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勇

作品数:399 被引量:1,207H指数:19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5篇期刊文章
  • 178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7篇专利

领域

  • 372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128篇骨折
  • 124篇螺钉
  • 100篇颈椎
  • 95篇枢椎
  • 82篇关节
  • 81篇内固定
  • 75篇椎弓
  • 74篇椎弓根
  • 69篇后路
  • 63篇寰枢
  • 57篇椎弓根螺钉
  • 56篇手术
  • 53篇固定术
  • 50篇脊柱
  • 47篇椎骨
  • 46篇寰枢椎
  • 45篇寰椎
  • 41篇生物力学
  • 39篇腰椎
  • 39篇疗效

机构

  • 366篇宁波市第六医...
  • 5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9篇宁波大学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宁...
  • 4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湖北中医药高...

作者

  • 398篇胡勇
  • 242篇徐荣明
  • 181篇马维虎
  • 84篇阮永平
  • 77篇顾勇杰
  • 66篇袁振山
  • 58篇孙韶华
  • 55篇董伟鑫
  • 50篇杨述华
  • 44篇谢辉
  • 42篇赵刘军
  • 41篇蒋伟宇
  • 40篇孙肖阳
  • 40篇赵红勇
  • 38篇刘观燚
  • 27篇校佰平
  • 24篇周雷杰
  • 24篇赖欧杰
  • 24篇张蛟
  • 21篇冯建翔

传媒

  • 38篇中国骨伤
  • 34篇中华创伤杂志
  • 16篇中国脊柱脊髓...
  • 15篇现代实用医学
  • 14篇脊柱外科杂志
  • 13篇2015年浙...
  • 1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0篇中华外科杂志
  • 10篇全国骨关节与...
  • 9篇中国骨与关节...
  • 9篇第八届全国脊...
  • 8篇中华骨科杂志
  • 7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2007年浙...
  • 6篇中医正骨
  • 6篇第7届长征脊...
  • 5篇第二届华东地...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医用生物力学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3篇2018
  • 22篇2017
  • 20篇2016
  • 26篇2015
  • 22篇2014
  • 25篇2013
  • 31篇2012
  • 30篇2011
  • 11篇2010
  • 38篇2009
  • 26篇2008
  • 54篇2007
  • 27篇2006
  • 16篇2005
3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椎弓根螺钉置钉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术中并发症原因及对策。方法自1996年11月~2004年 11月采用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600例,发生置钉并发症36例,发生率为7.2%, 对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发生的原因...
胡勇徐荣明阮永平校佰平马维虎周雷杰
文献传递
经后路单纯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后路单纯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4月,采用经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患者23例,其中8例为后3/4 Jefferson骨折;12例患者为半环Jefferson骨折;3例患者为后1/2 Jefferson骨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活动受限;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为7~12分,平均9.5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9个月,平均18.8个月。手术时间为30~60 min,出血量为50~200 mL。术后X线片及CT示1例一侧寰椎椎弓根螺钉部分进入椎动脉孔,1例螺钉一侧偏内致椎弓根内侧皮质破裂,但均无神经症状,其余螺钉位置良好。术后JOA评分13~17分,平均14.7分。未发生与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均已达到骨性融合,寰枢关节旋转功能良好。结论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是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马维虎许楠健徐荣明赵刘军蒋伟宇孙韶华胡勇刘观燚顾勇杰
关键词:寰椎脊柱骨折内固定器
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症的偏差因素分析
目的验证临床上应用数字化导向模板辅助下C1椎弓根螺钉+C2椎弓根螺钉组合C2椎板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偏差因素分析。方法自2010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28例可复性寰枢椎不稳症患者,且枢椎单侧椎弓根细小(直径小于4.5...
胡勇袁振山董伟鑫赖欧杰孙肖阳张蛟朱秉科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椎板螺钉寰枢椎
文献传递
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在寰枢椎固定或枢椎与中、下颈椎的节段固定中,枢椎椎弓根螺钉可提供良好的稳定性,为最终取得满意的融合提供保障^[1,2]。然而,在某些患者由于枢椎横突孔过大、枢椎峡部细小、短颈后凸畸形、头枕部遮挡等解剖因素,使得枢椎椎弓根螺钉和枢椎侧块螺钉无法在枢椎椎弓根螺钉和枢椎侧块螺钉无法在枢椎提供螺钉固定点^[1,3]。Wright等^[5]首先介绍了一种新的枢椎后路固定方法,
胡勇徐荣明马维虎
关键词:椎板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侧块螺钉节段固定后凸畸形
人工假体在骨肿瘤保肢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在骨肿瘤保肢术中的适应症及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调查人工假体在骨肿瘤保肢术中生存率和局部未复发率。方法:本研究对我院1992-2002年之间所有原发骨肿瘤保肢(28例)的病人进行了临床分析。根据生存率的寿...
胡勇徐荣明杨迪生阮永平冯建翔杨迪生
文献传递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治疗胸椎骨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评价
<正>目的探讨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治疗胸椎骨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50例胸椎骨折患者术前均对脊柱进行标准俯卧位 CT 加密扫描,测量进针点、入钉点至椎体前缘的深度、进针角度和直径,根据测得数据确定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深...
胡勇徐荣明贾连顺阮永平马维虎
关键词:胸椎椎弓根螺钉骨折
文献传递
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腰椎椎弓根螺钉(1umbarpediclescrew,LPS)因其生物力学性能好、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大学者所认可,用于重建腰椎的稳定性。但LPS存在肌肉组织剥离范围大、固定过度僵硬而导致邻近节段退变等不足的问题,
胡勇朱秉科
关键词:腰椎椎弓根螺钉螺钉内固定术椎板关节突植骨融合率
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单纯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9月-2015年5月应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10例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3~75岁,平均52.6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僵硬和颈部活动受限,均无神经损伤表现。术前均行颅骨牵引稳定骨折块。获取颈椎CT数据经三维重建后进行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最佳安全钉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构建与寰椎后表面解剖结构三维互补的基板,组合形成导向模板。将术前规划钉道和术后螺钉进行配对拟合进行螺钉的准确性分析,通过观察螺钉在CT横断面和矢状面的位置来评估螺钉的安全性。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3个月颈部视觉模拟评分(VAS)。随访观察临床疗效、骨折复位及稳定性、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共置入螺钉20枚,寰椎椎弓根螺钉最佳安全钉道和实际钉道的进针点、钉道方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60~90ra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量110~300ml,平均160m1。无脊髓损伤、硬膜破裂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12~36个月,平均20.5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颈部VAS为7.3(6.3~9.5)分和1.4(0.3~2.5)分(P〈0.05),术后3个月枕颈部疼痛缓解。颈部活动范围基本接近伤前水平;术后6个月复查骨折断端达到骨性融合。随访期间颈椎序列良好,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无寰枕、寰枢关节失稳。结论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单纯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能显著提高置钉准确性,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并且能保留枕-寰-枢关节的生理活动功能。
胡勇董伟鑫徐荣明张蛟袁振山赖欧杰孙肖阳朱秉科
关键词:寰椎快速成型技术
人工寰齿关节寰枢椎部件固定钉道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人工寰齿关节(AAOJ)在寰枢关节骨工性标本上置换后寰枢椎部件固定螺钉通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在32具正常成年人尸体寰枢关节湿性标本上行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后,行寰枢椎薄层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与AAOJ内固定的相关指标,并观察寰枢椎部件固定螺钉通道与横突孔、椎动脉沟、椎管等重要解剖结构安全空间。结果寰椎部件固定螺钉的长度(L)为(21.5±3.7)mm,寰椎部件固定螺钉外倾角(d)为(12.9±4.8)°,寰椎部件固定螺钉下倾角(8)为(3.0±1.2)°。枢椎部件固定螺钉的长度(s)是(28.6±3.7)mm,枢椎部件固定螺钉的外倾角度(13)是(22.6±4.3)°,枢椎部件固定螺钉的下倾角度(0)是(15.8±2.6)°。结论固定人工寰齿关节寰枢椎部件的螺钉通道与横突孔、椎动脉沟、椎管等重要解剖结构之间有安全空间范围。
胡勇袁振山赵红勇顾勇杰夏华杰华群
关键词:寰齿关节人工关节寰枢关节
人工寰齿关节生物力学及临床前期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探讨如何既可达到牢固的固定,同时又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脊柱的运动功能,这将是未来脊柱内固定生物力学发展的趋势。人工寰齿关节的研制是既能重建寰枢关节稳定性,又能保留寰枢关节旋转功能的可行性技术。作者从人工寰齿关节的生物力学学研究、人工寰齿关节设计要求及原理、人工寰齿关节置入的可行性分析、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适应证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进展。
胡勇谢辉杨述华
关键词:寰齿关节生物力学寰枢关节人工关节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