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角膜
  • 3篇年龄
  • 2篇眼底
  • 2篇眼底病
  • 2篇眼底病变
  • 2篇眼轴
  • 2篇像差
  • 2篇近视
  • 2篇近视眼
  • 2篇角膜板层
  • 2篇角膜板层刀
  • 2篇飞秒
  • 2篇高度近视
  • 2篇高度近视眼
  • 2篇板层
  • 2篇OU
  • 2篇SBK
  • 2篇病变
  • 1篇度数
  • 1篇视觉质量

机构

  • 8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8篇王一博
  • 7篇王勤美
  • 6篇许琛琛
  • 5篇朱叶
  • 3篇张佳
  • 3篇陶育华
  • 2篇孙长文
  • 2篇王树林
  • 2篇陈世豪
  • 2篇汪凌
  • 2篇余野
  • 2篇薛安全
  • 2篇陈敏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度近视眼眼底病变与眼轴的关系
目的探讨分析高度近视眼眼底病变与眼轴延长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方法将201例(360 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根据眼轴长度分为四组(<28、28~30、30~32、>32mm)。患者常规行医学验光,B超检查、IOL-Maste...
孙长文王勤美薛安全王树林陈敏王一博
文献传递
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与年龄的相关性变化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国人无器质性疾病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前赡性临床研究。序贯选取年龄为1l-50周岁、屈光度数为+0.50-3.00D且散光〈1.00D的受检者201例,平均年龄(29.9±11.5)岁。根据受检者的年龄分为4组:11-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和41.50岁组。采用鹰视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前表面像差,应用抛硬币法随机选取每名受检者一眼的数据。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角膜中央4、6和8mm区域的彗差、三叶草像差、球差、二次散光和四叶草像差。结果4、6、8mm角膜区域的三叶草像差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26、2.800、2.888,P均〈0.05),4l-50岁组[(0.10±0.05)、(0.17±0.08)、(0.30±0.13)斗m]明显大于2l-30岁组[(0.08±0.04)、(O.13±0.06)、(0.22±0.11)μm,P均〈0.05]。4mm区二次散光41±50岁组[(0.03±0.02)μm]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均〈0.05),6mm区41~50岁组[(0.08±0.08)μm]与21~30岁组[(0.05±0.03)la,m]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mill区彗差和球差各年龄组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4.796、3.165,P均〈0.05),41~50岁组角膜彗差[(0.58±0.24)μm]、21-30岁组角膜球差[(0.63±0.16)μm]大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间四叶草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年龄段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球差逐渐减小而彗差逐渐增大。
许琛琛王勤美陶育华朱叶王一博
关键词:角膜像差年龄因素球差
国人角膜高阶像差及其年龄的相关性改变
许琛琛王勤美陶育华朱叶王一博
角膜后表面像差及其与屈光度数、中央角膜厚度的相关性
许琛琛张佳王一博王勤美
高度近视眼眼底病变与眼轴的关系
<正>目的:探讨分析高度近视眼眼底病变与眼轴延长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方法:将201例(360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根据眼轴长度分为四组(<28、28~30、30~32、>32mm)。患者常规行医学验光,B超检查、IOL—M...
孙长文王勤美薛安全王树林陈敏王一博
文献传递
国人正常角膜非球面性特征及其年龄的相关性改变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国人正常角膜前表面的非球面特性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按照入选标准序贯选取年龄在11—50周岁、屈光度数为+0.50—3.00D且散光〈1.00D的受检者123人,平均年龄(29.58±11.8)岁。根据受检者的年龄,每十年为一组,共分4组:11~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和41~50岁组。采用鹰视角膜地形图仪进行角膜Q值的测量,每位受检者只取其中1只眼数据进行统计,分别分析每眼角膜前表面距中央10。、15。、20。、25。、30。范围的Q值。结果国人11.50周岁平均Q10、Q15、Q20、Q25和Q30分别为-0.08±0.09、-0.12±0.1、-0.14±0.11、-0.2±0.11和-0.27±0.11。各年龄组间Q25与Q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5:P=0.045;Q30:P=0.012),41~50岁组角膜非球面性比21~30岁组明显(P〈0.05)。Q15和Q20与年龄呈负相关(Q15:r=-0.202,P=0.025;020:r=-0.214,P=0.018),Q10、Q25、030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国人正常角膜6mm区平均Q值为-0.14,不同年龄的角膜Q值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角膜非球面性更明显。
许琛琛陶育华朱叶王勤美王一博
关键词:角膜Q值年龄
OUP-SBK角膜板层刀和ZYMER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余野汪凌许琛琛陈世豪朱叶王一博张佳王=勤美
应用OCT对OUP-SBK角膜板层刀和ZYMER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比较
汪凌余野许琛琛朱叶王一博张佳陈世豪王勤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