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敏
- 作品数:20 被引量:34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基于复合指标的郑州市域城镇化水平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对城镇化水平的测度,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地域景观4个方面构建复合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郑州市域1990-2011年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各分层指标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研究结果显示郑州市城镇化综合水平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与人口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分层指标体系中首先表现为经济的增长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其次是地域景观的城市化,最后则是人口的城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各分层指标体系所包含的各个指标在不同阶段所呈现的演变特点也是不同的。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郑州市应调整产业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优质、高效的城镇化进程。
- 杨慧敏陈鸿彬孟刚
- 关键词:城镇化主成分分析法
- 豫东平原聚落景观格局变化被引量:15
- 2017年
- 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必然导致聚落景观格局的变化,但目前相关研究对平原地区关注相对较少。文中选取豫东平原地区的开封、商丘、周口市,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ENVI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对该地区1972、2015年市域中观尺度上的聚落规模、聚落景观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在聚落发展过程中,1972—2015年聚落斑块数量有所减少,聚落规模逐渐扩张,市域内最大聚落斑块扩张相对更为明显;对聚落斑块扩张强度的分析发现,城市市辖区及周边乡镇聚落扩张强度相对较高。(2)地区内聚落斑块空间分布表现出聚集分布特征,但该时期聚集程度有所减弱;两个年份聚落核密度分布格局大致相似,局部地区存在多核扩散现象,市域尺度上的核密度分布存在地区差异。(3)对斑块形状指数的分析发现,研究区狭长或曲折聚落斑块在空间上分散布局,整体上区域内聚落形状趋于规则。(4)随着距河流、道路距离的增加,聚落斑块总面积和数量有所减少,且道路对聚落分布仅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较大影响,距中心城市0—6km范围内聚落受中心城区发展辐射影响较大。本文的分析可为平原地区聚落景观的优化布局和聚落用地的集约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杨慧敏娄帆李小建白燕飞
-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风力发电跨区并网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低碳经济背景下,风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中国风力发电建设迅猛发展,风电装机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三北"地区"弃风"现象严重。而跨区并网风电外输是目前解决"弃风"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尝试从地理学视角,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通过"弃风"省份的"弃风率"、"弃风"电量和风电负荷省份"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和能耗增量控制目标,以及空间距离为变量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改进,进而探讨在"弃风"区域风电溢出效应作用下全国风电跨区并网的复杂网络特征。发现:"弃风率"和"碳排放量"是风电跨区并网的主要驱动力;风电跨区并网的"弃风"消纳的核心为西北和华北电网,风电负荷核心为华中电网;跨区并网的区块划分具有地理倾向性特点,且呈现以负荷地区为核心,"弃风"地区为边缘的"核心-边缘"结构。最后,基于电网传输损耗对电价的限制,进一步为风电跨区并网的区块划分提出合理性建议。
- 张宏王礼茂张英卓牟初夫方叶兵方叶兵
- 关键词:风力发电弃风西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
- 地方主官更替与城市空间增长——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中国政府决策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决策者,各市域主政官员的更替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和空间增长。基于2000—2013年250个地级市数据,研究了地方主官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地方主官更替年份比非更替年份的城市空间增长率平均低2个百分点;地方主官在更替1年后对城市空间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会使城市空间增长提高1.5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显示,东部地区地方主官更替年份空间增长波动较大,东北和中部次之,西部保持均衡;大城市和小城市地方主官更替对空间增长波动的影响较中等城市大。(2)地方主官通过土地出让和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城市空间增长。主官更替的年份城市土地出让面积会显著下降,而后土地出让面积增加;地方主官更替年份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不显著,在更替后的两年显著为正。上级决策者要采取相关政策,避免官员换届更替带来的城市增长波动。
- 白燕飞娄帆李小建李小建
- 关键词:城市空间增长政府决策土地出让
- 农民工务工地非稳定性研究——以河南省33个村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要:农民工务工地非稳定性是农民工空间流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基于河南省33个村1091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务工地变动频率、务工地企业区域粘性指数和二元Logistic等指标和方法,对务工地非稳定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务工地非稳定性较大,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务工企业流动性较高,务工地企业区域粘性指数较小,区域流动成为农民工流动的基本特征。务工地非稳定性主要受到个人、家庭、村庄、务工地等多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 高更和杨慧敏许家伟海贝贝李二玲
- 关键词:农民工
- 浅议我国的资源环境约束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被引量:1
- 2014年
- 对于我国快速的城市化、多维的城市转型及其相应的社会与空间问题己经受到学者大量的研究,但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从资源环境约束的视角出发对城镇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将弥补上述研究的不足,并形成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及策略空间。
- 孟刚杨慧敏何宇鹏赵爽
- 关键词:资源环境新型城镇化卫星城市
- 中原城市群产城协调发展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是地区人口、产业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集中体现。以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地级城市的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数据为基础,通过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以揭示城市人口—产业—空间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变化态势。结果显示,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人口—产业—城市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波动变化,但整体波动范围相对较小。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人口发展高水平地区集中于中原城市群西部和南部,产业发展高水平地区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空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地区多分布在河南、河北部分城市。耦合协调分析发现,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明显低于长三角城市群,且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空间分布态势逐渐由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向西北—东南轴线左下方转移。改变中原城市群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应以产促城,发挥区域人口规模优势,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区际联系,推动城市产城协调发展。
- 李小建杨慧敏
- 关键词:产城融合城镇化中原城市群
- 秦巴山区贫困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4
- 2016年
- 以秦巴山区11县为研究区域,运用GIS技术探讨贫困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秦巴山区贫困村的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明显,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与2004年相比,2014年贫困村的空间集聚规模较小,集聚中心数量较多;库区是贫困村的主要集聚地,随着时间推移贫困村的分布呈现远离库区和向乡镇中心附近集聚的趋势。在影响因素分析上,泊松回归的结果表明,自然地理特征、地理区位特征、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和政策因素均对贫困村区位具有显著影响。但随时间推移,贫困村分布的具体影响因素呈现一些新的变化,同一因素的影响大小和影响方向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 罗庆樊新生高更和杨慧敏
- 关键词:贫困村影响因素
- 生态敏感区农户多维贫困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淅川县3个村为例被引量:44
- 2016年
- 通过借鉴MPI方法,使用河南省淅川县146户被调查农户的教育、健康、生活水平3个维度的7个指标数据对农户多维贫困进行测量。样本中,农户多维贫困特征明显,有较大比例的农户处于收入维度之外的多维贫困状态,房屋结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医疗支出为家庭主要的致贫因素。此外,从个体、家庭、村庄等方面对农户处于多维贫困状态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学生数量、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村庄水利设施状况、村庄到县城的距离6个影响因子均对农户处于多维贫困状况具有显著影响。最后,针对被调查农户多维贫困程度,扶贫措施应将家户健康、教育维度的因素考虑在内,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逐步提高农户生活水平。
- 杨慧敏罗庆李小建高更和
- 关键词:生态敏感区
- 豫东平原地区县域聚落变化特征的一般性及差异性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以豫东平原21个县域单元为研究案例区,采用遥感影像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40多年间县域尺度上聚落变化特征的一般性和差异性进行研究,并对其驱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各县域内聚落均表现为总面积增加及斑块数量减少的特征;县域尺度上城乡聚落规模分布的齐夫指数均偏小,但多数县域呈上升态势,表明其聚落规模结构相对均衡,较大规模聚落发育不够突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其聚落规模体系的变动更为显著.(2)1972-2015年县域聚落空间分布由集聚分布向离散分布变化;聚落空间扩张强度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县(市)中心邻近区位,但不同县域存在着空间异质性.(3)研究区县域聚落变化受人口、经济和交通等因素驱动,且这些因素所引致的差异程度在逐渐增强.该研究结果可对乡村聚落调整和聚落体系优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 杨慧敏杨慧敏
- 关键词:县域单元