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洪彬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LI
  • 6篇负极
  • 6篇负极材料
  • 5篇电池
  • 5篇锂离子
  • 5篇锂离子电池
  • 5篇离子
  • 5篇离子电池
  • 4篇电化学
  • 4篇LI4TI5...
  • 3篇尖晶石
  • 2篇电化学性能
  • 2篇尖晶石型
  • 2篇掺杂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正极
  • 1篇正极材料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碳氮

机构

  • 8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8篇武洪彬
  • 6篇陈猛
  • 3篇刘瑶
  • 2篇曹殿学
  • 2篇皮庆力
  • 1篇周锴
  • 1篇蔡智
  • 1篇张晶

传媒

  • 5篇电池工业
  • 1篇应用科技
  • 1篇电源技术
  • 1篇电池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温固相法合成的Li_(4-x)Al_xTi_5O_(12)的性能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xAlxTi5O12(x=0、0.05、0.10、0.15或0.20)。用XRD、SEM、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谱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制备的Li4-xAlxTi5O12具有良好的尖晶石结构,其中Li3.90Al0.10Ti5O12的电化学性能较好,以0.5C循环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2.21mAh/g,第5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151.91mAh/g,容量保持率为93.65%。
武洪彬陈猛康亮
关键词:负极材料尖晶石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能
锡掺杂对尖晶石型Li_4Ti_5O_(12)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型Li4Ti5O12,研究了Sn元素掺杂对Li4Ti5O12的影响。采用XRD、SEM、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图谱、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尖晶石型结构,Sn元素的掺杂有效地改善Li4Ti5O12电子导电性和循环性能,其中以ST2(nSn:nTi=1:9)为最佳,以0.5 C的倍率循环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38.69m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24.30mAh/g,容量保持率为89.62%。
武洪彬陈猛康亮周锴王文刚张晶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
Zr掺杂对Li_4Ti_5O_(1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掺锆锂钛氧复合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电化学阻抗测试、循环伏安测试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锆的掺杂并未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但降低了材料的规整度.实验结果表明:锆的掺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锂钛氧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降低了电极极化,在电极表面未形成钝化膜.其中以掺杂比为Zr∶Ti=1∶10(原子比)的材料性能最好,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67.5mAh·g-1,经过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46.9mAh·g-1.
刘瑶陈猛武洪彬蔡智皮庆力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掺杂
10Ah LiFePO_4锂离子电池高温贮存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锂离子电池贮存性能近来越来越得到重视。考察了不同充电状态、不同贮存温度的LiFePO4锂离子电池的剩余容量、恢复容量、内阻、充放电平台以及充放电循环寿命。结果表明:在磷酸亚铁锂电池使用时,80%荷电状态的电池贮存性能好于100%荷电状态的电池,而且从安全性考虑,满电态贮存的电池危险性也很大。
武洪彬张鹏佘沛亮曹殿学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高温LIFEPO4
Li(Ni_(1/3)Co_(1/3)Mn_(1/3))_(1-y)Sn_yO_2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Li(Ni1/3Co1/3Mn1/3)1-ySnyO2(y=0,0.01,0.02,0.05,0.10)。通过XRD、SEM测试对其晶型结构、组织形貌进行了分析,交流阻抗法(AC)和充放电性能测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制备的样品均具有较好的层状结构,其中Li(Ni1/3Co1/3Mn1/3)0.98Sn0.02O2性能最佳,以0.5C循环充放电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73.31mAh/g,3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49.55mAh/g,容量保持率为86.29%。
康亮陈猛武洪彬王文刚
关键词:正极材料
碳氮包覆共Li_4Ti_5O_(12)的电化学性能
2013年
采用以商品化的钛酸锂为原料加入固态碳氮源进行碳氮包覆。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CV)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分析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物相分析,碳氮包覆没有改变纯相Li4Ti5O12的晶体结构,碳氮均匀分布在Li4Ti5O12的表面;经过电化学测试,其中LTCN4的倍率性能最好,在0.5、1、2和5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5.5、160.8、146.9和101.5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LTCN4在2、5下分别从147.6、102.5 mAh/g降到144.1、101.5 mAh/g,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8%、99%。
武洪彬张益明杨宝峰佘佩亮曹殿学
关键词:LI4TI5O12负极材料
铬元素掺杂对Li_4Ti_5O_(1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介绍了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掺铬Li4Ti5O12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SEM、电化学阻抗测试、循环伏安测试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铬的掺杂并未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但降低了材料的规整度。实验结果表明:铬的掺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锂钛氧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降低了电极极化,在电极表面未形成钝化膜。其中以掺杂比为Cr∶Ti=1∶10(原子比)的材料性能最好,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75mAh/g,经过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66.5mAh/g。
刘瑶陈猛武洪彬皮庆力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掺杂
尖晶石型Li_4Ti_5O_(12)的制备与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型Li4Ti5O12。用XRD、SEM、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图谱、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Li4Ti5O12均具有良好的尖晶石型结构,其中草酸与钛酸四丁酯物质的量比为1.0时Li4Ti5O12电化学性能最佳,以0.5C的倍率循环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40.82m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20.06mAh/g,保持率为85.26%。
陈猛武洪彬刘瑶康亮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溶胶凝胶LI4TI5O1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