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琴

作品数:1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缺血
  • 10篇脑缺血
  • 5篇意向性
  • 5篇灶性
  • 4篇再灌注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脑缺血再灌注
  • 4篇灌注
  • 3篇源性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灶性脑缺血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外源
  • 3篇外源性
  • 3篇外源性硫化氢
  • 3篇大鼠神经
  • 2篇蛋白
  • 2篇动物
  • 2篇鼠脑

机构

  • 13篇中南大学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省第二人...

作者

  • 17篇沈琴
  • 12篇杨晓苏
  • 5篇殷俊
  • 4篇汤清平
  • 4篇蔡赛男
  • 4篇廖海燕
  • 4篇谭长连
  • 3篇聂晶晶
  • 3篇王敏
  • 3篇李思敏
  • 2篇周炳
  • 2篇张洪春
  • 1篇邬力祥
  • 1篇曾庆海
  • 1篇黄柏胜
  • 1篇李艳冰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震颤型与强直型帕金森病静息态脑功能度中心性的差异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震颤(TD)型与强直(ARD)型帕金森病(PD)静息态脑功能度中心性(DC)差异。方法采集51例TD(TD组)型、39例ARD(ARD组)型PD患者及56名健康对照者(HC,HC组)头部静息态功能MRI数据,比较组间全脑DC值的差异。结果相比HC组,TD组及ARD组双侧小脑DC值升高;TD组左侧壳核和左侧中央旁小叶DC值降低,ARD组左侧前扣带回和右侧辅助运动区DC值降低。相比ARD组,TD组左侧前扣带回和右侧辅助运动区DC值升高,双侧小脑DC值减低。结论TD型与ARD型PD患者双侧小脑、左侧前扣带回及右侧辅助运动区DC存在差异。
宋宸蝶周繁廖海燕沈琴王敏蔡赛男谭长连
关键词: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静息态
CAG重复序列数小于40的肯尼迪病一例被引量:3
2013年
患者男,44岁.因"手抖15年余,四肢无力、麻木8年余"于2012年4月就诊.患者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手抖,活动时明显,当时无其他不适,未予重视.8年前渐出现四肢无力、麻木,上楼、快步行走及持筷困难,麻木以肢端为甚,不伴疼痛,偶有行走不稳,无踩棉感,伴饮水呛咳、舌抖,无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自觉脸颊"肉跳".上述症状呈缓慢发展,进行性加重,就诊时平路行走100 m困难.病后35岁开始出现双侧乳腺增大,于2004年行"双侧乳腺小叶切除术".
沈琴杨晓苏
关键词:CAG重复序列四肢无力双侧乳腺进行性加重饮水呛咳声音嘶哑
意向性运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正>背景与目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意向性运动模型是利用食物诱导大鼠主动进行攀爬运动而达到康复治疗目的的实验动物模型。以往的研究发现,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给予意向性运动干预,大鼠的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缺血半暗带GluR2及PIC...
沈琴杨晓苏
文献传递
早期不典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被引量:1
2018年
患者男,50岁。因左侧颜面、肢体麻木1月余并发热1天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人院后查体左侧肢体肌力Ⅲ~Ⅳ级,左侧肢体浅感觉较右侧减弱。实验室检查:急诊脑脊液蛋白轻度降低,氯化物及葡萄糖正常,血沉正常,HIV、梅毒抗体、病毒全套检查均为阴性。
向意娟沈琴谭长连张洪春廖海燕蔡赛男周炳
关键词: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磁共振成像
不同浓度外源性硫化氢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外源性硫化氢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88只雄性SD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NaHS(3.2mg/kg)组,大剂量NaHS (6.4mg/kg)组...
殷俊杨晓苏沈琴
早发性及晚发性帕金森病大脑皮层厚度的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通过比较早发性帕金森病(EOPD)组与晚发性帕金森病(LOPD)组大脑皮层厚度的改变,探讨EOPD、LOPD的不同发病机制。方法搜集病程匹配的EOPD患者21例、LOPD患者22例以及年龄分别匹配的年轻健康对照组(YC)16名、年老健康对照组(OC)20名,实验组及对照组均采用3.0 T MR扫描,采集脑高分辨率3D-T1WI结构图像,利用FreeSurfer软件比较各组皮层厚度的差异。结果 EOPD组与YC组比较,EOPD组右侧额上回、中央旁小叶、顶上下小叶及楔前叶的皮层厚度增加(P<0.05),右侧梭状回、舌回皮层厚度变薄(P<0.05);LOPD组与OC组比较,LOPD组的右侧颞上回、颞中回皮层厚度变薄(P<0.05)。结论 EOPD与LOPD存在不同的脑皮层厚度改变,为以后深入研究EOPD、LOPD的发病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
向意娟沈琴谭长连张洪春廖海燕蔡赛男周炳王敏刘思雨
关键词:早发性帕金森病
局限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康复运动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恰当的康复治疗是使脑卒中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的关键。动物实验表明,主动的、涉及学习过程的康复运动以及不同运动方式的联合运用有利于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在确定合适的运动方式的基础上,于缺血发生后的24 ...
沈琴杨晓苏汤清平
关键词:康复运动动物
局限性脑缺血模型动物康复运动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恰当的康复治疗是使脑卒中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的关键。研究表明,主动的、涉及学习过程的康复运动以及不同运动方式的联合运用有利于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在确定合适的运...
沈琴杨晓苏
关键词:模型动物康复运动
意向性运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ERK-CREB通路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 探讨意向性运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行为学及缺血周围脑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14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游泳运动组、饲养环境改变组和意向性运动组,每组36只大鼠;各组大鼠按术后时间分为脑缺血7d、15d和30 d三个观察时间点,每个观察时间点各12只大鼠,动态观察各组大鼠每个观察时间点的行为学变化,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缺血周围脑组织ERK-CREB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 意向性运动组各时间点爬梯频率明显高于环境改变组(P<0.05);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于缺血再灌注3d后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意向性运动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3 ±0.49、0.50 ±0.52、0.08 ±0.29)较模型组(2.00±0.60、1.58±0.67、1.00 ±0.60)、游泳运动组(2.50 ±0.52、1.00 ±0.60、0.50 ±0.52)及环境改变组(1.92 ±0.52、1.00±0.43、0.58±0.52)均明显降低(P<0.05);再灌注7、15和30 d,意向性运动组缺血周围脑组织ERK、CREBmRNA及pERK、pCREB蛋白的表达与其他三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意向性运动能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可能与其上调并激活缺血周围脑组织ERK-CREB通路有关.
沈琴汤清平聂晶晶李思敏殷俊杨晓苏
关键词:脑缺血运动疗法
ERK和CREB磷酸化在硫氢化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的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和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在外源性硫化氢(NaHS)干预下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NaHS干预组(100μmol/L),每组60只。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2h后再灌注,灌注前20min给予生理盐水或NaHS腹腔注射,术后6h、1d、2d、5d、7d后行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表达,WesternBlot检测海马p-ERK1/2、p-CREB表达,免疫组化检测Bcl-2表达。结果干预组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凋亡相对于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各时间点p-ERK1/2、p-CREB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干预组Bcl-2相对于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aHS可能通过诱导ERK1/2和CREB蛋白磷酸化,激活下游Bcl-2蛋白表达,起到抗凋亡作用,减少脑梗死体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殷俊李艳冰沈琴杨晓苏
关键词: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