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霞
- 作品数:29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IgA肾病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检测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尿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和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0例IgA肾病患者及38例健康人的尿液MCP-1水平进行检测,并与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IgA肾病患者尿液MCP-1水平(123.47±18.56)pg/ml高于正常人(20.74±3.73)pg/ml。结论:IgA肾病患者尿MCP-1水平增高。
- 刘程王松霞韦涌涛
- 关键词:IGA肾病酶联免疫吸附法
- 应用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直肠癌患者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从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筛选标志蛋白,找出最佳的标志蛋白组合模式作为临床诊断指标。方法采用WCX2芯片及SELDI-TOF-MS技术对98例直肠癌患者及40例对照组血清进行蛋白质指纹图谱检测分析,所得到的结果采用Biomarker Wizard和Biomarker Patterns System软件分析。结果直肠癌组与对照组共有26个蛋白质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其中4个蛋白质生物标志物(质/荷比9295、3730、3938和4095)组建筛选模型,经盲法验证,其敏感度为95.0%(57/60),特异性为93.4%(45/48);CEA敏感度为68.3%(41/60),特异性为77.1%(37/48);CA199敏感度为58.3%(35/60),特异性为75%(36/48)。结论SELDI-TOF-MS技术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远远高于目前所采用的某一单独的标志物的血清学诊断,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直肠癌的蛋白质组学改变及其临床应用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韦涌涛王松霞王斌
- 关键词:直肠癌蛋白质芯片技术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后蛋白质组学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治疗前后有病毒学应答患者和无病毒学应答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变化差异,探讨预测 ADV 治疗效果的特异性的标志。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获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蛋白表达图谱,并寻找 ADV 治疗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经与治疗前比较,有病毒学应答组触珠蛋白、触珠蛋白2α、α-1-抗胰蛋白酶前体在治疗后上调;因子 B、转甲状腺素 B 链、谷胱甘肽过氧化酶、α-2-巯基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前体、载脂蛋白、载脂蛋白 A-I 前体在治疗后下调。无病毒学应答组转甲状腺素在治疗后上调;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触珠蛋白、α-2-肌动蛋白、载脂蛋白 A-I 前体在治疗后下调。两组相比:治疗后载脂蛋白 A-I 前体呈相同下调趋势;触珠蛋白、转甲状腺素表达呈相反变化趋势。结论双向电泳-质谱技术可发现 ADV 治疗过程后有病毒学应答组触珠蛋白、转甲状腺素表达与无病毒学应答组比较呈相反变化趋势,从而为寻找 ADV 治疗有效的预测指标奠定基础。
- 郭芳王江华饶慧瑛王松霞管文莉孙焱王豪魏来
-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蛋白质组学电泳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及应用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D-二聚体含量试剂盒,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进行快速定性及定量检测,检测术前和术后1h、24h、3d、7dD-二聚体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升高,术后3d达到峰值;3d后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降低,术后7d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患者血浆可能处于高凝状态,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术后恢复正常水平。因此,动态观察患者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了解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
- 韦涌涛王松霞刘燕
- 关键词:D-二聚体酶联免疫法妇科恶性肿瘤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是否诱导特异性T细胞应答。方法(1)将研究对象分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急性乙型肝炎痊愈组、健康志愿者组,分离各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检测其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特异表位多肽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18-27的记忆性免疫应答;(2)培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将负载有乙型肝炎抗原表位多肽的DC诱导特异的T细胞应答。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检测诱导的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诱导的T细胞杀伤活性。结果(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对HBcAg 18-27 CTL特异表位多肽存在记忆的免疫应答,其分泌干扰素-γ的CD8+T细胞占CD8+T细胞总数的(4.3±2.5)%,分泌白细胞介素-2的占总细胞数的(4.8±2.2)%,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占总细胞数的(4.6±2.3)%。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对其记忆应答很低,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值为2.508-3.305,P<0.05。(2)用多肽共孵育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多次诱导的T细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加肽孵育的靶细胞比例为30:1、10:1、3:1时,其杀伤率分别为(57.0±20.3)%、(49.5±20.2)%、(21.8±12.9)%,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可以诱导特异的T?
- 李若冰陈红松谢尧费然丛旭范春蕾王松霞魏来王宇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
- 人体乳腺癌细胞系Bcap-37和MCF-7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2
- 1994年
- 应用低温同步法与秋水酰胺处理,对人体乳腺癌细胞系Bcap-37和MCF-7的中期及早中期细胞进行G-显带分析。研究表明,Bcap-37细胞染色体众数为63,可识别其结构的标记染色体17条;MCF-7细胞染色体众数为56,可识别其结构的标记染色体13条。结合文献报道以及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中最常涉及到第1、3、5、7、11、13和17号染色体结构及数目的异常,染色体断裂点1p11(1q11)、1p13、3p21、3q11、5q11、6q13、6q23、7q22、11p13和11p15也经常涉及;它们可能与癌相关基因的激活和抗癌基因的丢失有关,从而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 刘喜富柳家英阎武邹俊华韩玲刘卉王松霞张嘉庆
- 关键词:细胞系乳腺癌细胞遗传学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晚期血清甘胆酸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晚期血清甘胆酸(CG)的影响。方法选取103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妊娠晚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1例进行孕检的健康妊娠晚期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CG检测,观察比较两组血清CG水平,分析观察组血清CG水平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清CG水平为(953±247)μg/dl,对照组孕妇血清CG水平为(265±91)μg/dl,观察组孕妇血清C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G水平>2000μg/dl、血清CG水平1000~2000μg/dl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均高于血清CG水平250~1000μg/dl、血清CG水平<250μg/dl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G水平>2000μg/dl孕妇胎儿宫内窘迫率高于血清CG水平1000~2000μg/dl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提高孕妇妊娠晚期血清CG水平,血清CG检测在乙型肝炎确诊以及胎儿监护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王东平王松霞于同波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妊娠晚期血清甘胆酸
- 8-iso-PGF2α及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肾病的关系。方法 91例T2DM病人根据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个亚组:无蛋白尿组(UAER〈20μg/min)、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200μg/min)及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另选择1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检者血清8-iso-PGF2α检测采用ELISA法,hs-CRP检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糖尿病各亚组病人血清8-iso-PGF2α及hs-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82、57.49,q=8.16~17.92,P〈0.01);无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病人血清8-iso-PGF2α及hs-CR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57~15.47,P〈0.01)。结论血清8-iso-PGF2α及hs-CRP的水平变化与T2DM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 韦涌涛王松霞李武伦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异前列腺素C反应蛋白质
- 树突状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对HBV、HCV清除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应答无影响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观察HBV、HCV感染者树突状细胞(DC)的非病毒特异性免疫功能状态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应答以及病毒清除的关系。方法 对25例成人慢性HBV和HCV合并感染者进行了间隔8年的两次调查,依据临床转归分为HBV和HCV均清除组(A组)14例,单独HCV清除者(B组)6例,单独HBV清除者(C组)3例,HBV和HCV均未清除者(D组)2例,对照组(N组)为同一地区健康献血员11例。体外分离培养D C,检测其表型及抗原摄取功能、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4组感染者的CTL免疫应答情况。 结果 B、C、D组与A组、N组比较,DC的非病毒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表现为CD86表达的降低、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下降以及抗原摄取能力降低。A组对HBV和HCV的4条抗原表位多肽均有较高的CTL应答率(12/12);B组对HCV的两条抗原表位多肽均有应答(5/5),但无对HBV两条表位多肽均应答者,仅有1例对P2有反应;C组对HBV的抗原表位多肽均有应答,但无对两条HCV表位多肽均应答者;D组及N组对HBV或HCV所有实验多肽均无应答。 结论 HBV和HCV的清除与病毒特异性的CTL应答相关。HBV和(或)HCV持续存在可能是导致DC功能异常的原因。
- 范春蕾陈红松李若冰王松霞从旭费然蒋栋王宇魏来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HBVHCV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丙型肝炎病毒
- 大鼠肝脏再生过程中细胞标志物演变与骨髓细胞增生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为研究大鼠在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过程中是否存在骨髓细胞的增生与动员以支持肝脏再生过程,以及肝卵圆细胞(hepatic oval cells,HOC)在体内细胞标志物的演变过程. 方法:SD(Sprague-Dawley)大鼠81只,随机分为3组: 2/3部分肝切除组(partial hepatectomy,PHx)、2/3部分肝切除加2-乙酰氨基芴(2-acetylaminofluorene, 2AAF)预处理组(PHx+2AAF)及假手术组,每组分为9小组(n=3),分别于术后1,2,4,6,8,12,16, 20,24 d采集大鼠骨髓细胞及再生肝组织;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液分离骨髓细胞中的单个核细胞,并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单个核细胞中CD34+,CD45+细胞比例; 采用冰冻组织切片技术进行再生肝组织切片,并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再生组织中与CD34共表达的部分造血干细胞、肝卵圆细胞及肝细胞的细胞标志物Thy1.1,CD45,CK19,vimentin,AFP,Alb. 结果:在PHx模型中,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及CD45+细胞在术后2,4, 6 d与对照组相比增高(分别为2.774±0.166 vs 1.903±0.044,P=0.016<0.05;3.164±0.056 vs 1.862±0.057, P=0.002<0.01;2.708±0.160 vs 1.897±0.149,P= 0.032<0.05),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在肝组织中第4 d发现少量CD34,CD45共表达细胞,但未检出其他共表达的细胞标志物.在PHx+2AAF模型中,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示CD34+及CD45+细胞于术后2, 4 d与对照组相比增高(分别为2.472±0.141 vs 1.903±0.044,P=0.020<0.05;2.985±0.120 vs 1.862±0.057, P=o.008<0.01),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其再生肝组织中与CD34共表达的抗原Thy1.1,CK19,Alb, AFP,vimentin等存在动态演变:在标志物出现过程中,Thy1.1最早出现,随后可检出AFP,vimentin, CK19,而Alb最后检出;在标志物的消失过程,则Thy1.1, Alb,CK19最早消失,随后AFP,vimentin未检出. 结论:大鼠在急性肝损时的肝再生过程中存在骨髓CD34+与CD45+的细胞增生现象,再生肝组织中与CD34共表达抗原的动态演变可能反映肝卵�
- 潘孝本刘峰王松霞丛旭费然陈红松高燕魏来
- 关键词:细胞标志物再生过程大鼠肝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2-乙酰氨基芴组织切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