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燕

作品数:58 被引量:166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生物学
  • 16篇农业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3篇基因
  • 18篇甘薯
  • 16篇芽孢杆菌
  • 13篇短小芽孢杆菌
  • 13篇芽孢
  • 10篇基因表达
  • 7篇蛋白
  • 6篇启动子
  • 5篇转录
  • 5篇克隆
  • 5篇教学
  • 5篇杆菌
  • 5篇大肠杆菌
  • 4篇遗传学
  • 4篇荧光
  • 4篇基因启动子
  • 4篇碱性蛋白
  • 4篇碱性蛋白酶
  • 3篇遗传学教学
  • 3篇同源

机构

  • 58篇四川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58篇王海燕
  • 36篇张义正
  • 8篇陶向
  • 7篇古英洪
  • 5篇王中山
  • 5篇向泉桔
  • 5篇宋婷
  • 4篇姜玉松
  • 4篇赵云
  • 4篇王广珺
  • 3篇王杨靖
  • 3篇潘帆
  • 3篇何培宇
  • 3篇崔焘
  • 3篇曹庆华
  • 3篇陈克贵
  • 3篇刘震
  • 3篇赖先军
  • 3篇吴燕
  • 3篇王超

传媒

  • 12篇四川大学学报...
  • 6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遗传
  • 2篇作物学报
  • 2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Acta B...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贵州医药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的遗传学...
  • 1篇中国遗传学会...
  • 1篇中国遗传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1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0
  • 2篇1999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菜薹茎段髓部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被引量:3
1998年
以油菜品种“蜀杂6号”的薹茎段髓部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产量一般在每g鲜重2×10~6个左右。在每L附加1.5mgBA、0.4mgNAA、1.5mg2,4-D、200mg水解酪蛋白、250mg木糖、0.3M蔗糖和0.1M葡萄糖的Nitsch培养基中,对原生质体进行液体浅层静置培养。2~7天内原生质体出现第一次分裂,分裂频率最高可达49.2%。培养15天后逐渐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21天时将培养基改换成每L附加2mgBA、0.2mg 2,4-D和3%蔗糖的MS扩增培养基,45天后可形成5mm左右的愈伤组织。大于2mm的愈伤组织可在每L含有1.0mgBA/3.0mgZT和0.1mgNAA的MS琼脂培养基上分化出芽,分化频率可达36.7%。在1/2MS无激素培养基中,1cm左右的分化芽有85.9%生根,形成完整的植株。
赵云王茂林王海燕张义正
关键词: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番茄果重数量性状基因的研究及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遗传学发展历程中一系列经典的研究案例对学科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构成了遗传学发展史的主线。将这些经典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合理地应用到遗传学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遗传分析能力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番茄果重基因的定位...
王海燕
关键词:遗传学数量性状基因座
文献传递
甘薯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英文)
2016年
非特异脂质转移蛋白(ns LTP)是植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类涉及多种胁迫反应的可溶性蛋白。为了阐明甘薯中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基因IbLTP1和IbLTP2在盐胁迫反应中的功能,本研究运用PCR技术,对IbLTP1和IbLTP2基因进行了克隆,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序列结构、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和系统进化关系;利用q RT-PCR方法检测了这两个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盐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差异;将IbLTP1和IbLTP2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对重组菌BL21(p ET32a-LTP)的耐盐性进行分析。序列分析表明:IbLTP1和IbLTP2编码区均不含内含子并都具有等位基因。IbLTP1和IbLTP2基因的蛋白质序列分别包括114和94个氨基酸残基并且不含色氨酸残基,蛋白序列N端含有信号肽序列。保守结构域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IbLTP1和IbLTP2均含有ns LTP蛋白的保守结构域,IbLTP1属于TypeⅠ而IbLTP2属于TypeⅡ。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IbLTP1在幼叶中表达量最高,根中表达量最低;而IbLTP2在茎中表达量最高,成熟叶中表达量最低。在Na Cl胁迫条件下,IbLTP1和IbLTP2表达量在根中基本无变化而在茎和叶中上调。大肠杆菌BL21(DE3)中异源表达IbLTP1和IbLTP2基因能够提高转基因菌株对Na Cl的耐受性。因此,本研究推测IbLTP1和IbLTP2基因可能在甘薯盐胁迫反应中发挥了作用。
李雪丹魏昌赫邵欢欢吴燕张义正王海燕
关键词:甘薯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氯化钠胁迫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
大肠杆菌细胞周质底物结合蛋白gsiB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2
2010年
为深入研究大肠杆菌谷胱甘肽转运系统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对该系统中的gsiB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条件的优化。根据大肠杆菌谷胱甘肽转运系统中底物结合蛋白gsiB基因序列,利用PCR方法扩增到该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利用SLIC(Sequence and ligation–independent cloning)方法直接将其插入pWaldo-GFPe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Waldo-GFP-GsiB。将重组质粒转化不同的大肠杆菌表达菌株进行诱导表达,通过改变培养温度和IPTG浓度等条件,得到了能够大量表达目标蛋白的重组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BL21(DE3)是gsiB基因表达的最佳宿主菌;18℃低温诱导培养有利于gsiB基因的大量表达;0.1mmol/LIPTG足够诱导gsiB基因表达,增加IPTG浓度(0.1mmol/L~1.0mmol/L)并不能明显地促进gsiB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目标蛋白质有表达,其分子量大小与预期相符。
王中山向泉桔王海燕张义正
关键词:大肠杆菌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
运动发酵单胞菌基因组重组系统RED和CRISPR-Cas9的构建及其应用
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是一种高效的乙醇产生菌,基因组仅为2Mb,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对运动发酵单胞菌基因进行敲出和敲入,不仅具有要的科学意义,而且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因此,构建高效和操作简单的...
曹庆华李涛吴燕王海燕张义正谭雪梅
环状芽孢杆菌几丁质酶基因序列分析、表达和生物活性测定被引量:14
2002年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chitinase gene cht1 of Bacillus circulans showed that it contained 2151 nucleotides,which codes the precursor of chitinase CHT1 with 717 amino acid residues.The nucleotide and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cht1 showed 81% and 95% homology with those of ChiA of B.circulans WL-12,respectively.The cht1 gene was cloned into the Escherichia coli-Bacillus subtilis shuttle vector pSUGV4 and two recombinant plasmids, named pUSCH1 and pUSCH2 which contained 2.9kb and 4.0 kb insert respectively,were obtained.The recombinant plasmids were transformed into B.subtilis DB104 and WB600.Chitinase activity was detected both in transformed E.coli and B.subtilis.The DB104/pUSCH1 strain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the bio-controlling the infection of Magnaporthe grisea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which showed 71.67% decrease in rice disease incidence.
王焰玲王海燕秦敏张义正
关键词:环状芽孢杆菌几丁质酶基因序列分析稻瘟病菌真菌病害
甘薯贮藏蛋白基因启动子和信号肽编码区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00年
根据已知的甘薯块根贮藏蛋白 A基因序列 ,设计和合成了两对 PCR引物 ,从南薯 88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该基因的启动子和启动子加信号肽编码区两种 DNA片段 ,并测定了它们的 DNA序列。将测定的序列与 Gen Bank中的甘薯贮藏蛋白基因的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发现 ,其中既有与Gen Bank中甘薯贮藏蛋白基因启动子完全相同的片段 ,也有发生了较大变异的片段 ,这些变异涉及到调控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在信号肽编码区 ,虽存在碱基序列变异 ,但比启动子区更保守 。
陈克贵王海燕张义正
关键词:甘薯启动子PCR
短小芽孢杆菌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短小芽孢杆菌SCU11产生的胞外碱性蛋白酶具有良好的生皮脱毛效果,在生物制革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该菌株的遗传转化系统尚未建立起来,限制了菌株的遗传改造和基因功能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本研究采用高渗透压电转化法,实现了对短小芽孢杆菌的电转化;在Ebuffer配方为甘露醇1M,山梨醇0.5M,甜菜碱7.5%,甘油10%,电场强度24KV/cm条件下,转化效率为3.5×10~3 CFU/μg DNA.构建了E.coli-Bacillus穿梭载体pUCETs,建立了短小芽孢杆菌基因敲除体系,利用该系统成功敲除了基因组中的peptidaseC40基因.本研究所建立的电转化系统及基因导入/敲除体系,为短小芽孢杆菌基因组编辑奠定了基础.
王超贺婷婷宋婷张长斌王海燕
关键词:短小芽孢杆菌基因敲除
黄孢原毛平革菌寡肽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的研究
王中山向泉桔王广珺王海燕张义正
遗传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3
2015年
现代教学改革探索的一项核心内容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最大程度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遗传学课程是生物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以我们设计的"经典文献阅读报告会"、"遗传学辩论赛"、"遗传学与社会生活报告会"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为例,探讨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掌握遗传学知识,还能训练辨证的科学思维方式,进而形成自己独立的认识与思想,对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甚至人生成长等方面产生良好的影响。
王海燕刘志斌周颂东曾凡亚宋旭赵云
关键词:遗传学教学活动思辨能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