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茜

作品数:111 被引量:609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5篇饲料
  • 28篇养殖
  • 13篇沼虾
  • 12篇营养
  • 12篇鱼种
  • 11篇青鱼
  • 11篇草鱼
  • 11篇池塘
  • 10篇鱼粉
  • 10篇配合饲料
  • 9篇淡水
  • 9篇日本沼虾
  • 8篇幼体
  • 8篇饲料系数
  • 8篇体组成
  • 7篇翘嘴红鲌
  • 7篇进口鱼粉
  • 7篇丰年虫
  • 6篇需要量
  • 6篇青虾

机构

  • 110篇浙江省淡水水...
  • 12篇湖州师范学院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4篇上海水产大学
  • 3篇大连水产学院
  • 2篇淮海工学院
  • 2篇宁波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杭州市农业科...

作者

  • 111篇潘茜
  • 98篇陈建明
  • 71篇叶金云
  • 67篇沈斌乾
  • 54篇王友慧
  • 41篇郭建林
  • 35篇孙丽慧
  • 25篇姜建湖
  • 12篇黄爱霞
  • 9篇杨国梁
  • 8篇张宇飞
  • 5篇王军毅
  • 5篇周洪琪
  • 4篇林景雄
  • 4篇叶盛钟
  • 4篇吴文
  • 4篇王桂芹
  • 4篇马恒甲
  • 4篇赵朝阳
  • 4篇黄鲜明

传媒

  • 12篇浙江海洋学院...
  • 10篇科学养鱼
  • 6篇饲料工业
  • 6篇水生生物学报
  • 5篇水产养殖
  • 5篇淡水渔业
  • 5篇水产科技情报
  • 5篇动物营养学报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水产学报
  • 3篇中国水产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饲料博览
  • 1篇饲料研究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北京水产
  • 1篇广西水产科技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第六届世界华...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12篇2010
  • 12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草鱼幼鱼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被引量:3
2016年
配制核黄素含量分别为0.54、2.32、4.08、5.78、9.28和19.35 mg/kg的6种纯化饲料,投喂初始均重为(11.21±0.16)g的草鱼幼鱼8周,通过研究核黄素对其生长性能、肝胰脏中D-氨基酸氧化酶(D-AAO)与肠道中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以确定草鱼幼鱼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鱼。结果表明:0.54和2.32 mg/kg组草鱼幼鱼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核黄素含量的增加,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肝胰脏中D-AAO及肠道中消化酶活力均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当饲料中核黄素含量为5.78 mg/kg时,以上指标均达到最大值;5.78 mg/kg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0.54 mg/kg组(P<0.05),但饲料中核黄素含量对脏体比、肥满度及全鱼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折线模型回归分析表明,草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为5.54 mg/kg;肝胰脏中D-AAO活力达到最佳时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为5.99 mg/kg。
姜建湖陈建明沈斌乾潘茜孙丽慧黄爱霞
关键词:草鱼核黄素需要量D-氨基酸氧化酶
不同精、青饲料比例对草鱼生长、形体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选择CP30的草鱼膨化料(简称精)和浮萍(简称青)作为试验饵料,挑选体重为60.39±1.57 g草鱼鱼种225尾,平均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精青饲料比例(干物质比例)分别为0:100(G1)、25:75(G2)、50:50(G3)、75:25(G4)、100:0(G5),在池塘网箱里饲养60 d,研究不同比例的精、青饲料对草鱼生长、形体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草鱼的存活率均在97.78%以上,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膨化饲料比例的增加,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也随之增加,除G4与G5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2、肥满度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而增大,G1的肥满度为最小,但与G3和G4差异不显著(P>0.05);脏体比和肝体比随着膨化料的比例上升而上升;肠体比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而下降,G1为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不同比例的精、青饲料比例对草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有显著的影响,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肌肉水分含量下降,G3、G4和G5显著低于G1和G2(P<0.05);而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而上升。综上所述,G4试验组的草鱼不但能获得高的生长速度,还能保持良好的形体,且肌肉的营养成分品质较高。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池塘养殖草鱼投喂膨化饲料与浮萍的搭配比例(干物质)为75:25。
郭建林马恒甲孙丽慧沈斌乾陈建明潘茜叶金云
关键词:草鱼膨化饲料浮萍营养成分
深水网箱养殖鱼类营养与饲料产业化技术研究Ⅰ.花鲈、黑鲷等养殖鱼类营养与饲料产业化技术研究
叶金云邵庆均陈建明潘茜王友慧刘建新陆建敏张建成
项目在分析花鲈、黑鲷等鱼类肌肉营养组成的基础上,对蛋白质、磷等营养素的需要量、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以及配合饲料研制相关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开展了饲料蛋白能量比、Vc、免疫多糖对黑鲷幼鱼生长等的影响,...
关键词:
关键词:黑鲷配合饲料养殖鱼类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草鱼生长、体组成及各组织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选用初重为(39.68±3.0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作为试验对象,在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添加植酸酶,设5种不同的植酸酶添加水平(500 U/kg、750 U/kg、1 000 U/kg、1 250 U/kg、2 500 U/kg),另设2个对照组,对照组1: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只添加1.5%的无机磷;对照组2: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不添加植酸酶和无机磷,通过60 d的试验,探讨和研究植酸酶对草鱼生长、体组成及各组织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1鱼体的特定生长率最大,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与对照组2相比较,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草鱼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植酸酶对草鱼的形体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鱼体粗脂肪含量有所降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 U/kg时,其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添加植酸酶后鱼体、肌肉和脊椎骨中的磷含量有一定提高,且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250 U/kg时,肌肉和脊椎骨中的磷含量显著提高。结果表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在1 000 U/kg~1250 U/kg时,与对照组2相比较,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降低饲料系数,并显著提高草鱼磷的积累。若欲减少无机磷添加量,建议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 U/kg~1 250 U/kg。
马恒甲叶金云郭建林王友慧沈斌乾陈建明潘茜
关键词:草鱼植酸酶体成分磷含量
一种黑鲷鱼饲料
一种黑鲷鱼饲料,属于鱼饲料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进口鱼粉30-38%,豆粕20-30%,墨鱼粉2-3%,菜粕2-3%,棉粕2-4%,四号粉20-26.5%,鱼油1-2%,豆油1-2%,大豆磷脂0...
叶金云陈建明王友慧潘茜
文献传递
一种黑鲷鱼饲料
一种黑鲷鱼饲料,属于鱼饲料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进口鱼粉30-38%,豆粕20-30%,墨鱼粉2-3%,菜粕2-3%,棉粕2-4%,四号粉20-26.5%,鱼油1-2%,豆油1-2%,大豆磷脂0...
叶金云陈建明王友慧潘茜
文献传递
不同饲料对南京丰年虫生长和生殖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用豆浆、米糠、酵母3种饲料培养南京丰年虫(Chirocephalus nankinensisShen),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饲料对南京丰年虫生长和生殖力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体长和体重增长依次为豆浆>酵母>米糠,成活率高低顺序为米糠>豆浆>酵母;生殖力高低顺序为豆浆>米糠>酵母。故用豆浆为饲料培养南京丰年虫较适于其生长和种群的增殖。
潘茜叶金云陈建明
关键词:生殖豆浆米糠酵母
中华鳖成鳖单性养殖优势比较试验被引量:1
2013年
中华蹩是浙江省淡水养殖主导品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中华鳖养殖、疾病防控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但就中华鳖性别对生长影响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为此,笔者开展了中华鳖成鳖单性养殖比较试验,为养殖户进一步提高中华鳖养殖效益提供更多参考。
沈斌乾陈建明潘茜孙丽慧郭建林蒋洪强沈永成
关键词:中华鳖成鳖淡水养殖疾病防控
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草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选用初始体重为(39.68±3.05)g的草鱼作为试验对象,在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设5个不同的植酸酶添加水平(500、750、1 000、1 250、2 500 U/kg),另设2个对照组,对照组1(D1):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添加无机磷(Ca(H2PO4)2),对照组2(D2):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不添加植酸酶和无机磷,开展了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研究了植酸酶对草鱼生长、非特异免疫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1鱼体的特定生长率最大,FCR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与对照组2相比,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草鱼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得到显著提高(P〈0.05)。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大于对照组2(P〈0.05),对照组1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血清及肝胰脏中各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植酸酶后肝胰脏中SOD活性增强,且当植酸酶含量为1 250 U/kg时,肝胰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草鱼肝胰脏和肠道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都明显增强。结果得出,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1 250U/kg时,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有助于草鱼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提高,并能有效增强草鱼肝胰脏和肠道中的消化酶活性。
马恒甲叶金云郭建林王友慧沈斌乾陈建明潘茜
关键词:草鱼植酸酶非特异性免疫消化酶
罗氏沼虾高效饲料转化家系与原种后代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被引量:1
2019年
研究旨在比较分析罗氏沼虾高效饲料转化家系与原种后代的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对同等养殖条件下养成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十二个饲料转化家系(FF3:在"南太湖2号"的基础上运用BLUP育种技术,以饲料转化率为指标选育出的第三代家系,编号为1~12)与两个原种后代缅甸F3代(MF_3)和孟加拉F5代(BF_5)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各组之间罗氏沼虾肌肉营养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对试验虾营养价值的评定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间罗氏沼虾肌肉氨基酸营养价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证明,以饲料转化率为指标运用BLUP育种技术对罗氏沼虾进行选育不影响其肌肉的营养价值及品质。
孙丽慧潘茜陈雪峰夏正龙沈斌乾陈建明唐琼英杨国梁
关键词:罗氏沼虾肌肉营养成分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