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汉
- 作品数:240 被引量:630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经乳突乙状窦入路手术及其相关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为临床经乳突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5具10%甲醛固定国人成年头颅标本上,逐层解剖,磨除乙状窦表面骨质,暴露乙状窦,统计高位颈静脉球、乳突导血管的出现率。测量乙状窦三处不同位置的宽度、深度以及与外耳道后上棘和后骨半规管的距离。结果:33.3%的标本存在高位颈静脉球,乳突导静脉的出现率为93.3%。乙状窦在横窦-乙状窦交点,乙状窦膝部及颈静脉球上部的左侧宽度分别为(10.37±2.04)mm、(10.64±2.02)mm及(9.67±2.03)mm,右侧宽度为(12.06±1.94)mm、(12.18±2.18)mm、(10.27±1.94)mm;左侧的深度为(6.30±1.84)mm、(5.52±1.55)mm、(5.59±2.65)mm,右侧的深度为(8.56±1.56)mm、(7.81±1.48)mm、(6.81±1.88)mm。乙状窦与外耳道后上棘的最近距离为(13.84±2.74)mm,与后骨半规管的最近距离(13.84±2.75)mm。结论:乙状窦解剖学变异较大,影响乙状窦前入路的应用,但对乙状窦后入路的影响相对较小。
- 王君玉廖建春胡国汉施小恬党瑞山刘环海姚琪
- 关键词:乙状窦颈静脉球
- 构建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及蛋白表达鉴定被引量:1
- 2009年
- 背景: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在神经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进行基因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加以鉴定。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8-09/11在上海市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中间载体pGEM-TEasy质粒购于Promega公司,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由上海市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保存。方法:从人脑胶质瘤组织提取m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扩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序列并表达,然后与载体pGEX-4T-2连接,转化宿主菌BL21构建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后纯化,Western-blot鉴定。主要观察指标:总RNA鉴定结果,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分子质量的鉴定,重组表达载体的酶切鉴定,Western-blot鉴定。结果:抽提肿瘤组织总RNA后,电泳清晰可见rRNA28S、18S、5S3条带。且总RNA的A260nm/A280nm值为1.903。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在约1300bp左右有一条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基因大小一致。重组表达载体的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序列一致,经Western-blot验证为目的蛋白。结论:用双酶切、DNA测序与Western-blot的方法证实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 曹鹏吕立权王爽胡国汉齐向前陈怀瑞骆纯侯立军于明琨卢亦成
- 关键词: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粒真核表达载体
- RIZ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结合锌指蛋白1(RIZ1)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RIZ1和Ki-67在51例不同级别星型胶质细胞瘤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RIZ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RIZ1蛋白表达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而Ki-67蛋白主要位于细胞核;低级别胶质瘤中RIZ1的表达[(48.83±4.34)%]高于高级别胶质瘤[(7.55±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RIZ1与Ki-67的表达负相关(r=-0.8130,P%0.0001)。Kruskal-Wa11is检验结果显示RIZ1的表达与肿瘤级别和患者年龄负相关(P〈0.05),Kap1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IZ1的表达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正相关(均P〈0.0001);单因素分析提示RIZ1高表达和Ki-67低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好,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2的因素纳人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RIZ1的高表达是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00,HR=0.164,95%CI:0.071~0.378)。结论RIZ1的表达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降低,并与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RIZ1可以作为胶质瘤治疗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依据。
- 张晨冉吴小军胡刘华贺华蒋磊胡国汉丁学华卢亦成
- 关键词:RIZ1神经胶质瘤临床病理学预后
- 蝶骨嵴锁孔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掌握经蝶骨嵴锁孔入路显露鞍周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探讨该入路治疗颅内病变的可行性。方法:14例(28侧)10%甲醛溶液固定尸体头颅标本模拟蝶骨嵴锁孔入路,借助手术显微镜通过鞍区手术间隙对鞍区重要结构进行显微解剖。结果:对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其分支、基底动脉顶部、垂体柄等鞍周重要结构进行良好的显露和观测,并获得重要参数。结论:蝶骨嵴锁孔入路适用于显露大部分前循环动脉瘤及前颅底后方、鞍旁、蝶骨嵴、颞极、中颅窝底前部病变。
- 张晖胡国汉廖建春卢亦成王君玉刘环海党瑞山张晖(1980-),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颅底解剖
- 关键词:显微外科解剖动脉瘤颅内肿瘤
- 眶上翼点入路处理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和鞍结节脑膜瘤被引量:10
- 2001年
- 目的 :总结近 5年来采用眶上翼点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1 7例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和鞍结节脑膜瘤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采用眶上翼点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大型鞍结节脑膜瘤 9例和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 8例。结果 :大型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全切除 8例 ,次全切除 1例。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全切除 7例 ,次全切除 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前视力明显减退的 1 1例患者 ,术后 4例明显好转 ,2例改善 ,4例无变化 ,1例较术前恶化。结论 :眶上翼点入路在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和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处理中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
- 卢亦成丁学华胡国汉王驹侯立军楼美清陈志刚张光霁
- 关键词: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鞍结节
- 鞍结节脑膜瘤术中视力保存策略探讨
- 术后肿瘤全切22例,次全切除15例,大部切除8例,术后视力改善22例,无变化16例,比术前恶化7例,无死亡。随访240月,复发8例。鞍结节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5-10%,由于肿瘤与视前路系统和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垂体柄...
- 刘震洋蒋磊吴小军吕立权孙克华白如林丁学华骆纯陈菊祥胡国汉黄承光卢亦成张光霁朱诚侯立军
- 关键词: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策略
- 文献传递
-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 2009年
- 目的为获得高纯度的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方法从人脑胶质瘤组织中提取mRNA,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GFAP基因全长序列,利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XhoⅠ将GFAP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对重组表达载体pGEX4T2-GFAP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选择测序正确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终浓度为1mmol/L的异丙基-β-D-硫酸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GFAP-GST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GFAP融合蛋白,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插入序列准确无误。宿主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得到目的蛋白GFAP-GST融合蛋白,经SDS-PAGE鉴定分子量约为70~90kD,符合预期,westernblot证实该目的蛋白能被特异性抗人GFAP多克隆抗体识别。结论成功构建GFAP表达载体,并可通过原核表达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 吕立权曹鹏胡国汉骆纯侯立军卢亦成
- 关键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原核表达载体
- 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附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分析和评价脊髓髓内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胶质瘤 4 2例的结果。结果 :2 2例室管膜瘤中全切除 1 9例 ( 86.4 % ) ,2 0例星形细胞瘤全切除 9例 ( 45.0 % ) ,全组无手术死亡。3 2例随访 3个月至 5.5年 (平均 3 1个月 )。最近一次随访结束时 (失访者按出院前的神经功能评定 ) :肌力改善 1 5例 ( 3 5.7% ) ,不变2 1例 ( 50 .0 % ) ,加重 5例 ( 1 1 .9% )。结论 :室管膜瘤应力争一期全切除 ,星形细胞瘤不应强调全切除而以手术减压为主。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改善脊髓髓内肿瘤的预后。
- 卢亦成丁学华胡国汉于明琨骆纯姜正武张光霁
- 关键词:脊髓肿瘤神经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
- 神经外科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思考被引量:8
- 2014年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储备神经外科专科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结合神经外科专业性强、神经解剖病理复杂等特点,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住院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对住院医师的神经外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从而提高神经外科专科住院医师的能力和素质。
- 蒋磊钱俊骆纯胡国汉卢亦成沈宏亮
- 关键词:神经外科住院医师
- 星形细胞瘤的基因表达谱和Hierarchical聚类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探讨人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相关基因及分类特征基因的表达。方法用含13939种人基因的BioStarH140S芯片,以正常脑及18例胶质瘤组织总RNA制备的探针杂交芯片,ScanArray4000扫描信号,提取脑及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的差异基因并行生物信息分析,Hierarchical聚类提取差异基因的特征。结果星形细胞瘤中筛选出438条(3.14%)差异表达基因;信息分析与细胞信号、细胞骨架和运动、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等多类基因密切相关;与分类相关的特征基因有MAP7、DBCCR1、PCDHA5、KCNAB1、NAP1L2等。表达谱将星形细胞瘤分成两类,与临床组织病理分类基本一致。结论芯片是基因分析和筛选肿瘤标志性基因的有效手段,可客观分析星形细胞瘤发展及预后;分类特征基因为星形细胞瘤侵袭性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有助于临床诊治。
- 陈菊祥卢亦成楼美清胡国汉骆纯袁国良蔡茹钰应康谢毅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基因芯片表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