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梁

作品数:81 被引量:2,03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4篇农业科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生物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8篇土壤
  • 22篇黄土丘陵
  • 18篇丘陵区
  • 18篇黄土丘陵区
  • 16篇植被
  • 15篇黄土高原
  • 13篇油松
  • 9篇群落
  • 8篇有机碳
  • 8篇退耕
  • 7篇植被恢复
  • 7篇植物
  • 7篇团聚体
  • 6篇演替
  • 6篇水土
  • 5篇养分
  • 5篇油松林
  • 5篇植物群
  • 5篇植物群落
  • 5篇松林

机构

  • 70篇西北农林科技...
  • 59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南京大学
  • 5篇西安科技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榆林学院

作者

  • 81篇王国梁
  • 35篇刘国彬
  • 13篇薛萐
  • 9篇景航
  • 8篇姚旭
  • 6篇周生路
  • 5篇袁子成
  • 5篇党小虎
  • 5篇曲秋玲
  • 3篇刘莹
  • 3篇许明祥
  • 3篇霍艾迪
  • 3篇陈云明
  • 3篇马艳萍
  • 3篇张鹏
  • 3篇邱甜甜
  • 2篇上官周平
  • 2篇刘涛
  • 2篇徐宣斌
  • 2篇张超

传媒

  • 10篇水土保持研究
  • 7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生态学报
  • 6篇中国水土保持...
  • 5篇水土保持通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草地学报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草地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3
2008年
为评价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成效及认识下垫面改变对土壤水文过程的影响,采用圆盘入渗仪以4.6、8年退耕地为对象,长芒草草地为对照在黄土丘陵区分层(表层、20cm、40cm)研究退耕地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较短年限退耕地表层土壤入渗能力较天然草地差,而下层入渗能力较天然草地强;2)退耕地下层的初始入渗速率是表层的1.2—1.4倍,稳定入渗率是表层的1.9—2.8倍,饱和导水率是表层的1.9—3.0倍;3)随着退耕年限增加,表层土壤入渗能力下降,而下层入渗能力增强;4)土壤结皮阻碍退耕地表层土壤的入渗。
徐敬华王国梁陈云明卢建利
关键词:退耕地土壤层次土壤入渗土壤结皮
皆伐油松林不同恢复措施下团聚体与球囊霉素分布特征被引量:12
2017年
以未扰动油松林为对照,研究了油松林皆伐后在不同措施下恢复为幼林地、灌木地和撂荒地0~20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中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和有机碳(SOC)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幼林地团聚体稳定性显著降低(P<0.05),而灌木地及撂荒地团聚体稳定性显著增加.不同恢复措施团聚体中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RSP)分布的变化趋势与团聚体稳定性一致,灌木地团聚体中EE-GRSP含量相比对照显著增加且最大.灌木地和撂荒地大团聚体(>250μm)中总量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T-GRSP)含量相比对照显著增加而撂荒地粉黏粒团聚体(<53μm)中T-GRSP含量显著减小.粉黏粒团聚体中EE-GRSP含量普遍大于其他粒径团聚体;微团聚体(53~250μm)中T-GRSP含量普遍大于其他粒径团聚体.相比于其他粒径团聚体,大团聚体中T-GRSP可以更准确的反映土壤碳库的变化,团聚体稳定性更依赖于大团聚GRSP.
景航史君怡王国梁薛萐梁楚涛周昊翔
关键词:团聚体皆伐土壤有机碳
氮添加对油松幼苗不同径级细根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氮(N)沉降正在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目前关于氮沉降如何通过影响树木不同径级细根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而影响树木生理特征及生长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以2年生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幼苗细根为对象,研究了短期(2年)氮添加(0、3、6、9g N·m^(-2)·a^(-1),分别记为N0、N3、N6、N9)对不同径级(0~0.5、0.5~1和1~2 mm)细根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0.5 mm细根中碳水化合物含量(512.97 mg·g^(-1))显著低于1~2 mm细根中碳水化合物含量(638.83 mg·g-1)。0~0.5 mm细根中NSC、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低于0.5~1及1~2mm;(2)随着细根径级的增加,SC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木质素含量呈降低趋势。N添加对3个径级细根中不同碳水化合物组分的影响不同。N添加对0~0.5和0.5~1mm细根中NSC、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N9处理显著降低了1~2 mm细根中NSC和可溶性糖含量(16.20%和29.90%),对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此外,N3处理显著增加了0~0.5 mm细根中可溶性糖含量(69.65%);(3)N添加对细根中SC、木质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N3处理显著增加了最细两级根(0~0.5和0.5~1 mm)纤维素含量(35.3%和57.0%),N9处理显著降低了1~2 mm细根中纤维素含量(30.39%);(4)N3处理显著增加了0~0.5 mm细根中NSC/SC,而对另两级根系中该比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N添加可能通过影响最细两级根(0~0.5和0.5~1 mm)中NSC、可溶性糖含量及NSC/SC影响植物细根的生理功能和生长。
谷利茶王国梁
关键词:油松幼苗细根径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黄土丘陵区长芒草群落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被引量:34
2009年
以黄土丘陵区长芒草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圆盘入渗仪对不同盖度长芒草群落下的土壤入渗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0-80 cm土壤剖面上,不同盖度的长芒草群落下土壤初始入渗速率和稳定入渗速率都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在同一深度的土壤剖面上,群落盖度越大土壤初始入渗速率和稳定入渗速率也分别越高。影响土壤初始入渗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效孔隙度、初始含水量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影响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效孔隙度、根长密度和水稳性团体含量,但水稳性团聚体对表层土壤初始入渗速率和稳定入渗速率的影响不显著。长芒草群落不仅通过根系对土壤的物理机械作用以及根系周转过程中形成的生物性大孔提高了土壤入渗速率,还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提高了土壤入渗速率。
王国梁刘国彬
关键词:入渗速率入渗过程植物根系土壤剖面
黄土沟壑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及结构变化被引量:65
2003年
在 1 98 1、1 988和 2 0 0 1年 3个时期调查数据的基础上 ,对纸坊沟流域恢复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中度退化生态系统 ,短期封禁就能使草本群落得到明显恢复。主要表现在植物种类的增加、植被盖度的提高和生物量的提高 ,其增加幅度分别为 7%~ 73%、81 %~ 1 67%和 61 %~ 1 38%。伴随着植被恢复 ,植被保持水土功能增强。流域土壤侵蚀从封禁前的极强度侵蚀 ( 1 0 0 0 0~1 40 0 0 t/( km2·a) )减小到轻度侵蚀 ( 1 2 1 0 .2 t/( km2·a) )。中期封禁过程中群落盖度、生物量继续增加 ,水土保持功能进一步提高 ,但和短期封禁恢复相比 ,提高幅度较小 ,群落盖度和生物量分别增加了 3%~1 8%、- 4%~ 8%。随着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加强 ,土壤表层养分也逐渐提高。中期封禁后群落结构和短期封禁相比发生较大变化 ,其中天然草本群落中发生了优势种更替现象 ,但天然灌木群落和人工乔灌群落优势种变化不大或无变化 ;群落垂直结构变化表现为 :草本群落结构变化最大 ,人工乔木林次之 ,但灌丛结构变化相对较小。封禁消除了致使植被退化的影响因子后 ,促进了群落内物种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从而使群落生态功能得到恢复 ;群落生态功能的恢复使群落生境得到改善 。
王国梁刘国彬刘芳侯喜禄周生路
关键词:黄土沟壑区植被恢复封禁植物群落群落组成
土壤颗粒的体积分形维数及其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被引量:222
2005年
土壤具有自相似特征或尺度不变特征。许多研究表明,土壤质量(重量)分形维数是土壤内在属性之一。但是,在计算土壤质量分形维数的推导过程中需要做一些假设,而有些假设,如不同粒级的土壤颗粒具有相同的密度等假设,已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此外,用传统的比重法测量土壤颗粒分布不仅工作量大,且操作结果更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鉴此,本文提出了土壤体积分形维数的概念。通过对宜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78个土壤样品的体积分形维数的测定发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和土壤质量分形维数一样,都是土壤的固有属性;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体积百分含量具有显著的对数相关关系;对茶园、菜地和农田土壤剖面上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的变化分析表明,在茶园和菜地土壤剖面上,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土壤粘粒体积百分含量增加,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也随之增加;在农田土壤剖面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粘粒体积百分含量和土壤体积分形维数也表现出基本保持一致的变化规律。此外,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颗粒的组成会产生影响,使土壤粘粒体积百分含量发生变化,从而使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也随之变化,如菜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出现下降趋势。
王国梁周生路赵其国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粒
一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包括:称取过0.25mm筛的风干土样1.5g于100ml塑料瓶中,加入333mmol/L高锰酸钾25mL,振荡1小时,取1-2ml溶液于2ml离心管中,采用小型高速离心...
薛萐刘国彬徐宣斌王国梁李占斌李鹏
文献传递
城市化背景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论文应用地统计学、土壤学和环境学等学科的理论体系,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测定和室内统计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扩张、工业化、蔬菜用地和交通用地四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和空间分布格局。得...
王国梁
关键词:城市化土壤重金属污染克立格插值点源污染
文献传递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先锋群落演替过程中细根特征的变化被引量:15
2009年
采用空间序列取代时间序列的方法,对退耕时间分别为2、4、6和8年的退耕地群落细根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探讨退耕地植被演替过程中细根特征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及其在演替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群落细根根长密度和根面积密度随植被演替显著增加;比根长、比根面积和地下/地上生物量也有增加趋势;细根平均直径随植被演替波动,但有减少趋势;(2)在土壤剖面上根长密度、根面积密度和根系生物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超过63%的根长、61%的根面积和72%的生物量分布在0~20cm的表层土壤中;(3)根径级统计表明,多数细根直径在0~0.5和0.5~1.0mm之间,这两级细根长度占细根总长度的80%以上;(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植被演替过程中细根特征的变化主要与土壤有效氮(第2年)、有效磷(第2~8年)和土壤水分(第8年)的含量有关,且随着植被演替,2~6年退耕地中细根特征与土壤资源正相关,而第8年中二者呈负相关.这可能与植物生长对资源的需求与土壤提供资源的能力之间的平衡有关.研究表明,退耕地植被演替过程对土壤资源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土壤水分含量显著减少;而土壤水分等土壤资源的变化又对群落产生影响,导致茵陈蒿先锋群落向地带性长芒草群落演替.
王国梁周东
关键词:退耕地细根养分演替
菜地土壤剖面上重金属元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53
2006年
在宜城镇蔬菜基地内选择种植时间为1a、5a、10a、15a、20a、45a的菜地序列,并选择周围的水稻田作为对照地,研究了菜地土壤中Hg、Cu、Zn、C r、Pb 5种元素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菜地的种植过程中,土壤中Hg、Cu、Zn、C r和Pb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不断累积的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以上元素含量随菜地利用时间的增加而累积的原因与菜地中大量投入的无机肥料(尤其是磷肥)、动物粪肥以及农药有关。此外,该文提出的土壤元素含量变化速率的概念,可以直观反映土壤中某一元素浓度的增加或减少的快慢,对预测土壤中元素浓度的变化趋势有参考价值。
王国梁周生路赵其国叶方廖启林华明
关键词:菜地微量元素污染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