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男

作品数:107 被引量:46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5篇细胞
  • 45篇病毒
  • 35篇免疫缺陷
  • 30篇缺陷病
  • 30篇免疫缺陷病
  • 30篇免疫缺陷病毒
  • 30篇HIV/AI...
  • 26篇HIV/AI...
  • 25篇淋巴
  • 24篇淋巴细胞
  • 23篇感染者
  • 22篇人类免疫
  • 2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2篇疾病进展
  • 18篇HIV-1
  • 15篇艾滋病
  • 15篇HIV感染
  • 10篇逆转
  • 10篇逆转录

机构

  • 10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河南省疾病预...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吉林市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佳木斯市疾病...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市预防医...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吉林省疾病预...

作者

  • 107篇王亚男
  • 99篇尚红
  • 93篇姜拥军
  • 70篇张子宁
  • 56篇韩晓旭
  • 42篇刘静
  • 39篇张旻
  • 35篇代娣
  • 28篇耿文清
  • 28篇刁莹莹
  • 16篇周立平
  • 12篇范霞
  • 11篇施万英
  • 8篇胡清海
  • 8篇康辉
  • 7篇苏艳丽
  • 7篇王倩
  • 7篇李革飞
  • 7篇王琪
  • 7篇张晓丽

传媒

  • 3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5篇中国免疫学杂...
  • 12篇中华检验医学...
  • 9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第二届世界华...
  • 1篇第一届中国艾...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0篇2008
  • 13篇2007
  • 14篇2006
  • 12篇2005
  • 8篇2004
  • 11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ef RNA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早期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2003年
目的 为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早期感染的检测 ,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以 nef基因引物 nef6,nef7和 β-肌动蛋白 (actin)基因引物 BA1 ,BA4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对标本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用 Kodak DigitalScience1D软件对条带密度进行分析 ,并对 PCR产物进行 Southern印迹杂交 ,以确定 PCR反应所得条带为 nef基因扩增产物。结果 所检测的 6例 HIV- 1抗体阴性 P2 4抗原阳性患者标本均扩增出 HIV- 1nef和 β-肌动蛋白的基因产物 ,通过 Kodak Digital Science1D软件分析得到各标本条带的密度比值 ,Southern印迹杂交证明 PCR反应条带确实为 HIV- 1nef基因扩增片段。结论 该方法简便、经济 ,可作为 HIV早期感染检测的一种辅助手段 ,防止医院内
姜拥军王亚男尚红康辉范霞Tylor Thecker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医院感染
中国部分地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与疾病的进展关系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通过对中国 HIV 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标志抗原CD14及其早期活化分子 CD69的研究,探讨其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状态与 HIV 感染者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采集57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及32例健康人抗凝全血,运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 CD4^+T 淋巴细胞、CD14^+细胞及其 CD69抗原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RT-PCR 技术检测患者血浆 HIV-1载量。结果 (1)HIV 感染者/AIDS 患者外周血CD14^+细胞颗粒度 SSC 值为76±16,CD69分子在 CD14^+细胞的表达率为2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 AIDS 组高于 HIV 慢性感染(HIV)组及长期不进展(LTNP)组,HIV 组高于LTNP 组(P<0.05),LTNP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 CD14^+细胞比例、CD14抗原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IV 感染者/AIDS 患者外周血 CD69分子在 CD14^+细胞的表达率与 CD4^+T 淋巴细胞绝对值呈明显负相关(r=-0.872,P<0.01),与 HIV-1 RNA 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r=0.697,P<0.01)。结论中国部分地区 HIV/AIDS 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和吞噬功能较健康对照组有显著上升,且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周立平尚红张子宁王亚男李革飞施万英丁海波
关键词: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中国HIV/AIDS典型进展者与疾病长期不进展者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变异比较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中国HIV/AIDS典型进展者及疾病长期不进展者(LTNP)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变异,探讨中和抗体表位变异与疾病进展关系,为开展中和抗体免疫治疗和疫苗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方法RT-PCR及巢式PCR扩增HIV/AIDS典型进展者及LTNP的HIV-1 gp120 C2-C3区基因,双脱氧终止法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翻译为氨基酸序列,与HIV-1 Sequence Databme参考毒株比对识别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变异。结果HIV/AIDS典型进展者CD4结合位点(CD4BS)、CD4诱导(CD4i)、2G12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均存在变异,LTNP2G12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存在变异;LTNP各表位突变率较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BS、CD4i、2G12变异表位构成比分别为25.0%、22.9%、52.1%,2G12表位变异明显高于CD4BS和CD4i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BS和CD4i保守表位变异多见于E370Q(10.8%),2G12保守表位变异多见于N295V(18.9%)和T2971(9.5%)。结论中国HIV感染人群中,LTNP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构成相对稳定,变异较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少见,目前发现2G12中和抗体表位存在较低水平变异。中和抗体表位中,2G12表位变异较CD4BS和CD4i表位多见,各类型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位点的变异程度存在差异。
王倩尚红韩晓旭代娣张岩姜拥军王亚男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中和抗体表位突变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 (HIV/AIDS)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意义。方法 应用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对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β2 微球蛋白、淀粉酶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HIV/AIDS患者CD4+T细胞数量、CD4/CD8比值与HIV抗体阴性对照相比明显减低(P <0 0 0 1;P <0 0 0 1)HIV慢性感染者CD8+T细胞与HIV抗体阴性对照及AIDS病人相比明显升高(P <0 0 0 1;P <0 0 0 1;)HIV/AIDS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量与CD4百分比 (r =0 789,P <0 0 0 1)及CD4/CD8比值 (r=0 777,P <0 0 0 1)呈明显正相关 ;HIV/AIDS患者 β2 微球蛋白高于HIV抗体阴性对照 (P <0 0 0 1)。HIV/AIDS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淀粉酶与HIV抗体阴性对照相比差异无明显意义 (P >0 0 5 )。结论 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β2 微球蛋白等指标的检测对判定HIV/AIDS患者疾病程度、预后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姜拥军王亚男张子宁刘静张旻韩晓旭周立平文小宁刘瑛叶小卉尚红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临床实验室检测
PPD对人PBMC的HIV复制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明确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 (PPD)对PBMC内HIV 1复制的作用及其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HIV 1SF 33毒株分别感染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PPD(+) )和阴性 (PPD(- ) )健康人的PBMC后 ,与PPD共孵育 72小时 ,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HIV 1p2 4抗原、TNF α和IL 10的含量。结果 :在PPD(+)的健康人 ,PPD能显著诱导PBMC内HIV 1的复制 ,促进HIV 1感染的PBMC分泌TNF α,同时抑制IL 10的分泌。在PPD(- )的健康人 ,未见到PPD显著诱导PBMC内HIV 1的复制。结论 :在我国PPD(+)的健康人 ,PPD促进HIV 1感染的PBMC分泌TNF α ,并抑制IL 10的分泌 ,导致HIV 1复制增加。
张蕴秀尚红王亚男褚云卓丁丽萍
关键词:结核菌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白细胞介素10
2006—2016年某综合性医院确诊HIV阳性患者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了解2006—2016年某医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HIV/AIDS)抗体筛查阳性率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06—2016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有646 040人接受了HIV抗体检测,1 036例HIV抗体阳性,收集HIV确诊阳性患者流行病学数据。利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IV抗体检测阳性率逐年上升(趋势χ2=176.3,P<0.001),2016年的HIV抗体检测阳性率是2006年的8倍。1 036例HIV/AIDS中大学及以上者占35.2%,从2006年的28.6%上升至2016年的35.2%(趋势χ2=4.5,P=0.035);经男男同性(MSM)性传播占73.9%,从2006年的28.6%上升至2016年的80.7%(趋势χ2=134.8,P<0.001);MS性传播者中未婚比例为61.4%,高于异性性传播的18.7%(χ2=247.5,P<0.001)。结论医院就诊患者中HIV抗体检测阳性率逐年升高,以MSM性传播感染为主。需扩大医院HIV抗体检测范围,加强对MSM人群的咨询检测。
王亚男胡清海张博雯马强姜拥军
关键词:HIV/AIDSHIV抗体检测
佳息患联合施多宁治疗HIV感染者/AIDS患者6个月效果及耐药性初步观察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应用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Indinavir,佳息患)联合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依非韦仑(Efavirenz,施多宁)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疗效和耐药情况。方法用施多宁联合佳息患对1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1、3、6个月随访,监测病毒学和免疫学参数[病毒载量(VL)、CD4+细胞绝对计数、CD4+和CD8+免疫活化标志HLA-DR、CD3+8],药物毒副作用,基因型耐药变异情况,临床表现和依从性。结果1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治疗前平均VL为5.17log拷贝/ml(3.58×105拷贝/ml),治疗6个月后平均下降3.25log拷贝/ml(P<0.001),其中9例达到检测不出的水平(<400拷贝/ml)。CD4+T细胞绝对计数平均上升178个/μl(P<0.001)。CD3+8HLA-DR+CD4+细胞平均百分比和CD3+8HLA-DR+CD8+细胞平均百分比分别降低了14.9%(P<0.01)和22.9%(P<0.001)。病人临床症状缓解且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10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均未出现原发耐药变异。结论佳息患联合施多宁规范化治疗不同感染阶段的中国HIV感染者/AIDS患者6个月,可有效抑制HIV-1复制,促进机体免疫重建,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副作用在可接受范围内,无原发耐药变异发生。
刘静尚红姜拥军张旻张子宁韩晓旭王亚男刁莹莹代娣耿文清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免疫重建耐药
外周血纯真、记忆性CD8^+T细胞数量与中国HIV/AIDS患者疾病进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中国HIV/AIDS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以探讨各亚群与HIV感染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应用多参数(CD45RA、CCR7、CD28)流式细胞术圈定幼稚(nave)CD8+T细胞和记忆性(memory)CD8+T细胞(包括TCM、TEM-1及TEM-2),随后测定58例不同疾病进展阶段HIV/AIDS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各CD8+T细胞亚群的绝对数量和占CD8+T细胞的百分比,分析其与病毒载量、CD4+T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HIV/AIDS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nave CD8+T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均显著减少,memory CD8+T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均显著升高(P<0.05)。在memoryCD8+T细胞各亚群中,效应型(effector memory T cells,TEM)-1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HIV感染缓慢进展(slow progressor,SP)组、HIV组及AIDS组中,nave CD8+T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均依次下降,AIDS组、HIV组显著低于SP组(P<0.05),memory CD8+T细胞绝对值依次下降,各组间的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memory CD8+T细胞各亚群中,TEM-1百分比依次升高,AIDS组显著高于SP组(P<0.05);TEM-2百分比及绝对值依次下降,AIDS组显著低于SP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nave CD8+T细胞与CD4+T细胞显著正相关(P<0.01),与HIV病毒载量显著负相关(P<0.01);中央型(central memory T cells,TCM)和TEM-2型memory CD8+T细胞与CD4+T细胞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Nave、memory CD8+T细胞数量与HIV疾病进展显著相关。
施万英张子宁张旻刘静孙国权王亚男韩晓旭姜拥军尚红
关键词:艾滋病CD8+T细胞
辽宁省99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者gag-pol区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辽宁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 gag-pol 区的基因序列特征。方法采集辽宁省99例 HIV-1感染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前病毒 DNA,经巢式 PCR 方法扩增gag-pol 区2.6 kb 片段,与 HIV S 序列数据库中亚型参考序列共同构建系统进化树以区分亚型,并计算 gag-pol 区不同编码区域的基因离散率和 Ks/Ka 比值。结果在辽宁省99例 HIV-1感染者中发现A、B′、B、C、G 5种亚型,循环重组型 CRF01_AE、CRF03_AB、CRF06_cpx、CRF07_BC、CRF08_BC 5种循环重组型和循环重组型间的重组 ICR07/08。以 B′亚型最多见,其次为 CRF01_AE。在 gag-pol 区内,p17区、p2-p6区基因离散率高于 p24区、蛋白酶及逆转录酶编码区。但 B 亚型 p24区基因离散率处于较高水平。CRF07_BC 和 CRF08_BC 在 gag-pol 各区基因离散率及同义替换、错义替换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各亚型毒株的 p2-p6区的 Ks/Ka 值最低,其均值<1,而 CRF01_AE 毒株 RT 区的 Ks/Ka 值高达10.45。结论辽宁省流行的 HIV-1 gag-pol 区亚型十分复杂。p24、蛋白酶及逆转录酶编码区是更为保守的区域。B 亚型毒株的 p24区承受较大的正向选择压力,CRF01_AE 毒株 RT 区承受了较大的负向选择压力。CRF07_BC 和 CRF08_BC 传入辽宁省的时间较短,奠基者效应明显。
韩晓旭代娣张旻王亚男姜拥军尚红
关键词:HIV-1基因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和丙型肝炎病毒 (HCV)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 2 8份HIV合并HCV感染血清、血浆和 2 4份单纯HIV阳性血清、血浆。进行HIV、HCV载量、T淋巴细胞、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测 ,分析 2组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差别。结果 HIV合并感染者的HCV载量与各项检测指标无明显相关性。HIV感染组的HIV载量 (4 8± 0 9lg拷贝 /ml)高于HIV合并感染组 [(4 1± 1 0 )lg拷贝 /ml,P <0 0 5 ],而前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低于后者 (P <0 0 5 )。HIV合并感染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异常者 [(87 0± 6 9 6 )U/L ,占 6 4 % ]明显高于HIV感染组 [(2 0 6± 13 6 )U/L ,占 10 % ,P <0 0 1]。结论 HIV合并感染组的HIV载量低于HIV感染组 ,而肝功能损害明显重于HIV感染组 ,HCV载量与各项实验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王亚男韩晓旭范霞陈昕张子宁张旻文小宁姜拥军尚红
关键词: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