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砚

作品数:17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青光
  • 13篇青光眼
  • 7篇手术
  • 5篇原发性
  • 5篇小梁
  • 5篇开角型
  • 5篇开角型青光眼
  • 3篇导管
  • 3篇原发性开角型
  • 3篇原发性开角型...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切开
  • 3篇切开术
  • 3篇切开术治疗
  • 3篇微导管
  • 2篇眼内
  • 2篇眼内压
  • 2篇眼手术
  • 2篇青光眼手术
  • 2篇外科

机构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北京市眼科研...

作者

  • 17篇石砚
  • 9篇王宁利
  • 8篇王怀洲
  • 5篇张纯
  • 4篇黄萍
  • 3篇辛晨
  • 3篇洪洁
  • 3篇赵博文
  • 3篇李猛
  • 2篇乔春艳
  • 2篇杨迪亚
  • 2篇王雯倩
  • 2篇桑景荭
  • 2篇王欣
  • 2篇张熙芳
  • 2篇曹凯
  • 1篇于静
  • 1篇马楠
  • 1篇唐炘
  • 1篇牟大鹏

传媒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科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2篇中华眼科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微创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注青光眼治疗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被引量:1
2015年
由于目前青光眼的治疗目的和各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临床治疗工作受到医学范畴内和外各种因素影响,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应遵循相关专业临床指南和标准外,必须考虑医学伦理学问题,并依据医学伦理学的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和公正原则规范治疗青光眼,为患者权衡利弊,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青光眼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为合理地完成医学和社会赋予青光眼专业医师的使命.
张纯石砚张钰黄萍
关键词:青光眼
微导管引导下的360度小梁切开术和传统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微导管引导下的360 度小梁切开术和传统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比微导管引导下的360 度小梁切开术(组一)和传统小梁切开术(组二)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术后早期(12 个月)的临床效果。
王怀洲石砚张熙芳李猛王宁利
关键词:先天性青光眼小梁切开术
用于持续性平衡跨筛板压力差的跨筛板压力平衡维持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持续性平衡跨筛板压力差的跨筛板压力平衡维持器,包括引流管和弹性储液球囊,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弹性储液球囊连接。所述引流管中设置有内孔道,所述内孔道与所述弹性储液球囊的内壁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眼睛的...
王宁利李雨心王怀洲石砚辛晨
文献传递
真性小眼球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治疗进展
2023年
真性小眼球是指胚裂闭合后,眼球停止发育,使眼球表现为短眼轴、浅前房、厚巩膜、小角膜而晶状体厚度正常等特点,但无其他先天性眼部畸形或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一种先天性眼球发育异常[1]。患者常因自幼远视而影响视力发育,往往直到继发闭角型青光眼和真性小眼球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uveal effusion syndrome,UES)才就诊。
张天睿余晓伟石砚范志刚
关键词:真性小眼球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病理生理机制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微导管辅助360度小梁切开术治疗抗青光眼手术失败的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疗效分析
胡曼王怀洲石砚王宁利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遵循情况的调查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了解眼科医师遵循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的现状,评估在面授指导和网络教育后对其知晓度及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非随机抽样调查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填答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问卷调查的临床眼科从业医师的数据,通过面授指导、网络直播和视频回放的方式进行专家共识的系列培训,培训前后通过微信两次发送问卷调查,比较参加培训和未参加培训医师对其知晓度和依从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对等级资料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因子分析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分析;采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进行旋转;采用Kaiser-Meyer-Olkin和Bartlett检验对数据结构进行检验。结果第一次调查收到715份问卷,第二次调查收到515份问卷。正高级职称的医师和青光眼专科医师培训参与率更高(χ^2=11.54,59.114;P<0.05)。第一次调查共识依从率为7.55%~85.59%,在51.75%~85.59%之间居多。正常性青光眼、高眼压症的排他性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发试验阴性的意义等基本概念知晓率较高(83.36%~85.59%)。依从率最低的是Goldman压平眼压计的使用(7.55%),其次是采用改良的PACG激发试验(14.45%~28.20%),对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的ISNT原则正确理解率也较低(40.42%)。培训后再次问卷调查,未接受培训者总体依从率在17.38%~82.62%,接受培训者总体依从率在20.47%~96.34%。其中,房角镜宽窄分级的判断、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和盘沿下方>上方>鼻侧>颞侧原则(ISNT原则)的理解、视野的判读、以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分类方法、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定义及高眼压症治疗时机等,接受培训者的知晓度较未接受培训的均提高至11%~26%,且有统计学意义(χ^2=5.687~31.568, P<0.05)。结论目前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的知晓度及�
乔春艳张慧曹凯王辉赵爱萍王怀洲唐炘石砚张纯王宁利
关键词:原发性青光眼依从性问卷调查
新型非滤过泡依赖性青光眼手术的建立与应用
王宁利王怀洲李猛陈伟伟牟大鹏石砚杨迪亚马楠孟昭君张熙芳付晶乔春艳赵博文洪洁
该项目属于眼科学治疗技术领域,通过对房水流出通路及青光眼手术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房水流出通路重建术、跨越式房水流出通路重建术和微导管辅助的次全小梁切开术。主要技术创新点如下: 1.首次建立了青光眼房水流出通路重建术...
关键词:
应用MP-1微视野计评估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早中期黄斑区视网膜功能损害被引量:6
2014年
背景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和影像学研究证实,青光眼患者早期即存在黄斑区神经纤维层结构的改变,但目前青光眼的功能检测主要依靠心理、物理学检查的自动静态视野计,不能反映病变早期相对应的损害。MP-1微视野计是一种定量评估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S)的方法,较普通视野计更为敏感。目的采用MP-1微视野计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及正常眼的黄斑区视网膜MS进行对比研究,观察POAG患者和CACG患者早中期黄斑区视网膜的功能变化。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患者126例126眼,其中POAG患者50眼,CACG患者23眼,正常对照眼53眼。使用MP-1微视野计进行眼底成像和微视野检查,选用Macular10°程序,检测并比较POAG、CACG和正常对照组患者黄斑中心2°、6°和10°环(内、中、外环)的视网膜MS,同时对各组受试者黄斑中心6°范围内4个象限的视网膜MS进行分析。结果POAG组患者黄斑中心2°、6°、10°范围内及全黄斑区的MS分别为(15.09±3.03)、(15.72±3.22)、(13.99±3.63)和(14.91±3.07)dB,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7.29±1.59)、(18.05±1.24)、(16.76+1.89)和(17.37±1.46)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CACG组黄斑中心2°、6°、10°环及全黄斑区的MS分别为(16.00+2.39)、(15.83±2.63)、(14.45±3.15)和(15.42±2.54)dB,其中6°、10°环及全黄斑区的M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13、0.011)。各组黄斑中心6°环4个象限的MS分析表明,POAG、CACG组颞下象限的M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2),但POAG组和CAC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POAG组鼻下象限的M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王雯倩石砚王欣张纯黄萍
关键词:微视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黄斑功能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全身危险因素及眼体同治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系统回顾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存在的全身危险因素,分析眼体同治对POAG的治疗效果。方法对Embase、Medline、Pubmed、Google Scholarship、ISI Web of Knowledge及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等英文文献数据库和维普、万方、中国知网及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在检索结果中,选取以PO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身体质量指数(BMI)、雌激素相关情况、甲皱襞微循环情况、传统降眼压治疗联合口服硝苯地平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为主要分析因素的研究。用Meta分析评估POAG患者BMI情况;并对雌激素及微循环异常在POAG发病中的作用、传统降眼压联合口服硝苯地平及中西医结合对POAG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回顾。结果BMI相关文献中共6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进行Meta分析。总样本量26 835例,包括POAG患者3058例,正常对照23 777例。POAG患者BMI (MD=-0.64,95% CI-1.06,-0.21)较正常人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2=99%,P<0.05)。共分析雌激素相关文献7篇,其中2项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停经时间相对较迟可以降低POAG的发病风险,3项研究结果表明停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降低POAG发病的风险。分析微循环相关文献5篇,研究结果表明POAG患者存在甲皱襞毛细血管出血、扩张、无血管区、血管形态异常、血流流速减慢、流量降低情况。分析传统降眼压治疗联合口服硝苯地平治疗青光眼相关文献10篇,其中4项研究结果表明口服硝苯地平后视野无明显进展或较传统治疗方法视野进展缓慢,5项研究针对口服硝苯地平后青光眼患者眼部血流情况进行研究,其中2项证明眼部血流有改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5篇中西医结合治疗POAG相关研究,其中4项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1项研究结果表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0,0.140;P>0.05)。结
田佳鑫曹凯石砚辛晨杜蓉于静桑景荭王宁利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身体质量指数雌激素
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策略
2023年
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类病因复杂的临床难题,其发病机制的解剖学本质为各种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悬韧带病变,其导致的悬韧带相邻组织复合体前后压力差变化是理解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病理生理过程的关键。本文基于各类晶状体半脱位的发病机制及悬韧带相邻组织复合体压力梯度变化过程阐述悬韧带异常的眼部表现并预判其可能的手术风险,提出4个模块化处理方式以制定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房水逆流及玻璃体处理、晶状体摘除、维持IOL的长期稳定和房角滤过功能的重建,为此类难治性青光眼的科学化治疗策略提供指导。
余晓伟范志刚石砚
关键词:手术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