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文清

作品数:65 被引量:33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1篇病毒
  • 25篇细胞
  • 14篇淋巴
  • 14篇淋巴细胞
  • 14篇免疫缺陷
  • 14篇艾滋病
  • 14篇HIV/AI...
  • 14篇HIV/AI...
  • 13篇人类免疫
  • 13篇人类免疫缺陷
  • 13篇艾滋病病毒
  • 12篇人类免疫缺陷...
  • 12篇缺陷病
  • 12篇免疫缺陷病
  • 12篇免疫缺陷病毒
  • 10篇疾病进展
  • 10篇感染者
  • 10篇HIV-1
  • 10篇HIV感染
  • 9篇性行为

机构

  • 65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北京克力爱尔...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佳木斯市疾病...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天津市疾病预...
  • 1篇辽宁中医学院...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吉林省疾病预...
  • 1篇重庆市疾病预...
  • 1篇军事科学院
  • 1篇沈阳医学院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5篇耿文清
  • 46篇尚红
  • 45篇姜拥军
  • 32篇张子宁
  • 28篇王亚男
  • 27篇韩晓旭
  • 21篇刁莹莹
  • 21篇张旻
  • 20篇代娣
  • 18篇刘静
  • 13篇崔华露
  • 13篇徐俊杰
  • 8篇胡清海
  • 8篇毛翔
  • 6篇苏艳丽
  • 5篇丁海波
  • 5篇包名家
  • 4篇年华
  • 4篇康婧
  • 4篇汪宁

传媒

  • 14篇中华微生物学...
  • 13篇中国艾滋病性...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医疗卫生装备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第二届世界华...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0-2017年国际HIV暴露后预防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从文献计量分析角度对国际HIV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的发文量、研究热点及其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我国相关研究开展及防治条例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CiteSpace 5.1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2000-2017年间所有PEP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国际上PEP相关研究发文量平均增速为10.78%,2016年发文量达到顶峰(34篇),近年相关研究热点从预防HIV职业暴露向MSM等高危人群的HIV非职业暴露后阻断转移,聚类分析显示PEP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强化干预减少HIV感染风险、全球HIV PEP的形势、德国-奥地利预防指南3个领域。结论 近年高危人群尤其MSM人群的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PEP在MSM人群中的知晓和使用度以及服药过程中的依从性等方面。在我国MSM人群HIV疫情较为严峻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应加强PEP对MSM人群HIV感染风险的评估和探索,以便为医务人员实施HIV非职业暴露阻断及相关部门制定PEP用药指南提供参考依据。
陆天意毛翔彭二磊李佳明耿文清姜拥军徐俊杰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聚类分析
HIV感染男男性行为者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调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男男性行为者抑郁状态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HIV感染男男性行为者316例,进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的横断面测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状态相关因素。结果67例受试者(21.2%)处于抑郁状态(CES-D≥16)。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6个月内开始抗病毒治疗[比值比(OR)=0.44,95%可信区间(CI):0.22~0.89]和既往抑郁症病史(OR=8.46,95%CI:2.69~26.59)是抑郁状态的独立相关因素,而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持续时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抑制情况与抑郁状态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感染6个月内开始抗病毒治疗和既往抑郁症病史是HIV感染男男性行为者抑郁状态的独立、显著相关因素,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可能对HIV感染者精神状况具有保护性作用。
康婧耿文清耿文清丁海波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抑郁男男性行为者
佳息患联合施多宁治疗HIV感染者/AIDS患者6个月效果及耐药性初步观察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应用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Indinavir,佳息患)联合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依非韦仑(Efavirenz,施多宁)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疗效和耐药情况。方法用施多宁联合佳息患对1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1、3、6个月随访,监测病毒学和免疫学参数[病毒载量(VL)、CD4+细胞绝对计数、CD4+和CD8+免疫活化标志HLA-DR、CD3+8],药物毒副作用,基因型耐药变异情况,临床表现和依从性。结果1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治疗前平均VL为5.17log拷贝/ml(3.58×105拷贝/ml),治疗6个月后平均下降3.25log拷贝/ml(P<0.001),其中9例达到检测不出的水平(<400拷贝/ml)。CD4+T细胞绝对计数平均上升178个/μl(P<0.001)。CD3+8HLA-DR+CD4+细胞平均百分比和CD3+8HLA-DR+CD8+细胞平均百分比分别降低了14.9%(P<0.01)和22.9%(P<0.001)。病人临床症状缓解且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10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均未出现原发耐药变异。结论佳息患联合施多宁规范化治疗不同感染阶段的中国HIV感染者/AIDS患者6个月,可有效抑制HIV-1复制,促进机体免疫重建,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副作用在可接受范围内,无原发耐药变异发生。
刘静尚红姜拥军张旻张子宁韩晓旭王亚男刁莹莹代娣耿文清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免疫重建耐药
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 mRNA表达水平与HIV/AIDS患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河南省46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BEC3G)mRNA表达水平与艾滋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IV感染不同疾病进展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T淋巴细胞的绝对和相对计数;采用全自动载量仪检测血浆HIV病毒载量。结果河南省46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t=4.887,P〈0.01),缓慢进展组APOBEC3GmRNA水平显著高于HIV组和AIDS组(P〈0.05)。HIV/AIDS患者APOBEC3G mRNA表达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数呈正相关(R^2=0.190,P=0.002),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2=0.094,P=0.038)。结论河南省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表达水平与HIV感染疾病进程密切相关,APOBEC3G高表达可能是延缓疾病进程的保护性因素之一。
赵敏耿文清崔华露王亚男张子宁代娣包名家张旻张晓丽胡清海尚红
关键词: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C—SIGN在树突状细胞传播HIV-1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DC-SIGN在树突状细胞(DC)传播HIV-1中的作用。方法用M嗜性或T嗜性HIV-1原代分离株分别刺激未成熟DC(immature DC,iDC))和成熟DC(mature DC,mDC),数量与DC相同的CD4^+ T细胞作为对照组,与活化的CD4^+ T细胞共培养,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第4、7、10、14天共培养上清中p24抗原,观察DC在传播HIV-1的作用。预先加入抗DC-SIGN McAb和/或抗ICAM-3 McAb,观察抗DC-SIGN McAb和抗ICAM-3 McAb对DC传播HIV-1作用的影响。结果用M嗜性HIV-1刺激的iDC以及用M和T嗜性HIV-1刺激的mDC的共培养上清中p24含量均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加入抗DC-SIGN McAb后,共培养上清p24抗原明显降低;加入抗ICAM-3 McAb后上清中p24抗原并不减少。用T嗜性HIV-1刺激的iDC共培养上清中p24含量不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DC具有传播M嗜性HIV-1的作用,但不具有传播T嗜性HIV-1的作用;mDC既能将M嗜性也能将T嗜性HIV-1传播给CD4^+ T细胞。抗DC-SIGN McAb能够抑制DC传播HIV-1的作用,提示DC-SIGN在DC向T细胞播散HIV-1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耿文清尚红姜拥军刘静王亚男苏艳丽张子宁韩晓旭刁莹莹代娣张旻
关键词:HIV-1树突状细胞
HIV-1感染疾病缓慢进展者CD8+T淋巴细胞非细胞毒性免疫应答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HIV-1感染疾病缓慢进展者CD8+T淋巴细胞非细胞毒性抗病毒应答功能(CNAR)的变化.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法纯化健康人CD4+T淋巴细胞和HIV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用HIV毒株SF-33感染健康人CD4+T淋巴细胞,并加入不同疾病进程HIV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共培养,收集培养上清,应用ELISA方法测定上清中HIV-1 p24含量.结果 我们研究发现缓慢进展组(slow progressors,SP)、HIV典型进展组(typical progressors,TP)、健康对照组及AIDS组中CNAR功能依次下降(89%〉77%〉73%〉61%),各组间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感染者中,CNAR功能与CD4+T细胞绝对计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病毒载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NAR功能对HIV感染疾病不进展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潘莹耿文清崔华露姜拥军尚红
关键词:HIV
中国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自身病毒中和作用与疾病进展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中国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自身病毒中和作用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将24例HIV-1 B’/C感染者自身原代病毒与同期和6个月自身血浆作用后,感染正常PBMC,培养7天测定p24抗原浓度,以正常人血浆加病毒悬液为对照。以抑制50%对照孔p24浓度的血浆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计算中和抗体滴度,中和抗体滴度≥8倍为具有中和作用。结果:在同期血浆中和自身病毒试验中,3例缓慢进展者(SP)均具有中和作用,HIV组仅4例(4/21)具有中和作用,SP组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HIV组。在6个月血浆中和自身病毒试验中,SP组中和抗体滴度明显增加,HIV组12例具有中和作用,SP组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HIV组。中和抗体滴度与病毒载量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疾病缓慢进展的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自身病毒中和作用明显高于HIV组,提示中和抗体在延缓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包名家耿文清崔华露张晓丽徐东兵年华赵敏王亚婷姜拥军王亚男韩晓旭张旻张子宁尚红
关键词:HIV-1中和抗体疾病进展
中国部分地区HIV患者B′和B′/C亚型毒株tat第一外显子基因变异与HIV疾病进展关系的研究
2006年
目的了解中国B′和B′/C亚型HIV/AIDS患者tat第一外显子的基因序列及其二级结构的特征和变异特点,探讨其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从辽宁、吉林和云南省HIV-1感染者中选取病情呈缓慢进展的B′亚型感染者8例和B′/C亚型感染者5例,选择年龄、性别感染时间与前二者匹配的病情呈典型进展的B′亚型感染者26例和B′/C亚型感染者9例。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前病毒DNA,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的tat基因,纯化后直接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序列编辑后翻译成氨基酸序列,进行氨基酸变异情况分析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B′和B′/C亚型缓慢进展者、典型进展者Tat第一外显子中发现多种氨基酸替换,但除A58T外均未显示出与病毒载量以及疾病进展的明确相关性。23N、31S、32Y、46F变异均显示出亚型特异性;Tat蛋白的二级结构未发现规律性变化。结论中国HIV/AIDS患者tat第一外显子某些位点的基因变异,如A58T可能与病毒载量以及疾病进展有关,Tat蛋白的二级结构可能与HIV感染后的疾病进展无明显关系。
韩晓旭代娣张岩张旻张子宁刁莹莹耿文清尚红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TAT基因
TRAB结构域包含蛋白2B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2020年
目的探讨TRAB结构域包含蛋白2B (TRABD2B)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制的影响。方法实时PCR检测人原代细胞和细胞系中TRABD2B mRNA的表达水平;人TRABD2B表达质粒p TRABD2B-GFP转染293T细胞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TRABD2B在293T细胞中的定位。采用小干扰RNA (siRNA)下调293T细胞中TRABD2B的表达,24 h后感染p24为10 ng的HIV-1NL4-3-Luc (VSVG)假病毒并检测胞内荧光素酶活性。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人TRABD2B表达质粒以及HIV-1NL4-3、HIV-2st和SIVmac239病毒质粒,或共转染不同种属TRABD2B表达质粒和HIV-1NL4-3病毒质粒,48 h后收集上清感染TZM-bl细胞,检测TZM-bl细胞中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人TRABD2B主要表达于293T细胞,且主要分布在293T细胞的胞膜;siRNA敲减293T细胞中内源性TRABD2B的表达能够促进HIV-1NL4-3的复制(P <0.05);人TRABD2B能够抑制HIV-1NL4-3、HIV-2st和SIVmac239的复制且其他种属的TRABD2B均能够抑制HIV-1NL4-3复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TRABD2B能够抑制HIV-1、HIV-2和SIV的复制,为HIV抗病毒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淑妹赵丽熊鹰张晓维梁国新耿文清
关键词:种属
HIV/AIDS患者外周血B细胞数量以及TLR9 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HIV-1感染后外周血B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B细胞TLR9 mRNA表达水平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集HIV/AIDS患者EDTA抗凝静脉血,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IV/AIDS患者B细胞数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MACS磁珠分选系统分选CD19+B细胞,并采用荧光定量实时PCR技术检测B细胞TLR9 mRNA水平.结果 HIV/AIDS患者B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CD4+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534,P=0.006).HIV/AIDS患者外周血B细胞TIR9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23),与CD4+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390,P=0.040).结论 HIV感染可降低HIV/AIDS患者外周血B细胞数量以及B细胞TLR9 mRNA的表达量,B细胞数量和B细胞TLR9 mRNA的表达量均可能与疾病进展相关.
孙宏耿文清崔华露赵敏韩晓旭张子宁刘静代娣王亚男姜拥军尚红
关键词:HIVB细胞TOLL样受体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