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栋柱

作品数:32 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生物力学
  • 10篇生物力学研究
  • 7篇椎体
  • 7篇内固定
  • 6篇椎弓
  • 6篇椎弓根
  • 6篇关节
  • 5篇颈椎
  • 5篇骨折
  • 4篇前路
  • 4篇寰枢
  • 4篇螺钉
  • 3篇胸椎
  • 3篇腰椎
  • 3篇上胸
  • 3篇上胸椎
  • 3篇枢椎
  • 3篇椎弓根螺钉
  • 3篇椎间盘
  • 3篇寰枢椎

机构

  • 32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军区武汉...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宁波市第六医...
  • 2篇三峡大学第一...
  • 2篇三峡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肇庆医学高等...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长沙医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百色市人民医...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随州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第15...

作者

  • 32篇梁栋柱
  • 13篇赵卫东
  • 4篇欧阳钧
  • 3篇钟世镇
  • 3篇黄继锋
  • 3篇马维虎
  • 3篇段连鸿
  • 3篇胡勇
  • 3篇徐荣明
  • 3篇肖增明
  • 2篇何贤峰
  • 2篇夏平光
  • 2篇严雪港
  • 2篇鲍同柱
  • 2篇孙培栋
  • 2篇丁志兵
  • 2篇孔祥雪
  • 2篇鄢飞
  • 2篇李鉴轶
  • 2篇刘云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第二届全国解...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胎儿血管灌注插管的研制
介绍了一种胎儿血管标本灌注插管,它包括接头、橡胶管和枪头三部分。橡胶管的两端分别完全包裹接头凹槽处和枪头凸环处并用缝线打结固定,接头一端管口与一次性注射器锥头紧密连接,枪头凹槽位置可根据不同胎龄胎儿血管管径大小而调整,再...
梁栋柱黄海龙周兰庭李忠华欧阳钧
关键词:胎儿
文献传递
三维快速成形技术在铸型标本复制中的应用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快速成型技术成功应用在医学的各相关领域。快速成型Rapidprototyping(RP)是一种基于添加制造的新兴技术,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集成了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逆向工程技术等先进技...
梁栋柱孔祥雪李鉴轶李忠华赵卫东
文献传递
浮肩损伤内固定方式选择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浮肩损伤临床常用的3种内固定术式进行生物力学评价,为手术选择内固定方式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7例包含锁骨及肩胛骨的左侧上肢防腐尸体标本,解剖出肩胛上悬吊复合体(SSSC),人为制造浮肩损伤模型,对4种状态进行试验:正常标本、单纯锁骨固定、锁骨加肩胛颈单钢板固定、锁骨加肩胛颈双钢板固定。利用脊柱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测定不同状态下肩胛颈的运动范围(ROM),比较不同内固定方式对失稳SSSC的稳定作用。结果生物力学测试表明,单纯锁骨固定的ROM值分别是:前屈(12.60±0.95)°、后伸(8.53±0.60)°、左侧弯(12.47±0.73)°、右侧弯(12.32±0.69)°、左旋(10.17±0.59)°、右旋(11.42±0.62)°,与其他各组相比明显增大(P<0.05);锁骨加肩胛颈双钢板固定的ROM值分别是:前屈(5.50±0.96)°、后伸(2.77±0.67)°、左侧弯(3.61±0.70)°、右侧弯(5.06±0.71)°、左旋(3.28±0.58)°、右旋(3.58±0.92)°,与其他固定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结论治疗浮肩损伤的最佳内固定方式为同时固定锁骨及肩胛颈骨折,肩胛颈骨折采取双钢板坚强内固定,以避免肩胛骨畸形愈合而造成肩关节不稳定。
段连鸿黄继锋赵卫东梁栋柱夏平光刘新园
关键词:浮肩损伤内固定生物力学
旋提手法对下颈椎椎体位移影响的体外生物力学特征被引量:7
2023年
背景:明确手法操作时椎体位移有助于揭示其内在生物力学机制,目前尚无研究分析旋提手法时椎体位移情况。目的:观察旋提手法操作中下颈椎椎体位移情况以及不同扳动力对椎体位移的影响。方法:选取7具健康成年男性尸体颈椎标本,应用MTS材料机及夹具在标本上模拟预牵引与不同扳动力(50,150,250 N)的旋提手法操作,并应用运动捕捉系统对C_(4)-C_(7)椎体不同位置(右横突、椎体中点、左横突)进行运动学测量,明确预牵引及不同扳动力下的椎体位移。结果与结论:①预牵引时:椎体中点与右横突纵向位移量由C_(4)至C_(7)逐渐减少(P<0.05),C_(4)右横突纵向位移量显著大于左横突(P<0.05);②扳动时:右横突与椎体中点纵向位移量由C_(4)到C_(7)逐渐减小(P<0.05),150,250 N扳动力下的C_(4)右横突纵向位移量均显著大于左横突(P<0.05);③不同扳动力比较:50 N扳动力组的椎体各节段和位置的纵向位移量均显著小于150,250 N扳动力组(P<0.05),150 N扳动力组与250 N扳动力组间椎体各节段和位置的纵向位移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旋提手法具有调整下颈椎椎体位移的作用,其中旋转侧C_(4)横突位移量最大,且位移量与板动力大小相关。
冯敏山韩昶晓梁栋柱梁栋柱赵卫东刘广伟朱立国
关键词:下颈椎椎体位移生物力学
脊柱改良横突钩棒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验证横突钩棒系统的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5具新鲜冰冻尸体腰椎标本(L1~L5),每个标本分别进行三种状态,也就是自然状态(完整组)、横突钩棒固定状态(钩棒组)、椎弓钉棒固定状态(钉棒组),通过脊柱三维运动系统施加8 N·m力矩使标本产生6个方向的运动,包括前屈、后伸(矢状面)、左右侧弯(冠状面)、左右轴向旋转(水平而),记录活动度(ROM)。[结果] L2/3和L3/4的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各向ROM,完整组最大,钩棒组次之,钉棒组最小。在矢状面ROM,钩棒组与完整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钉棒组的ROM显著少于前两组(P<0.05)。左右侧弯ROM,钩棒组与钉棒组明显小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钩棒组与钉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轴向旋转ROM,钩棒组与钉棒组明显小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钩棒组与钉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椎弓根钉棒系统,改良的横突钩棒系统能提供脊柱在冠状面和水平面上类似的稳定性,但保留矢状面部分活动。
李伟剑隆振学梁栋柱李伟贺祖斌陆晓生
关键词:生物力学椎弓根钉
浮肩损伤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观察及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vsi)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8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37例浮肩损伤的临床资料;再取7例包含肩胛上悬吊复合体(SSSC)的左侧上肢标本,制成损伤模型,并对正常组、损伤组、固定组3种状态标本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组获随访3~50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Rowe的疗效评价标准:优28例.良7例,差2例,优良率94.6%;实验表明,所有测试标本的固定状态在不同方向的活动范围(ROM)均值都明显小于损伤状态(P〈0.05),但仍大于正常状态(P〈O.05)。结论对同侧锁骨伴肩胛颈骨折的浮肩损伤,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再辅以早期适当功能锻炼,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卢山段连鸿黄继锋梁栋柱陈小婷
关键词:浮肩损伤内固定生物力学
颈椎前路融合术中植骨块的高度对邻近节段关节突压力及椎间位移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植骨块的高度对邻近节段关节突压力及活动度的影响,为临床上选择适宜的植骨高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8例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对完整状态,C5/6节段椎间隙减压术后(100%M、120%M、140%M、160%M)5组,于BOSE机加载下行三维运动,并测量颈C4/5,C6/7关节突压力值及C4/5,C6/7三维运动范围;最后将结果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中立位状态下,关节突压力值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后伸状态下,关节突压力值增加最大,各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植骨高度中以120%M时关节突压力值增加最小,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时,各组植骨高度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但植高度为120%M时,关节突压力值增加最小。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下:120%M与完整状态相比,上下临近节段活动度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0.05;2)在左右旋转时各组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下颈椎单间隙减压植骨,撑开植骨理想高度为平均高度的120%。
罗春山欧阳北平梁栋柱陆廷盛姚书耽赵国权
关键词:颈椎前路
钉道强化对ACIF术式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陈春赵卫东孙培栋梁栋柱郑伟欧阳钧
人工寰齿全关节置换后对寰枢关节稳定性和三维运动生物力学评价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对寰枢关节稳定性和三维运动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用12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包括枕骨基底部和C1—C4颈椎节段)置入1.53Nm载荷下,依次轮流测试其完整状态、前路减压术后、Magerl螺钉固定后、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疲劳实验后C1、C2节段标本的三维运动范围(ROM)。结果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关节旋转运动范围和中性区接近正常状态,但屈伸和侧屈运动范围较前路减压术后和正常状态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屈伸和侧屈方向上,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同Magerl螺钉固定后表现出了最小的ROM(P〉0.05),但在控制寰枢关节旋转方向上,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进行2000次屈伸、侧屈和旋转疲劳实验后对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三维运动范围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行研制的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既能重建寰枢关节良好的即刻稳定性又能保留其关节运动功能。
胡勇何贤嶂徐荣明马维虎赵卫东梁栋柱钟世镇
关键词:生物力学寰齿关节寰枢关节关节形成术
上胸椎前路钛板与颈前路钛板内固定装置的拔出强度实验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目前尚无专门用于上胸椎前路的内固定器械,课题组自行研制的内固定器械已申请了专利,仍在进一步研究当中。目的:对自行研制的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装置与颈椎前路Orion钛板内固定装置拔出强度进行比较,探讨上胸椎前路钛板固定的可行性。方法:6例新鲜成人T2~T4尸体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即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组,颈椎前路Orion钛板内固定组,切除T3椎体和T2/3、T3/4椎间盘组织,同一尸体髂骨上取适当大小的骨块植入T3椎体缺损处,然后分别安装好内固定,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通过传感器测出固定钛板的最大拔出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装置最大拔出力平均(1005.11±252.78)N,强于颈椎前路Orion钛板内固定装置(469.37±142.75)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见自行研制的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装置拔出强度优于颈椎前路Orion钛板内固定装置,由此推断上胸椎前路内固定装置是比较牢固的,为后期临床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刘会江詹新立肖增明顾容赫刘云罗巨利梁栋柱
关键词:上胸椎生物力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