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艳

作品数:9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防风效果
  • 2篇遥感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网络
  • 2篇卷积
  • 2篇卷积神经网络
  • 2篇荒漠
  • 2篇风洞
  • 2篇高光谱遥感
  • 2篇草原
  • 1篇带间距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沙地
  • 1篇沙蒿
  • 1篇柠条
  • 1篇柠条林
  • 1篇群丛

机构

  • 6篇内蒙古农业大...
  • 5篇内蒙古林业科...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篇杨红艳
  • 5篇王晶莹
  • 5篇杨文斌
  • 3篇胡小龙
  • 2篇赵爱国
  • 2篇姚建成
  • 1篇卢琦
  • 1篇吴波
  • 1篇董智
  • 1篇乐林
  • 1篇戴晟懋
  • 1篇丁国栋
  • 1篇王林和
  • 1篇毕玉革

传媒

  • 2篇中国沙漠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光学技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行带式柠条林合理带间距的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该文以和林格尔县的行带式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十路风向风速自动采集仪,在无叶期选择上风方向的三条连续完整行带式柠条林和第二条出现有3m缺口状况的风速分别进行观测,进而分析了行带式柠条林的防风效益以及缺口对其防风效果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讨论了林带间距的适宜宽度。结果表明:行带式柠条林的带间距至少可拉大到20m。
杨红艳王晶莹杨文斌
关键词:防风效益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荒漠草原物种分类研究
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威胁生态平衡,造成草场减产,沙尘暴等灾害频发。草原生态系统优势物种的改变是草原退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某些物种在草原退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因此对草原物...
杨红艳
关键词:荒漠草原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卷积神经网络
文献传递
行带式柠条固沙林防风效果被引量:52
2006年
传统观点研究认为:植被覆盖度低于40%,沙地处于半固定半流动状态.但在实践观察中发现:在低密度(或覆盖度)时,灌丛的水平分布格局对固定流沙和阻止风沙流的作用差异显著。以低覆盖度(20%-25%)的柠条固沙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点式自记风速仪(GB-228),在2。4月份的盛风季节,测定了行带式配置和随机分布的柠条固沙林以及完整的行带式配置和其中一带出现缺口的行带式固沙林内不同部位、不同高度的风速.统计分析风速测定结果发现:(1)当覆盖度在20%-25%时,行带式配置的柠条固沙林内的防风效果比同覆盖度随机分布的在20cm高处高48.4%;50era高处高30.7%;200cm高处高27.4%,且风速越大,行带式配置降低风速的效果越显著,当200cm高风速达到6—7m/s时,行带式的平均防风效果比同覆盖度随机分布的高48.2%;反映出在低覆盖度时,灌丛的水平分布格局成为制约固沙林沙防风效果的重要因素,行带式配置具有显著的防风效果;(2)在灌丛与灌丛之间形成的类似“狭管”流场的局部,有提升风速的作用,导致其林内观测的风速有约41.3%的观测结果超过旷野对照风速,行带式配置的柠条固沙林内没有一个观测结果超过对照风速;这个结果反映出随机分布的柠条固沙林内流场结构复杂、变化多样,也成为低覆盖度时,沙地处于半固定、半流动状态,疏林内同时存在风蚀和积沙和缺口处风速升高的重要因素;(3)行带式配置林内地表粗糙度比随机配置的高5.4-114.4倍,说明行带式配置具有显著的防止风蚀、固定流沙的作用;(4)行带式林内出现断带缺口处,其缺口处的风速降低有明显的累加现象;风速抬升现象在一定程度受到制约。这些结果为发展低覆盖度行带式配置的固沙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杨文斌丁国栋王晶莹姚建成董智杨红艳
关键词:防风效果
低覆盖度不同配置灌丛内风流结构与防风效果的风洞实验被引量:49
2007年
低覆盖度灌木群丛是干旱、半干旱区广泛分布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植被,也是人工修复沙地应遵从的植被。通过风洞试验模拟了覆盖度在20%左右的三种水平配置格局的灌木群丛内风流结构与防风固沙效果。结果表明:①水平配置格局不同,低覆盖度灌木群丛的防风效果差异显著,行带式模式具有非常显著的阻碍和降低风速的作用(风速降低36%~43%);等株行距模式次之,风速降低7%~28%;随机不均匀配置模式内局部有风速抬升现象,②行带式模式内形成规整的随灌丛带波动的流场结构,而随机不均匀配置模式内形成由多个风影区和风速加速区组合的非常复杂的流场结构,等株行距模式居于二者之间。③带间宽度在56cm和64cm时的防风效果较带宽为32cm和40cm好。说明覆盖度降低到11%~13%,行带式模式的防风效果仍然不会降低。④两行一带配置均表现防风效果优于单行配置,且随试验风速的增大防风效果更好。
杨文斌卢琦吴波杨红艳赵爱国王晶莹胡小龙
关键词:风洞实验防风效果
毛乌素沙地油蒿群丛配置与防风效果研究
前人研究认为,植被覆盖度达到40%为固定沙地,40%~20%为半固定一半流动沙地。但在实践观察中发现:在低密度或覆盖度(低于20%)时,灌丛的水平分布格局对固定流沙和阻止风沙流的作用差异显著。为了查清此现象产生的物理机制...
杨红艳
关键词:防风效果流场结构风洞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度
文献传递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荒漠化草原草种类分类模型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植物群落结构的改变是草原退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草原草种类识别与分类是基于遥感的草原退化评价与研究的基础。荒漠化草原物种混杂度高且植被低矮,遥感识别与分类难度较大。本研究以内蒙古荒漠草原建群种和退化指示种为研究对象,在实地采集高光谱数据,通过单因素定量实验法对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采用了VGG-16卷积神经网络法对上述草种进行识别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得到的草原草种类识别模型表现较优,平均识别率达到97%,实现了在自然条件下对多种草原草种类的准确识别,为基于高光谱低空遥感的天然草原退化监测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锡鹏毕玉革杨红艳皮伟强刘浩康拥朝
关键词:草原退化卷积神经网络
不同分布格局低覆盖度油蒿群丛防风效果被引量:16
2008年
以低覆盖度(约20%)油蒿群丛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点式自记风速仪,研究行带式配置和随机分布的防风效果。结果表明:1)行带式配置的油蒿群丛的防风效果大于同覆盖度的随机分布的油蒿群丛,行带式配置具有显著的防风效果;2)在灌丛与灌丛之间形成的类似"狭管"流场的局部,有局部提升风速的作用,导致群丛内局部风速大于对照风速,致使随机分布的油蒿群丛内流场结构复杂、变化多样,低覆盖度时,沙地处于半固定、半流动状态,稀疏群丛内同时存在风蚀和积沙现象;3)除去两个极值后,行带式配置的油蒿群丛内平均地表粗糙度是随机配置的4倍,平均摩阻速度是随机配置的1.3倍,说明行带式配置具有显著的防止风蚀、固定流沙的作用。
杨红艳戴晟懋乐林王林和杨文斌王晶莹胡小龙
关键词:防风效果
低覆盖度沙蒿群丛的水平配置结构与防风固沙效果研究被引量:53
2006年
针对覆盖度小于28%的沙蒿群丛,通过野外测试和风洞模拟实验,研究了行带式、等株行距和随机不均匀等3种水平配置格局的防风固沙效果及其流场特征。结果表明:①行带式配置格局具有非常显著的阻碍和降低风速的作用,流场结构稳定规则;等株行距次之;随机不均匀配置格局内局部有风速抬升现象流场结构复杂多变。②行带式配置格局带间形成“凹月”形稳定沙面并能出现结皮,流沙被完全固定,而随机不均匀分布的沙蒿群丛内有明显的风蚀现象。③行带式配置格局在带的背风侧和迎风侧分别形成4.0m和0.5m的一个风速显著降低区,成为提高防风固沙效果的核心。
杨文斌赵爱国王晶莹姚建成田永桢胡小龙杨红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