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志健

作品数:30 被引量:547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9篇结石
  • 13篇肾镜
  • 13篇经皮肾镜
  • 12篇输尿管
  • 12篇尿管
  • 12篇取石
  • 12篇取石术
  • 11篇软镜
  • 11篇肾镜取石术
  • 11篇输尿管软镜
  • 11篇经皮肾镜取石
  • 11篇经皮肾镜取石...
  • 10篇碎石
  • 9篇肾结石
  • 8篇碎石术
  • 6篇术后
  • 6篇钬激光
  • 5篇钬激光碎石
  • 5篇钬激光碎石术
  • 5篇激光碎石

机构

  • 26篇广州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30篇赵志健
  • 20篇钟文
  • 18篇曾国华
  • 17篇吴文起
  • 10篇曾国华
  • 7篇刘旸
  • 6篇刘永达
  • 6篇陈文忠
  • 6篇曾滔
  • 5篇麦赞林
  • 4篇秦景
  • 3篇刘陈黎
  • 3篇朱玮
  • 3篇李佳胜
  • 3篇崔泽林
  • 2篇贾建业
  • 2篇陈文忠
  • 2篇马金香
  • 2篇袁坚
  • 1篇杨凤泉

传媒

  • 8篇临床泌尿外科...
  • 7篇中华泌尿外科...
  • 4篇微创泌尿外科...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9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PCNL治疗简单和复杂肾结石的回顾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研究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简单和复杂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MPCNL治疗5 761例(41.2%)简单肾结石和8 223例(58.8%)复杂肾结石的临床资料,对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复杂性结石患者结石较大(1 763.0 ∶1 018.6 mm2,P<0.05).简单肾结石患者手术时间较短(72.4~28.4∶90.4~41.9 min,P<0.001),更少使用多通道取石(1.9%∶20.7%,P<0.001),血红蛋白下降较少(12.3±10.7∶14.4±11.6)g/L,(P<0.001).在患者接受的首次取石术中,简单肾结石获得更高的结石清除率(77.6%∶66.4%,P<0.05).但患者在接受二期手术治疗后简单肾结石和复杂肾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3%∶80.1%,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17%∶26.32%,P>0.05)和输血率(2.2%∶3.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复杂肾结石中,肾血管栓塞较简单肾结石多(0.28%∶0.67%,P<0.05).结论:MPCNL是治疗复杂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术式,两组结石清除率无差异,但复杂结石组手术时间长,所需通道多,且出血栓塞更多.
杨璧铖赵志健钟文麦赞林吴文起袁坚曾国华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肾结石
雌激素与肾结石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男性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但女性病人在绝经期后发病率明显升高。关于肾结石发病率在性别差异的问题,近10年来的研究多集中在性激素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主要采用草酸钙结石的动物模型初步阐述了性...
赵志健
关键词:肾结石雌激素发病机制性别差异
文献传递
超细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2023年
目的:报告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对比分析7.5Fr和9.2Fr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60例肾结石患者纳入本RCT,以1∶1的比例分别进入7.5Fr组或9.2Fr组,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 RIRS)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术后感染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结石大小等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Fr组和9.2Fr组患者中,分别有11例和8例首次置入12/14Fr输尿管通道鞘(ureteral access sheath, UAS)失败,但前者均成功置入10/12Fr的UAS完成手术,后者置入内支架二期手术,因此7.5Fr组手术成功率高于9.2Fr组(100%vs 90%,P=0.004)。7.5Fr组手术时间较9.2Fr组更短[(35.6±9.4) min vs(45.1±11.4) min,P<0.001],灌注液使用量更少[(1 353.9±283.8) mL vs(2 274.5±865.2) mL,P<0.001]。9.2Fr组术后发热率高于7.5F组(16.25%vs 6.25%,P=0.045),2组术后尿源性脓毒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vs 2.5%,P=0.316)。7.5Fr组术后结石清除率高于9.2Fr组(93.75%vs 83.75%,P=0.045)。2组住院时间[(1.1±0.4) d vs.(1.2±0.6) d,P=0.689]以及其他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最新研发的7.5Fr超细输尿管软镜能够在无法插入常规UAS时,有机会使用更细的UAS,保障了手术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保持RIRS术中良好的视野,所需灌注液减少,具有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和更低的术后发热率。
钟文朱玮赵志健曾国华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
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31例肾结石的初步体会被引量:120
2014年
目的 报道一种命名为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PCNL,SMP)的新技术,并探讨其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适应证及安全性. 方法 SMP技术利用外径为7F、工作通道为3.3F超细肾镜,通过10~12 F带吸引功能的peel-away鞘,采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机击碎结石,并借助负压吸引器将碎石屑经带吸引功能的peel-away鞘吸到碎石收集瓶.2013年4-7月采用SMP技术治疗肾结石31例,其中儿童5例、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和/或软性输尿管镜治疗失败11例、孤立肾3例.结石位于下盏、中盏、上盏、肾盂、肾盂合并下盏、肾盂合并输尿管上段分别为12、2、1、7、6、3例.结石最大直径(1.9±0.6) cm. 结果 单通道28例,双通道3例.手术时间25~140 min,平均(54±30)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2.2±9.5) g/L.术后第1天结石清除率为94%(29/31),其中1例需二期SMP取石,1例上盏残留结石直径0.5 cm,需要ESWL辅助治疗;1个月总结石清除率达100%.2例(6%)出现术后发热,无需输血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8±0.8)d.31例术后均未留置肾造瘘管,27例术后无须留置双J管,2例患者因需要同时处理同侧输尿管中段和下段结石留置输尿管外支架管24 h,2例因同时行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内切开留置双J管8周. 结论 SMP治疗小于2 cm肾结石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儿童肾结石、PCNL术后残留平行盏结石和ESWL及软镜治疗失败肾结石的治疗.
曾国华万肖蓬陈文忠刘永达赵志健钟文吴文起
关键词:肾结石碎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二期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孤立肾复杂性结石的疗效研究被引量:41
2013年
目的探讨一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联合二期输尿管软镜手术(retrogradeintra—renalsurgery,RIRS)治疗孤立肾复杂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1例孤立肾鹿角形结石或多发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19~76岁,平均45岁。其中先天性孤立肾3例,对侧。肾切除孤立肾9例,功能性孤立肾9例。鹿角形结石13例,多发性结石8例。结石最大径3.8~6.8cm,平均4.6cm。全麻下,行C臂x线定位下PCNL,采用第四代EMS超声碎石系统碎石。术后常规留置6F双J管及肾造瘘管。术后1d复查KUB及CT评估残留结石部位及大小。PCNL术后3~30d行RIRS。全麻下,先取截石位,拔除双J管,在C臂x线引导下置入斑马导丝及12~14F输尿管软镜鞘。采用OlympusP5纤维软镜或者电子软镜及200μm钬激光光纤(8~20w)碎石。对于〈2cm残留结石,粉碎后自行排出或套石篮取出。对于〉2cm的残留结石,以钬激光击碎结石后,用套石篮将较大的碎石片转移至肾盂,改俯卧位,行二期PCNL取石,术后均留置双J管。术后1d复查KUB,术后1~2d拔除肾造瘘管,2~3周拔除双J管。术后3个月复查KUB或CT,评估结石清除率。结果本组21例PCNL中采用单通道18例,双通道2例,3通道1例。手术时间45~175min,平均95min。残留结石大小1.0~3.512m,平均1.9cm。结石残留在下盏7例、上盏及下盏4例、中盏及下盏6例、上中下盏均残留4例。PCNL术后发热2例,1例迟发性出血患者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愈。RIRS手术时间35~95min,平均72min。RIRS术后1d结石清除率为85.7%(18/21)。3例残留结石患者中,1例经二期PCNL、2例经ESWL治疗后,结石清除率95.2%(20/21)。2例RIRS术后发热和输尿管石街形成,采用输尿管硬镜取石术治愈。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肌酐为88~230μmol/L,平�
曾国华赵志健钟文陈文忠吴文起
关键词:孤立肾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软镜鹿角形结石
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观察(附2例报告)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Micro-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icro-PCNL)治疗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5月行micro-PCNL术的2例患者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下盏结石,大小分别为1.2cm和1.6cm,均有ESWL及输尿管软镜治疗失败史。采用F4.85可视穿刺针(all-seeingneedle)在X线引导下从下盏入路穿中目标盏,并直视下结合钬激光进行碎石。结果:2例患者穿刺均由下盏入路,手术时间分别为45min和55min,术后均未留置造瘘管。术后无感染、发热及出血、疼痛、尿液外渗,无输尿管石街形成等并发症。术后分别于24h、48h出院。术后4周CT复查,2例患者均无结石残留。结论:micro-PCNL治疗2cm以下肾结石安全有效,尤其可作为ESWL及输尿管软镜治疗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性治疗方法。
曾国华赵志健钟文吴文起陈文忠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移植术后尿路梗阻的腔内治疗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尿路梗阻的腔内治疗,并介绍一种选择性开展的“顺行经皮肾穿刺全尿路引导技术”。方法 43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因尿路梗阻(输尿管狭窄合并肾积水24例,尿路结石合并或不合并输尿管狭窄19例)接受腔内治疗。先尝试逆行途径,失败则行“顺行经皮肾穿刺全尿路引导技术”,必要时建立18Fr通道顺行或结合逆行镜下手术。结果 43例患者中有9例(20.9%)患者顺利直接通过逆行输尿管镜手术,28例(65.1%)患者建立18Fr经皮肾通道顺行处理,6例(14.0%)患者采用“顺行经皮肾穿刺全尿路引导技术”处理。手术时间(72.0±16.0)(45~95)min。术后结石清除率89.5%(17/19);32例存在输尿管狭窄:6例(6/32,18.8%)一次扩张置管2个月后顺利拔除内支架,18例(56.3%)行狭窄扩张并留置内支架2或3次后积水稳定,5例(15.6%)需要长期反复留置内支架引流,3例(9.4%)留置肾造瘘管引流。结论 腔内微创治疗成为肾移植术后尿路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顺行经皮肾穿刺全尿路引导技术”为逆行操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避免了顺行经皮肾带来的出血等风险,尤其是结合输尿管软镜,使得移植肾尿路结石能够在尽量小的创伤下得到有效的处理。
钟文赖贺赵志健陈文忠曾国华
关键词:尿路梗阻肾移植腔内治疗
我国农村地区成年居民尿石症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我国农村地区成年居民尿石症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2013年5月~2014年7月在我国进行的中国成年人群尿石症横断面调查资料,包括泌尿系超声检查、问卷调查及血、尿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我国农村地区成年居民尿石症的患病相关因素。结果:农村地区共抽样6 614人,其中有效样本4 837人,有效应答率为73.13%,包括男2 012人(41.60%),女2 825人(58.40%),平均年龄(50.23±15.72)(18~95)岁。诊断尿石症患者385例,患病率7.9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8.35%(168/2 012),女性患病率为7.68%(217/2 825)。二分类Logistic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长,肉类及动物内脏类摄入增加,结石家族史和血胆固醇升高是尿石症的危险因素。收入增加,食醋及豆类制品摄入增加是尿石症的保护因素。结论:尿石症是我国农村地区成年居民常见疾病,目前影响约十分之一的农村人口。一些饮食习惯包括食醋及豆类制品摄入增加可降低尿石症患病风险。
陈思麦赞林吴文起赵志健刘旸曾涛麦新曾国华
关键词:尿石症
孤立肾鹿角形结石的联合治疗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报告联合经皮肾镜取石(PCNL)及输尿管软镜碎石(RIRS)治疗孤立肾鹿角形结石的经验。方法:35例孤立肾鹿角形结石患者结石大小(1 210.6±78.1)mm2,一期PCNL术后使用RIRS处理残留结石,统计分析手术结果和并发症。结果:PCNL平均手术时间为(75.4±19.2)min,RIRS平均手术时间(63.5±17.4)min。PCNL及RIRS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分别是(28±10)和(12±6)g/L。PCNL术后3例患者(8.6%)输血,1例患者(2.9%)因出血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最终结石清除率为85.7%。结论:一期PCNL取出孤立肾鹿角形肾结石的大部分结石,随后采用RIRS处理残留结石,可以达到较高的结石清除率,减少因多通道带来的出血等并发症。
钟文赵志健曾国华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取石术鹿角形结石孤立肾
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2
2015年
目的:评价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12月采用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466例肾结石患者的资料。结石最大径为(23&#177;16) mm。评估结石清除率( stone free rate,SFR)、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重复治疗率。结果466例手术时间(33.5&#177;18.8) min,住院天数(2.3&#177;2.0) d。一次软性输尿管镜术后SFR为67.6%(315/466)。20例(4.3%)接受了≥2次治疗,466例共行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493次,平均1.06次/人。术后3个月总SFR为69.5%(324/466)。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4%(67/466),其中输尿管假道形成5例,输尿管穿孔3例,石街形成9例,肾周血肿1例,术后发热50例(10.7%),其中尿脓毒血症16例(3.4%)。当结石最大径≤10、11~20、21~30、31~40、>40 mm时,一次软性输尿管镜术后 SFR 分别为97.0%(65/67)、84.2%(160/190)、63.1%(70/111)、29.2%(14/48)、12.0%(6/50)(P <0.001),术后发热率分别为1.5%(1/67)、9.5%(18/190)、13.5%(15/111)、14.6%(7/48)、18.0%(9/50)(P=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尿白细胞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术后发热率分别为19.3%(27/140)和7.1%(23/326)(P<0.001),术前尿培养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术后发热率分别为22.0%(22/100)和7.7%(28/36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但随着结石直径增大,SFR降低,术后发热率增高。
曾国华李佳胜赵志健刘陈黎刘旸曾滔刘永达陈文忠吴文起
关键词:肾结石结石清除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