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道华

作品数:18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毒性
  • 4篇毒性试验
  • 4篇血液
  • 4篇长期毒性
  • 4篇长期毒性试验
  • 4篇川楝
  • 4篇川楝子
  • 3篇乙酰
  • 3篇乙酰胆碱
  • 3篇月龄
  • 3篇平滑肌运动
  • 3篇豚鼠离体回肠
  • 3篇离体
  • 3篇离体回肠
  • 3篇氯化乙酰胆碱
  • 3篇不同月龄
  • 3篇大黄酸
  • 2篇血液生化
  • 2篇血液细胞
  • 2篇血液细胞学

机构

  • 18篇四川省中医药...
  • 6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作者

  • 18篇牟道华
  • 18篇谭正怀
  • 16篇唐大轩
  • 16篇熊静悦
  • 12篇梁娅君
  • 7篇向晓雪
  • 6篇王尧
  • 6篇王莉
  • 5篇杨小卫
  • 5篇韩敏
  • 4篇葛麟
  • 2篇王莉
  • 1篇李小清

传媒

  • 3篇四川中医
  • 3篇四川生理科学...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药材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2009现代...
  • 1篇2012年全...
  • 1篇第四届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完全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灌胃给予大鼠25.0g/kg、50.0g/kg、100.0g/kg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1次,测定d1(给药当天)、d2、d3、d7、d14大鼠体重及给药前、给药后4h~28h、28~52h的饲料消耗量,计算摄食量,并于d3和d14各处死50%动物进行尸体解剖、血液生化学检查和血液细胞学检查。结果:给药第3d,低剂量组大鼠脾脏、胸腺系数增大(1.25±0.40,0.27±0.06),高、低剂量组血清CREA含量下降(45.4±6.12μmol/L,41.7±21.4μmol/L),高剂量组血清CK含量上升(2068.3±877.8IU/L),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给药14d,低、中剂量组血清CREA含量升高(70.6±15.6μmol/L,67.8±8.10μmol/L)。未观察到对大鼠体重、摄食量及血液细胞学指标有所影响。结论: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三个受试剂量对大鼠急性毒性作用不明显。
熊静悦唐大轩王莉王尧王尧梁娅君牟道华
大黄酸对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方法:通过离体肠肌实验,用二道生理记录仪记录4种浓度(8、20、40和80μg·mL)大黄酸对正常肠肌及氯化乙酰胆碱、磷酸组织胺所致离体肠肌收缩的影响,采集肠肌的收缩频率与...
熊静悦唐大轩牟道华谭正怀
关键词:大黄酸离体肠肌氯化乙酰胆碱
文献传递
川楝子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及机理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炒黄川楝子乙醇提取物(川楝子提取物)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热板法、辐射热刺激法及电刺激法观察川楝子提取物对小鼠感觉神经的影响,并测算小鼠热痛阈值,A-δ纤维、C纤维的兴奋幅度值,易化幅度值;运用在体间接检测法,考察川楝子提取物对大鼠坐骨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通过电镜检测及银染色技术观察川楝子提取物对坐骨神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川楝子提取物可提高小鼠的热痛阈值及尾痛阈值,延缓大鼠NCV。电镜检查结果表明川楝子提取物可导致大鼠坐骨神经髓鞘纤维脱髓鞘,雪旺氏细胞数目减少。银染色雪旺氏细胞统计结果表明川楝子提取物可显著减少大鼠坐骨神经雪旺氏细胞的数目。结论:川楝子提取物能降低小鼠的痛觉敏感性,延缓大鼠NCV,其机制可能与减少雪旺氏细胞的数目有关。
向晓雪唐大轩熊静悦梁娅君牟道华谭正怀
关键词:神经系统痛阈值NCV病理学改变
糖心安防治糖尿病心脏病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糖心安(TXA)对糖尿病心脏病(Diabetic Cardiopathy,DC)的作用及其相关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用高糖高脂乳剂连续灌胃28天,然后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25mg/kg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MCP组(盐酸二甲双胍0.1 g/kg、卡托普利0.025 g/kg及心得安10 mg/kg),糖心安各组(4.8原生药g/kg、2.4原生药g/kg,1.2原生药g/kg),灌胃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2小时测定其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心肌病理等指标。结果:高脂大鼠在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25mg/kg后4周,其左心室收缩内压(LVSP)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 max)及等容舒张期左心室压力下降的最大速率(-dp/dt max)显著减少;其收缩压(SP)和舒张压(DP)均显著降低,心电图显示Q-T间期显著延长,心率减缓、R波峰增高,其心脏指数、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Apelin-13水平均显著性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造模成功。糖心安各剂量组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LVSP、dp/dtmax、-dp/dtmax等)指标均有所改善。糖心安4.8原生药g/kg可显著增加Ⅱ型糖尿病心脏病大鼠dp/dt max以及-dp/dt max,延长P-R间期,增加糖尿病心脏病大鼠心电图的心率、减少其R波峰值。结论:糖心安可有效防治Ⅱ型糖尿病心脏病,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血中AngⅡ、Apelin-13含量有关。
李小清王莉牟道华谭正怀
关键词:糖尿病心脏病血流动力学
白附子急性毒性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生、制白附子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分别测定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LD50、制白附子水提物及生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最大给药量。结果:小鼠灌胃给予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1次,测得LD50为250.04(原生药g.kg-1);小鼠灌胃给予制白附子水提物2次,测得最大给药量为114.4(原生药g.kg-1)≥最大耐受量;小鼠灌胃给予生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1次,测得LD50>364.0(原生药g.kg-1)。结论: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作用最明显。
熊静悦牟道华唐大轩谭正怀
关键词:白附子最大给药量LD50
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长期(三月)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评价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灌胃给予大鼠25.0g/kg、50.0g/kg、100.0g/kg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或蒸馏水三个月,观察给药期间大鼠的一般情况,如活动度、毛色、排泄物等,每周称大...
熊静悦向晓雪唐大轩牟道华梁娅君杨小卫韩敏谭正怀
关键词:长期毒性试验
文献传递
炒黄川楝子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血液生化学及血液细胞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长期给予炒黄川楝子乙醇提取物(CLZ)对大鼠血液生化及血液细胞的影响.方法:将5-6周龄,雌雄各半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四组, 分别灌胃CLZ大剂量组(6g/kg),CLZ中剂量组(3g/kg) CLZ小剂量...
唐大轩向晓雪熊静悦梁娅君牟道华杨小卫韩敏谭正怀
关键词:川楝子乙醇提取物毒性机理血液生化学
文献传递
不同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主要脏器参数的测定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提供SPF级SD雄性大鼠的体重、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的正常值范围。方法选用1月龄的SPF级雄性SD大鼠75只,分别于2月、3月、4月、7月和8月时测定其体重及10个主要脏器重量,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在2月龄至8月龄,雄性SD大鼠的心、肝、肺、肾、脑、肾上腺及附睾等脏器的重量均逐渐增长,而胸腺重量却逐渐降低。然而随着体重等因素的变化,心、肝、脾、肺、肾、脑及肾上腺等指数均逐渐降低。结论SPF级SD雄性大鼠体重增长、主要脏器重量及其指数与其脏器结构变化以及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王尧唐大轩葛麟熊静悦王莉王莉梁娅君牟道华
关键词:SD雄性大鼠体重脏器重量脏器指数
川楝子对大鼠完全急性毒性作用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评价口服川楝子乙醇提取物(CLZ)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5~6周龄,雌雄各半的SD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4组,禁食不禁水16 h后分别一次性灌胃CLZ 7.5、15和30原生药g/kg及等量蒸馏水,分别于第1,2,3,7,14天称大鼠体质量,并测定灌胃前及第1,2天摄食量,观察各组动物出现的毒性反应情况。并于第3天和第14天各组取50%动物进行系统检测,取血测定其细胞学、生化学相关指标。股动脉放血处死动物,解剖、肉眼观察各主要脏器,取脑、胸腺、心、肝、脾、肾、肾上腺、卵巢(或睾丸)称重,并计算其脏器系数。结果给药后CLZ各剂量组自发活动明显减少,与剂量呈正相关;给药后第2天,第3天CLZ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第7天时体质量开始恢复,剂量越小恢复得越快;药后第1~2天,第2~3天CLZ摄食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与剂量呈正相关,有统计学差异;各组动物主要脏器未发现形态、质地、颜色的异常;给予CLZ48 h后,大鼠肝脏、肾、肾上腺以及脑系数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4 d后,CLZ大剂量脾系数较对照降低、肾系数较对照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其余脏器系数基本恢复正常;于48 h后和第14天检测血液细胞学,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48 h后,川楝子各剂量组血液AST,ALT,ALP及CK含量升高,剂量越大越明显,大剂量组AST,ALT及ALP与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中剂量组AST与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大剂量组TP含量明显降低。小剂量组BUN含量与对照比较明显升高、CRE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14 d后,CLZ各组AST,ALT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中、大剂量组AST含量与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C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小、大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小剂量组CRE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其余各项检测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大鼠单次灌胃给予CLZ后,可对
唐大轩熊静悦梁娅君王尧王莉牟道华向晓雪谭正怀
关键词:川楝子
不同月龄SPF级SD大鼠血液学及生化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期SPF级SD大鼠的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采用血液分析仪分别测定SPF级SD大鼠2月龄、3月龄、4月龄、7月龄、8月龄时血液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等指标;运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EA)、甘油三酯(TG)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大鼠RBC数量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雄性大鼠PLT数量逐渐增大,MCV减小,雌性HGB、HCT逐渐增大,且WBC、RBC、HGB、HCT数量随年龄增长呈现雌雄差异,雌性值偏小;大鼠各血液学指标均有较大的波动,其中以WBC和PLT的波动范围最大;随年龄的增长,雄性大鼠TP值逐渐减小;雌性大鼠TG逐渐升高;TP、ALB、BUN呈现雌雄差异,且雌性偏高;大鼠各生化指标均有较大的波动,以AST的波动范围最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大鼠的部分血液学及生化学指标存在性别及年龄的差异。
王莉王莉唐大轩熊静悦葛麟王尧梁娅君牟道华
关键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