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峰
- 作品数:17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观遗传改变被引量:5
- 2010年
- 表观遗传改变是指不涉及DNA序列变化但影响细胞基因表达的一些可遗传的改变,主要包括DNA启动子的甲基化和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表观遗传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多种表观遗传相关分子共同参与下,组蛋白氨基酸残基去乙酰化或甲基化,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使各种转录因子无法与DNA结合而导致抑癌基因失活。目前已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存在多种抑癌基因的表观遗传改变,也存在着表观遗传调节蛋白PcG的表达异常,这些都与MDS的进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提示了它们可作为新的疾病标志物应用于临床。本文就MDS的存在的表观遗传改变分子机制、抑癌基因失活和PcG蛋白异常作一综述。
- 许峰李晓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NA甲基化PCG蛋白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SDF-1/CXCR4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无效造血和高风险MDS向白血病转化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2例初发MDS患者(15例低危,7例高危)以及7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情况,同时以8例增生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在低危MDS组[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评分≤1.0]骨髓内CD34+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高危MDS组(IPSS评分≥1.5)(21.33%比7.27%,P<0.01),同样低危MDS组骨髓内CD34+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白血病组(21.33%比7.53%,P<0.01)。进一步检测CD34+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情况,发现低危MDS组CD34+细胞CXCR4表达明显低于高危MDS组(10.42比16.97,P=0.014)和白血病组(10.42比20.26,P<0.01)。低危MDS组CD34+细胞CXCR4表达与对照组差异之间则无统计学意义。ELISA法检测骨髓血浆SDF-1水平,各组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MDS组中CD34+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与CD34+细胞的凋亡率存在负相关性(r=-0.512,P=0.005)。结论:推测检测CD34+细胞表面的CXCR4以及CXCR4表达水平的有助于判断MDS的预后和转归。
- 杨瑞郭娟许峰赵佑山张曦常春康李晓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凋亡白血病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遗传学异常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造血细胞(HC)及经分离所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其是否同时受累并参于MDS的发病及进展。收集我院血液科收治初诊的22例MDS患者及7例体检者(正常对照)骨髓,建立贴壁培养体系,分离并体外扩增BMMSC。根据形态学特征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的表面抗原进行鉴定,初步分析MDS患者的BMMSC的细胞特征。进一步对HC和BMMSC同时进行胰酶-Giemsa技术(GTG)显带,根据ISCN(2005)要求,进行核型分析,并比较两者间的细胞遗传学特征。结果表明,本研究组成功建立了体外培养分离扩增体系。经光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鉴定证实,MDS患者的BMMSC具有典型的细长纺锤形的形态学特征及表达CD29、CD73、CD90,不表达CD34、CD45非造血细胞的抗原特征。MDS患者BMMSC也存在细胞染色体畸变(64%),以染色体物质不平衡畸变多见,尤其是缺失较为多见(92%),其中克隆性缺失7例,占50%。研究发现有高比例的随机丢失,不排除是其遗传学不稳定性的特征。HC与BMMSC间没有出现完全一致的畸变类型,HC正常核型的MDS患者中有5例存在畸变(33%),畸变率显著低于HC异常核型患者(92%)。结论:MDS患者BMMSC存在细胞遗传学异常。染色体物质不平衡畸变可能是其遗传学不稳定的标记,非造血起源的BMMSC显示有别于HC的畸变类型,提示两者遗传易感性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研究BMMSC在MDS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该疾病生物学特征,为MDS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 宋陆茜郭娟贺琪许峰杨莲萍李晓常春康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间充质干细胞细胞遗传学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异常克隆细胞起源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异常克隆细胞的起源,即MDS患者骨髓CD34+CD38-造血干细胞和CD34+CD38+祖细胞中是否存在恶性克隆细胞及其比例。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MACS)分选9例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8三体4例,含有8三体的复杂核型1例,5q-2例,含有5q-的复杂核型1例,5q-合并8三体1例)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的CD34+CD38-细胞和CD34+CD38+细胞,分别涂片;然后在上述涂片上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比较CD34+CD38-和CD34+CD38+两群细胞中异常克隆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发现,这两群细胞均有异常克隆累及,但CD34+CD38-干细胞中异常克隆的比例(41.8±8.4)%低于CD34+CD38+祖细胞(72.4±7.7)%(p<0.001),而在有核细胞检测的异常克隆细胞比例为(70.8±9.2)%。结论:提示MDS患者中5q-和+8异常克隆均可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阶段,而在祖细胞阶段异常克隆占优势。
- 张青霞李晓贺琪吴凌云许峰张征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PTPN11基因表达及突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PTPN11基因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BR Green染料标记定量PCR分析123例MDS患者和30例良性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TPN11mRNA表达;同时采用基于Miseq平台的二代测序法检测上述患者PTPN11全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与良性对照相比,MDS患者PTPN1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09)。按照WHO分类,低危和高危MDS患者PTPN11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对照(P=0.001;P=0.005),然而低危和高危MDS患者之间PTPN11表达无差别;按照IPSS-R预后分类,较低危、中危和高危MDS患者PTPN11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对照(P=0.001;P=0.006;P<0.001),而高危MDS患者PTPN11表达水平高于较低危和中危MDS患者(P=0.003;P=0.004)。根据对照组PTPN11基因表达水平平均值加两个标准差,将MDS患者分为PTPN1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临床分析显示PTPN11高表达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骨髓增殖度、IPSS-R积分风险以及白血病转化率显著高于PTPN11低表达组(P=0.001;P=0.016;P=0.014;P<0.001)。生存分析显示,与PTPN11低表达组患者相比,PTPN11高表达组患者呈现相对缩短的总生存时间(P=0.052)以及明显缩短的无白血病生存时间(P=0.017)。二代测序揭示123例MDS患者存在3例(2.4%)PTPN11突变,均为错义突变(1例p.A72V和2例p.D61V),3例均为RAEB-2患者且最终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生存时间均未超过18个月。结论:MDS患者PTPN11基因表达水平增高,预示患者较高的肿瘤增殖度和白血病转化风险;MDS患者PTPN11基因突变频率较低,一旦发生预后较差。
- 周立宇许峰吴凌云贺琪张征李晓常春康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因表达突变预后
- SDF-1/CXCR4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生物学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本研究主要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白血病患者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细胞凋亡、迁移和黏附中的作用及相关的信号转导。选取37例初发MDS患者〔低危组(IPSS≤1.0)22例,高危组(IPSS≥1.5)15例〕、10例初发白血病患者及14例良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34+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水平及CD34+细胞的凋亡情况。选取4例低危MDS患者和5例高危MDS患者,通过微孔细胞迁移实验检测SDF-1对细胞的趋化作用。通过CCK-8法检测SDF-1对细胞之间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危MDS组骨髓内CD34+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高危MDS组(21.33%vs 7.27%,p<0.001),同样低危MDS组骨髓内CD34+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白血病组(21.33%vs 7.53%,p<0.001),未发现CD34+细胞的凋亡率与患者年龄性别有相关性。SDF-1能够促进高表达CXCR4患者的细胞黏附于基质细胞并能诱导该细胞的迁移,诱导细胞形态发生极化,上述作用可以被G蛋白抑制剂pertussis toxin、PI3K抑制剂wortmannin及CXCR4拮抗剂AMD3100明显抑制;而对低表达CXCR4的患者细胞则无上述抑制作用。结论:SDF-1/CXCR4通过PI3K信号通路提高细胞的迁移及黏附能力,发挥抗凋亡作用,上述作用可以被PI3K途径抑制剂和G蛋白抑制剂所阻断。
- 杨瑞浦杰郭娟许峰张征赵佑山张曦顾树程常春康李晓
- 关键词:SDF-1/CXCR4AMD3100PERTUSSISTOXINWORTMANNIN
- Rigosertib对白血病细胞系HEL和K562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Rigosertib对白血病细胞系HEL和K562细胞的凋亡、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igosertib梯度浓度作用于HEL和K562细胞,采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ST-1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胞内染色检测胞内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Rigosertib明显诱导HEL和K562细胞凋亡且呈现时间依赖性(r=0.997)和剂量依赖性(r=0.987);以低剂量Rigosertib浓度(0.5μmol/L)分别作用于HEL和K562细胞6-54 h,明显抑制HEL和K562细胞增殖,诱导HEL和K562细胞阻滞于 G_0/M期, G_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Rigosertib激活胞内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 3和cleaved PARP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增殖蛋白BCL-2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此外Rigosertib明显抑制AKT、磷酸化AKT(S473)和磷酸化GSK-3α/β(S21/9)的表达。结论:Rigosertib诱导白血病细胞系HEL和K562细胞凋亡,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阻滞,其抗肿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AKT-GSK信号通路而实现的。本研究为rigosertib进一步应用于临床前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许峰常春康李晓贺琪吴凌云张征
- 关键词:K562细胞系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巨噬细胞百分比异常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所占比例,并分析其与Th细胞、IPSS积分及骨髓CD34+细胞比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CD14、CD68标记巨噬细胞,以CD3、CD8、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ukin,IL-4)标记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7例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以及Th细胞活化情况,另设8名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1)低危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为1.56%±0.22%,显著高于高危MDS患者(0.20%±0.07%)(P<0.001)及正常对照者(0.62%±0.09%)(P<0.001)。(2)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与Th1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434,P<0.01)。(3)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百分比与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IPSS)呈负相关(r=-0.532,P<0.001),同时也与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457,P<0.01),与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成负相关(r=-0.398,P<0.01),与骨髓CD34+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324,P<0.05)。结论:低危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增加,并可能导致了Th1细胞的异常激活;检测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百分比可能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 宋丹丹常春康郭娟许峰赵佑山吴凌云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噬细胞
- SKM-1细胞地西他滨耐药机制中hENT1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观察干扰1型平衡核苷转运体(human equilib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s 1,hENT1)表达后,地西他滨(DAC)对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系SKM-1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去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病毒干扰技术沉默SKM-1细胞中hENT1,采用RT-PCR方法检测靶细胞内hENT1 mRNA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DAC(0.5、1、5 μmol/L)作用24、48及72 h对hENT1沉默SKM-1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法观察DAC诱导的凋亡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p15^INK4B去甲基化水平,分析hENT1沉默后DAC的去甲基化作用.结果 hENT1干扰组hENT1 mRNA表达水平(0.253±0.030)相对于对照组(1.000±0.091)显著降低(P<0.01);经0.5、1、5μmol/L DAC作用24、48及72 h后,相对于同时期对照组,hENT1干扰组的增殖抑制率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5 μmol/L DAC作用72 h最为明显,hENT1干扰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9.41±4.02)%和(33.03±2.47)%(P=0.007);hENT1干扰组Caspase-3的剪切体水平及Annexin Ⅴ+细胞比例减少,并且p15^INK4B去甲基化水平也显著降低.结论 hENT1沉默后SKM-1细胞对DAC诱导的凋亡及去甲基化作用敏感性下降.
- 史文慧吴凌云郭娟许峰常春康李晓
- 关键词:地西他滨抗药性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在MDS患者骨髓CD34阳性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4^+细胞表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IGF-IR)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8例正常对照及100例MDS患者CD34^+细胞表面IGF-IR的表达。结果:100例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IGF-IR的平均表达率为(41.0±28.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中的IGF-IR表达率(4.3±1.8)%(P<0.0001),其中22例高危组患者CD34^+细胞IGF-IR表达率较低危组(78例)明显增高[(66.5±27.8)%vs(34.5±24.9)%](P<0.0001);23例有染色体异常患者的CD34^+细胞的IGF-IR表达率较染色体正常组患者(77例)明显增高[(56.0±30.9)%vs(36.9±26.2)%](P<0.01)。结论:IGF-IR在MDS患者CD34^+细胞中过度表达,提示IGF-IR可能参与MDS的起源、发生及发展。IGF-IR在高危组及染色体异常组增高更明显,提示IGF-IR可能与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有关,有望为MDS患者的预后与转归的评估提供依据。
- 张青霞贺琪郭娟许峰张征杨莲萍常春康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D34阳性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