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涛
- 作品数:16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征象与灌注参数对周围型小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征象与灌注参数对于周围型小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为周围型小肺腺癌的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先后行MSCT扫描,分析淋巴结转移与CT征象及灌注参数的关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螺旋CT扫描对周围型小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90例直径<3 cm的周围型小肺腺癌中共有2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患者肿瘤位置、肿瘤增强CT值、病灶-肺界面、分叶征、淋巴结边界征象比较(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比例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直径、纵膈或肺门淋巴结短径大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患者MSCT灌注参数血容量(BV)比较(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流量(BF)和强化峰值(PEI)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大、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纵膈或肺门淋巴结短径、低BF值、低PEI值是影响周围型小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纵膈或肺门淋巴结短径、BF值、PEI值联合评估周围型小肺腺癌淋巴结转移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高于各项指标单独评估0.681、0.652、0.644、0.728、0.669、0.661(P<0.05)。结论周围型小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纵隔/肺门淋巴结短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以及灌注参数PEI值、BF值有关,MSCT扫描在判断周围型小肺腺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评估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夏宾朱景瑞谭华伟葛涛白永杰
- 关键词:灌注参数淋巴结转移
-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CT及MRI表现,其中全部病例行X线平片检查,16例行CT检查,12例行MRI检查。结果 2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于长骨14例,骨盆2例,额骨1例,距骨1例,跟骨1例,腰骶椎各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DR平片均表现为膨胀性骨破坏,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行囊状膨胀性骨破坏13例,皂泡状混杂密度2例,腰椎体见有溶骨型破坏1例。其中软组织肿块12例,液液平面8例,MRI主要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6例T1WI上低信号内见混杂信号,5例在T2WI见液平面。结论综合运用多种影像检查方法 ,可提高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并给临床提供更多病变的信息。
- 王福转宫风云葛涛
- 关键词:动脉瘤样骨囊肿X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评估预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脑梗死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磁共振扫描仪,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依照皮质脊髓束受累情况将患者分成三组,在患者起病后的不同时期,发病后3 d内(急性期)、发病后8-14 d(慢性早期)、发病后30~60 d(慢性期)依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级别皮质脊髓束损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进行比较,评价该神经束的受累情况与脑梗死患者预后变化的关系。结果:随着发病时间的不断延长,三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在不同时期,B、C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可准确定位梗死灶,有助于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赵春梅牛冬菊周裕晓葛涛刘文静吕祥柱鹿倩倩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磁共振预后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诊断中应用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脑微出血是一种由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脑实质损伤,能够反映微小血管出血倾向,预测脑部出血部位及危险性,临床主要病理基础为老年性微动脉硬化、慢性高血压等,且经临床研究证实,脑微出血的存在可增加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脑出血概率,从而增加疾病死亡率,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早期准确诊断脑微出血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2]。近年来随着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的广泛应用,可显著提升对脑微出血病灶检出率,大大降低疾病死亡率[3]。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SW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诊断中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 葛涛
-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疾病死亡率脑微出血急性脑梗死患者微小血管中脑出血
- 球性肺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误诊分析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分析球性肺炎的多层螺旋CT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手术或穿刺)、临床观察证实、影像学误诊的17例球形肺炎CT表现。结果病灶大多位于肺野的背侧,靠近或贴近胸膜,均单发,14例病灶为圆形或类圆形,3例为三角椎形。可见"局部充血征"、"晕征"、"刀切征"。9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7例误诊为肺结核,1例误诊为肺转移瘤。结论球性肺炎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多征象综合分析,并结合临床多能做出正确诊断,部分不典型病灶影像学诊断困难,应积极进行穿刺活检。
- 王福转宁培钢葛涛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误诊
- 低剂量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影像学特征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诊断中低剂量CT的应用价值,分析结直肠癌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50例,均行手术治疗,且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确诊,术前患者均行低剂量CT诊断,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低剂量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5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肿瘤阳性率为96.00%(48/50),病灶检出率为96.00%(48/50),淋巴结转移率为30.00%(15/50);低剂量CT诊断结直肠癌肿瘤阳性率为92.00%(46/50),病灶检出率为94.00%(47/50),淋巴结转移率为28.00%(14/50);手术病理、低剂量CT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经低剂量CT诊断46例得到确诊,15例表现为腔内局限性软组织肿瘤,31例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肠腔环形狭窄1周或部分;21例病变肠壁外缘光整,25例不光滑或有结节影突出。结论结直肠癌诊断中低剂量CT的应用价值显著,该诊断方式利于患者及早确诊,进而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治疗。
- 徐贤召葛涛
- 关键词:低剂量CT结直肠癌影像学特征
- 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在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诊断中分别应用CT与MRI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8例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讨组,每组39例。参照组给予CT进行诊断,研讨组给予MRI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CT影像学图像情况发现,平扫时病灶密度以低密度为主,增强扫描后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的病灶密度均已高密度为主。观察MRI影像学图像发现,T2W1以低信号为主,T1W1以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后动脉期均为高信号,静脉期以高信号为主,延迟期高信号最少,低信号和中等信号的例数相等。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发现,研讨组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比较CT与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诊断中的效果发现,MRI诊断效果较优,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显著高于CT,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葛涛
- 关键词:CTMRI
-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视神经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在视神经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视神经炎患者(17例急性期及13例慢性期)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MRI检查,采用四种序列组合[①T1加权像常规剂量增强扫描(CE-T1WI)+非对称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水脂分离方法(IDEAL)-T2加权成像(T2WI),②小视野高清弥散加权成像(FOCUS-DWI)+IDEAL-T2WI,③FOCUS-DWI+CE-T1WI,④FOCUS-DWI+CE-T1WI+IDEAL-T2WI]分析视神经炎患者MRI图像,计算不同检查方案对视神经炎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不同检查方案的诊断效能。结果CE-T1WI+IDEAL-T2WI对慢性及急性视神经炎诊断准确率最高。单纯使用三种序列对急性视神经炎的眶内段病灶诊断灵敏度较高,CE-T1WI和IDEAL-T2WI对颅内段及管内段诊断灵敏度高于FOCUS-DWI(P<0.05)。四种序列联合诊断慢性及急性视神经炎的曲线下面积中,CE-T1WI+IDEAL-T2WI的曲线下面积最高。结论多参数MRI联合检查能有效提升视神经炎患者的诊断效能。
- 葛涛
- 关键词:视神经炎
-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和后处理重建在眼外伤致眼眶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和后处理重建在眼外伤致眼眶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眼外伤所致眼眶壁骨折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均接受MSCT薄层扫描及后处理重建,而后处理重建方式主要有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及容积再现技术(VR)等,分析诊断结果。结果①骨折类型:临床最终诊断显示复合骨折12例、直接骨折15例、爆裂骨折23例,MSCT检出例数依次为11例、14例、20例,总检出率为90.00%。②骨折部位:临床最终诊断显示骨折部位60处,眶内侧壁30处、眶下壁与眶上壁10处、眶外侧壁15处、眶尖3处、视神经管2处,MSCT检出处数依次为28处、8处、9处、4处、2处、2处,总检出率为88.33%。③骨折范围:临床最终诊断显示单壁骨折24例、双壁骨折16例、三壁骨折7例、四壁骨折3例,MSCT检出例数分别为23例、14例、5例、2例,总检出率为88.00%。④临近骨折:临床最终诊断显示合并鼻窦骨折36例、面骨骨折18例、鼻骨骨折14例、颧弓骨折10例、其他6例,MSCT检出依次为34例、17例、12例、8例、5例。⑤临床最终诊断显示颜面眶周与眼睑肿胀39例、上颌窦/筛窦/鼻腔/蝶窦积血42例、眼外肌增粗23例、泪滴征14例、眼眶周围软组织损伤28例,MSCT检出例数依次为37例、39例、21例、12例、25例。结论眼外伤所致眼眶壁骨折诊断中采取MSCT薄层扫描及后处理重建,可直观地在三维立体空间了解眼眶壁骨折的实际情况,包括其形态、位置、大小及其周围结构解剖关系,从而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 葛涛
- 关键词:眼外伤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后处理重建
- CT 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14年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重型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损伤之一。临床表现危重,重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对于急症处理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为其主要检查手段。本文着重分析、比较拟诊为DAI的CT、MRI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DAI影像学表现的认识。1材料和方法1.
- 王福转张孟荣葛涛鹿倩倩
- 关键词:CTMRI脑弥漫性轴索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