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类彦立

作品数:62 被引量:13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领域

  • 33篇生物学
  • 20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5篇有孔虫
  • 13篇底栖有孔虫
  • 7篇沉积物
  • 7篇AMMONI...
  • 6篇地质
  • 6篇泥质
  • 6篇环境限制
  • 6篇潮间带
  • 5篇底栖动物
  • 5篇地质学
  • 5篇洋底
  • 5篇群落
  • 5篇温度
  • 4篇中国海
  • 4篇深海
  • 4篇取样器
  • 4篇西太平洋
  • 4篇纤毛
  • 4篇纤毛虫
  • 4篇小型底栖动物

机构

  • 59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3篇国家海洋局第...
  • 8篇同济大学
  • 7篇自然资源部第...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青岛海洋地质...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62篇类彦立
  • 24篇李铁刚
  • 19篇徐奎栋
  • 8篇翦知湣
  • 6篇李承春
  • 6篇孟昭翠
  • 4篇代仁海
  • 4篇杜永芬
  • 3篇宋微波
  • 3篇孙瑞平
  • 3篇和莹莹
  • 2篇刘健
  • 2篇苏新
  • 2篇郑守仪
  • 2篇陈木宏
  • 2篇俞宙菲
  • 2篇王家栋
  • 2篇李蒙
  • 2篇李保华
  • 2篇吕曼

传媒

  • 9篇微体古生物学...
  • 5篇海洋与湖沼
  • 5篇海洋科学
  • 3篇海洋科学集刊
  • 3篇中国动物学会...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1999
  • 1篇199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玻璃质壳类底栖有孔虫卷转虫属Ammonia spp.的DNA保存方式和提取效能比较研究
对有孔虫的DNA进行有效保存及提取是开展有孔虫分子鉴定工作的前提.本研究以探索适合玻璃质壳类底栖有孔虫的DNA保存及提取方法为目的,以中国近海优势属——玻璃质类底栖有孔虫卷转虫属(Ammonia spp.)为模式生物,考...
吕曼王雪皎郑萌萌曹丽娜类彦立
海洋标准化重大成果:有关微体古生物的国家新标准《海洋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规范》发布并实施被引量:1
2018年
2017年10月14日,国家标准《海洋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规范》BG/T34656-2017(以下简称《标准》)由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实施,这是我国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新制定并实施有关海洋微体古生物调查的国家标准。《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持,同济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共十家涉海单位的多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共同参与起草。
类彦立李铁刚翦知湣刘健陈木宏苏新李保华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微体古生物生物调查
海洋底栖原生动物生态学研究方法学综述被引量:12
2007年
在浮游生态系统(pelagic ecosystem)中,原生动物是细菌和微型浮游植物(microphytoplankton)的主要捕食者,又是很多浮游动物(zooplankton)的重要的饵料来源。因此,原生动物被认为是食物网中从微型生物构成(microbial components)到较高营养级的一个能量传递的重要环节。
类彦立徐奎栋
关键词:动物生态学洋底原生动物饵料来源
摇杆式螺旋定量分层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地质学泥质样品采集分层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摇杆式螺旋定量分层取样器。包括取样装置及采样柱状管,其中取样装置包括底座、活塞、固定帽、固定架Ⅰ、螺纹摇杆及手柄,所述固定架Ⅰ安装在底座上,在固定架Ⅰ上设有固...
类彦立李铁刚
文献传递
温度对两种有孔虫房室增长影响的实验生态学研究
李承春类彦立
黄海现生底栖有孔虫的季节变动与群落分布的环境制约
<正>对中国陆架海域现生底栖有孔虫分布的环境制约和季节性的认识不仅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也是该区域古环境重建的理论依据。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在黄海泥沙质潮间带,于高潮带和低潮带分别对底栖有孔虫总体群落和...
类彦立李铁刚王雪皎郑萌萌曹丽娜
文献传递
黄海沉积物柱状样中有孔虫古DNA的提取和PCR扩增的方法学初探被引量:1
2022年
海洋沉积物柱状样有孔虫古DNA是近年来国际新兴的研究技术,对于解释海洋全球变化可以获取到传统形态学检获不到的遗传信息,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补充。目前国际上有孔虫古DNA的研究主要开展于深海和极地等有利于DNA保存的环境,但对于近海陆架海域尚无相关有效的技术研究。为了探索适合提取和扩增陆架浅海环境沉积物柱状样中的有孔虫古DNA的方法,本实验以采自山东半岛附近的黄海沉积物柱状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DNA提取过程的涡旋震荡时间和洗脱液体积、比较不同的PCR扩增条件和引物对,对陆架浅海地区沉积物柱状样中有孔虫古DNA提取和PCR扩增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借助ImageJ软件对PCR产物的凝胶电泳图像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延长涡旋震荡时间和减少洗脱液体积可以提高对海洋沉积物环境总古DNA的提取效能,使用引物对s14F0和s15以及优化后的PCR条件能成功扩增陆架浅海环境沉积物中的有孔虫古DNA。本文探索了适用于陆架浅海环境沉积物柱状样的有孔虫古DNA的研究技术,可为古海洋和古环境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法文龙李浩天李青霞类彦立李铁刚
关键词:古DNA古海洋分子生物学
推式定量分层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生物定性定量、海洋地质学全球变化研究泥质采样定量分层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推式定量分层取样器。推式定量分层取样器由分层取样装置和采样管组成,其中分层取样装置包括手柄、固定螺钮、可拆卸固定架、拉杆及活塞...
李铁刚类彦立
文献传递
玻璃质壳类底栖有孔虫卷转虫属Ammonia spp.的DNA保存方式和提取效能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对有孔虫的DNA进行有效保存及提取是开展有孔虫分子鉴定工作的前提。本研究以探索适合玻璃质壳类底栖有孔虫的DNA保存及提取方法为目的,以中国近海优势属——玻璃质类底栖有孔虫卷转虫属(Ammonia spp.)为模式生物,考察不同温度(20—120°C,间隔10°C)烘干、冷冻(–20°C、–80°C,有水、无水)以及脱氧胆酸钠裂解液(Na deoxycholate,简称DOC)处理(含和不含EDTA)保存有孔虫DNA方法,同时进行了DOC裂解液法和Guanidine裂解液法对Ammonia spp.DNA提取效能的比较。结果显示,烘干保存法中20°C组和30°C组显著优于40°C组(P<0.05);冷冻保存法中无水组显著优于有水组(P<0.05);DOC裂解液保存法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种保存方法综合效果表现为冷冻组显著优于烘干组和裂解液组(P<0.05);两种DNA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都很好,但DOC法更廉价且操作简便。本文给出了一套适用于玻璃质壳类有孔虫的DNA保存和提取的优化方案。
吕曼类彦立李铁刚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分子生物学AMMONIADNA提取
渤海有孔虫化石沉积序列重现50年来群落演变和环境压力动态
通过对渤海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的群落结构研究,以及对柱状样中底栖有孔虫的沉积化石的分析,揭示渤海有孔虫物种演变和群落演替,回顾近代渤海在所遭受的环境压力,并对渤海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价。渤海是石油产区,最大的污染来自石油开采。...
类彦立李铁刚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