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雨函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情境
  • 3篇情境模型
  • 3篇记叙
  • 3篇记叙文
  • 2篇眼动
  • 2篇阅读情境
  • 2篇认知神经
  • 2篇说明文
  • 2篇说明文阅读
  • 2篇文本
  • 2篇明文
  • 2篇FMRI
  • 1篇大学生
  • 1篇毒品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眼动研究
  • 1篇依赖者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机构

  • 7篇华南师范大学
  • 6篇汕头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广东金融学院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3篇王雨函
  • 6篇陈琳
  • 5篇莫雷
  • 3篇隋雪
  • 2篇李悠
  • 2篇汝涛涛
  • 2篇乔佳佳
  • 2篇夏天生
  • 2篇肖壮伟
  • 1篇田一甲
  • 1篇郑允佳
  • 1篇刘西瑞
  • 1篇张婷
  • 1篇周小兵
  • 1篇吴小文
  • 1篇陈小红
  • 1篇金花
  • 1篇李红
  • 1篇赵文
  • 1篇余越

传媒

  • 3篇心理学报
  • 2篇心理科学
  • 2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工业和信息化...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间转换在记叙文阅读情境模型建构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探测词和事件分割范式探讨了空间转换与事件转换分离的情况下,空间转换在记叙文情境模型建构中的作用。实验1a重复前人研究,探讨空间转换对阅读时间和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并验证在空间转换对情境模型的影响的研究中,采用多指标探测范式的合理性。实验1b探讨在空间转换与事件转换相分离的条件下,空间转换对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实验2a探讨空间转换对事件分割的影响,并验证在空间转换对情境模型的影响的研究中,采用事件分割范式的合理性;实验2b探讨空间转换与事件转换相分离的条件下,空间转换对事件分割的影响,从而验证空间转换对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空间转换与事件转换相分离时,不引起情境模型的更新,事件单元是建构记叙文心理表征的核心单元,空间转换只有在标识事件转换的情况下,才能引发读者更新情境模型。
夏天生莫雷陈琳王雨函李悠汝涛涛
关键词:情境模型
中文阅读过程中词的忽略的眼动研究
以眼动为指标考查阅读过程是近年来心理语言学和阅读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关于阅读过程中词的忽略的研究是其中为心理学家们所关注的方向之一。在国外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提出影响忽略的有上下文的语义环境、高频词和低频词、词的长...
王雨函隋雪肖壮伟
关键词:眼动中文阅读
文献传递
时间转换在记叙文阅读情境模型建构中的作用
2015年
采用探测再认范式和事件分割范式探讨了情境模型中时间转换与事件转换相分离的情况下,时间转换对记叙文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实验1用探测再认范式探讨时间转换与事件转换相分离条件下,时间转换对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实验2采用事件分割范式探讨时间转换对事件单元划分的影响,进一步检验时间转换对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转换不是情境模型更新的充分条件,当时间转换与事件转换相分离时,时间转换不引起情境模型的更新;事件单元是建构情境模型的核心单元,时间转换只有在标识事件转换的情况下,才能引发读者更新情境模型。
夏天生王雨函陈琳莫雷
关键词:情境模型
汉语语音加工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实验手段,研究了语音倒放过程中,中文语音加工脑机制。 方法:14名健康被试参与本次实验。实验材料为一些由计算机编辑过的声音刺激,分为三种:双字词、倒放词(将双字词逆...
王雨函
关键词:中文语音功能磁共振
文献传递
文本中“神秘人物”对记叙文阅读加工过程的影响
2013年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和探测词再认技术,探讨文本中出现的身份信息不明确的人物(神秘人物)对读者阅读加工过程的影响。实验1对Love,McKoon和Gerrig(2010)实验中的探测信息的位置进行调整,探测词不与神秘人物出现在同一句中,两者间隔一句填充句,以探讨神秘人物的信息是否在工作记忆中形成了阅读焦点,从而对后续阅读过程产生影响。实验2进一步探讨将神秘人物出现句推进长时记忆后,神秘人物是保持在工作记忆中,还是已被推进了长时记忆,但是保持易感性更容易得到恢复。实验结果表明:(1)神秘人物出现后,在随后的阅读中会在工作记忆中维持较高的关注度,影响对后续材料的加工过程;(2)神秘人物出现句被推进长时记忆后,神秘人物也进入长时记忆,但仍然具有较高的通达性,更容易被相关信息所激活恢复。
乔佳佳莫雷王雨函田一甲张婷吴小文
关键词:易感性
浅析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测试量表的修订及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2013—2015年间,汕头大学高教所"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测试"课题组对自编的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测试量表进行了两次施测和修订。修订时调整了题目,对测试结果进行了量表可靠性检验、结构效度检验、整体的项目难度和区分度分析,并取得了在信度、题目难度和区分度评测方面的进展,但是结构效度方面仍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本研究仍采用量表B卷,于2014年和2015年共对507名汕头大学学生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已经修读"整合思维"课程的学生较未修读的学生表现出更好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陈小红余越赵文王雨函
拼音在中文学习中的作用及加工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拼音作为增强汉字形音转换的桥梁在中文学习和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为深入了解拼音在中文学习中的作用及其加工机制,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拼音学习对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拼音的注音方式和呈现方式对汉字学习的影响,拼音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拼音学习可以促进语音意识的发展;不同的拼音注音方式和呈现方式会对汉字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拼音加工的机制与汉字加工存在不同,但拼音加工的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陈琳周小兵王雨函
关键词:拼音中文学习语音意识
类别学习的阻碍效应与双机制理论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对类别学习中的阻碍效应进行系统研究,尝试性地提出了类别学习的双机制理论。三个实验分别考察:样例特征随机呈现时;定义特征固定呈现在样例首位时;以及刺激材料为知觉图形类别时,类别学习中的阻碍效应。三个实验的研究结果都发现:在类别学习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效应,支持类别学习同时存在联结学习机制和认知学习机制的双机制观点。
陈琳莫雷郑允佳王雨函
关键词:错误驱动
海洛因依赖者对毒品、非毒品信息记忆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病人对毒品、非毒品信息记忆的差异。方法图片的学习、内隐记忆和再认。结果对毒品图片的判断,无论是学习过的图片还是新图片,正确量大,反应时长。结论毒品、非毒品信息对海洛因成瘾病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对毒品信息的反应更强,保持时间更长。
肖壮伟隋雪王雨函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者毒品海洛因成瘾内隐记忆反应时病人
阅读中跳读现象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论文回顾了以往对阅读中跳读现象的研究。发现与跳读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眼动因素、阅读材料因素和语言因素。文章对有关阅读过程中跳读现象的各种解释理论进行了评述。同时,对开展汉字阅读中跳读现象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考查中文与西文阅读中跳读差异性的重要性。
王雨函隋雪刘西瑞
关键词:跳读眼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