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晶

作品数:44 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脂质体
  • 8篇中药
  • 7篇阿魏酸
  • 6篇药物
  • 6篇龙胆
  • 6篇包封
  • 6篇包封率
  • 5篇中药有效部位
  • 5篇总苷
  • 5篇靶向
  • 4篇体外
  • 4篇缺血
  • 4篇龙胆总苷
  • 3篇血性
  • 3篇药动学
  • 3篇脂质体包封率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中药制药
  • 3篇卒中
  • 3篇磷脂

机构

  • 34篇复旦大学
  • 12篇沈阳药科大学
  • 8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赢创德固赛特...

作者

  • 44篇秦晶
  • 28篇王建新
  • 14篇韩丽妹
  • 11篇陈大为
  • 8篇李永吉
  • 7篇胡海洋
  • 6篇陈宝玉
  • 5篇乔明曦
  • 5篇施雯
  • 3篇王丽敏
  • 3篇尹雅姝
  • 3篇张琴
  • 3篇赵秀丽
  • 3篇杨国勋
  • 2篇罗轶凡
  • 2篇张春
  • 2篇杨旭
  • 2篇沈鸣
  • 2篇陆伟根
  • 2篇何红伟

传媒

  • 5篇中国医药工业...
  • 4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华西药学杂志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成药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二届中药现...
  • 1篇2018年第...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缓冲盐对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阿魏酸脂质体及游离药物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缓冲盐对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其游离药物能力的影响,并对阿魏酸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缓冲盐(Na2HPO3-NaH2PO3)平衡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该法在0.56~2.8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6),精密度小于1.1%。缓冲盐平衡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脂质体的吸附作用均有所降低,且不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对阿魏酸的吸附能力。其中HPD450对空白脂质体的回收率在97.2%~100.8%,平均回收率为98.1%。结论:缓冲盐可提高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游离药物的能力。
陈宝玉秦晶陈大为胡海洋尹雅姝罗轶凡杨凯亮
关键词:脂质体包封率大孔吸附树脂阿魏酸
微柱离心法测定阿魏酸脂质体的包封率被引量:25
2007年
秦晶陈大为乔明曦胡海洋赵秀丽陈宝玉
关键词:脂质体包封率微柱离心法阿魏酸药物毒副作用活血化淤
普罗布考胶束给药系统的制备及口服淋巴吸收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一种可促进普罗布考口服淋巴吸收的胶束给药系统。方法使用甲氧基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mPEG-DSPE)作为载体材料,制备载普罗布考胶束给药系统并进行优化,并通过清醒大鼠淋巴插管模型评价其提高药物口服淋巴转运的作用。结果经处方优化以后,以mPF^DSPE作为载体材料制备的载普罗布考胶束的包封率>90%。清醒大鼠淋巴插管模型考察结果表明,载药胶束8 h内的淋巴转运药物累积量约为混悬组的3倍。结论 mPEC-DSPE胶束给药系统可显著提高普罗布考的淋巴转运量。
杨秋实韩丽妹沈腾秦晶王建新
关键词:胶束
金雀根二苯乙烯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优化金雀根二苯乙烯苷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金雀根中二苯乙烯苷类有效成分kobophenol A、carasinol B、(+)-α-viniferin,以转移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化金雀根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结果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以70%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2次,每次2 h,溶剂用量分别为12、10倍。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金雀根中二苯乙烯苷类成分的提取。
唐晓莹李希秦晶杨国勋王建新
关键词:金雀根正交试验
一种提高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柱交换、渗析、离子沉淀等技术实现具有醋酸镁梯度的脂质体。脂质体内水相为醋酸镁溶液,而外水相为另外一种除醋酸镁外的溶液所制备各种脂质体的方法。内水相醋酸镁的浓度应大于0.0...
秦晶陈大为陈宝玉
文献传递
一种提高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及其制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柱交换、渗析、离子沉淀等技术实现具有醋酸镁梯度的脂质体。脂质体内水相为醋酸镁溶液,而外水相为另外一种除醋酸镁外的溶液所制备各种脂质体的方法。内水相醋酸镁的浓度应大于0.0...
秦晶陈大为陈宝玉
文献传递
天麻钩藤配伍对天麻素和钩藤碱体内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测定天麻素及钩藤碱体内药动学参数,研究天麻钩藤药对配伍后对天麻素和钩藤碱体内药动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天麻钩藤以9∶12配伍后,与二者单味药对照组相比,天麻素和钩藤碱C_(max)及AUC均显著增加,钩藤t_(max)后移1.5 h,天麻t_(max)后移0.25 h,二者由原来相同的达峰时间改变为前后相差1.25 h,说明配伍可显著改变药物体内药动学行为。从整体组方分析,天麻药性缓和滋补,钩藤寒凉苦降,配伍后天麻达峰较快且C_(max)及AUC增加,先发挥滋阴潜阳作用同时弥补钩藤达峰延后损失的药效;之后,在滋阴的前提下钩藤碱继续达峰且C_(max)及AUC增加,可弥补天麻半衰期较短的缺点,有利于更好地维持降压作用。二者配伍各自发挥优势互补,避免了单用钩藤苦寒过重累及伤阴,或单用天麻滋补有余,苦寒不足,充分说明钩藤、天麻二者共为君药、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具有可靠的药动学依据。该研究通过对天麻钩藤药对配伍后的药动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中医通过天麻、钩藤配伍实现对"肝阳上亢"整体施治目的是具有其药动学基础的,进一步为中医组方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药动学依据。
吴丽红侯佳王珏罗曼王丽敏王建新李永吉秦晶
关键词:天麻钩藤天麻素钩藤碱药动学配伍
以PGP为活性中心的多肽在制备缺血性脑卒中靶向递药系统中的用途
本发明属制药技术领域,涉及以PGP为活性中心的肽的新的药用用途,具体涉及以PGP为活性中心的多肽作为靶头在构建缺血性脑卒中靶向递药系统中的应用,所述PGP(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Pro‑Gly‑Pro)是与中性粒细胞表...
王建新秦晶张春庞亮
文献传递
ADME/T评价技术在组分中药配伍吸收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是药物进入体内的代谢必要过程,简称ADME,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个环节都可能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所以,在新药的研制和临床用药的过程中,ADME是评价化合物成药性的重要指标[1,2]。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临床前筛选药效学研究中,有5%以下的化合物通过,而上市临床药物也不到2%。
吴丽红韩伟秦晶李永吉
关键词:中药配伍临床前黄连碱药根碱甘草提取物
HPLC与UPLC测定低分子量鱼精蛋白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采用HPLC法与超高压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低分子量鱼精蛋白(LMWP)的含量。方法分别对两种测定方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测定的方法学。结果 HPLC采用AgelaVenusil AS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含0.1%三氟乙酸的水-乙腈(14∶86),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14 nm,柱温40℃。UPLC采用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含0.1%三氟乙酸的水-乙腈(1∶9),流速0.4 mL.min-1,检测波长214 nm,柱温40℃。结论 HPLC和UPLC都能用于LMWP的检测,但UPLC的检测时间更短、检测限更低。
尹超盛剑勇秦晶李萍王建新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