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培青

作品数:92 被引量:380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手术
  • 32篇体外循环
  • 32篇外循环
  • 31篇动脉
  • 28篇心脏
  • 26篇主动脉
  • 20篇外科
  • 18篇灌注
  • 13篇停循环
  • 13篇外科手术
  • 12篇心肌
  • 12篇深低温
  • 11篇低温停循环
  • 11篇深低温停循环
  • 8篇动脉弓
  • 8篇心肌保护
  • 8篇血液
  • 8篇主动脉弓
  • 8篇脑灌注
  • 7篇脑保护

机构

  • 83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北京安贞医院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市心肺血...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大同市第三人...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华信医院

作者

  • 92篇董培青
  • 30篇杨璟
  • 23篇管玉龙
  • 22篇何美玲
  • 21篇万彩红
  • 15篇龚庆成
  • 14篇孙衍庆
  • 10篇刘锋
  • 8篇屈正
  • 6篇刘瑞芳
  • 5篇侯晓彤
  • 5篇倪虹
  • 5篇任发成
  • 4篇蔺嫦燕
  • 4篇杜顺平
  • 4篇潘玉春
  • 4篇杨宝会
  • 4篇韩敬梅
  • 4篇赵岩岩
  • 4篇何美玲

传媒

  • 25篇中国体外循环...
  • 2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6篇心肺血管病杂...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北京生物医学...
  • 3篇第七届北京五...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第四届五洲国...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医疗保健器具...
  • 1篇中华医学会麻...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第八届北京五...

年份

  • 3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0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 7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 6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低温停循环经上腔静脉逆行灌注眼底微血管血流观测
2000年
管玉龙董培青杨璟何美玲万彩红杜顺平
关键词:脑保护深低温停循环FFA
主动脉弓外科的历史与发展
回首我国主动脉弓外科的发展体现了如下的进步,首先广大医务人员认知度提高,对群众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各种无创检查法的应用使得患者能得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移植材料的不断创新使之更具生物相容性;外科手术方法的多样化技术更趋娴...
董培青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主动脉弓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可实时、动态的监测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测栓子事件的发生,同时它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强、便于操作及准确性高等特点。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心脏直视手术中脑局部低灌注、微栓等可能是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杨宝会董培青杨璟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体外循环
左心转流预防脊髓缺血损伤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通过建立阻断胸降主动脉所致的脊髓缺血损伤的慢性动物模型,应用诱发电位监测脊髓缺血,研究左心转流技术在胸降主动脉手术中对脊髓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 1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单纯阻断和左心转流组。在左无名动脉以远阻断降主动脉。术中使用诱发电位监测仪连续监测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脊髓功能变化。术后每日记录动物行为学评分。结果单纯阻断组中1只动物后肢轻瘫,其余后肢均截瘫。左心转流组动物恢复顺利,无截瘫发生。单纯阻断组CSEP波幅降低达50%以上,潜伏期延长10%以上,变化与行为学评分一致。结论左心转流较单纯阻断能提供更为良好的脊髓保护作用。
刘锋管玉龙万彩红董培青
关键词:胸降主动脉脊髓缺血截瘫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的灌注流量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Stanfordtype Aaorticdissection,AAAD)手术中的合理灌注流量。方法40例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灌注流量(A)组和改良灌注流量(B)组。监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结束后(T1),最低温时(他),以5ml·kg-1·min-1流量选择性脑灌注时(T3),恢复全身循环3min时(T4),复温10min(T5)和心肺转流(CPB)结束后30min(T6)6个时点大脑中动脉的脑血流速度(Vm)及脑组织氧合指数(TOI)。检测麻醉诱导后(T1)、复温后10min(T5)、停CPB后30min(T6)、术后6h(T7)、术后12h(T8)和术后24h(1、9)的血浆S100蛋白浓度(ng/L)及血乳酸。结果恢复全身循环3min时(T4),双侧大脑中动脉的Vm,A组Vm明显高于B组[左侧:(45.46±8.57)cm/s对(28.72±9.48)cm/s,P〈0.001;右侧:(42.68±6.59)cm/s对(30.94±11.09)cm/s,P〈0.001]。此时点的A组Vm也明显高于其他时间点;T6时点,A组左侧Vm明显低于B组[(29.91±4.64)cm/s对(37.21±6.53)cm/s,P〈0.05]。两组各时间点TOI均在60%以上,无显著降低者(TOI〈35%)。A组S100蛋白T6、T7、T8时点均高于B组,P〈0.05;血乳酸T6时点,高于B组[(4.88±1.62)mmol/L对(3.82±1.48)mmol/L],P〈0.05。A组患者清醒时间较B组长[(7.36±2.86)h对(5.27±3.11)h],P〈0.05。复温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40±18.50)min对(80.21±21.34)min]。结论与传统灌注流量相比,改良灌注流量既可以提供充分脑灌注,又可防止脑过度灌注。
刘锋杨璟董培青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脑保护灌注流量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
自体血逆行预充在体外循环中应用的探讨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通过实施自体血液逆行预充(RAP),观察能否有效降低体外循环(CPB)预充量,提高术中Hct,减少术后异体血输入量及改善临床结果。方法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N1组(RAP组)和N2组(对照组),每组各105例。RAP组在主动脉插管与主动脉管路连接后,开放连接管,使动脉管路中血液缓慢逆行返回,替代出等量的预充液体,存入备用袋中,待膜肺动脉路至主动脉插管处管路完全被血液充满后,钳夹主动脉路。腔静脉插管连接完毕,缓慢开放静脉引流管阻断钳,用静脉血将静脉管路中液体全部替换,同时用泵将等量液体存入备用的袋中。分别监测麻醉后,CPB前(T1)、CPB开始15 min(T2),停CPB后1 h(T3),术后2 h(即返回ICU后2 h,T4)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乳酸(Lac),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 h的输血及术后出血量。结果 RAP组通过RAP减少预充液量(795.09±21.6)ml,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RAP组在T2、T3时Hb、H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ac结果表明,RAP组在T2、T3、T4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术中、术后2 h的输血量RAP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两组间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RAP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稀释,明显提高术中Hct水平,改善术中灌注条件,有效地减少术中及术后输血量。
杨璟何美玲赵岩岩董培青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外科
自体血逆行预充对体外循环期间血液有形成分影响的观察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自体血逆行预充(RAP)技术应用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对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单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RAP组20例;常规预充组(CP组)20例。RAP组于CPB开始前用患者自体血置换出部分预充液。对比两组患者肝素化10 min(T1)、CPB 30 min(T2)、鱼精蛋白中和后10 min(T3)、CPB终止1 h(T4)患者静脉血标本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血小板(Plt)和纤维蛋白原(Fib)等含量以及红细胞比容(Hct)和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术中库存红细胞(悬红)用量。结果 RAP组平均置换预充液量为(663.2±167.4)ml。术中悬红用量RAP组少于CP组(P<0.05)。RAP组患者T2、T3的Hct水平高于CP组(P<0.05)。RAP组RBC计数和Hb含量在T2、T3比CP组高(P<0.01,P<0.05)。Plt计数、FHb含量、Fib和D-dimer水平在各时间点测定值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CPB中采用RAP可减少CPB预充量,降低血液稀释度,减少异体血用量,对血液有形成分无显著损伤性改变。
赵岩岩杨璟董培青
关键词:血液有形成分体外循环
夹层动脉瘤术中脑灌注异常的诊断及处理
200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Standford A型夹层动脉瘤手术时,采用股动脉插管进行体外循环出现脑灌注不良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措施。方法我院1998年5月至2008年5月间325例Standford A型夹层动脉瘤实施外科手术,其中有198例采用股动脉插管进行体外循环,术中有4例(2.02%)发生脑灌注异常。排除其他因素后予以紧急无名动脉插管恢复脑灌注。4例恢复脑灌注的时间分别为75min、14min、24min、16min。继续血流降温到深低温进行手术。2例患者进行了上腔静脉逆行灌注脑保护。结果1例术后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余3例清醒时间为(23.98±23.38)h;2例术后未能脱离呼吸机,另2例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为(34.87±22.81)h。2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其中1例术后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术后7d死亡;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Standford A型夹层动脉瘤采用股动脉插管进行手术时,术中出现脑灌注异常时应及时作出判断,迅速建立脑灌注,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
万彩红杨璟何美玲韩敬梅董培青
关键词:夹层动脉瘤灌注脑部并发症
体外循环中自体红细胞回收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1998年
体外循环中自体红细胞回收的初步应用龚庆成高泉鑫董培青何美玲我们用CelSaver5型自体血液回收装置(简称洗血细胞机)回收心脏手术病人术中所有的出血、渗血及体外循环(CPB)设备管路中剩余的机血,经处理后将浓缩的自体红细胞回输给病人,节约了库血,现报...
龚庆成高泉鑫董培青何美玲
关键词:体外循环红细胞回收自体
自体血回输技术在微创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对红细胞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分为2组(自体血液回输组、对照组),对2组不同时间点的流变学特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术前相比,自体血液回输组洗涤前流变学特性明显升高,经过洗涤处理后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术前、术后3h的流变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输入洗涤后自体血液,对机体全身血液流变学特性无明显负面影响。
杨璟董培青何美玲
关键词:自体血液回收红细胞变形性流变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