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其铎

作品数:20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地震
  • 8篇数字地震
  • 7篇地震数据
  • 7篇地震学
  • 5篇地震观测
  • 5篇数字地震学
  • 5篇CDSN
  • 4篇地震台
  • 4篇数据处理
  • 3篇地震台网
  • 3篇中国数字地震...
  • 3篇数据库
  • 3篇数字地震台
  • 3篇数字地震台网
  • 3篇台网
  • 2篇地震记录
  • 2篇地震数据库
  • 1篇地震报告
  • 1篇地震参数
  • 1篇地震观测技术

机构

  • 16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国家地震局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安徽省地震局

作者

  • 20篇牟其铎
  • 6篇吴忠良
  • 3篇张德存
  • 2篇李谊瑞
  • 2篇朱文林
  • 2篇姚立平
  • 2篇张雁如
  • 2篇高原
  • 2篇郑斯华
  • 1篇张昱
  • 1篇王秀文
  • 1篇宋彦云
  • 1篇黄俊秋
  • 1篇夏恩山
  • 1篇吴培稚
  • 1篇梁静
  • 1篇杨懋源
  • 1篇修济刚
  • 1篇邵世勤
  • 1篇周公威

传媒

  • 8篇地震地磁观测...
  • 7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中国地震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

  • 1篇2007
  • 1篇1996
  • 2篇1995
  • 1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地震数据库建设及其应用综述被引量:3
1993年
本文综述了我国地震数据库的建设及其应用,指出了建立地震数据库的重要意义和目的,介绍了制定地震数据库技术规范的目的及规范的内容。目前,我国已有5个单位依照该规范建立了4个区域综合地震数据库和3个专业地震数据库,其中有的达到了国际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数据库的建成,为我国地震事业保留了宝贵的数据财富,为地震分析、预报和科研工作提供了长期、连续、可靠、高质量的数据资源。
李谊瑞牟其铎
关键词:地震数据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
数据库系统的管理与应用概述
1992年
<正> 一、数据库系统简介1.数据库概况数据库技术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末期。是当前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容量、高速度的计算机问世,使得各类数据按特定的格式管理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各类数据的重复而繁重的劳动,花费了很多人力和财力,其利用率和效益又很低。利用计算机管理数据的模式、查询方法便应运而生。从而能迅速地提取、维护、管理数据,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在计算机上建立数据库系统。
牟其铎
关键词:数据库
90年代以来核爆炸地震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1994年
本文从核爆炸事件的识别判据、核爆炸当量测定和爆炸源性质的研究、现代化地震台阵台网及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利用核爆炸观测资料开展的基础地震学研究等几个方面介绍了90年代以来核爆炸地震学的研究进展,并对这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吴忠良牟其铎
关键词:地震学核爆炸地震预测
中国数字地震学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被引量:1
1994年
为了推进中国数字地震学的发展,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地震观测资料的累积,为用户服务的数据系统的改进,软件开发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资料的标准分析。
李鸿吉张德存牟维莉牟其铎
关键词:数字地震学地震观测
现代地震观测技术被引量:2
1994年
8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定量地震学研究的深入使地震观测技术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地震观测的目标由单纯实现地面运动向地震记录的转化发展为实现地面运动向地震记录的转化、地震观测设备向地震观测系统的转化和研究成果向常规工作的转化。本文结合数字地震学的发展,对现代地震观测技术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吴忠良牟其铎
关键词:数字地震学地震观测技术地震
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NCDSN)台站ARS软件使用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1994年
在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NCDSN)台站上,90年代发展起来的地震分析软件ARS将作为数字地震记录分析的常规工具的一个候选者。为使台站分析人员较快地掌握ARS的使用方法,本文简述了用ARS进行大震快速反应,针对震相到时、振幅及拐角频率的测量的最低限度的操作步骤,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吴忠良宋彦云张立文朱占斌张来凤牟其铎
关键词:地震数据
现代地震记录被引量:1
1994年
由于我国数字地震学研究起步较晚,在很多地震学家中,对于数字地震学的意义和数字地震资料的使用还存在不少疑问。本文结合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工作,对经常提出的比较集中的两个问题,即数字地震记录的物理意义和数字地震记录与传统地震记录有哪些不同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和讨论。
吴忠良牟其铎
关键词:数字地震学地震观测地震记录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数据文件系统——CDSN应用系列论文一被引量:2
1992年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观测并生成的数字地震资料是开展数字地震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高质量数据源。为了使科学家们更好地使用这些数据,本文主要从数字地震资料产生出的各个环节、数据结构与格式、数据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向读者作概括的介绍.希望读者对数字化地震资料的数据文件、数据记录、数据字均能有透彻的理解,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资料的使用率。
牟其铎
关键词:地震台数字地震学数据处理
新一代CDSN台站磁带数据记录格式被引量:5
1994年
新一代CDSN台站磁带,是重要的CDSN数据存贮介质。本文叙述了编制程序解折其数据记录格式方法和实验过程,通过对实验结果讨论分析,揭示了该磁带的数据记录格式。
朱文林张昱曹永键牟其铎
关键词:数据压缩磁带
地震报告数据处理系统
<正>地震报告数据处理系统是适应地震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地震预报的需要而研制的应用软件。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灵活的特点和存储容量大的优势,对由电报(国际电报或国内五码电报)传输的地震数据,由计算机接收、筛选、检索、...
牟其铎张雁如陈强刘淳黄俊秋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