟及抗病抗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分别以叶面喷施乙烯利和清水的新台糖16号为材料,通过RNA分离、cDNA合成、酶切、连接、PCR扩增及电泳分析等...
魏源文邓智年胡春锦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乙烯利基因差异表达CDNA-AFLP技术分子机理
文献传递
一种移动式甘蔗田间种茎生产装置
实用新型涉及甘蔗种茎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甘蔗田间种茎生产装置,包括:主架,安装在主架上的主传送带,与主架连接的牵引框,固定在主架两侧的切种机,与切种机连接并能够翻转的原料架,切种机上的切蔗板、锯片、保护盒和...
庞天李毅杰吴凯朝王维赞徐林刘晓燕邓智年张荣华翁梦苓覃建才黄成丰覃文宪
文献传递
一种甘蔗实生苗培育大棚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一种甘蔗实生苗培育大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包括框座及顶架,所述顶架铺设有第二保温膜,所述第二保温膜通过卷收机构铺设在所述顶架上,以使所述第二保温膜能够对所述顶架进行遮挡或打开。所述棚体内的地面上设...
邓宇驰吴建明王伦旺李长宁宋修鹏邓智年贤武经艳黄海荣唐仕云李翔谭芳
文献传递
一种甘蔗跨行转盘抛土式培土管理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甘蔗种植机械领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甘蔗跨行转盘抛土式培土管理机,包括:机架,分设于机架两侧且转向与设备的行进方向相垂直的第一抛土盘和第二抛土盘,设于各抛土盘上的抛挖刀,设于抛土盘后放的挡土板,施肥装置,施...
庞天李毅杰吴凯朝徐林刘晓燕王维赞邓智年张荣华翁梦苓覃建才黄成丰覃文宪
文献传递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