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鹤龄

作品数:21 被引量:11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煤炭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4篇矿业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
  • 6篇乌达矿区
  • 5篇源岩
  • 5篇可选性
  • 4篇油气
  • 4篇烃源
  • 4篇烃源岩
  • 4篇显微组分
  • 4篇煤层
  • 3篇铁矿
  • 3篇矿床
  • 3篇黄铁矿
  • 2篇油气藏
  • 2篇质谱
  • 2篇泥炭
  • 2篇盆地
  • 2篇气藏
  • 2篇主采煤层
  • 2篇煤矿床
  • 2篇煤相

机构

  • 16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学院

作者

  • 21篇毛鹤龄
  • 8篇金奎励
  • 6篇任德贻
  • 6篇代世峰
  • 5篇侯慧敏
  • 5篇刘大锰
  • 3篇艾天杰
  • 2篇唐跃刚
  • 2篇雷加锦
  • 2篇周强
  • 2篇张建华
  • 2篇陈中凯
  • 2篇肖贤明
  • 1篇彭苏萍
  • 1篇周强
  • 1篇代世锋
  • 1篇王延斌
  • 1篇韩德馨
  • 1篇魏辉
  • 1篇姚素平

传媒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沉积学报
  • 2篇洁净煤技术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选煤技术
  • 1篇中国煤田地质
  • 1篇内蒙古地质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9
  • 6篇1998
  • 3篇1997
  • 5篇1996
  • 3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9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相单成分的成烃规律研究
1996年
采用热模拟实验首次研究了现代水生植物蓝藻(粘球藻属)及水生动物虾蛄的成烃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原始成烃母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导致水生植物蓝藻成烃晚、结束晚,成烃范围宽;水生动物虾蛄成烃早、结束早,成烃范围窄。在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刘大锰刘大锰金奎励
关键词:蓝藻成烃模式油气勘探
不同成因类型煤的可选性评价被引量:9
2001年
煤的可选性受控于煤的聚积环境。通过对内蒙古乌达矿区主采煤层 9、10、12、13和 15煤中黄铁矿和粘土矿物的赋存特征与煤层成因关系的研究 ,发现河控下三角洲平原形成的煤层中黄铁矿含量低 ,粘土矿物含量高 ,其可选性较好 ;潮控下三角洲平原形成的煤层 ,其硫分含量高 ,粘土矿物含量较低 ,其可选性中等 。
代世峰艾天杰焦方立侯慧敏毛鹤龄马凤学李宝春辛泽时
关键词:可选性聚煤环境型煤粘土矿物煤层黄铁矿
乌达矿区煤中黄铁矿的赋存特点及其可选性评价被引量:7
1997年
对乌达矿区高硫煤(9煤层和10煤层)中硫的主要赋存形式———黄铁矿进行了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黄铁矿的形态、嵌布类型及粒度特征,最后提出了降脱煤中黄铁矿的技术途径,对其可选性进行了评价。
侯慧敏任德贻唐跃刚代世锋毛鹤龄张建华刘须强李宝春
关键词:黄铁矿赋存规律可选性选煤
从各向异性壳质组的发现论壳质组在煤化过程中的光性演变被引量:4
1991年
通过对我国几个典型煤田300多块煤光片的详细煤岩研究,发现煤中存在一种高反射具强烈各向异性的有机显微组分,有些保存了完好的壳质组外形和结构.可称之为各向异性壳质组,它广泛分布于长焰煤以上各煤级煤中,它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了壳质组的煤化历程是复杂的。有些在煤化过程中几乎全部裂解为烃类而消失,绝大多数光性与共生镜质组同化,还有一少部分转变成了各向异性壳质组。
肖贤明毛鹤龄
关键词:煤化作用各向异性
乌达矿区主采煤层煤相特征与煤的可选性被引量:12
1999年
对内蒙古乌达矿区主采煤层9煤层的煤岩学特征和煤相进行了分析,用煤样密度组成的煤岩学方法讨论不同煤相煤的可选性。研究表明,相同煤相不同煤的可选性相似,聚煤环境决定了煤中矿物的含量和赋存状态,同时也决定了煤的可选性。高位泥炭沼泽形成的煤可选性好,而低位泥炭沼泽形成的煤可选性差。
代世峰艾天杰侯惠敏毛鹤龄马风学李宝春杨宝瑞曹玉洵
关键词:煤相泥炭沼泽可选性乌达矿区
从镜质组的成因论其作为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的意义被引量:9
1990年
在重点分析几个盆地不同类型有机岩共生剖面中镜质组光性及其与成因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镜质组和壳质组之间的过渡类型,客观评价了不同类型镜质组反射率作为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的意义。
肖贤明毛鹤龄金奎励
关键词:烃源岩成熟度镜质组
烃源岩显微组分的显微傅利叶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13
1998年
采用显微傅利叶红外光谱(Micro-FTIR)研究了源岩中三个系列显微组分包括陆生高等植物成因的镜质体、丝质体、木栓质体、孢子体、角质体,水生动物成因的笔石、几丁虫及热演化过程中次生的组分沥青等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所有显微组分随其演化程度增高,脂族链变短,含氧官能团减少,芳烃富集且芳环缩合度增加。镜质体含丰富的芳烃CC,壳质组含丰富的脂族烃C—Hx,笔石、几丁虫含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氧桥(C—O—C及Ar—O—Ar等),沥青的脂族烃C—Hx含量介于壳质组与镜质体之间,丝质体含丰富的芳烃CC及氧桥。
刘大锰金奎励毛鹤龄毛鹤龄胡佶
关键词:烃源岩显微组分油矿床
贵州贵定高有机硫煤样的图象TOF-SIMS分析
1994年
贵州贵定高有机硫煤样的图象TOF-SIMS分析侯孝强,任德贻,毛鹤龄,雷加锦,金奎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北京,100083)PaulCCFraserRDonaldHW(美国查理斯爱文斯公司)作者使用现代的微区测试技术──图象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
侯孝强任德贻毛鹤龄雷加锦金奎励
关键词:SIMSTOF有机硫飞行时间显微组分
煤沼演化类型与侏罗系煤(系)成油田形成规律被引量:2
1998年
在研究了西北侏罗系含煤盆地的层序地层、煤相类型组合和煤沼剖面上的演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煤沼沉积环境演化类型(简称演化类型)的概念.根据含煤建造(组)垂向上的变化特征、煤相类型及其组合特征,将其划分出三种演化类型.着重讨论了第三演化类型盆地的煤生油显微组分组成、泥岩厚度、水进和水退序列中有机岩生油特征、煤沼在剖面上的演化特征和煤(系)成油田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只有在第三演化类型中才能找到煤(系)成油田的结论.
胡社荣方家虎侯慧敏宋丽君毛鹤龄陈中凯
关键词:沉积环境煤系
前油沥青的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机理被引量:2
1996年
作者从成因角度将前油沥青分为渗出体、藻类型沥青及动物型沥青等三种类型;在塔里木下古生界源岩中首次识别出藻类型沥青及动物型沥青,并详细地研究了其光学特征,探讨了形成机理,建立了形成模式。
刘大锰毛鹤龄金奎励
关键词:油气田沥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